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常州市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李志伟12012.4.25一、如何写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半成品加工教学法四、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原则目录结构:3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准备、媒体使用等)教学过程(含教学意图)板书设计如何写:4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

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简意赅。言之有理是指要说得要有道理,有自己的思考,合情合理,让评委认可;言之有物指有内容不空洞;言简意赅就是要简洁,不要啰嗦。一、教材分析5问题1:大而空如:“本课包括1、****2、***3、*****共三个知识点,全课考虑全面,安排合理,充分体现了新教材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更加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问题2:太简单

word的某课:本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学习“页面设置”

,第二部分学习“分栏”

,第三部分学习“美化版面”

。6问题3:瞎定位如:《遨游因特网》是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网络单元的一个重点内容,……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能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关键环节。问题4:太平实看不出特点、亮点,没有独特的思考。(不少设计有这个问题。把握得基本不错。不知如何表达。只有:靠平时多反思、多积累,多练笔。)7写些什么(供参考):

课题,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联系;如何解读教材,有什么思考;如何处理教材,主要的策略与亮点。举例:(供参考):

1)下册《认识word》:本课是……。之前学生学用过记事本,对“文字处理”的已有初步的感知。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或多或少地使用过word,但是对于word是一种什么样的软件、有哪些功能,并不了解或是一知半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字处理”这个概念,并通过实例来感知文字处理软件的强大功能,以激发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word的界面、主要工具栏、按钮命令,认识word文档,并会打开与保存word文档。本课的学习是为后续学习word的具体操作作准备的。本课学得好,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快速找到所需的工具栏及操作命令,从而提高课堂效率。8例2:上册《填充颜色》

本课是……。本课教学设计的思路:“应用半成品加工策略,营造情景,使绘画走向多样化的表达”这一主旨。本课将站在应用的角度,更多关注色彩的表现力,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色彩的魅力,尝试用颜色来丰富表达。基于这些思考,我对教材作了适当的调整和补充,重点学习使用“用颜色填充”这个工具,增加了“喷枪”的应用,又考虑到“刷子”也能给图形上色,所以我把课题改为“涂色”。另外,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增加学习的趣味性,练习都设计成漂亮的半成品。二、学情分析91)针对具体的学情:你自己的学生,某校的学生(要上课的)2)分析具体学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分析具体学生(我的、某校的)的学习特点。3)联系学生生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例1:《填充颜色》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已有较好的理解力,形象思维活跃,敢于表达,且学生上过“点彩游戏”的美术课,因而用“喷枪”营造点彩效果,上手比较容易且兴趣高,从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表现力。再加上半成品的运用,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及容量,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基本适合,略高一些”,这正是我的课堂教学所追求的。10我的看法:从广义、狭义来理解都可以;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可以有机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你需要真正去了解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但不必死抠教条(所谓“教无定法”)。从广义上来定位教法: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另外还用到了“自主尝试”、“看书自学”、“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教学:继承与创新》11《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苏教基〔2007〕6号三、教学目标四个课程目标四项模块内容知识与技能信息的识别与获取过程与方法信息的存储与管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行为与创新信息的发布与交流双四维结构思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0年)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和技能(学什么)知识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技能主要指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教学目标的确定2、过程与方法(怎么学)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教学目标的确定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得怎样)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5教学目标的确定4、行为与创新1.能够规范、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并注意维护与保养;2.形成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的行为习惯;3.能够主动思考和尝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方法,并能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富有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1、具有创新意识;2、设计创新情境3、培养创新兴趣;4、展示创新成果四、教学重点、难点16确定重点:知识点比较多的。可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用:分析这些知识点中哪些是日常应用中最常用的?哪些是学生目前用得着,对他的学习生活有帮助的?哪些是最典型的应用或操作?

