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陕西专用)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6(解析)黄金卷06-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陕西专用)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陕西专用)第六模拟
(本卷满分120分,测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挚友(zhí)亘古(gèn)亵渎(xiè)抑扬顿挫(cuò)
B.狭隘(ài)辱没(mò)虬枝(qiú)颠沛流离(pèi)
C.凛冽(lǐn)徘徊(huái)呜咽(yàn)顿开茅塞(sè)
D.称职(chèn)纤维(qiān)蹒跚(pán)纷至沓来(t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肥硕修茸眼花潦乱恃才放旷B.荣膺烟囱孜孜不倦浅尝辄止
C.暄嚣祈祷栩栩如生珊珊来迟D.涉猎雷霆浮光略影深临其境
3.经典诗文默写。
(1)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2)停杯投箸不能食,。(李白《行路难(其一)》)
(3)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渔家傲》)
(4),采葵持作羹。(《十五从军征》)
(5)令初下,,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6)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论语〉十二章》)
(7)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8),再回延安看母亲!(贺敬之《回延安》)
(9),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茅盾《白杨礼赞》)
(10)油蛉在这里低唱,。(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名著阅读。(3分)
4.名著阅读。
时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文段中的“桥”指的是(填写名称),红军之所以最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除了敌军自以为能守住桥,不舍得炸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②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而思维的广度又取决于思维方式。③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④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面,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⑤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模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
(1)下面对第①句主谓部分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
B.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
C.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
D.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
(2)第③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从复句类型来看,第④句属于复句。
二、综合性学习(8分)
6.请你参加以“我的青春偶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将“青春偶像”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2)请与同学交流你最喜欢的一名偶像,并说明原因。
偶像姓名:
喜欢原因:
(3)下面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在喜欢偶像类型的问题上,21%的学生喜欢的是歌手,20.6%的学生喜欢影视明星,18%的学生喜欢的偶像是体育明星,12%的学生喜欢的是作家,10%的学生喜欢伟人,9.6%的学生喜欢主持人,喜欢科学家的学生占5.6%,喜欢其他偶像的是3.2%。
(4)学校拟邀请区团委王老师于4月2日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为全体学生作“如何正确选择青春偶像”的专题报告。请你以阳光中学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
邀请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光中学2022年3月30日
三、阅读(45分)
现代文阅读(29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的行为正在改变着地球气候,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一种趋势,科学家和环境保护组织不断发出警告:如果我们不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那么人类总有一天会毁灭地球,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手段一是碳封存,二是碳抵消。与之相关的概念“碳中和”的提出为人类解决气候变暖这一难题提供了方向。
