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人教版化学教案范文教案及反思_第1页
高二必修人教版化学教案范文教案及反思_第2页
高二必修人教版化学教案范文教案及反思_第3页
高二必修人教版化学教案范文教案及反思_第4页
高二必修人教版化学教案范文教案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系列高二必修人教版化学教案范文教案及反思教学过程设计这一环节。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也是最能体现一个设计者的设计水平的环节。那么应当怎么写好教案呢?今日我在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于高二必修人教版化学教案最新范文,希望可以关怀到大家。

高二必修人教版化学教案最新范文1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使同学把握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

使同学把握多步反应的计算。

力量目标

通过化学计算,训练同学的解题技能,培育同学的思维力量和分析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训练同学科同学产、避开造成不必要的原料铺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一类重要计算。在学校介绍了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最基本的计算,在高一介绍了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本节据大纲要求又介绍了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和多步反应的计算。到此,除关于燃烧热的计算外,在高中阶段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已基本介绍完。

把化学计算单独编成一节,在以前学过的关化学方程式基本计算的基础上,将计算相对集中编排,并进一步争论关于问题,这有利于同学对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一个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熟悉,也有利于复习过去已学过的学问,提高同学的解题力量。

教材在编写上,留意培育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训练同学的科学方法。此外,还留意联系生产实际和联系学过的化学计算学问。如在选择例题时,尽量选择生产中的实际反应事例,说明化学计算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使同学能熟悉到学习化学计算的重要性。在例题的分析中,给出了思维过程,关怀同学分析问题。有些例题,从题目中已知量的给出到解题过程,都以物质的量的关于计算为基础,来介绍新的化学计算学问,使同学在学习新的计算方法的同时,复习学过的学问。

本节作为关于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一个集中争论,重点是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和多步反应的计算。难点是多步反应计算中反应物与最终产物间量关系式的确定。

教法建议

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学校、高一计算部分的连续。因此本节的教学应在复习原有学问的基础上,依据本节两种计算的特点,关怀同学找规律,得出方法,使同学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规范解题步骤,以培育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一、有一种反应物过量的计算

建议将[例题1]采纳如下授课方式:

(1)将同学分成两大组,一组用求生成水的质量,另一组用求生成水的质量。各组分别汇报结果(同学对两组的不同结果造成或产生争议)

(2)老师让各组分别依据水的质量计算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并组织同学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争论两种计算结果是否合理。由此得出过量,不应以过量的的量进行计算。

通过同学的实践,感受到利用此方法先试验再验算很麻烦。从而引出如何选择反应物的简化计算过程。并让同学留意解题步骤。

对于[例题2]建议师生共同履行,巩固所学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在此之后老师可补充针对性习题,由同学独立履行,强化解题技能。

二、多步反应的计算

为培育同学的自学力量,建议让同学阅读[例题3],得出此种题型的一般解题步骤。然后,依据此步骤师生共同分析履行[例3]。

[例题4]建议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小组争论分析并履行解题过程。然后依据同学状况可适当补充针对性习题进行思维力量的训练。

教学中老师应注意解题思路分析、方法的应用以及加强同学力量的培育。

本节内容涉及的题型较多,变化较大,有肯定难度。因此,可支配一节习题,复习,巩固提高前两课时的教学内容,假如同学学有余力,在反应物过量的计算中,可增加过量物质还能连续与生成物反应的题型。但应留意未能任凭加大难度,增加同学负担,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典型例题

例1常温常压下,将盛有和的混合气体的大试管倒立在水槽中,水面上升至肯定位置后不再变化,此时还有3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的的体积是()

(A)17.8mL(B)14.8mL(C)13.6mL(D)12.4mL

分析:剩余气体有可能是,也可能是NO,应分别假设再解。关键要抓住,已溶解气体中全消逝的是与,其体积比为4:1。若有余则过量部分与水生成与NO,这部分与NO的关系是3:1。

