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1页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2页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3页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4页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4年,前美式橄榄球运动员辛普森杀妻一案成为当时美国最为轰动的事件。此案当时的审理一波三折,辛普森在用刀杀前妻及餐馆的侍应生郎·高曼两项一级谋杀罪的指控中,由于警方的几个重大失误导致有力证据的失效,以无罪获释,仅被民事判定为对两人的死亡负有责任。本案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疑罪从无的最大案件。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鲁道夫·冯·耶林(RudolphvonJhering,1818-1892)耶林生于德意志北部的一个小镇上,后以其不朽成就,得以与萨维尼、祁克并列,成为19世纪西欧最伟大的法学家,其思想不仅对西欧,而且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1、古代西方的法律成就:《十二铜表法》:时间: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背景: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激化,斗争不断,贵族垄断立法和司法,随意解释习惯法。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将《十二铜表法》张贴在广场上,引起人们的围观与讨论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折断自由人的骨头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十二铜表法选编保护私有财产保留了落后习俗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局限:它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根本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积极: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一定程度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标志着成文法的诞生,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1、古代西方的法律成就:《罗马民法大全》时间: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罗马民法大全》背景:罗马帝国时期,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和人口的激增;法律制度更加完善。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查士丁尼法典》汇编罗马帝国仍生效的法律《查士丁尼学说汇编》

/《法学汇纂》历代法学家对罗马法的学说和解释《查士丁尼新律》《新法典》535年后所颁布的法律《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理概要》供当时学习法律之用的基本教材罗马民法大全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是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就是一种完整地体现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这种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影响》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陪审制度仍是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保护人制度现代各国的律师制度几乎都源于罗马“不告不理”审判原则资产阶级以立法的形式确认“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原则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核心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2、欧洲中世纪三大法律支柱:日耳曼法、教会法、罗马法各日耳曼王国在记载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日耳曼法教会法以基督教神学《圣经》为思想基础,吸收了若干罗马法原则而形成的法律。是对古罗马法制文明的传承。罗马法11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当时欧洲的商品经济迅猛发展,但法律制度仍然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而罗马法私法发达,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11世纪,诺曼征服,诺曼王朝,王室设立

,派

定期到各地

法院法官巡回审判12世纪前后,在习惯法基础上,形成全国普遍适用的“普通法”13世纪,

确立“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原则《大宪章》17世纪,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

,法律体系更加君主立宪制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他们构成了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起点形成发展完善扩展征服者威廉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3、英国法律制度的形成——英美法系13世纪,王权加强,在

基础上,法国

,体系日益成熟。罗马法统一法律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制定一系列受启蒙思想和大革命影响的法律。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

。《法国民法典》拿破仑1804年《法国民法典》1808年《刑事诉讼法典》1807年《商业法典》1806年《民事诉讼法典》1810年《刑法典》拿破仑法典构成了法国的成文法体系,最终确定了法国资产阶级法律制度。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4、法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大陆法系法国大革命对法律建设的意义1.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法律制度奠定基础。2.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文件,充分体现了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社会契约等启蒙思想。3.拿破仑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对资产阶级法律进行总结,其中的《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融入了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成果(实质),逐渐形成了“大陆法系”。4.拿破仑的对外征服战争客观上传播了法国法律制度。我一生四十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就抹去了,但我有一份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的法典。——拿破仑比较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异同(历史纵横)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异法律渊源基本原则法官地位法官作用受罗马法影响程度代表国家同判例法遵循先例司法地位高可以开创先例制定、解释、执行法律成文法宪法为根本法地位低,(立法地位高)立法司法分工明确执行法律只吸收部分以罗马法为基础英美加澳印法德意日①性质:都是资本主义法律体系②指导思想:都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③背景:都以资产阶级商品经济、资产阶级民族统一国家、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基础。④传统:都受罗马法影响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权分立伏尔泰主权在民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卢梭康德孟德斯鸠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思想主张,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从理论上看,包含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1)权力结构:坚持权利制衡、三权分立(2)法律内容: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3)司法实践: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①为了保证程序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

②无罪推定即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被视为无罪。陪审团制度:指由特定人数的有选举权的公民参与决定嫌犯是否起诉、是否有罪的制度。律师制度:支持被告自己聘请律师辩护。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马丁·路德·金法律的运用比法律本身还要不人道得多;法律压迫穷人,富人管理法律和对于穷人是一条法律,对于富人是另一条法律——这是两句早已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恩格斯积极:①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治理。②有利于维护法律的统一性与权威性,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③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消极:①私有财产的多少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存在等级性;②黑人、原住民和妇女没有完全的公民权。实质: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三、宗教伦理与教化宗教伦理:宗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道德修养体系,关乎人与神、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其社会作用是通过道德的感化而影响信众。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帝国废墟上建立的日耳曼人国家为了取得罗马人和教会的支持,之间接受了基督教。基督教影响了中古时期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文化荒芜的时代,教士成为唯一有文化的人,为了宗教事务的需要,修道士们做了许多收集保存抄写书籍的工作,从中保存了罗马帝国的主要著作。——张宏《论基督教对古典罗马文化的继承》三、宗教伦理与教化出生洗礼与死后升天三、宗教伦理与教化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在僧侣手中,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恩格斯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教徒对正统教义和教士的权威表示怀疑,会被判有罪,须向教会认罪赎罪,否则就会被开除教籍。公开反对教会统治的人会被教会扣上“异端”的罪名,送进宗教法庭接受审判,甚至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陈曦文《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三、宗教伦理与教化基督教(1世纪诞生)第一次分裂(11世纪)第二次分裂(16世纪)天主教(以罗马为中心)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天主教新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4世纪末)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基督教发展历程中的两次分裂三、宗教伦理与教化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内容:①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通过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因信称义)。②新教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鼓励人们发财致富。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实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马克斯·韦伯三、宗教伦理与教化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的世界。——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积极:新教的发展顺应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鼓励人们发家致富,推动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局限:仍然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新教还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冲突,造成巨大损失,迫害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异端”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法律不同中国古代西方近代基础上强调为君主专制服务强调法律至上司法实践中人治色彩强烈,突出教化作用坚持程序公正等原则原因①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②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③封建儒家思想长期处于正统思想。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较快、程度较高。②君主专制统治相对薄弱。③先后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民众思想。真题再现(2021山东威海高二模拟)罗马法学家盖尤斯(约130~约180)在自己的著作《法学阶梯》中指出:“如果某人使用被寄存在自己处的物品,则在实施盗窃。”这一观点旨在(

)A.维护社会的经济秩序B.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C.扩大民主的政治基础D.完善罗马的成文法典A真题再现下图是欧洲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图片(图右边是新教,左边是天主教,中央是一个天秤,显示一本《圣经》比教皇或教士都重)。它反映的最主要信息是新教(

)A.致使教会内部分裂出现新的教会B.主张简化宗教仪式C.蔑视教皇和天主教会,肯定《圣经》的权威D.否定上帝的存在及宗教神学C真题再现宗教改革时期,为抵御新教的攻势,罗马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该组织主要从事传教和教育,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反对追逐世俗权力;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学和艺术素养,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耶稣会的这些做法(

)A.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B.着力于天主教世俗化C.彰显教会的教化功能D.引发西欧的思想解放C真题再现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材料表明A.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B.新教伦理认为禁欲苦行才能发展资本主义C.宗教改革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D.新教提倡的克制享乐违背了人文主义思想A真题再现从12世纪起,意大利的法律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