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扫描仪校准规范_第1页
薄层色谱扫描仪校准规范_第2页
薄层色谱扫描仪校准规范_第3页
薄层色谱扫描仪校准规范_第4页
薄层色谱扫描仪校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薄层色谱扫描仪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薄层色谱扫描仪(以下简称仪器)的校准。2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以下文件:GB/T9008—2007液相色谱法术语柱色谱法和平面色谱法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术语GB/T9008—2007中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平面色谱法中,溶质迁移距离除以流动相迁移距离,可由下式表示。薄层色谱法是将样品溶液点于薄层板上,在展开容器内用展开剂展开,使样品所含成分分离。仪器的基本原理为:样品在薄层板上展开后,形成斑点或经显色后形成斑点,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到斑点上,对斑点进行光谱扫描,根据扫描得到的比移值、吸收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进行定性,斑点的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仪器一般由氘灯-钨灯组合光源、单色器、薄层板及检测器等组成,可进行单光束、双光束或双波长测定,有反射模式和透射模式,扫描方式有线性扫描和锯齿扫描。仪器的结构简图见图1。25计量特性仪器主要计量技术指标见表1。序号1线性误差不超过±0.003mg·mL-12同点比移值重复性同点峰面积重复性同板峰面积重复性6校准条件6.1实验室环境条件6.1.1环境温度:(10~35)℃。6.1.2湿度:(15~70)RH%。6.1.3周围无强烈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6.1.4供电电源电压(220±22)V,(50±1)Hz。6.2校准用标准物质及设备6.2.1点样器:经校准的10μL平头微量注射器。6.2.2食用合成色素苋菜红溶液标准物质:0.500mg·mL-1,相对扩展不确定度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7.1薄层板的准备3准备一片空白高效硅胶板,硅胶粒度为(5~10)μm,厚度为(0.2~0.3)mm,规格为10cm×10cm。使用前检查板的均匀度,观察其透射光和反射光,透射光反映硅胶涂布的均一性,反射光反映质地的均一性,表面应均匀、平整、光滑、无麻点、无气泡、无破损及污染。在洁净干燥的环境下,先用铅笔在板上距末端2cm处轻轻画一横线,用微量注射器吸取表2中的各浓度的食用合成色素苋菜红标准溶液2μL在横线上依次点样,点样所形成的样品斑点直径不大于4mm,两个斑点中心之间间距至少为10mm,点样时注意不要损伤薄层板表面,并晾干。表2食用合成色素苋菜红标准溶液mg·ml-1标准溶液编号1234标准溶液浓度注:食用合成色素苋菜红标准溶液的制备参见附录C。7.2线性误差将点好食用合成色素苋菜红标准溶液的薄层板固定于主机的装载台上,选择反射模式,调节主机上的光斑,使之能扫描到整个样品斑点,在主机或工作站的控制面板上设置扫描的起止位置,样品组的数量和扫描间距,扫描波长为520nm,分别扫描3次,计算峰面积A,将A和标准溶液浓度c。按最小二乘法拟合校准曲线,建立线性方程,见公式(1)。A=a+bcsA——峰面积的测量值,峰面积单位;a——校准曲线的截距,峰面积单位;b——校准曲线的斜率,峰面积单位/(mg·mL-1);cs——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1。式(2)。按照公式(3)计算标准曲线各测量点拟合浓度的线性误差。7.3测量重复性7.3.1同点比移值重复性和同点峰面积重复性对表2中浓度为0.04mg·mL-¹的食用合成色素苋菜红标准溶液所形成的斑点连4续扫描7次,记录7次扫描图谱的比移值和峰面积,按公式(4)计算相对标准偏差即为仪器的同点重复性:n——重复测量次数(n=7);A:——第i次测量比移值或峰面积的测量值;An次重复测量比移值或峰面积的平均值。7.3.2同板峰面积重复性对表2中浓度为0.04mg·mL-1的食用合成色素苋菜红标准溶液按7.1中的方法在薄层板上平行点样7次,每次点样体积1μL。记录7个样品斑点扫描图谱的峰面积,按公式(4)计算相对标准偏差,即为同板峰面积重复性。8校准结果表达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上反映。校准证书至少包括以下信息: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日期;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i)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j)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k)校准环境的描述;1)校准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m)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n)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o)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p)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9复校时间间隔仪器的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不超过1年,更换重要部件、维修、重新安装或对仪器性能有怀疑时,应随时校准。