(1)设余3mL,则有气体按下式反应而消逝:则原为

(2)设余NO3mL,则发生此NO的设为

有气体与水恰生成原为解答:A、C点拨:本题为常见的传统基础题型,应争论余或余NO时的两种状况。本题无需求,为适合其它类似计算而求。

例2将的混合气13.44L(标准状况,下同),使全部通过足量稀硫酸,充分汲取后使稀硫酸增重22.86g,并有1.12L的无色气体残留,该气体未能使余烬木条复燃。求原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混合气体通入稀硫酸,发生氨被汲取、和以4:1与水生成和过量的与稀酸中的水生成硝酸和NO的反应。即:

经分析可知原混合气体的质量是被稀硫酸汲取的气体质量与剩余NO的质量之和,据此可解。

解答:混合气的物质的量为

未汲取气体只能是NO,其物质的量为

该NO的质量是

∴原混合气的总质量为

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6。

点拨:本题可有变式,如去求原混合气中的物质的量分别各多少摩,这则要抓住因余下气体NO,示出有过量,此有一部分按物质的量比4:1与溶入水成硝酸,即的体积是的4倍。另一部分与稀酸中水按生成和NO反应,由余0.05molNO可知这部分应为0.05×3mol。即:

设为,为,为

据题意可得:

解之可知,从略。

例3在密闭容器中放入和固体共。将其加热至150℃经充分反应后,放出其中气体并冷却至原温度,得到剩余固体质量为。求原混合物中、各自的质量。

分析:在加热时发生的反应如下,在150℃水为气态。

总反应可视为:

其后可分析在过量时生成的固体为;在过量时,生成的固体是和的混合物。在计算时分别争论求解。

解答:(1)设过量或恰适量则余下固体为,设为,

因为。

(2)设过量,剩余固体为和混合物,设原为

9670

解之,

质量为(答略)

高二必修人教版化学教案最新范文2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使同学把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力量目标

培育同学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绍,对同学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和步骤。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鉴的阅历。

教材分析:

是准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侧重理科同学所应把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本节介绍的“化便谷升降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教材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引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但对于较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不太便利,进而引出用“化合价升降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本节教材通过三个典型的例题,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细致分析;介绍了三种不同的配平方法,培育了同学灵敏看待力量,训练了同学的辩证思维。

教材还通过问题争论,将同学易出错误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配平常应遵循的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进行分析推断,强化了配平的关键步骤—使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的原则,培育了同学的力量。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新旧学问间的联系,利用同学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接触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本节内容。教学中应采纳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同学逐步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未能使同学一步到位,任凭拓宽学问内容。

1.通过复习,总结配平原则

老师通过以同学学习过的某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例,引导同学分析电子转移及化合价的变化,总结出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2.配平步骤

[例1]、[例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配平基本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得出升降数目。

(2)使化合价上升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求最小公倍数法)

(3)用观看的方法配平其它物质的化学计算数(包括部分未被氧化或还原的原子(原子团)数通过观看法增加到关于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数上),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该基本步骤可简记作:划好价、列变化、求总数、配化学计量数。

[例3]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上采纳逆向配平的方法。属于阅历之谈,是对同学辩证思维的训练,培育了同学的创新精神。

为使同学较好地把握配平技能,建议在分析完每个例题后,补充针对性问题,强化技能训练,巩固所学学问。

另外,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组织同学结合教材中的“争论”、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配平要满意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然后组织同学进行适当练习加以巩固。通过设置该“争论”内容,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学问,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老师可补充配平的另一种方法—离子一电子法,以及不同化合价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确定方法:氧化产物中的被氧化元素的价态未能高于还原产物中被还原元素的价态。

如:(浓)—氧化产物是而不是或,还原产物是而不是。氧化产物的还原产物。

典型例题

例1肯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请配平方程式。

选题目的: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般配平方法,当使用一般配平方法有困难时可用其它方法配平。拓宽视野,达到简化配平方法的目的。此题适于任何同学。