(摘编自网络相关资料)
①2月11日,新加坡新闻网站Eco-business近日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称,为兑现绿色奥运这一承诺,中国不仅实践了绿色电力交易机制,更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用实际行动开拓性地在张家口建立起一套精细的可再生能源电网示范性项目。
②文章称,冬奥会加速了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的建设,张家口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达到23.4GW。中国在长距离传送电力上的一个长期挑战,就是电网不够柔性,而张家口的柔性直流电网项目开创性地建立了一套新型电力系统,能够应对新能源发电量的间歇性等问题。
③文章预测,张家口1——2月份的总发电量中,将有60%的电力来自风能和太阳能,超过当地所需,也超过河北其他地区和北京的清洁能源电力占比。
(《外媒:中国用实际行动兑现绿色奥运》,中国日报网,2022年2月15日)
①成为奥林匹克史上唯一一座“双奥”之城的北京正在创造更多第一——包括举办首届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
②聚焦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等议题的美国“CleanTechnica”网站刊登文章称,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首次制定了可持续性管理体系。2020年东京奥运会设法利用新技术减少赛事的碳排放。相比之下,冬奥会的情况更加复杂,因为冰雪运动对能源需求更高。
③英国路透社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氢气生产国,一直在努力寻求清洁能源储运技术的突破。本届赛会期间,主办方投放了超过800辆氢燃料汽车。整个冬奥期间,85%的车辆使用电力或氢气。美国《自然》杂志网站也谈道,中国严格的防疫政策客观上降低了与赛会相关的交通运输强度,削减了数以十万吨计的碳排放。同时,中国种植了约6000万棵树,并在比赛区域部署氢燃料、天然气和纯电动车辆,以对冲某些难以避免的温室气体排放。
(摘编自《首届“碳中和”奥运会创造历史》,《中国青年报》,2022年2月9日)
①据雅虎日文网站报道,北京冬奥会已经圆满结束,但本届奥运会为打造“绿色奥运”而格外注重环保和节能所做出的努力仍令外界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②国家速滑馆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又称为“冰丝带”,这是因为建筑外观像22条环绕飘舞的“冰丝带”,这些“冰丝带”是由3360块曲面玻璃组成的照明带。轻、薄、灵活的建筑材料的使用,使屋顶重量减至传统屋顶的四分之一,大大降低了施工阶段的碳排放。
③速度滑冰是一项以0.01秒为单位衡量速度的运动,即使是冰面硬度的细微差别都会对运动员成绩产生影响。本届冬奥会首次运用从工业废气中收集的二氧化碳而非传统的氢氟碳化合物为冰上运动场馆的冰面降温,避免了对臭氧层造成破坏。路透社援引国家速滑馆负责人吴晓南的话说,与传统制冰方法相比,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可以节省20%至30%的电力。
(摘编自《节能环保“碳中和”:日媒称赞北京“绿色奥运”理念》,参考消息网,2022年3月21日)
7.结合和,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解释“碳中和”这一概念。
8.北京冬奥会采取了哪些方式实现碳中和?请根据后三则材料简要概括。
9.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人类要保护环境以在地球上继续生存,就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行动。
B.要想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身,就必须通过碳中和防止气候变暖。
C.中国电网不够柔性,这是长期以来中国在长距离传送电力上的不足。
D.速度滑冰这项运动对赛场要求很高,冰面硬度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得益于柔性直流电网项目建立的新型电力系统,张家口1、2月份发电量中,清洁能源占到60%,远超河北其他地区和北京的清洁能源电力占比。
B.2020年东京奥运会已经采用新技术减少了赛事的碳排放,但由于冰雪运动对能源需求更高,所以北京冬奥会减碳的难度比东京奥运会更大。
C.中国执行严格的防疫政策,降低了与赛会相关的交通运输强度,可以说这也为实现“碳中和”奥运发挥了一定作用。
D.国家速滑馆的外观像22条环绕飘舞的“冰丝带”,其在建造时选用轻、薄、灵活的建筑材料,使屋顶重量减轻了四分之一。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站牌
赵海杰
①我上中学时在学校住宿,只有周末才回家。周日返校时母亲一定会送我去村口坐班车,每次都不忘塞给我几块钱,她说:“在家千般好,出门事事难。吃不饱时你就买点吃的,别饿着!”车上的人们探出头向下瞅,母亲就使劲搓搓手上的绿草锈,显得有些_______。我头也不回地上车找个靠前的座位坐下,那几块钱上的青草味让我想起抹茶饼干,甜甜的。我迎风向车外望去,才发现班车后视镜里印着母亲瘦弱的身影,那满是绿草锈的手对着我挥来挥去。
②周末一到,我掏出剩余的零钱来来回回地数,想着留出车费还能再买包方便面。回家的路上我捧着面饼坐在车上“咔嚓咔嚓”地吃,直到班车“嘎”的一声停在村口的站牌边,我才吃完方便面。母亲早已在那儿等候,车门一开,她微笑着伸手扶我下车,她的发丝上还挂着淡黄色的玉米花穗,像我吃方便面时落下的面渣。
