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甲)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栗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节选自《寡人之于国也》,有删改)
(乙)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B.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C.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D.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南为河外。
B.豚、彘:古时农家所养禽畜。“豚”指小猪,“彘”指猪。
C.庠序:古代学校名称。《孟子》记载,商(殷)称学校为庠,周代称学校为序。
D.孝悌:孟子认为,考顺父母为考,敬爱兄长为悌,考和悌是仁义的基础。
(3)下列对甲、乙两段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甲文孟子从梁惠王感兴趣的战争入手,提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策略,强调实施仁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B.乙文侧重于谈物质文明的重要性,说明要对百姓实施礼义教化,必须先有满足其基本生存的固定产业。
C.两段的语言都气势浩然,整散结合,纵横恣肆,前后联系紧密,逻辑严谨,读起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D.两段都针对仁政的具体内容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在论述中尽显情理之真,道理之实,体现了孟子的语言艺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②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请结合材料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甲)齐桓晋文之事(节选)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乙)庖丁解牛(节选)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是罔民也
②然后驱而之善
③族庖月更刀
④为之踌躇满志
(2)把甲文第6段,乙文第3段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②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3)孟子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保民而王”?庖丁认为如何才能达到“游刃有余”的高超境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晋文公问守原①议
(唐)柳宗元
①晋文公既受原于王,难其守。问寺人②勃鞮,以畀③赵衰。
②余谓守原,政之大者也。所以承天子,树霸功,致命诸侯。不宜谋及媟近,以忝王命。而晋君择大任,不公议于朝,而私议于宫;不博谋于卿相,而独谋于寺人。虽或衰之贤足以守,国之政不为败,而贼贤失政之端,由是滋□.况当其时不乏言议之臣乎!狐偃为谋臣,先轸将中军。晋君疏而不咨,外而不求,乃卒定于内竖,其可以为法乎?
③且晋君将袭齐桓之业,以翼天子,乃大志也。然而齐桓任管仲以兴,进竖刁④以败。则获原启疆,适其始政,所以观视诸侯也;而乃背其所以兴,迹其所以败。然而能霸诸侯者,以土则大,以力则强,以义则天子之册也。诚畏之矣,乌能得其心服哉?其后景监得以相卫鞅,弘、石得以杀望之,误之者,晋文公也。
④呜呼!得贤臣以守大邑,则问非失举也,盖失问也。然犹羞当时,陷后代若此;况于问与举两失者,其何以救之哉?余故著晋君之罪。
(有删节)
[解释]①原:地名。②寺人:宦官。③畀:给予。④竖刁:齐国宦官。
(1)填入第②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
A.矣
B.哉
C.乎
D.耶
(2)否定晋文公在“原”地守臣问题上谋及寺人的行为,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择重要地方守臣是执政大事,不容有失。
B.谋及寺人致使选取官员不贤,对政事有损。
C.与寺人相谋,是伤害贤能损害政事的源头。
D.守原关乎周王之命,谋及寺人则有辱王命。
(3)请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述效果。
(4)结合全文,分析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各题。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二)颜渊、季路侍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②老者安之
(2)下列加点字句中“与”的意思是“赞成”的一项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
B.与赢而不助五国也。——苏洵《六国论》
C.吾与点也。——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D.失其所与,不知。——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3)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文中(二)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是
A.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B.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C.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D.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雾,咏而归。
(6)下列对两篇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一)和文(二)都记录了不同的“志”,表明孔子尊重差异。
B.文(一)孔子评判了弟子所言之志,文(二)则没有评价。
C.文(一)孔子没有表明自己志向,文(二)则明确表述了自己的志向。
D.文(一)标题用“侍坐”比文(二)标题用“侍”增添了孔子与弟子谈话宽松平等的氛围。
(7)两篇选文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关于“志”的对话,表述方式各有特点,请举例比较赏析。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①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然友之邹,问于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
然友复之邹问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②,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
然友反命。
世子曰:“然,是诚在我。”
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选自《孟子滕文公上(二)》
注①然友:太子的师傅。②冢宰:六卿之长,相当于宰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也不幸至于大故故:变故。
B.然后行事行事:置办丧事。
C.固所自尽也自尽:指主动地尽孝心。
D.面深墨面:面临。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B.然友之邹问于孟子是谁之过与
C.且《志》曰且在邦域之中矣
D.子为我问孟子后世必为子孙忧
(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对于孟子曾经说过的道理念念不忘,因此,当他碰到问题时,他就派然友去询问对策。
B.太子听了然友转述的孟子的话,想守孝三年,但这一决定遭到了父亲哥哥及百官的强烈反对。
C.太子曾经喜欢跑马比剑,而他的这一爱好让许多人对他不满。
D.孟子认为,事情办得好坏取决于太子,因为只要在上面的人起到了表率的作用,那么下面的人也就会随之跟从。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
②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
二.解答题(共3小题)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解疑点。
(1)用原文中的语句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并说说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这一人物形象。
(3)公西华“言志”之后,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是什么意思?