解析:一般可依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关系

5NH4NO3====2HNO3+4N2↑+9H2O

上升3×5

降低5×3

为了简化配平过程,也可通过反应物中氮元素的平均化合价及变化关系

5/2NH4NO3——HNO3+2N2↑+9/2H2O===5NH4NO3===2HNO3+4N2↑+9H2O

N:+1——→+5上升4×1

2N:(+1—→0)×2降低2×2

注:在配平此题时肯定要留意,氮元素的化合价未能消逝交叉现象

解答:5、2、4、9。

启示:对于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价态不清或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价态不同时,只需依据化合价法则,找出元素的相应化合价,抓住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就可准确配平。

例2已知在下列反应中失去7mol电子,履行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选题目的:加强对“依据是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总数相等。”的理解。此题作为提高力量可介绍给学习程度较好的同学。

思路分析:观看反应前后的化合价的变化:。CuSCN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非常清晰,则化合价的变化更不易一一找出,另外氧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该题不宜使用一般方法配平,因SCN-和HCN中元素化合价较简单,做起来较麻烦,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地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依据题中已知条件设未知系数求算。

设计量数为,计量数为,依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有7x=5y。

所以x:y=5:7,代入后用观看法确定其它物质计量数,最终使所有计量数变为整数,得:10、14、21、10、10、14、7、16。

注:解本题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本题若用确定元素化合价变化进行配平,需确定中为+1价,S为-2价,1个应当失去,可得相同结果,但做起来较麻烦。

启示:因中学阶段同学学习的化学反应当是有限的,不行能把每一个反应都了解的很透彻,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依据,即可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例3在强碱性的热溶液中加入足量硫粉,发生反应生成-和。生成物连续跟硫作用生成和。过滤后除去过量的硫,向滤液中加入肯定量的强碱液后再通入足量的,跟反应也完全转化为。

(1)写出以上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有amol硫经上述转化后,最终完全变为,至少需和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3)若原热碱液中含6mol,则上述amol硫的转化过程里生成的中的值为多少?

选题目的:该题以信息的形式给出已知条件,是培育同学学会提炼题中信息作为解题依据的力量;熬炼同学能够从不同角度思索问题,学会学习方法;复习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等学问在解题中的应用。

解析:

(1)①②③

(2)从氧化还原电子得失关系看,电子得失均在硫元素之间进行。

从,失电子;从,得电子。

所以完全转化为所失电子数与转化为所得电子数相等,即:

amolamol

由守恒,完全转化为需和。

(3)原热碱液中含,则反应①中消耗。依据反应①、②、③,有,所以。

高二必修人教版化学教案最新范文3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

内容和进度:履行芳香烃一节的教学及第一节2-1脂肪烃的习题讲评

第一课时:(1)复习芳香烃、苯的同系物概念;

(2)复习巩固苯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3)力量提升;拓展与溴取代及硝化反应的试验,产物的提纯。

第二课时:(1)苯的同系物(甲苯)的化学性质;

(2)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第三、四课时:对脂肪烃、芳香烃巩固训练,讲评相关习题

2、教学目标:

在复习苯的结构和性质后,重点介绍苯的同系物。教学时,要留意引导同学从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和思索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要留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要擅长通过试验培育同学的力量。

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同系物结构中苯环和侧链烃基的相互影响

3、资料文件资料预备: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步步高》、分子球棍模型、试验视频

4、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第一课时:以旧带新,复习提升;

第二课时:对比、联系学习新知。通过比较苯和甲苯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的不同,使同学熟悉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第一课时【方案Ⅰ】复习再现,对比思索,学习迁移

复习再现:复习苯的结构和性质。通过计算机课件、立体模型呈现苯的结构,通过试验录相再现苯的燃烧、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及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引导同学争论甲烷、乙烯、乙炔、苯的结构和性质的相像点和不同点,并列表对比小结。

提示:从苯的分子组建上看,具有很高的不饱和度,其性质应当同乙烯、乙炔相像,但实际苯未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说明苯的结构比较稳定。这是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特殊之处──“组建上高度不饱和,结构比较稳定”。

学习迁移:

(1)苯燃烧有深厚的黑烟,同乙炔类似,因为苯(C6H6)和乙炔(C2H2)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相同,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均为92.3%,高于甲烷和乙烯。