③上大学后,由于花销高且学校离家远,我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闲余时我会去食堂里做兼职,每次回家便能为父母挑上点稀罕物带回去。依旧是那条熟悉的路,依旧有双温热的手扶我下车,只是母亲和那站牌一样,在风中变得越来越苍老。父亲说:“每次接到你回家的信儿,你妈天不亮就起床,饭也不吃就跑去村口站牌下等你回家,等多久她都不嫌累。”
④毕业那年,我每月只有八百块钱的试用工资。为了节省房租开销,我便搬去郊区住,每天天不亮就要去等车。母亲不在的日子里我尤其怕黑,只有一闪一闪的星星点亮了安静的站牌,我们便在那微光里做伴。
⑤那日接到父亲急促的电话:“你母亲重伤,速回。”一时间我的脑子里空荡荡的,等缓过神来,我便跑着去车站买票上车。车从一个站牌开到另一个站牌,我急得直哭:回家的路那么长,要多久才能看见母亲!车子“呜呜呜”地从黄昏开到傍晚,又穿过暗夜驶进黎明,我终于见到了病床上虚弱的母亲。我的泪水奔涌而出,却连一个拥抱都无处安放。母亲是在放牧时被公羊撞伤的,浑身多处骨折。她面颊上凝固的血迹,像极了村口站牌上的锈斑,让我感到彻骨疼痛。
⑥在医院的那段日子,既苦涩又幸福。六根肋骨断裂,母亲不敢大口喘气,哪怕轻咳一声,疼痛都会让泪水奔涌而来。那么多年我只顾着享受母亲的温暖,从未转过身好好关爱她一回。那是我第一次为母亲擦脸,温热的毛巾敷上去,道道皱纹就慢慢舒展;那是我第一次为母亲洗手,因过度劳累而变形的粗壮手指在温水里逐渐变得柔软,散发着熟悉的青草香。“越老越不中用,还给儿女添麻烦……”母亲这样说着,泪又淌进花白的鬓角里。“都是为了我们才受的伤!”我扭过头使劲揉了揉双眼。“过两天你就回去工作吧,我这硬朗多了。刚工作没多久就请假,给领导的印象不好!”母亲要强地欠了欠身子又无力地躺下。“领导是咱老乡,人好着呢,放心吧!”我伸手捋了捋母亲额前的发丝,俯下身轻轻亲了一下她的额头。临床的大姨看过来:“啧啧,看人家这娘俩的感情!”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脸上红扑扑的。
⑦那段时间,我在医院和家之间来来回回地跑,拿件毛衣、熬碗鸡汤,叮嘱父亲照顾好自己。每次路过村口,我都忍不住停下匆忙的脚步看向那站牌,站牌孤零零地立着,有风吹过,她便冲我点了点头,她一定也在惦念着我的母亲吧。
⑧母亲坚持训练,身体慢慢恢复健康。生活越来越好,城市的灯光五彩斑斓,路边的站牌也更光鲜,可我仍旧想念村口那块最老气的站牌——她懂母亲,她一直陪着母亲等我回家。
⑨母亲年纪大了,常忍不住打电话过来向我倾诉:父亲做的饭没有从前好吃,时软时硬;天一冷,家里的鸡就不肯下蛋,白白吃那么多粮食;老黄狗有油有肉吃还不安生,夜里叫着,吵得人睡不好。母亲对我总有说不完的话,就像小的时候我对她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一根电话线一头牵着她那长长的思念,一头钩住了我的衣角,我把整座城币的记忆通通打包收起,唯独留下一张回家的车票。唯有母亲的站牌是最不可错过的站,点。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0年第19期,有删改)
11.“母亲的站牌”指的是哪块站牌?请概括出“我”对站牌的情感态度并说明原因。
12.文中写了有关母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1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体会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述效果。
温热的毛巾敷上去,道道皱纹就慢慢舒展。
(2)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充母亲此时的神态,并说明理由。
“在家千般好,出门事事难。吃不饱时你就买点吃的,别饿着!”车上的人们探出头向下瞅,母亲就使劲搓搓手上的绿草锈,显得有些________________。
14.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在医院的那段日子,既苦涩又幸福。
15.将本文标题换为“站牌”好不好?为什么?
古诗文阅读(16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章字孺文,扶风平陵人也。八世祖建,武帝时为右将军。章少博学,能属文。安帝时,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为议郎。数陈得失,其言甚直。出为武原令,时岁饥,辄开仓廪,活三千余户。顺帝时,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臧。乃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次。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章曰:“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遂举正其罪。州境知章无私,望风畏肃。换为并州刺史,以推折权豪,忤旨,坐免。隐身乡里,不交当世。后征为河南尹,不就。时天下日敝,民多悲苦,论者举章有干国才,朝廷不能复用。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1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章少博学,能属文()
(2)数陈得失()
(3)时天下日敝()
(4)论者举章有干国才()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乃请太守乃不知有汉
B.陈平生之好甚次无丝竹之乱耳
C.朝廷不能复用,卒于家皆以美于徐公
D.以推折权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出为武原令,时岁饥,辄开仓廪,活三千余户。
19.文中哪句话能表现苏章不徇私情、公正执法的品质?
