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最终处置)_第1页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最终处置)_第2页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最终处置)_第3页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最终处置)_第4页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最终处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第一节概述一、固体废物处置的概念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回收的活动。解决固体废物的最终归属问题。二、处置方法的分类和特点(一)按照屏障不同分1.天然屏障隔离处置:利用自然界已有的地质构造和特殊地质环境所形成的屏障,也可以是各种圈层之间本身存在的对污染的阻滞作用。2.人工屏障隔离处置:隔离的界面由人为设置,如使用废物容器、废物预稳定化、人工防渗工程等。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常常同时被采用,以实现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有效隔离。(二)按照场所的不同分1.陆地处置:处置场所在陆地的某处,又可分为土地耕作、工程库或贮留池贮存、土地填埋、深井灌注等方法。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投入成本低等优点。2.海洋处置:处置场所在海洋中,又分为海洋倾倒和远洋焚烧,远离人群,防止了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直接污染,且因海洋面积大,环境容量也大,污染组分会被分散或稀释,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污染和影响。填埋处置就是在陆地上选择合适的天然场所或人工改造出合适的场所,把固体废物用土层覆盖起来的技术。又称卫生填埋和安全填埋。经济、适应性广、运行管理简单、相对完全、彻底的最终处理方式。厌氧填埋、好氧填埋和准好氧填埋。第二节填埋场的规划和设计(1)填埋场地的选择1、确定填埋场的面积根据垃圾的来源、种类、性质和数量确定场地的规模,要有足够的面积,满足10~20年的服务区垃圾的填埋。2、运输距离其长短对今后处置系统的整体运行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既不能太远又不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要交通便利。3、土质与地形条件底层土壤要求有较好的抗渗能力,防止渗出液污染地下水。场区有覆盖的粘土,以降低运输费用、增加填埋容量。土质应且易于压实,防渗能力强。地形:要有较强的泄水能力便于施工操作及各项管理。天然泄水漏斗及溶沟、溶槽等洼地不宜选作填埋场。4、气象条件一般应选择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环境,要避开高寒山区选址。选择背风的地点作填埋场,尽量让风朝着填埋作业的方向吹。5、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应全面掌握填埋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避免或减少浸出液对该地区地下水源的污染。一般要求地下水位尽量低,距底层填埋物至少有1.5m。6、环境条件填埋场要尽量避开居民区,要适当远离城市,并尽量选建在城市的下风向。7、场址应具有较好的外部建设条件(2)场地面积和容量的确定

与城市的人口数量、垃圾的产率、废物填埋的高度、垃圾与覆盖材料量之比以及填埋后的压实密度有关。覆土和垃圾之比为1:4或1:3,填埋后废物的压实密度为500~700kg/m3,通常填埋场的合理使用年限应在10年以上。注意:实际占地面积确定之后,还要考虑场地周围土地的使用,要注意保留适当的缓冲区,并注意根据有关标准确定场地的边界。填埋场地的容量也要根据当地的发展规划,留有充分的余地。(3)填埋方法1、沟槽法把废物铺撒在预先挖掘的沟槽内,然后压实,把挖出的土作为覆盖材料铺撒在废物之上并压实,即构成基础的填筑单元结构。适宜于地下水位较低,且有充分厚度的覆盖材料可取。沟槽大小需根据场地大小、日填埋量及水文地质条件决定,通常长度为30~120m,深1~2m,宽4.5~7.5m。