(2)取代反应,类似于烷烃的反应,重点争论苯的溴代和硝化反应,与甲烷氯代的反应进行对比。

(3)加成反应,由于苯属于不饱和烃,因此也能发生类似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苯与氢气催化加成生成环己烷(环状饱和烃),不同的是苯未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第二课时

2.苯的同系物

【方案Ⅲ】活动探究,对比思索,总结讲解

活动探究:争论对比苯和甲苯结构的相像点和不同点,试验探究苯、甲苯分别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思索有机化合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通过活动探究,填写下表:

总结讲解:甲苯发生取代反应时取代基的定位,甲苯被氧化的缘由是苯环与甲基的相互作用使甲基变得活泼。

【方案Ⅳ】结构演绎,观看思索,迁移提高

3.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方案Ⅴ】自学阅读,争论提高

情景创设(老师也可供应网络教学资源,指导同学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老师提出相关问题,指导同学阅读。

问题提示:芳香烃的主要来源是什么?芳香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阅读争论:阅读教科书,争论相关问题

小结提高:沟通各小组争论结果,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对石油产品及其应用的熟悉。

二、活动建议

【试验2-2】由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颜色较深,甲苯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较慢,本试验颜色变化观看较困难。一方面要加入硫酸转变溶液的酸碱性,另一方面,高锰酸钾溶液未能加入太多,几滴即可,并可用蒸馏水稀释试管中的溶液,以便于观看颜色变化和分层状况。

争论记录

罗贤朗:1、教学中要留意引导同学争论甲烷、乙烯、乙炔、苯的结构和性质的相像点和不同点,并列表对比小结。2、通过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特殊之处──“组建上高度不饱和,结构比较稳定”使同学意识到结构(官能团)准备有机物的性质。3、课本中只介绍甲苯的硝化反应(取代反应),上课时应当补充甲苯与液溴在FeBr3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的卤代反应,强调条件不同,取代的位置不同。

林春:1、演示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苯+溴水的试验,或者播放视频,引导认真观看试验现象。2、引导同学争论对比苯和甲苯结构的相像点和不同点,先猜想甲苯的化学性质,再通过试验探究苯、甲苯分别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思索有机化合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3、多个侧链的苯的同系物的取代反应产物简洁补充一下,让同学真正熟悉到邻、对位取代。化学方程式需要多练习书写。

附件:导学案

第二单元芳香烃学案

芳香族化合物——。

芳香烃——。

一、苯的结构与性质

1.苯的结构

(1)分子式:最简式(试验式):

(2)结构式:结构简式:

〖沟通与争论〗苯分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①苯的1H核磁共振谱图(教材P48):苯分子中6个H所处的化学环境

苯分子结构的确定经受了漫长的历史过程,1866年,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苯环结构,称为凯库勒式:

②苯的一取代物只有一种,邻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

〖拓展视野〗苯环中的碳原子都是采纳的sp2杂化,碳原子之间形成σ(sp2-sp2)键,六个C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一个大π键。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都是一样长的(1.4×10-10m),这说明碳原子之间形成的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共价建,

(3)分子空间构型

苯分子是结构,键角,全部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键长C—C苯环上的碳碳键长C=CC≡C,苯环上的碳碳键是

之间的独特键。

2.苯的物理性质

苯是色,带有气味的液体,苯有毒,

溶于水,密度比水。用冰冷却,苯凝聚成无色的晶体,通常可溴水中的溴,是一种有机溶剂。

3.苯的化学性质

(1)苯的溴代反应

原理:

装置:(如右图)

现象:

①向三颈烧瓶中加苯和液溴后,

②反应终止后,三颈烧瓶底部消逝()

③锥形瓶内有白雾,向锥形瓶中加入AgNO3溶液,消逝沉淀

④向三颈烧瓶中加入NaOH溶液,造成或产生沉淀()

留意:

