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7年9月8日至11日,武汉音乐学院举办了“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中日国乐学会的上次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提交参会的论文79篇,参会的正式代表78名,其中日方代表26人,中日学者共宣讲论文74篇。会议期间,除论文宣讲外,还举办了“我有嘉宾琴瑟友之——名家古琴专场音乐会”,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代表荆楚文化的荆州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物馆。这次会议视野开阔、内容充实,被中日学者誉为展示了“中日音乐学术的新气象”。一、会议筹委会的部署和组织“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以促进中日音乐文化交流为宗旨的两年一届定期举办的高水准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中方常务负责人有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张前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赵维平教授等,日方常务负责人为日本大学蒲生乡昭教授、冲绳艺术大学金城厚教授等。至今,它已经从1995年开始到2005年在中国福建师范大学、天津音乐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日本冲绳艺术大学、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成功地举办过6次会议。2005年5月,在长沙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第六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闭幕式上,音乐学系副主任孙晓辉博士和周耘教授代表武汉音乐学院承接了第七届会议的主办权。在一年多的会议筹备时间里,武汉音乐学院的院领导给予高度的重视。院方专门组织了筹委会,并对筹备工作进行了分工。院方负责会议的外事工作、新闻发布以及经费支持。承办单位音乐学系负责会议的策划、筹备和会务的具体工作。协办单位院科研处和研究生部下属的学科建设办公室以及院后勤服务公司给予会议全方位的协调。会议筹委会经过与会议中日方常务负责人的多次协商,确定了会议研讨的主题、会议性质、承办会议的意义、承办时间以及相关的筹办计划。为扩大这次会议的影响,在王耀华教授的倡导下,会议筹委会扩大了研究领域,确立研讨会的中心议题包括:1.中、日传统音乐及其传承、交流;2.中、日音乐教育及其比较;3.其他相关研究。为使更多的学者加入到中日音乐交流比较的研究队伍中来,会议筹委会在国内核心期刊《黄钟》发布了会议的宗旨和正式通知,并在日本东洋音乐学会的理论刊物《东洋学报》和门户网站上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果然,我们收到了丰硕的涉及中日两国音乐及其比较研究的成果。这次提交参会的论文共有79篇,编入《第七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和《会议指南(提要集)》。相关论文可以分为5大类:第一,亚洲视野下中日传统音乐比较16篇,其内容涉及对亚洲音乐及中日音乐比较的宏观研究、琉球音乐研究、传统乐书乐调研究、中日戏曲音乐比较、中日乐器比较、中日传统民歌比较等专题研究。第二,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共有25篇,包括主办方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民族音乐学教学科研的集中汇报、多种中国传统乐种的研究、同宗民族歌系的曲调考证、中国音乐史方向的礼乐制度传承、乐调研究、乐舞图像和琴学研究等。第三,日本传统音乐的研究7篇,包括日本三味线音乐、日本歌舞伎、踏歌、日本筝曲和佛教御咏歌的研究。第四,中日近现代音乐及其比较研究15篇,包括日本传统音乐在近代的传承、近现代专业作曲家的研究、以日本音乐学学科为对象的研究、中日现代声乐艺术的比较研究、对现代中日音乐文化交流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研究,此外涉及中日文化产业研究3篇。第五,中日音乐教育及其比较研究12篇,主要分为两类研究:一是中日学校音乐教育及其比较研究;二是在民族音乐学学科关照下,中日音乐教学的新视角、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探索。二、音乐学科知识的平等交流9月8日上午8:30,第七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我院民乐厅隆重举行。