(四)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乙诗中的“草木深”表面是写春天来临,草木繁茂,实际是写。
21.雯雯同学想知道这两首杜甫的诗歌,哪首先写哪首后写,请你作出判断,并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向她阐述理由。
四、作文
22.作文。
题曰:雨夜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试卷第8页,共9页
试卷第1页,共9页
参考解析:
1.B
A.挚友(zhí)——zhì
C.呜咽(yàn)——yè
D.纤维(qiān)——xiān
2.B
A.修茸——修葺,眼花潦乱——眼花缭乱;
C.暄嚣——喧嚣,珊珊来迟——姗姗来迟;
D.浮光略影——浮光掠影,深临其境——身临其境;
故选B。
3.一览众山小拔剑四顾心茫然星河欲转千帆舞舂谷持作饭群臣进谏人不堪其忧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默写时要注意“览、拔、帆、舂、谏、堪、阙、娑、蟋、蟀”等字要正确书写。
4.泸定桥红军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击溃了敌军的战斗意志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掌握能力。
根据“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和“抓住了铁索”分析,此处情节是“飞夺泸定桥”。故“桥”是:泸定桥。分析红军取得这场战斗胜利的原因时,除了敌军自以为能守住桥,不舍得炸桥这一客观原因外,还要从主观原因分析。结合“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前进”分析,红军战士拥有不畏艰难,勇敢冲锋的勇气和视死如归的心,正是这种精神击溃了敌方,这是红军最终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观原因。
5.(1)A
(2)将问号改为句号。
(3)假设
(1)本题考查语法知识。“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提取主干为“前途看思维广度”,其中“前途”是主语,“看”是谓语,“思维广度”是宾语。故主谓划分为: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
故选A。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虽然有疑问词,但结合第④句可知,全句并不是疑问句,所以第③句问号使用错误,应将问号改为逗号。
(3)本题考查复句类型。结合第④句“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面,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可知,句中有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所以该句属于假设复句。
6.(1)
(2)[示例]偶像姓名:袁隆平喜欢原因:袁隆平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志存高远,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是个实践者,耕耘者;他淡泊名利,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3)①青春偶像类型多样;②青春偶像时尚性、娱乐性强;③需大力宣传和弘扬伟人精神和科学家精神;④树立高远志向,崇尚智慧人生。
(4)[示例]
邀请函尊敬的王老师:我校拟开展“我的青春偶像”主题活动。特邀请您于4月2日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为全体学生作“如何正确选择青春偶像”的专题报告。期待您的到来!阳光中学2022年3月30日
(1)此题考查的是汉字的书写。汉字书写是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规规矩矩地写字。对于在方框或田字格里书写,要做到布局结构匀称。书写时注意汉字“偶、像”的结构特点。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偶像,然后说明原因即可。注意这些偶像应该是充满正能量的。
示例:我的偶像是钟南山。作为一个老年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的时候,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决然地去往了抗疫的最前线。这种精神让人敬佩,是我们全国人民的英雄。也正是钟南山院士这样的精神感染我们战胜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3)此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探究。结合材料中对调查数据的列举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喜欢的偶像类型众多。
结合“21%的学生喜欢的是歌手,20.6%的学生喜欢影视明星”可以看出学生喜欢的偶像偏向于娱乐性和时尚性。
结合“喜欢科学家的学生占5.6%”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们对科学的崇尚欠缺,这是需要大力宣传和弘扬的。所以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要只是为了娱乐和消遣,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崇尚科学。
(4)此题考查的是应用文的书写。首先要注意格式。第一行句中写“邀请函”,第二行顶格写称呼,然后下一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从内容上来说,正文是邀请函的主体部分,要写清楚邀请的事由、目的、具体事项和具体要求,同时告知活动的时间、地点和日程安排。要注意用词礼貌、信息正确,同时言简意赅,让人一目了然。
示例:邀请函
尊敬的王老师:
我校计划开展以“我的青春偶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想邀请您于4月2日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为全体学生作“如何正确选择青春偶像”的专题报告,希望您在百忙中能抽出时间来参加,谢谢!