①直型冷凝管的作用:(HBr和少量溴蒸气能通过)。

高二必修人教版化学教案最新范文4

一、说理念

高中生,其心理特点是处于进展成熟期,思维特点是处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期,而这节课刚好是高二化学必修教材中的第三章铁和铁的化合物中的专题课,因此,设计这节课意在着重培育同学的各种席位力量和对学问的运用力量及实际问题的处理力量,充分体现同学的主动学习、思索的习惯,尝试运用所学学问和方法来观看和理解生活中的问题。在设计这节课是,通过大量的实际例子来引导同学思索,并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让同学人人参加,准确分析各种现象,并培育他们的合作精神。

二、说教材

化学说课稿铁和铁的化合物铁,是已经发觉的金属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化合物也是我们生造成或产生活中最普遍的物质,这一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教学大纲的重点,还是每年高考的重点,在这节课中,其难点在于对铁及其铁的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应用,因此把握这节课就是要把握这些重点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准确把握铁及其铁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他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培育同学抽象思维力量、归纳概括力量和处理实际问题的力量。

2、过程和方法,充分利用同学已学的学问和阅历,如钠、镁、铝等金属的熟悉和应用,创设问题情景,让同学人人参加,主动学习和思索,使他们将取得的学问在问题中得到应用。

3、情感与创新,通过问题的争论、沟通和探究,进一步发挥同学的创新意识,及对学问的迁移转化力量,使他们的学习乐观性得到提高。

四、说教法

本节课采纳“实例引导”的教学反复市,以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来导入新课,层层深化,不断地让同学的思想活跃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铁和铁的化合物的物性和化性完整地被体现出来。同时,我采纳“反馈教学”的方式,设计大量的练习,不断反馈同学把握所授学问状况,让同学主动思索和理解,发挥其综合学问的运用力量,同样也培育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在这种教学过程中,结合互动,调动气氛,发挥同学主题作用和老师主导作用,真正做到“两个主体”的效果,体现现代教学的思想。

五、说学法

在设计这节课时,注意的是指导同学的独立思索力量,和实际应用力量,又表及里,又浅入深,使他们能更形象深刻地接受新的学问并得到应用,使他们听得明白,思索透彻,说得清晰,写得明确。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设计不同难度的考题,测试其取得学问的速率和效果,同学可以首先跟着我的脚步走,接受我的灌输,然后在练习中体现出来。

六、说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从同学已有的学问阅历动身,系统得联系前后学问,顺着同学想知道新课题的内容的心理来引入。

2、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将本节课的学问重点和难点划分清晰,让同学有个心理预备,将难点变简洁,把握重点。

(1)铁的化学性质,同不同的反应物反应,条件和产物都不同。

(2)铁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同铁单质的比较,不同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也不同,且抓住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变,采纳课堂试验的形式。

(3)不同家台的铁离子的检验

这些状况应当明确地提出概念,分析性质变化的过程,在里的同时,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通过争论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应用。

3、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后练习,增加课堂互动性,反馈教学信息,真正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使同学能在课堂上把握重点,理解难点,各种力量也得到进展。

总之,这节课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同学的思维特点,运用实例引入和反馈教学及其他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着培育同学抽象思维,创新性思维,综合应用力量的宗旨,设计该教学方案,我想,通过本节课,100%的同学都能充分把握所授学问。

高二必修人教版化学教案最新范文5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全章以及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地位:本章开头同学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学问,内容在化学试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后。在本节中,同学初步尝试从试验操作和试验现象去探究(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把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依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同学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茹下教学目标:

A认知目标:熟悉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挨次,并且能用金属活动挨次说明一些与日常生活关于的化学问题。

B.力量目标:培育同学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力量和培育同学的动手力量、团体协作的力量。

C.情感和价值态度目标: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索、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培育同学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加对化学现象的惊异   心和探究欲,进展学习化学的爱好。

三、重点和难点

A.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试验探究熟悉金属活动性挨次是本课题的重点。

B.运用金属活动性挨次对置换反应作出推断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

A.本章主见自主学习为重,引导同学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B.本课题是比较系统地熟悉一类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头,形成一个良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