中日两国知音人相集于琴台故乡武汉,来自中日两国的近百位音乐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参加了研讨会开幕式。开幕式由我院音乐学系副主任孙晓辉博士和周耘博士共同主持。彭志敏院长代表东道主武汉音乐学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诚挚地向友好邻邦远道而来的日本专家和中国大陆及香港的知名学者表示欢迎。他高度评价了在“日中文化、体育交流年”之际举办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深远意义。他回顾了中日音乐交流的源远流长和互惠互助,阐述古代中日音乐文化的交流更多的是中国音乐东传扶桑的话,近一百多年来的中日音乐交流是以日本音乐向大陆传播为主导,特别是学堂乐歌的传播启蒙了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他强调武汉音乐学院是一所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的音乐学府,并祝福“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学术薪火能成为中日音乐交流的“种子”不断传承。随后“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会议”的中方常务负责人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教授和日方常务负责人蒲生乡昭先生分别发言,充分肯定了武汉音乐学院积极有效的准备工作,并期盼本届研讨会是一届继往开来的学术盛会。蒲生乡昭先生还向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赠送了他的著作,并向与会者转达了日方另一位会议常务负责人金城厚教授的祝贺。其后,会议的发起人之一的中央音乐学院张前教授演讲,提出了“向东邻日本学习,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主张。这3位发言者都是研讨会的主要发起人,他们都亲自参加了自1995年以来的七次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会议。会议合影后,开始了围绕“亚洲视野下的中日传统音乐比较”的主题发言。会议由王耀华教授主持,周耘、赵维平教授翻译,共有4位教授发言。武汉音乐学院田可文教授题为《面向亚洲的音乐学视野——1995年-2005年我国学者对亚洲音乐的研究》的演讲(文章摘要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07年第4期上),对我国学者关于亚洲各国音乐研究特别是东亚音乐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论述与分析;上海音乐学院赵维平教授的《重视中日两国音乐文献资料的积累与交流》指出中日两国音乐文献的互补互助可以各取所需来理清历史真相;日本大学蒲生乡昭教授则通过音乐图像阐释解读了“1620-1640年间的《三曲合奏》”;日本创造大学园大学樋口昭教授的《维吾尔自治区演奏的刀郎木卡姆的乐器》,重点探讨了刀郎木卡姆中几种具有共鸣特征的弦乐器。研讨会学术气氛浓厚,中日学者纷纷向宣讲者提问,现场的交流与讨论成为中日音乐文化与思想的直接对话。从9月8日下午14点开始,会议分为两个会场同时进行。第一会场在新校区民乐厅,第二会场在新校区学术报告厅。每半天4小时又分上下两个半场宣讲。从9月8日下午到9月9日下午,共在两个分会场进行了12场次的学术宣讲。9月8日下午14:00-16:00,第一会场上半场论文宣讲继续围绕“亚洲视野下的中日传统音乐比较”的主题宣讲论文,研讨会由樋口昭主持,赵维平担任翻译。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教授《琉球路次乐六首曲目旋律源流考》介绍了琉球王朝仪式音乐路次乐中的六首乐曲;日本京都教育大学垣内幸夫的《泉州提线木偶戏与文乐——根据林文荣演师采访的比较研究》对比了中日两国具有代表性的木偶剧种——泉州提线木偶戏和日本文乐;武汉音乐学院郑荣达教授的《正仓院藏乐器尺八研究》论证了尺八的命名、来源以及乐律结构等;福建师范大学刘富琳的《琉球三弦音乐的创腔与中国音乐》比较了琉球三弦古典音乐和福建南音中相似的旋律形态;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裴雅勤的《中日琵琶形态的比较研究》、朱佳的《中日琵琶音位发展及其比较研究》和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何丽丽的《日本琵琶本土化保存发展的文化因素——以当代中日琵琶比较的视角进行研究》3篇论文,共同探讨了中日琵琶的形制、演奏技法、定弦与音域等方面的差异。9月8日下午16:00-18:00,第一会场下半场围绕“日本传统音乐”为主题宣讲论文。