阳光中学
2022年3月30日
7.示例:碳中和就是把人类生产活动产生的以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温室气体,通过人为或自然的方式充分吸收,使碳排放和碳吸收相等。8.①建设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使用清洁能源;②使用环保建筑材料,降低施工阶段的碳排放;③利用二氧化碳制冷,节约电能,避免破坏臭氧层;④植树以对冲某些难以避免的温室气体排放。9.B10.C
7.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阅读材料一可知,“碳中和”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采用“碳抵消”的方式;阅读材料二可知,“碳中和”就是想办法让碳排放等于碳吸收,其途径就是通过自然或人工的方式让植物吸收掉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产生的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8.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
阅读材料三,从第②段“冬奥会加速了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的建设,张家口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第③段“张家口1——2月份的总发电量中,将有60%的电力来自风能和太阳能,超过当地所需”可以提炼出“建设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使用清洁能源”;
阅读材料五,从第②段“轻、薄、灵活的建筑材料的使用,使屋顶重量减至传统屋顶的四分之一,大大降低了施工阶段的碳排放”可以提炼出“使用环保建筑材料,降低施工阶段的碳排放”;
阅读材料五,从第③段“本届冬奥会首次运用从工业废气中收集的二氧化碳而非传统的氢氟碳化合物为冰上运动场馆的冰面降温,避免了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可以提炼出“利用二氧化碳制冷,节约电能,避免破坏臭氧层”;
阅读材料四,从第③段“中国种植了约6000万棵树,并在比赛区域部署氢燃料、天然气和纯电动车辆,以对冲某些难以避免的温室气体排放”可以提炼出“植树以对冲某些难以避免的温室气体排放”。
9.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作答时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B.有误,“就必须通过碳中和防止气候变暖”的说法过于绝对,从材料一中“与之相关的概念‘碳中和’的提出为人类解决气候变暖这一难题提供了方向”可知,“碳中和”只是防止气候变暖的一种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
故选B。
10.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A.有误,从材料三第③段中“文章预测,张家口1——2月份的总发电量中,将有60%的电力来自风能和太阳能,超过当地所需,也超过河北其他地区和北京的清洁能源电力占比”可知,“张家口1、2月份发电量中,清洁能源占到60%,远超河北其他地区和北京的清洁能源电力占比”只是文章的预测,并不一定如此准确;
B.有误,从材料四第②段“2020年东京奥运会设法利用新技术减少赛事的碳排放”可知,2020年东京奥运会只是“设法”利用新技术减少赛事的碳排放,并非“已经采用新技术减少了赛事的碳排放”;
D.有误,从材料五第②段中“轻、薄、灵活的建筑材料的使用,使屋顶重量减至传统屋顶的四分之一”可知,轻、薄、灵活的建筑材料的使用,使屋顶重量减少到屋顶的四分之一,并不是减少了四分之一;
故选C。
11.“母亲的站牌”指的是“我”家乡村口的那块站牌。“我”对站牌有着极深的喜爱怀念之情。因为站牌见证了“我”的成长,见证了母亲对“我”深深的爱。(意思答对即可)12.①母亲在村口送返校的“我”,给“我”零花钱;②母亲在村口接放学回家的“我”;③母亲受伤住院,“我”照顾母亲;④母亲通过电话表述对“我”的思念。13.(1)“舒展”是“伸展,展开”的意思,表现了母亲在得到“我”的照顾、享受到亲情沐浴时的愉悦的心情。
(2)示例:难为情理由:母亲是位纯朴的农家妇女,看见车上的人们探出头往下瞅,自然会有些难为情,从动作描写“母亲就使劲搓搓手上的绿草锈”可以看出。14.“苦涩”是指这段日子,“我”因母亲受到重伤住院而心疼、痛苦;“幸福”是指“我”多年来只享受母亲的温暖,这次有机会回报母爱,能够细心地照顾母亲,让“我”感到幸福。15.不好。本文标题中“母亲的”三字修饰“站牌”,强调了母亲与站牌之间的某种特殊的关系与感情,突出站牌是“我”与母亲相互思念、真挚母子情的见证。而如果将标题换为“站牌”,则没有这种效果。