7.给下列字词注音。
①庖丁②踦③砉然④騞然⑤大窾
⑥肯綮⑦大辍⑧硎石⑨怵然⑩謋然
8.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学生的志向,有哪些不同、哪些相同?
三.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
9.如图是某校学生会“《论语》吟诵比赛”工作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图中信息全部呈现,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
10.有不少名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诗文,请仿照示例,从“刘海粟(国画大师)、王朝闻(著名美学家)、李行健(著名语言学家)”三个名人的名字中任选一个,写出相关的名句并对名字加以合理阐释。不要求句式及阐释角度完全一致,不超过80字。
示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著名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就来源于此。这个名字让我们可以联想到这位科学家为中医药研究而生的诗意人生。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甲)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栗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节选自《寡人之于国也》,有删改)
(乙)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
A.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B.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C.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D.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河内,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南为河外。
B.豚、彘:古时农家所养禽畜。“豚”指小猪,“彘”指猪。
C.庠序:古代学校名称。《孟子》记载,商(殷)称学校为庠,周代称学校为序。
D.孝悌:孟子认为,考顺父母为考,敬爱兄长为悌,考和悌是仁义的基础。
(3)下列对甲、乙两段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A.甲文孟子从梁惠王感兴趣的战争入手,提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策略,强调实施仁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B.乙文侧重于谈物质文明的重要性,说明要对百姓实施礼义教化,必须先有满足其基本生存的固定产业。
C.两段的语言都气势浩然,整散结合,纵横恣肆,前后联系紧密,逻辑严谨,读起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D.两段都针对仁政的具体内容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在论述中尽显情理之真,道理之实,体现了孟子的语言艺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②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请结合材料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
(1)“是故”解释为“所以”,是连词,不能单独成句,排除AD;“民之产”为偏正结构的短语,“民”是“产”的定语,“之”意思是“的”,所以应在“产”后断开;“故民之从之也轻”中第一个“之”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民之从之”做句子的主语,“轻”作谓语,“故民之从之也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C。
译文: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至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
(2)C.“商(殷)称学校为庠,周代称学校为序”错误。庠、序都是学校,应该是“商(殷)称学校为序,周代称学校为庠”。
故选:C。
(3)A.“提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策略”错误。从文中来看,不是“策略”,“策略”是指计策、谋略,这里应该是提出了“王道之始”的具体措施。
故选:A。
(4)①“胜”,尽;“是”,这;“养生丧死”,供养活着的人,为死去的人办丧事。
译文: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或“遗憾”)。
②“衣”,名词做动词,穿;“黎民”,百姓;“然而”,这样却;“王”,名词做动词,称王,为王;“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应为“未有之也”。
译文:老年人都能穿上丝织品的衣服,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5)要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需要先在文段找到相关内容。甲文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是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孟子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和乙文中说到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都是要让民众有基本的生存条件,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概括来说就是“制民之产”。
乙文中陈述“仁政”的第二个方面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就是要“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这就是在基本物质条件得到满足之后,去教化百姓,重视学校教育,通过教育让民众在道德方面有比较高的境界,通过教化驱使民众向善。概括来说,他的仁政主张有两大方面:“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即是让民众有基本的生存条件,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然后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教育让民众在道德方面有比较高的境界,通过教化百姓驱使民众向善。
解析:
(1)C
(2)C
(3)A
(4)①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或“遗憾”)。