优点:覆盖材料就地可取,每天剩余的挖掘材料,可作为最终表面覆盖材料。2、地面法把废物直接铺撒在天然的土地表面上,按设计厚度分层压实并用薄层粘土覆盖,然后再整体压实。可在坡度平缓的土地上采用,适用于处置大量的固体废物。但开始要建造一个人工土坝,倚着土坝将废物铺成薄层,然后压实。最好选择峡谷、山沟、盆地、采石场或各种人工或天然的低洼区作填埋场,但要保证不渗漏。优点:不需开挖沟壑或基坑,但要另寻覆盖材料。3、斜坡法它是把废物直接铺撒在斜坡上,压实后用工作面前直接得到的土壤加以覆盖,然后再压实。主要是利用山坡地带的地形,实际是沟槽法和地面法的结合。特点是占地少,填埋量大,挖掘量小。(4)填埋操作1、制定土地填埋操作计划2、选择设备:常用的填埋设备有履带式和轮胎式推土机、产运机、压实机。3、操作:把垃圾从卡车上直接卸到工作面上,沿自然坡面铺撒压实。厚度以每层2m为宜。每天操作后以大于15cm厚的土壤覆盖,防垃圾飞扬和火灾。4、作业方式:对于平坦地区,垂直填埋和水平填埋;对于地处斜坡和峡谷地区可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进行。一般采用从上到下的顺流填埋方法。5、优点: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处置量大,费用较低。(5)填埋场的结构1、人造托盘式特点:场地位于平原地区,表层土壤较厚,具有天壤粘土衬里或人造有机合成衬里,衬里垂直地嵌入天然存在的不透水的地层,形成托盘形的壳体结构,从而防止了废物同地下水接触。2、天然洼地式利用天然的洼地来构筑安全填埋场称之为洼地式特点:利用天然峡谷构成盆状的三个自然边。3、斜坡式特点:依山建场,山坡为容器结构的一个边。减少了工作量,且方便废物倾倒。(6)填埋场地规划合理的总体规划要考虑:进出口道路;设备保养站;供特种废物使用的贮存场;表层土壤堆放场;填埋区;绿化带。要考虑场地周围土地的使用,注意保留适当的缓冲区,以便确定场地边界。确定边界的原则:1.边界距饮水井的距离必须大于150m;2.场地同边界至少保留15m;3.除边界缓冲区外,还要保留5~10%的辅助操作面积;4.确定所需面积的同时,还要考虑废物现场暂存的容量。土地填埋场设计规划程序第二节填埋场的防渗

填埋场防渗的主要目的是阻止渗滤液和填埋气体外泄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同时,还要防止外来水,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降水等大量进入填埋场,增大渗滤液产生量。水平防渗、垂直防渗、终场防渗;我国批准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中规定,天然黏土类防渗衬里,其场底及四壁衬里厚度要大于2m,渗透系数小于1×10-7cm/s。天然防渗材料:黏土、亚黏土、膨润土等;人工合成防渗材料:HDPE、PVC、CPE、异丁橡胶等。单层衬里系统此防渗系统只有一层防渗层,可由黏土或HDPE膜构成,其上是渗滤液收集系统和保护层,其下是地下水收集系统和保护层。该系统适合抗损性低、场址区地质条件良好、渗透性能差、地下水较贫乏的条件。单复合衬里系统此防渗系统的防渗层由两种防渗材料相互紧密贴合而成,提供综合防渗效益。较典型的单复合结构是上层为柔性膜,其下为低渗透性的黏土矿物。该衬里系统综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势,具有很好的防渗效果。适用于抗损性较高、地下水位高、水量较丰富的条件。双层衬里系统上衬里之上为渗滤液收集系统,下衬里之下为地下水收集系统。两衬里之间为一排水层,并可收集通过上衬里渗漏下来的渗滤液或填埋气体。在防渗的可靠性上优于单衬里系统。双复合衬里系统该系统综合了单复合衬里系统和双层衬里系统的优点,具有抗损害能力强、坚固性好、防渗可靠性高的特点,使用于废物危险性大,对环境质量要求很高的条件。终场防渗系统的构成第三节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1)浸出液的生成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垃圾含水(与填埋操作方式有关)。渗滤液产生量可根据填埋场水的收支平衡关系来确定。填埋场水的平衡示意图(2)浸出液的成分与性质pH值:6;BOD5:200~4000mg/L;COD:3000mg/L;溶解总固体:6000mg/L;氨氮:500mg/L;氯化物:2000mg/L;总铁:500mg/L;锌与铅分别为50mg/L和2mg/L。(3)卫生填埋防渗系统的设置①设置防渗衬里:就是在填埋垃圾和土体之间设置一不透水层。