研讨会由蒲生美津子教授主持,王翠担任翻译。这是日本学者向中国学者介绍日本传统音乐研究的专场论文宣讲。东京艺术大学寺田真由美的《三味线小歌曲的传承——把“活”音乐加以传承》探讨了三味线小歌曲在曲艺场和花柳界的传承;成田丽奈的《间宫芳生的音乐活动——从民俗音乐学者的角度出发》评价了战后日本代表作曲家间宫芳生的贡献;广岛大学原正幸的《通过音乐重逢情人故事的源流——以日本筝曲〈小督〉为例》指出日本“通过音乐重逢情人的故事”可追溯到中国战国时代的百日奚“听歌人妻”的传说。9月8日下午14:00-16:00,在第二会场四楼综合学术报告厅举行第七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课题讲座,上半场由亘内幸父主持,刘富琳翻译。会议相继发言的有:我院音乐学系蔡际洲教授的《新时期以来武汉音乐学院的民族音乐学研究》专题介绍了武汉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学科其学科发展概况及其研究特色;杨匡民教授由于健康原因,没有出席,由其学生杜鹃研究生代表其宣讲论文《三声腔调式的地域性特征》,认为以湖北歌腔音阶及调式研究为基础可以进一步研究全国民歌三声腔的调式状况;刘正维教授的《“梁山调”查访录》论述了梁山调系统的遗传基因、形成原因、分布范围与流变简况;项阳研究员的《从〈朝天子〉管窥传统的一致性存在》以传承六百年的《朝天子》为例说明了礼仪制度下音乐传承的相对稳定性;喻意志的《浏阳孔庙音乐》介绍了浏阳孔庙音的创制和研究。9月8日下午16:00-18:00,第二会场下半场继续围绕“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主题宣讲论文,研讨会由孙玄龄主持,林能杰担任翻译。本场宣讲集中同宗民歌的曲调考证方面。福建师范大学仲立斌博士的《大调曲子〈码头调》溯源〉认为大调曲子《马头调》应是《借云馆曲谱》中《马头调》在现存传统音乐中的活态遗存;江汉大学方芸和康玲分别宣讲的《“孟姜女”的地理分布》和《“剪靛花”的流变》将《孟姜女》、《剪靛花》歌系置于全国的地理分布,分析了曲调类型和流变特点。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张延莉的《巴东堂戏唱腔的音乐形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胡建的《鄂南提琴戏音乐及其渊源考证》皆是对湖北省地方乐种的研究。9月8日晚,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厅隆重上演了“我有嘉宾,琴瑟友之——名家古琴专场音乐会”,由当代卓越琴家成公亮、姚公白和丁承运、傅丽娜联袂操缦,为中日学者展示了纯正的中国古琴艺术。最后,丁承运、成公亮、傅丽娜共同带领武汉音乐学院的十多名学生演唱琴歌《黄莺吟》《归去来辞》等曲目,风格古朴,气象高远,将专场音乐会推向高潮。丁承运、傅丽娜夫妇演奏“琴瑟和鸣”,意味深长,象征了中日音乐文化千百年来的知音唱和。9月9日上午,第二会场学术报告厅继续围绕“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主题宣讲论文,上半场和下半场分别由项阳研究员和蔡际洲教授主持。上半场集中于“中国音乐史”研究:武汉音乐学院孙晓辉副教授的《论唐代长安的礼仪空间与仪式乐歌》指出唐代长安的礼仪空间和仪式乐歌是东亚各国都城雅乐的典范;谷杰副教授《“随月用律”旋宫术中的“顺旋”与“逆旋”——〈乐书要录〉与〈宋史o乐志〉中的旋宫说再解读》梳理了“顺旋”与“逆旋”的旋宫法问题;甘肃省群众艺术馆郝毅副教授的《关于敦煌壁画歌舞艺术的思考》指出了敦煌窟、榆林窟群的音乐信息特质;武音研究生李萍的《论宋代音乐机构中的“部”“色”体系》分析了宋代“部”“色”两种音乐管理体系;王秀明副教授的《自由与秩序的冲突——〈淮南子〉音乐美学思想》和胡军副教授宣讲了《道乐“自然”之美探微》则是音乐美学特质的专门探讨。下半场集中在“琴学专题”:丁承运教授的《碣石调暨楚调考释》指出碣石调暨楚调;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成公亮《琴曲<明君>之谜》指出《明君》使用“间弦调”定弦正是古代音阶——清商音阶的排列;武汉音乐学院傅丽娜副教授的《中原弦索音乐的传承与变迁》分析了弦索乐在中原地区的传承和变迁状况;我院研究生吴婧的《“胡笳”曲谱本研究》总体研究了琴曲“胡笳”系列的各种不同传谱,董文静的《古琴弹琴右手八法源流考》梳理和考证右手托、擘、抹、挑、勾、剔、打、摘8种指法的沿革。9月9日上午,第一会场民乐厅上下半场都围绕“中日音乐教育及其比较研究”进行论文宣讲。