②老年人都能穿上丝织品的衣服,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5)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有两大方面:“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即是让民众有基本的生存条件,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然后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教育让民众在道德方面有比较高的境界,通过教化百姓驱使民众向善。
参考译文:
甲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或“遗憾”)。老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乙
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至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都能穿上丝织品的衣服,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
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翻译时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
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述原文意蕴的时候,可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和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甲)齐桓晋文之事(节选)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乙)庖丁解牛(节选)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是罔民也陷害
②然后驱而之善到、往
③族庖月更刀一般
④为之踌躇满志这件事(指成功的解牛)
(2)把甲文第6段,乙文第3段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②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3)孟子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保民而王”?庖丁认为如何才能达到“游刃有余”的高超境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①句意:这样做是陷害百姓。罔:陷害。
②句意:这样之后驱使他们向善。之:动词,到、往。
③句意: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族:一般。
④句意:为这一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满意足。之:代词,这件事,指成功的解牛。
(2)①行,施行;盍,何不;反,通“返”。译文: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
②有间,有空隙;恢恢乎,宽绰的样子;游刃,运行刀刃。译文: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
(3)结合“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可知,这里的“本”指的是仁政;再结合“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可知,这就是孟子指出的施行仁政的具体措施。由此可知孟子认为只有施行仁政,才能“保民而王”。结合“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可知每一项技艺的炼成都需要不断练习、反复实践;结合“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可知,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使技艺精进。
解析:
(1)①陷害;②到、往;③一般;④这件事(指成功的解牛)。
(2)①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
②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
(3)孟子认为只有施行仁政,才能“保民而王”;庖丁认为只有反复实践,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游刃有余”。
参考译文:
甲文: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徒弟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
(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做到这种地步。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明白的(把王政之道)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却有长久不变的心,只有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不遵守礼仪法度,无所不为。等到(他们)犯了罪,接着就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百姓。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假使一辈子都遇丰年,就一辈子都可以吃饱,在荒年也不至于饿死。这样之后驱使他们向善。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怕不足,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家禽家畜生长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适宜种植、收获庄稼的时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慎重办理学校的教育,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告诫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乙文: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无非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虽然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谨慎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测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测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晋文公问守原①议
(唐)柳宗元