衬里分人造(沥青、橡胶和塑料薄膜)和天然(粘土)两种。②设置渗滤水的集排水设施:使渗滤水迅速地导向处理设施并通过集水管向填埋层内供给空气,以使填埋物早期稳定化。另外,还需设置排水层或导流沟,减少地表径流进入场地。选择合适的覆盖材料,防止雨水渗入。③渗滤液收集系统的设置原则:尽可能收集渗出的所有渗滤液,并能从填埋场中导排出来。排水层、导流盲沟与导流管、集液池、提升系统、调节池④渗滤液的集排工程:收集系统可由300mm厚导流层、盲沟(或穿孔管)铺设而成,管道或沟道以≥1%的坡度坡向集水井或污水调节池。集水井的尺寸应满足水泵的安装要求并保证5min以上的给水量。收集系统必须在封场后10~15年内保持有效。还应具有抗化学腐蚀的功能。渗滤液在处理前先进污水调节池,其容量应保证足够容纳渗滤水量并能承受暴雨的冲击负荷。渗滤液的处理尽量与城市污水处理相结合。如需单独处理,其规模和工艺应本着经济可行的原则确定。第四节垃圾填埋气体的收集与利用(1)气体的生成:干填埋气主要由CH4、CO2、N2、O2、硫化物、NH3、H2、CO及其他微量化合物组成。通常CH4的体积分数为45~60%,CO2的体积分数为40~50%。不同阶段气体组成不同:气体的主要成分由CO2、H2O和NH3→CH4、CO2、NH3和H2O及少量的H2S,并趋于稳定。好氧分解→厌氧分解;(1)生化好氧分解阶段(2)好氧至厌氧的过渡阶段(3)酸发酵阶段(4)产甲烷阶段(5)稳定化阶段时间(2)填埋场沼气的利用沼气→气体抽吸井→气体收集支管→总管→真空泵→气体加工厂。气体抽吸井:井内装有一条防腐性较强的有孔套管(孔径15~30mm);井直径60~90cm;井深为填埋场深的三分之二;每个井装有控制阀,井与井之间用管相连。井距45~90m。设计关键:井口一定要密封,上部覆土厚要求4m以上,地面出口再加混凝土密封;集气管开孔要适度,防止堵塞或进泥,可在集气管外围加保护尼龙网或钢丝网。(3)气体控制必要性:防止甲烷爆炸和二氧化碳对地下水的影响。①可渗透性排气控制气体按水平方向运移,在填埋时用砂石建造出了排气孔道,气体会自动沿通道水平运动进入收集井。排气孔道的间隔与填筑单元的宽度有关,一般为20m以上,砾石层的厚度为30-40cm。控制水平排气的渗透性排气系统②不可渗透阻挡层排气在不透气的顶部覆盖层中安装收集井和排气管,收集井则与浅层砾石排气道或设置在填埋场废物顶部的多孔集气支管相连接。阻挡层排气系统第五节安全土地填埋(一)概述安全填埋主要是处理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置,从填埋场结构上更强调了对地下水的保护、渗滤液的处理和填埋场的安全监测。1、安全填埋的要求:(1)必须设置人造或天然衬里,下层土壤同衬里相结合处渗透率小于10-8cm/s;(2)最下层的土地填埋场要位于地下水位之上;(3)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和引出地表水;(4)要配备浸滤液收集、处理及监测系统;(5)如果需要,还要采用覆盖材料或衬里以防止气体释出;(6)要记录所处置废物的来源、性质及数量,把不相容的废物分开处置。2、安全填埋处置的废物(1)对于易燃性废物、反应性废物、挥发性废物和大多数液体、半固体和污泥,一般不采用;(2)也不应处置互不相容的废物,以免混合后发生爆炸,产生或释出有毒、有害气体或烟雾。(3)最好是经固化处理的废物。3、安全土地填埋场地设计原则(3)系统要满足全天候操作要求;(4)处置场地所在地区的地质结构合理,环境适宜,可以长期使用;(5)处置系统符合现行法律和制度上的规定,满足有害废物土地填埋处置标准。(1)处置场的容量应足够大,至少能容纳一个工厂(或地区)产生的全部废物,并应考虑到将来场地的发展和利用;(2)要有适应工厂生产和工艺变化所造成的废物性质及数量变化而可能影响填埋操作的相应措施。4、安全土地填埋场的基本构成功能:接收、处理和处置有害废物。组成:填埋场、辅助设施和未利用的空地。场地的设计和规划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废物处置前的预处理;浸出液的收集和处理;地下水保护;场地及其周围地表径流水的控制管理等。5、安全土地填埋场地设计规划和管理程序主要包括场地的选择与勘察、环境影响评价、场地的设计、场地的建造与施工、土地填埋操作、封场、场地的维护及监测等。6、填埋操作操作计划、设备的选择及填埋操作的程序和卫生土地填埋操作大体相同。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计划实施,以防污染环境。对有毒有害废物必须进行稳定化预处理,用桶装好的有害废物,要有规律地放置,桶口朝上,桶的四周要填满足够的吸附剂,以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