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考点17 简单机械(C卷)_第1页
2023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考点17 简单机械(C卷)_第2页
2023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考点17 简单机械(C卷)_第3页
2023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考点17 简单机械(C卷)_第4页
2023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考点17 简单机械(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7简单机械(C卷)

1.如图所示的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省力且省距离B.省力但费距离C.费力且费距离D.费力但省距离

3.如图所示为国旗杆顶部安装的升降国旗的一个滑轮,关于此滑轮,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它是定滑轮,用它可以省力B.它是定滑轮,用它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C.它是动滑轮,用它可以省距离D.它是动滑轮,用它可以省功

4.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运送砂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

A.滑轮组中的定滑轮能改变拉力的大小

B.图中动滑轮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C.绳子自由端下拉1m,桶上升2m

D.质量为65kg的工人利用该滑轮组能提起150kg的砂石

5.关于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定滑轮虽然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动滑轮实质是省力杠杆

C.动滑轮虽然省力,但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D.滑轮组一定可以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6.不计机械自重,用下图中机械提升相同的物体,最省力的是()

7.如图所示的杠杆(自重和摩擦不计),。是支点,A处挂一重为50N的物体,

为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中点8处沿(选填“五产鸣”或“鸟”)方

向施加的力最小,为No

8.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物体48均重20牛。当用力F。匀速提升物体

B时,力外的大小为牛。当用力6匀速提升物体A时,若K和居所做的

功相等,则物体A、8移动的距离之比是

9.如图是过去农村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为固定转轴,A处连接着石球,

脚踏杆的8处可使石球升高,拾起脚,石球会落下去击打稻谷。石球重50N,

不计摩擦和杆重。

(1)脚沿与杆垂直方向至少用力々,才能将石球抬起。匕的力臂为m,

此时舂米工具是一个(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脚竖直向下至少用力且为N,才能将石球抬起。心和月的大小关

系为尸2尸…

10.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甲乙

(1)实验前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杠杆的

平衡螺母向调节。

(2)杠杆调节平衡后,在如图乙所示A点悬挂3个钩码(每个钩码重力为0.5N),

在8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此时弹簧

测力计示数百=No重复多次实验,进一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3)某小组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得到与其他组不一样的结论:动力耳与阻力尸2

成正比关系。你认为该结论可靠吗?o并说明理由:o

实验序号动力耳/N动力臂4/cm阻力6/N阻力臂〉即

11151.510

2215310

33154.510

11.在探究动滑轮使用特点的实验中,各小组按照图(a)中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

实验,每个小组的实验器材都相同(摩擦力可忽略不计)。

甲小组按照实验要求在滑轮上挂上钩码,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每次都匀速提

起钩码,如图(a)所示。乙、丙两个小组的同学实验时,没有注意按照要求规

范操作,他们斜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匀速提起钩码,实验情况分别如图(b)、

(c)所示。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表一(甲小组)表二(乙小组)表三(丙小组)

弹簧测弹簧测弹簧测

实验序物体的实验序物体的实验序物体的

力计的力计的力计的

号重力/N号重力/N号重力/N

示数/N示数/N示数/N

11.00.641.00.771.00.8

22.01.152.01.382.01.6

33.01.663.01.893.02.3

(1)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以上小组的实验,请求出他们所用动滑轮的重力

为No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为1、4、7(或2、5、8或3、6、9)的实验数据和相关

条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0

(3)如果家里安装日光灯,你认为更合理的为图。

甲乙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B、开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Ao

2.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用硬棒撬动石头时,可将此硬棒看作一个杠杆,此时动力臂大

于阻力臂,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用=取2可知,动力小于阻力,故其为省力杠杆,

即使用此硬棒可以省力;由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省力的机械费距离,

费力的机械省距离,所以使用此硬棒会费距离.A、C、D错误,B正确.

3.答案:B

解析:旗杆上滑轮的轴固定不动,为定滑轮,使用定滑轮的优点是可以改变力的

方向,但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功。故选B。

4.答案:B

解析: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故A错误;动滑轮能省

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属于省力杠杆,故B正确;由图知,〃=2,拉力端

移动距离S=2/7,若绳子自由端下拉1m,则桶上升0.5m,故C错误;工人向下

拉绳子时,绳子会对人施加向上的拉力,为避免人被绳子拉上去,所以人提供的

最大拉力4人=GA=,"人g=65kgxl0N/kg=650N;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和摩擦时,

利用该滑轮组能提起的最大物重G最大=2嚷大=2x650N=1300N,则提升物体的最

大质量:^=喔=型"_=1301^,故D错误。

年人g10N/kg

5.答案:D

解析:解;A、省力杠杆能省力,费力杠杆则不能省力,所以该选项不正确.B、定滑

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所以该选项不正确C、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

的方向,所以该选项不正确.D、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所以该选项正

确.故选D.

6.答案:A

解析:A、C项是杠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2d,则耳=:G;C项的动力

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杠,K>G,B项是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g=G。

D项是滑轮组,有两段绳子承担物体重力,省一半的力,故g=;G,所以A中的

机械最省力。

7.答案:F2100

解析:为使拉力最小,动力臂要最长,拉力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杠杆向上,即竖直

向上,动力臂为。8,4=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大小关系行=

由于OA是03的二倍,所以g=2G=100N。

8.答案:10;1:1

解析:提升8物体使用的是动滑轮,不计滑轮重和摩擦,能省一半的力,拉力

g=;G=T><20N=10N。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做

的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若"和工所做的功相等,即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

相等,因为物体48的重力G相同,所以根据卬=64可知,物体A、8移动的距

离力相同,即物体A、3移动的距离之比是1:1。

9.答案:(1)1;省力

(2)20;>

解析:(1)脚沿与杆垂直方向用力石将石球抬起,6的力臂4=1.4m-0.4m=lm,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此时舂米工具是省力杠杆。

(2)脚竖直向下用力居将石球抬起,如图所示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F2/;=G/2

._,2_OA0.4m_2

万一7一。8-1.4m-0.4m

*i

22

/^=-G=-x5ON=2ON

由于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匕的力臂大于K的力臂,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马>4。

10.答案:⑴左

(2)1

(3)不可靠;4和4取固定值,无法得到普遍性规律

解析:(1)由图甲可知杠杆右端下沉,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由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

(3)由耳=,巴可知,如果:为定值,片与工成正比,说明该结论是动力臂4与

阻力臂4取固定值造成的,所以该结论不可靠;4与4取固定值,无法避免偶然

性,得不到普遍性规律。

11.答案:(1)0.2(2)拉力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越大,拉力也越大(3)甲

解析:本题以实验探究为载体,考查了从实验过程、实验数据中“获取和处理信

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利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1)由甲小组第1次实验数据可知G=L0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