①晋文公既受原于王,难其守。问寺人②勃鞮,以畀③赵衰。
②余谓守原,政之大者也。所以承天子,树霸功,致命诸侯。不宜谋及媟近,以忝王命。而晋君择大任,不公议于朝,而私议于宫;不博谋于卿相,而独谋于寺人。虽或衰之贤足以守,国之政不为败,而贼贤失政之端,由是滋□.况当其时不乏言议之臣乎!狐偃为谋臣,先轸将中军。晋君疏而不咨,外而不求,乃卒定于内竖,其可以为法乎?
③且晋君将袭齐桓之业,以翼天子,乃大志也。然而齐桓任管仲以兴,进竖刁④以败。则获原启疆,适其始政,所以观视诸侯也;而乃背其所以兴,迹其所以败。然而能霸诸侯者,以土则大,以力则强,以义则天子之册也。诚畏之矣,乌能得其心服哉?其后景监得以相卫鞅,弘、石得以杀望之,误之者,晋文公也。
④呜呼!得贤臣以守大邑,则问非失举也,盖失问也。然犹羞当时,陷后代若此;况于问与举两失者,其何以救之哉?余故著晋君之罪。
(有删节)
[解释]①原:地名。②寺人:宦官。③畀:给予。④竖刁:齐国宦官。
(1)填入第②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A
A.矣
B.哉
C.乎
D.耶
(2)否定晋文公在“原”地守臣问题上谋及寺人的行为,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选择重要地方守臣是执政大事,不容有失。
B.谋及寺人致使选取官员不贤,对政事有损。
C.与寺人相谋,是伤害贤能损害政事的源头。
D.守原关乎周王之命,谋及寺人则有辱王命。
(3)请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述效果。
(4)结合全文,分析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1)该虚词在原文中的语境是“国之政不为败,而贼贤失政之端,由是滋□”。最后这个句子是个陈述句,语境大意是国家的政事不因此而败坏,但开明的政治被破坏以至丧失的发端,却由此开始滋生蔓延了。这里用在陈述句句末的虚词只能是“矣”,其它结果虚词都是用在疑问句或反问句当中。故选A。
(2)B.“谋及寺人致使选取官员不贤”分析有误,“谋及寺人”与“选取官员不贤”没有因果关系,原文“而晋君择大任,不公议于朝,而私议于宫;不博谋于卿相,而独谋于寺人”只是说大事要和群臣在朝廷上商量,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不应该只听信一个家奴。
(3)从句子外在特点来看,句子是整句,句式整齐,便于议论,前后对比鲜明,论述更加有力。更好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晋文公在戍守从周天子那里受封原邑这样的大事情上不与大臣商议,广泛听取意见而只是同一个家奴宦官商量是非常不明智的,表现了的一种批判态度和不满之情。
(4)首先列举了晋文公在重要之事(择原地之守)之上宁可相信一个宦官而不与群臣商议的做法,提出其是“贼贤失政”的开端的观点。还说到“况当其时不乏言议之臣乎!狐偃为谋臣,先轸将中军”的事实,当时不乏贤臣猛将,但晋文公将他们抛到一边,这样的做法不可取。然后正反对比论证,齐桓公任用管仲称霸天下,后来宠幸竖刁而招致失败。后面论及世景监得以推荐商鞅为相,弘恭石显得以杀害萧望之,造成这些政治悲剧的源头,都在晋文公。最后发表议论,强调晋文公的行为是“失问”,他在咨询和推荐人才上都没能做好,罪过很大。
解析:
(1)A
(2)B
(3)画线句运用整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且前后形成对比,对照鲜明,富有气势。写出晋文公在守原之人这样的“择大任”的重要政事上远卿相而近宦官的不智之举,表述了强烈的不满之情。
(4)首先否定晋文公择原地之守上谋及寺人的做法,提出其是“贼贤失政”的开端的观点。并以当时不乏谋臣良将的现实,证明晋文公行为不足为法。接着以齐桓公任管仲兴、进竖刁败的史实论证观点。并以后世景监进商鞅,弘、石杀望之之史实说明这是晋文公行为导致的结果。最后,总结议论,强调晋文公所为“失问”,影响后世,致使问、举皆失的结果,其罪至大。
参考译文:
晋文公从周天子那里受封原邑(今河南济源)之后,被此地的防守问题所困扰。于是向家奴勃鞮咨询,勃鞮推荐了赵衰。
照我说,镇守原邑是国政中的重大事件。只有守住了原邑,才算得上顺承了天子诏命,才能树立霸主的威严,才能对诸侯们召唤、传令。对于这样的大事,不应该和服侍自己的小臣讨论,从而侮辱了天子的命令。而晋侯挑选重大的人事抉择,不在朝会上公开讨论,却在自己的寝宫里偷偷议论;不向辅政大臣们广泛征求意见,却只听信一个家奴。虽然或许赵衰的才干足以守卫原邑,国家的政事不因此而败坏,但开明的政治被破坏以至丧失的发端,却由此开始滋生蔓延了。况且当时并不缺乏可以与之探讨国事的能臣啊!狐偃这样聪明才智的人为国家出谋划策,先轸这样的名将统帅着国家的主力部队,晋侯却把他们抛在一边,不向他们询问,反过来却和身边的家奴决定国家的大事。这怎么可以作为效仿的对象呢?
晋侯将要继承齐桓公的事业,尊奉周天子,这本是一个远大的志向。既然这样,就应该知道齐桓公因为任用管仲才得以兴旺,因为进用竖刁而招致失败。那么晋侯现在获得了原邑,开辟了疆土,正是他施展抱负的第一步,亦可以以此观察诸侯的反应。结果在这个关键时候,晋侯反而违背了齐桓公兴盛的道路,却沿着他失败的道路前进了。这么做却能当诸侯的霸主,是因为他晋国土地广阔,国力强盛,又有天子册封的大义名分。诸侯服从晋侯,实在是怕他而已,怎么可能心服呢?后世景监得以推荐商鞅为相,弘恭石显得以杀害萧望之,造成这些政治悲剧的源头,都在晋文公。
唉!得到贤能的大臣来守卫原邑,那么咨询没有漏掉该举荐的人,而是错在没有向外面的贤臣咨询。这样还是感到耻辱的是当时这样做让后代以后也像这样,何况在咨询和推荐人才上都没能做好,那怎么拯救他们呢?所以我写下了晋文公的过错。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测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测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各题。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二)颜渊、季路侍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怎么
②老者安之使……安逸(定)
(2)下列加点字句中“与”的意思是“赞成”的一项C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
B.与赢而不助五国也。——苏洵《六国论》
C.吾与点也。——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D.失其所与,不知。——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3)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C
A.蚓无爪牙之利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文中(二)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是A
A.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B.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C.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D.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雾,咏而归。
(6)下列对两篇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文(一)和文(二)都记录了不同的“志”,表明孔子尊重差异。