福建师范大学马达教授的《日本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脉络及其特点》总结了日本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日本丽泽大学孫玄齢教授的《关于东京艺术大学邦乐科的设立——-中日两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异同》以东京艺术大学邦乐科的建立说明了日本高等教育对“邦乐”的认知过程;中国戏剧学院李晓天教授的《个性化·社会化·国际化——由东京艺术大学的办学模式引发的对于中国艺术高校改革的思考》比较了中日两国高等艺术院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的差异;日本兵库大学陈敏的《中日导入技能体验的音乐欣赏教学——高中关于中国安塞腰鼓的学习比较研究》强调在音乐欣赏教学里加进技能体验;新泻大学伊野义博教授的《中日教育中的民俗音乐学习方法》分析了中日两国对民俗音乐的教育中所采用的不同方法;兵库教育大学包玉梅的《中日两国小学音乐教育的比较研究——〈音乐课程标准〉(2001年版)和〈小学学习指导要领解说音乐篇〉》、华中师范大学的林能杰教授的《新世纪中日中小学音乐教育领域的比较研究》和中国戏剧学院李月同学的《中日小学音乐教育课内容与形式之比较——东京与北京的两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谈起》3篇论文共同对两国中小学音乐学习领域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探究了两国音乐学习领域的异同和经验;日本二胡振兴会刘飞的《日本二胡教育的问题》指出域外中国乐器的教育一定要开发适应外国人的教材;福建师范大学王州的《“外国民族音乐”课程建设的若干意见》探讨课程的目标、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郑中教授和赵芹合著的《山东省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分析了山东省的高校教育进程及其现状。9月9日下午,第一会场民乐举行围绕“中日近现代音乐及其比较”主题宣讲论文。上半场由植村幸生教授主持,陈敏担任翻译。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系塚原康子教授宣讲了《近代日本的葬礼与音乐》,介绍了明治时期创立的皇室葬礼仪典及其音乐;东京艺术大学博士生新堀歓乃宣讲了《1920年代日本的“家庭”与“兴趣”——以田边尚雄的“家庭舞”为例》考察了田边尚雄倡导的家庭舞蹈及其特殊内涵;东京艺术大学博士生熊沢彩子的《亚历山大·齐尔品的乐谱出版事业——1930年代后半日中作曲的意涵》从日、中两国音乐史定位了《齐尔品选集》;武汉音乐学院王点的《从西化到融合——从武满彻的早期创作看日本战后音乐的发展》和沈阳音乐学院教师王萃的《武满彻晚期钢琴作品的和声技法——以<雨树素描>等四首作品为例》,分别探寻了日本战后著名作曲家武满彻的早期创作倾向和后期创作特征;香港道乐团艺术总监刘红的《一个日本学者的贝多芬研究——泷本裕造<伟大的普通人——真正的贝多芬>研读》探讨了日本学者泷本裕造教授研究贝多芬的动机和方法。下半场由尾高晓子主持,刘富琳担任翻译。日本冲绳艺术大学蒲生美津子教授宣讲的《旅日外国人夏鲁如·璐尔的音乐作品》,透过外国作曲家利用中国乐曲的创作说明了19世纪80年代日本明清乐的繁荣;东京艺术大学小泉文夫纪念馆艺术研究员尾高暁子的《从黎锦晖编的<俭德歌集>来看1930年代上海》研究了歌曲集《俭德歌集》对当时的上海社会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臧艺兵教授的《江文也:作为历史的多棱镜》解读了“江文也现象”的历史文化内涵;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周耘教授的《真山美保与新制作座对现代中日音乐文化交流的贡献》,指出新制作座领导人真山美保女士对促进现代中日音乐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东京艺术大学博士生平井真希子宣读了《“日本人的脑”的再审查》,特别介绍了民俗音乐学者小泉文夫与著者角田忠信关于“日本人的脑”的对话。9月9日下午,第二会场四楼学术报告厅上半场举行了“中日文化产业研究”课题宣讲,由香港学者刘红博士主持。东京艺术大学博士生葛西周以《十九世纪后半期世界博览上展出的“日本音乐》讲解了日本不遗余力地在世界博览会上展示日本音乐和创作成果;辻本香子的《横滨中华路共同题的变容过程中声音和听觉》介绍了日的“中华街”的音乐活动及其“音响之共同体”;中国戏曲学院的谢慧琴《中日两国艺术院校音乐厅利用情况的个案比较研究》阐述两国艺术院校音乐厅利用的共性与个性特征。此外南京师范大学徐元勇博士的《论我国流行歌曲中对于日本歌曲旋律的翻唱》和我院研究生张警文的《关于中国民族声乐歌曲与日本演唱比较的初探》共同涉及了中日声乐艺术的比较。下半场“综合类”宣讲,由植村幸生主持,孙玄龄翻译。我院音乐学系孙凡副教授发表《媒介素养与传统音乐教育》讲述20世纪中国艺术院校的传统音乐专业教育的功与过;日本清水泻大学塾影山建树教授的《日本佛教御咏歌的流派》介绍了佛教御咏歌;中央音乐学院周艳的《〈羯鼓录〉研究》叙述了羯鼓的传播与形制研究;武汉音乐学院汪森的《雅乐的历史叙事——以中国古代礼乐为例对亚洲雅乐文化体系的音乐美学分析》提出了“亚洲雅乐文化体系”这一概念;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王金旋以《南音洞箫与日本尺八比较研究》阐述了正仓院尺八与日本现代尺八之间的关系;中央民族大学的日本留学生内掘明子的《蒙古长调与日本追分样式民谣的比较研究》比较分析了蒙古长调与日本两种追分样式民谣的音乐特点。