11.第一问: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根据第②段中的“直到班车‘嘎’的一声停在村口的站牌边,我才吃完方便面。母亲早已在那儿等候”可知,“母亲的站牌”指的是“我”家乡村口的那块站牌。
第二问:考查感情。根据第⑧段中的“可我仍旧想念村口那块最老气的站牌——她懂母亲,她一直陪着母亲等我回家”可知,我对站牌有着极深的喜爱与怀念之情。联系文本内容可知,我上中学时,周日返校时母亲会在站牌下送我。周末一到母亲会在站牌下等着我回家。上大学后,虽然回家次数很少,但只要我回家,母亲就会在站牌下等我。所以站牌见证了我的成长,见证了母亲对我的深情,所以我对站牌有着极深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12.考查概括事件。
根据第①段中的“周日返校时母亲一定会送我去村口坐班车,每次都不忘塞给我几块钱”可得:母亲在村口送返校的“我”,给“我”零花钱。
根据第②段中的“直到班车‘嘎’的一声停在村口的站牌边,我才吃完方便面。母亲早已在那儿等候”可得:母亲在村口接放学回家的“我”。
根据第⑥⑦段的记叙可知,母亲生病住院,我在医院里照顾受伤的母亲,在医院和家之间来来回回地跑。可得:母亲受伤住院,“我”照顾母亲。
根据末段中的“母亲年纪大了,常忍不住打电话过来向我倾诉:父亲做的饭没有从前好吃,时软时硬;天一冷,家里的鸡就不肯下蛋,白白吃那么多粮食……一根电话线一头牵着她那长长的思念,一头钩住了我的衣角”可得:母亲通过电话表述对“我”的思念。
13.(1)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述效果。“舒展”是“伸展,展开”的意思。联系第⑥段中的“那是我第一次为母亲擦脸,温热的毛巾敷上去”可知,此时我正拿着毛巾为病中的母亲擦脸,母亲从我轻柔的动作当中,感受到我对她亲情的回馈与真心的关爱疼惜,心中愉悦,所以皱纹才会“舒展”开来。
(2)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从母亲的身份来看,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靠着辛勤的劳动来供孩子上学。再联系首段中的“车上的人们探出头向下瞅”可知,此时人们都从车上探出头来看母亲。根据“母亲就使劲搓搓手上的绿草锈”可知,母亲经年劳动,手上有抹不去的劳动痕迹。这些都让母亲有些觉得难为情,觉得自己给孩子丢脸了。故可填:难为情。
14.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根据画线句后句“六根肋骨断裂,母亲不敢大口喘气,哪怕轻咳一声,疼痛都会让泪水奔涌而来”可知,母亲此时因伤住院。看着曾经健康的母亲承受这样的痛苦,我做为子女,心中既有痛苦也有疼惜。所以才会觉得母亲住院的这段日子是“苦涩”的。
联系本段中的“那么多年我只顾着享受母亲的温暖,从未转过身好好关爱她一回”可知,多年以来,我只顾着享受母亲的温暖关爱,却从来没有机会回报母亲,现在有机会能细心照顾母亲,尽一尽儿女的孝道,所以会觉得这段日子是“幸福”的。
15.考查赏析题目。题目是一个偏正式短语,中心语是“站牌”,修饰语是“母亲的”,点明了母亲与站牌之间的特殊关系。联系文本内容可知,母亲在站牌下送我上学,在站牌下等着回家的我。站牌成了维系母子两人感情的纽带,见证了二人的母子情深与相互间的思念。如果将题目改为“站牌”,只是点明了文章叙事的线索,并不能表现母亲与站牌之间的特殊感情,站牌对于我们母子二人的特殊意义,表意较为浅显。
16.写,撰写陈述,陈说凋敝,衰败,衰弱举荐、推举17.D18.(苏章)外放作了武原县令,当年闹饥荒,就打开官仓赈灾,救活了三千多户人。19.“‘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遂举正其罪。”或“州境知章无私,望风畏肃。”
16.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苏章从小就十分博学,善于写作。属:写,撰写;
②句意为:几次陈述政策得失。陈:陈述,陈说;
③句意为:当时,天下日益动荡。弊:凋敝,衰败,衰弱;
④句意为:有评论的人向朝廷举荐苏章有治国之才。举:举荐,推举。
17.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A.连词,于是,就/副词,竟然;
B.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介词,在/介词,比;
D.连词,因为/连词,因为;
故选D。
18.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
重要词语:出,外放;为,做,担任;时,当时;岁,年;辄,就;活,救活;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选文主要记叙了苏章不徇私情、公正执法一件事:苏章调职去担任冀州刺史,他的一个朋友是冀州的太守。苏章知道他贪污受贿,将要追究他的罪行;这件事产生的影响是:于是冀州境内都知道苏章是个刚正无私的人,纷纷对其敬畏。故可用原句“‘今夕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或“州境知章无私,望风畏肃”作答。