B.文(一)孔子评判了弟子所言之志,文(二)则没有评价。
C.文(一)孔子没有表明自己志向,文(二)则明确表述了自己的志向。
D.文(一)标题用“侍坐”比文(二)标题用“侍”增添了孔子与弟子谈话宽松平等的氛围。
(7)两篇选文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关于“志”的对话,表述方式各有特点,请举例比较赏析。
(1)①译文: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安:怎么。
②译文:使老者安享晚年。安:使动用法,使……安逸(定)。
(2)A.与:介词,和;
B.与:动词,结交;
C.与:动词,赞成;
D.与:动词,交往。
故选C。
(3)A.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帮凶。
B.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衣物等。
C.鱼肉:古今同义,指鱼的肉。
D.勾心斗角:古义: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今义: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故选C。
(4)根据句意断句。“与朋友共”大意是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句意完整,前后断句,排除BCD三项,故选A.译文: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5)既:已经;冠者:青年人;浴乎沂,风乎舞雩:介词结构后置句,翻译为“在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译文: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都已穿定了。(我偕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起)唱着歌走回来。
(6)C.“文(一)孔子没有表明自己志向”有误,原文说到“吾与点也”,他赞同曾皙的想法,说明他的志向与曾皙有相似之处,表明自己的志向较为含蓄。
(7)第一篇中注重对师生对话中的情态的具体细致的描述。比如说到子路阐述自己的志向时用了“率尔”一词,反映其不假思索,坦率而不谦逊的性格特点。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哂之”,微微一笑,描述细致,但我们可以窥见孔子对于子路的回答不够谦虚有一些看法。“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是对曾皙的描述,反映其成竹在胸,自然而洒脱的形象。第一篇描写人物对话多用短句,较为凝练,不累赘拖沓。
解析:
(1)①怎么②使……安逸(定)
(2)C
(3)C
(4)A
(5)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都已穿定了。(我偕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起)唱着歌走回来。
(6)C
(7)《侍坐》注重细致描写。对话中师生的情态都有具体的描述:如:“子路率尔而对”中的“率尔”就表现了子路直接坦率,不太谦逊的性格。“夫子哂之”中的“哂”则表现了孔子听到子路的回答微微一笑,含蓄地表述了自己对子路回答不够谦逊的看法。对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描写更是表现了他胸有成竹,自然洒脱,与众不同的情态。《侍坐》中的描写简洁传神。《侍坐》注重简笔叙述。对话则直抒胸臆,直接明确。如子路只一句,既表述了目的,又反映了性情。
参考译文(一):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愿意学习罢了。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吗?”
“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
参考译文(二):
颜渊和子路陪伴着孔子,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谈谈自己的志向呢?”
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者安享晚年,使朋友信任自己,让年轻的子弟们怀念我。”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测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测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①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然友之邹,问于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
然友复之邹问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②,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
然友反命。
世子曰:“然,是诚在我。”
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选自《孟子滕文公上(二)》
注①然友:太子的师傅。②冢宰:六卿之长,相当于宰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今也不幸至于大故故:变故。
B.然后行事行事:置办丧事。
C.固所自尽也自尽:指主动地尽孝心。
D.面深墨面:面临。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A.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B.然友之邹问于孟子是谁之过与
C.且《志》曰且在邦域之中矣
D.子为我问孟子后世必为子孙忧
(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太子对于孟子曾经说过的道理念念不忘,因此,当他碰到问题时,他就派然友去询问对策。
B.太子听了然友转述的孟子的话,想守孝三年,但这一决定遭到了父亲哥哥及百官的强烈反对。
C.太子曾经喜欢跑马比剑,而他的这一爱好让许多人对他不满。
D.孟子认为,事情办得好坏取决于太子,因为只要在上面的人起到了表率的作用,那么下面的人也就会随之跟从。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
②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
(1)D.“面”解释为“面临”有误,应解释为“脸色”。句子翻译为:面色暗黑。
(2)A.第一个“于”,介词,在;第二个“于”,介词,引出动词所涉及的对象,不译;
B.第一个“之”,动词,到;第二个“之”,结构助词,的;
C.两句里“且”均为连词,表递进,况且;
D.第一个“为”,介词,替;第二个“为”,动词,成为。
解析:C
(3)B.“遭到了父亲哥哥及百官的强烈反对”分析有误,据原文“父兄百官皆不欲”可知,应是“滕国公族的父老和朝里的百官”。