5附录A校准记录参考格式标准浓度123拟合浓度线性误差1234567平均%同点比移值峰面积同板6校准证书(内页)参考格式证书编号××××××-×××××××是×××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IEC17025标准,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证书号:No.×××。校准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和表述均符合JJF1059.1的要求。校准所依据/参照的技术文件(代号、名称):名称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证书编号7证书编号××××××-××××校准结果1.线性误差:标准浓度/(mg·mL-¹)拟合浓度/(mg·mL-¹)线性误差/(mg·mL-1)2.测量重复性:校准项目同点比移值重复性同点峰面积重复性同板峰面积重复性(以下空白)说明:根据客户要求和校准规范的规定,通常情况个月校准一次。声明:1.我院(所)仅对加盖“×××”的完整证书负责。2.本证书的校准结果仅对本次所校准的计量器具有效。3.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本证书。8附录C校准用标准溶液的配制C.1标准物质与试剂食用合成色素苋菜红溶液标准物质:0.500mg·mL-1,相对扩展不确定度≤1%C.2设备使用经检定或校准的可调移液器、容量瓶,见表C.1。表C.1设备及规格名称名称C.3校准用标准溶液的配制配制校准用标准溶液的体积与所需母液的体积与浓度见表C.2,准确吸取表C.2中表C.2食用合成色素苋菜红标准溶液配制方法浓度/(mg·mL-¹)浓度/(mg·mL-¹)9附录D线性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D.1测量方法和测量模型将点好食用合成色素苋菜红标准溶液的薄层板固定于主机的装载台上,选择反射模式,调节主机上的光斑,使之能扫描到整个样品斑点,在主机或工作站的控制面板上设置扫描的起止位置,样品组的数量和扫描间距,扫描波长为520nm,分别扫描3次,计算峰面积A,将A和标准溶液浓度c,按最小二乘法拟合校准曲线,得到线性方程(D.1)。A=a+bcs(D.1)将各斑点3次扫描的峰面积计算平均值A,用线性方程求得拟合浓度cp;按照公式(D.3)计算校准曲线各测量点的拟合浓度线性误差△c:因此,校准曲线各测量点的拟合浓度线性误差△c的标准不确定度u(△c)由2部分(1)4种标准溶液的浓度c。与测量值A拟合的校准曲线求得c,时测量所产生的不确定度u(cp);(2)由标准物质母液配制成4种标准溶液时带来的不确定度u(cs)。拟合浓度线性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u(△c)为:以测量0.04mg·mL-1溶液拟合浓度的线性D.2.1校准曲线拟合值c,的标准不确定度u(cp)采用0.500mg·mL-1的食用合成色素苋菜红溶液标准物质配制4种标准溶液,其浓度分别为0.01mg·mL-¹、0.02mg·mL-1、0.03mg·mL-1、0.04mg·mL-1。测量4种标准溶液浓度的峰面积测量值A,每个浓度测量3次,结果列于表D.1:表D.14种标准溶液的峰面积测量值浓度/(mg/mL)23p——拟合浓度的测定次数,其值为3;n——标准溶液的测定总次数,其值为12;D.2.2由母液稀释配制成标准溶液时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u(cs)D.2.2.1移液器和容量瓶、稀释因子的不确定度分量u(f)将母液0.500mg·mL-¹经8:100稀释得到0.04mg·mL-1溶液,由1000μL移式中:对1000μL移液器和10mL容量瓶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由校准、定容和使用温度3个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1000μL移液器的体积的不确定度分析如下:(1)校准体积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20℃时,1000μL移液器标称容量的允许差为±1%,按均匀分布:(2)定容的重复性查校准证书得测量重复性为0.5%,即0.0040mL。(3)配制溶液时温度与移液器校准时温度不同温度变化的范围为士2℃,近似于矩形分布:以上3项合成为1000μL移液器的标准不确度u(V₁oo):u(V₁oooL)=√0.0046²+0.0040²+0.00092²=0.0062同样得到10mL容量瓶的体积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V¹₀mL)=0.019mL表D.2移液器和容量瓶的不确定度由移液器和容量瓶、稀释因子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为:D.2.2.2母液的不确定度分量u(co.s)母液0.500mg·mL-1食用合成色素苋菜红溶液标准物质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k=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