参考译文
苏章,字孺文,扶风平陵人。他的八代祖上是苏建,武帝在位时担任右将军。苏章从小就十分博学,善于写作。安帝在位的时候,朝廷荐举贤良方正有学识的人,苏章应对得当,策论高妙,得以任用,(就是选拔年轻干部)担任议郎这一职务。在皇帝面前几次陈述政策得失,发表的言论切中时弊,群臣都认为他十分正直。不久外放作了武原县令,当年是灾年,苏章就打开官仓赈灾,救活了三千多户人。顺帝在位的时候,苏章升职担任了冀州刺史。苏章有老朋友在其属下担任了清河太守,苏章接受任务查证老友的腐败问题。后其得知苏章为其上司,便设宴相请。席间清河太守陈述了二人平生的情谊,并说:“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苏章说:“今日我与你故人叙旧,是私人关系;明日我是冀州刺史办案,要依法办公事。”第二日公堂之上遂将老友拿下,依律治罪。于是冀州境内都知道苏章是个刚正无私的人,纷纷对其敬畏。后来苏章异地交换做并州刺史,上折得罪了当地权贵,因为违反了皇帝的旨意当即被罢免。苏章隐居在乡间,不与官场来往。后来又被朝廷征召为河南尹,不肯前去就职。当时,天下日益动荡,人民多有疾苦,有评论的人向朝廷举荐苏章有治国之才,然而朝廷始终没有任用他,苏章最后在家乡去世。
20.都城沦陷、草盛人稀、荒凉萧条的社会现状21.先写《望岳》,后写《春望》。《望岳》写出诗人仰慕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表述了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表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春望》先写春城败象,包含感叹,后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表述诗人忧国忧民、念家悲己的感情。字里行间体现的是遭受离乱后中年杜甫难言的悲慨。
20.本题考查诗文理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意思是:国都遭侵但山河依旧,长安城里的杂草和树木茂盛地疯长。因“国破”而“草木深”,繁华的城内如今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暗示都城沦陷,表现了长安城肃杀荒芜(凄凉破败)的景象特点;诗人寓情于景,睹物伤感,诗人忧国伤时,悲从中来,表现了强烈的国破家亡之痛。
21.本题考查诗文理解及情感分析。
明确判断:先写《望岳》,后写《春望》。
《望岳》分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景色优美令人记忆深刻;“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诗人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2025年河南超硬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招聘科研人员4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楚雄云南楚雄州消防救援局招聘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揭阳2024年广东揭阳揭西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二零二五年度崇明区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境游旅游纪念品定制合同3篇
- 2025年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修4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节能材料研发与推广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性化教育培训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行业技术创新与应用合同4篇
- 《风电场项目经济评价规范》(NB-T 31085-2016)
- 竞选市级三好学生PPT
- 2024届甘肃省兰州市五十一中生物高一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图入库(技术培训)
- 火灾隐患整改登记表
- 普通地质学教材
- 天津华宁KTC101说明书
- 【智慧校园】-智慧校园系统方案
- 外研版高中新教材英语单词表(必修一)
-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六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课件
- 2020版曼昆版宏观经济学(第十版)课件第3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