此外,圣德大学的平间充子演讲了《日本古代日本的踏歌——以实际形态和政治侧面为例》。最后一位汇报研究成果的学者是曾获“田边尚雄奖”的东京学艺大学远藤彻教授,他的《围绕“新撰乐谱·乐目录”的诸问题》,针对发掘的《新撰乐谱》中唐代音乐的新材料向中国学者提出了诸多问题。三、中日音乐交流比较研究的意义和方向9月9日晚,闭幕环节的“中日高峰论坛——中日音乐的对话与交流”将本次研讨会推向最高潮。高峰论坛由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系主任塚原康子教授和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主任赵维平教授两位中年学者共同主持。论坛的议题可大致归纳为:总结本届研讨会的新气象;如何共建中日音乐交流的平台;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如何发展等方面。相对于前6届研讨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张前教授指出本次会议的新特点,本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规模不断扩大,其一表现在日方学者达到中国参会的人数近30位,是历届日方学者前来中国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第二表现在国内学者来自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等不同领域,扩大了论域。另外,本届研讨会的论文题目、内容和范围越发广泛和深入,不仅限于中日音乐的比较,更有日本学者研究中国音乐和中国学者研究日本音乐的双向扩展;第三是专业导师们纷纷带着自己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会,为大会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年轻力量。如何共建中日音乐交流的平台,武汉音乐学院田可文教授、上海音乐学院赵维平教授、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尾高晓子教授、华中师范大学藏艺兵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项阳教授、武汉音乐学院周耘教授纷纷发言,指出中日音乐交流存在资料不对等现象,表现为日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相当了解,而中国却对日本音乐现状了解较少。近年来,由于日本民族音乐学的迅速发展,日本涌现了一批具有全球文化视野的优秀民族音乐学家,他们非常关注世界音乐的研究。相对于老一辈音乐学家而言,日本年轻学者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逐渐减少,对此,如何超越音乐学大师,如何突破“后岸边成雄”时代、“后杨荫浏黄翔鹏时代”,在场学者产生了热烈的争鸣并达成一定共识:一方面,林谦三、岸边成雄、杨荫浏、黄翔鹏等老一辈音乐学家的学术成果已经相当详实,历史研究很难深入推进;另一方面,学者们表示前贤的学术高峰并不能成为阻碍今天学者前进的借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新材料,一个时代的学者有一个时代的责任。关于中日音乐文化的比较与交流,香港道乐团艺术总监刘红博士、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博士生新堀歓乃、华中师范大学藏艺兵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项阳教授、武汉音乐学院蔡际洲教授、中国戏曲学院李晓天等认为,中国与日本文化必须要加强“交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比较”。学者们比较了民族音乐学在中日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强调音乐学术不仅要关注音乐本体,更要关注造就音乐的文化。关于中日研讨会的发展方向,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塚原康子、中央音乐学院张前教授等认为,为使交流更加深入,研讨会可以提供课题指南提交中日学者共同讨论,今后的研讨会可以就此组织专题会议。张前教授还提议将研讨会更名为“中日音乐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时,引起全场热烈的讨论。