(4)①“事”,侍奉;“以礼”,按照礼节;“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都是状语后置句,应是“以礼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句子翻译为:父母健在时,依照礼侍奉;父母去世了依照礼安葬,依照礼祭祀,可以称得上是尽孝了。
②“莫”,没有谁;“莫之行”,宾语前置句,应是“莫行之”,没有谁实行过这种丧礼;“至于”,到了;“反”,违反。句子翻译为:我们的宗国鲁国的前代君主,没有谁实行过这种丧礼,我们的前代君主也没有谁实行过,到了你身上却要违反传统,那不行。
解析:
(1)D
(2)C
(3)B
(4)①父母健在时,依照礼侍奉;父母去世了依照礼安葬,依照礼祭祀,可以称得上是尽孝了。
②我们的宗国鲁国的前代君主,没有谁实行过这种丧礼,我们的前代君主也没有谁实行过,到了你身上却要违反传统,那不行。
参考译文:
滕定公去世,太子对然友说:“以前孟子曾同我在宋国交谈过,我心里始终没有忘记。现在不幸遇到了这大变故,我想让你去请教一下孟子,然后再置办丧事。”
然友到邹国去请教孟子。
孟子说:“这不是很好吗!父母的丧事,本来就是应该主动尽到自己的心意去办的事。曾子说过:‘父母健在时,依照礼侍奉;父母去世了依照礼安葬,依照礼祭祀,可以称得上是尽孝了。’诸侯的丧礼,我没有学过;虽然这样,我曾听说过。三年的服丧期,穿缝边的粗麻布丧服,喝粥,从天子到百姓,夏、商、周三代都是这样。”
然友回国复命,太子决定实行三年的丧礼。滕国公族的父老和朝里的百官都不愿意,说:“我们的宗国鲁国的前代君主,没有谁实行过这种丧礼,我们的前代君主也没有谁实行过,到了你身上却要违反传统,那不行。况且《志》上说:‘丧礼、祭礼要遵从先祖的规矩。’又说:‘我们的做法都是有所继承的。’”
太子对然友说:“过去我不曾讲求学问,喜欢骑马驰骋,比试剑法。现在宗室百官都不满意我,担心我不能竭尽孝道办好丧事,请您替我再向孟子请教。”
然友再次到邹国请教孟子。
孟子说:“是的,这是不能求助于别人的。孔子说:‘国君死了,政事托付给六卿之长处理,太子见得喝粥,面色暗黑,走到孝子的位置上就哀哭,这样,大小官员没有敢不哀伤的,因为太子给他们带了头。’在上位的人爱好什么,下面的人必定对此更加爱好。君子的道德,好比是风;老百姓的道德,好比是草。风吹到草上,草必定倒伏。这件事就在于太子了。”
然友返国后做了汇报。
太子说:“对,这的确在于我自己。”
于是太子五个月都住在丧庐里,没有发布过政令诫示。百官和同族的人都赞同,认为太子知礼。到了安葬那天,各地的人都来观看葬礼。太子面容悲戚,哭声哀伤,使吊丧的人非常满意。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测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测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二.解答题(共3小题)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解疑点。
(1)用原文中的语句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并说说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这一人物形象。
(3)公西华“言志”之后,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是什么意思?
(1)①子路言志: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可见其性格:有抱负,坦诚,比较鲁莽、轻率。
②冉有言志: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可见其性格: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③公西华言志: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可见其性格: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④曽皙言志: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可见其性格:洒脱豁达,率性而为。
(2)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激励学生发言,注意引导。由“夫子哂之”“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可知,孔子对其“不让”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而是继续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由“异乎三子者之撰”可知,曾皙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没有加以责备,而是“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继续耐心引导,鼓励其说出自己的志向。由“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可知,面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综上所述,孔子循循善诱、平易近人、耐心有礼。
(3)公西华“言志”之后,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公西华只能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言外之意就是孔子认为公西华想在诸侯朝见天子或会盟的时候做一个主持仪式的小相,这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事,并不是公西华自己说的小事,孔子肯定了公西华的志向与才干,也赞许了他的谦虚的性格。
解析:
(1)①子路:“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有抱负,坦诚,性格比较鲁莽、轻率。
②冉有:“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③公西华:在“宗庙之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育娱乐保安工作总结
- 航空行业安全飞行操作
- 肿瘤科护士关怀疗养
- 酒店管理工作问题解决途径
- 艺术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计划
- 期刊名称(中英文及所写对照)
- 神经电生理室护理工作总结
- 2024年物业服务合同(集合篇)
- 2024年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 2024年经典招商代理合同(35篇)
- 2024时事政治试题库学生专用
- 三级合伙人制度
- 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政府雇员招聘37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矿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椎体感染的护理查房
- 产后饮食的健康宣教-课件
- 儿科案例完整-川崎病课件
- RFJ 006-2021 RFP型人防过滤吸收器制造与验收规范(暂行)
- 电子行业认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2年10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