对此,赞同者较多,亦有不同意见认为,“比较研究”既是此学术例会创立的宗旨,在十余年共七届的实践中更形成其学术特色,更名似无必要。不过,为避免研究视野窄化,推进中日音乐研究向纵深发展,今后的学术会可在论域议题上动动脑筋。总之,中日音乐交流的比较研究的本质并不单纯在于对过去事物的回顾和修复,更在于与现实生命的思维性沟通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延伸。所以,在总结本次会议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思考今后会议的发展方向。第七届中日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突出成就表现在:第一,是1995年以来历经12年共7届的中日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其一是参会人数最多,参会的正式代表78名;其二是收集论文最多,中日学者提交参会论文79篇,共宣讲论文74篇;其三,日方学者达到中国参会者26位,是历届日方学者前来中国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仅东京艺术大学就有11位师生达到并宣讲论文。第二,几近一半的到会者是中日两国音乐界年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他们的积极参与为中日音乐交流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年轻力量,他们是未来中日音乐交流的中流砥柱,也是能够超越音乐学大师、突破“后岸边成雄时代”、“后杨荫浏黄翔鹏时代”的主力军。老一辈学者对此倍感欣慰。正如旅日学者孙玄龄教授说:“这个会的意义并不只在学术上,重要的是,为中日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看到了很多年轻人,朝气蓬勃,研究的成果比以前多了,也很深入,我觉得很高兴。”第三,本届研讨会论域扩大,论文题目、内容和范围广泛而深入。两国学者来自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和器乐表演等不同领域,研究对象不仅限于中日音乐的比较,更有日本学者研究中国音乐和中国学者研究日本音乐的双向扩展。音乐文化交流需要改革更新,与时俱进,要在保存历史精华与传统的基础之上拓展新思路。今后,如何就中日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交流,构建学术研究平台,共同推进两国音乐学术研究的发展,至少有如下问题值得中日两国学者进行深入思考:第一,“中日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是继续以民间学会两年一会的形式存在,有没有建立一个学术组织的必要?有无更名“中日音乐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必要?第二,历经12年共7届的中日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有6届在中国举办。日本方面表示有意在第八届中日音乐交流国际学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研学旅行安全保障合同3篇
- 2024版城市景观挡墙工程承包合同版B版
- 2024年软件开发与购买合同范本
- 2024版房屋买卖及居间合同
- 遗传学:生物工程的钥匙-探究基因的奥秘解析生物工程
- 2024年轨道交通设备维护保养专项协议3篇
- 2024年进出口业务合同范本
- 劳务派遣的纠纷解决协议书
- 加拿大移民合同(2篇)
- 办公楼节能照明改造合同(2篇)
- 工程设计-《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完整版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附答案
- 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 《小学生错别字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
- 公司组织架构图(可编辑模版)
- 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管理制度
- 酒店安全的管理制度
- (大洁王)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2022年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竞赛决赛题库(含答案)
- 市场调查与预测期末复习试题10套含答案
- 呼吸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