详略得当:信息课常以操作学习为主,学习如何用具体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某个操作若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实现,不能面面俱到,要有详有略。

从易入手:多种操作方法中,从简单的方法入手。17重点:1、计算机组成中的“外观组成”。2、鼠标器操作的名称及初步使用难点:计算机组成中的“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策略:以“形象化”的方式:用图片、打比方)重难点的确定,举个例子:上册《认识计算机》重点内容,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理解、记住、学会的内容。重点的体现:设计的活动、练习;时间的安排;语言语气的强调;小结归纳……难点的解决:合理的办法,巧妙的设计,适合的练习。(降低难度,促其理解)教学准备:如果你要用到一些关键的教学素材,自己设计的,或对教学很有帮助的,最好在这里说一下。另外,有这一块说明,能使教学设计的结构更完整,多一些支撑。五、教学策略(教法、学法)18教法:站在教师的角度,是教学用的方法。学法:站在学生的角度,是学习用的方法。主要问题:

不知如何定位;不能确定自己用的是哪种教学法;不同的教学内容,不知用哪种教法合适;

……理解的不同:广义的教法,还是狭义的教法?如果从狭义上来理解,不同教学环节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说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基于这种理解,在说教法时,就会罗列很多,如:本课用到了任务驱动法、自主尝试法、小组协作法、讨论法等。19《教材教法》中说的“教学方法”,是指广义的。是针对整堂课的。观察整个教学,看你的倾向性,看主要用的是什么教法。如常见的教法有: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法、情景(主题)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等。例1: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启发式的对话(还是一个个问题;还是一个个练习)一一来学习新知。——讲授法

例2:一上课,老师出示一张漂亮的电脑作品,(问:漂亮吗?感兴趣吗?你也想做一份吗?)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个作品的特点、要素,要用到什么技术,哪些技术已经会了,哪些还不会;并分析解决的办法,然后分步来一一实现它。——任务驱动法

例3:上课时,老师给大家分好组,各组领到自己的任务,小组内分工合作,碰到问题一起讨论解决;在老师组织下,全班交流各组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小组合作法

关于学法20

从学生的角度,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智力、学习能力、学习方法;

智力:主要来自遗传,后天会发展。

学习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的广度……

(还有:习惯、意志力、兴趣等)学习方法:是一种学习的技术。

(如:牢记英文单词的方法:1)按照遗忘规律进行反复读背;2)利用联想法来记,3)用特殊编码来记……)

课堂教学中所说的学法,和教法是不能分割的。教法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现着教法,二者共处于教学过程之中。一般都是在教的过程中,渗透学的方法。(这也是一般只说教法,不单独说学法的原因。即使要说学法,可合在教法中一起说。)因此,学法没有确切的分类。如果和教法相对应来理解的话,会有一些概括性的说法,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上机尝试等。举例:学法分析,可以理解成: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方法指导。21例1:有一些设计或说课,有学法指导。如: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了解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建构。(解释性的)例2:更多的是教与学合在一起说。如:说教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操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联系生活等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解释性的)22

“教学策略”:

例:

本课在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并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形式(教法)来推进教学过程。整个过程分成四个环节,并借助乐羊羊的宣传片设计三个基本任务,让学生围绕这三个任务进行学习。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故采用分组合作、互助探究的形式来学习新知(学法)

,这样不仅能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培养合作精神,也能在探究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力(指导)。六、教学过程(叙述的形式)23

例1:《填充颜色》——画图教学设计例2:《保护珍稀动物》——PPT作品制作例3:《美化文章》教学设计(文本式)

《美化文章》教学设计(表格式)具体用哪种形式来写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及使用的教法。

2、你的习惯(擅长)。“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任务是核心怎样驱动是关键信息素养是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1、任务等同于作业。“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常常存在简单化的倾向,将任务等同于传统讲授课中的练习或作业,将知识点分解为一个个小题目,将这些小题目作为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大量的练习情况下掌握知识,剥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任务之间没有关联各个任务之间没有一定的关联性,只是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将各个任务放在了一节课中,缺乏联系。3、任务没有层次班级之间、学生之间差异很大,导致学生之间的实际能力、接受能力、动手能力差距很大,任务简单化、单一化成了现实操作中的“瓶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任务,或者说任务缺少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改变,使得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关注全体学生”成了句空话。任务的误区274、任务没有动力教师设计提出的“任务”,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常常不符合学生实际,要么太易,要么太难。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即使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却忽略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一先决条件,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纯粹成了为“问题”而解决“问题”的作业式教学。5、任务缺少“生活化”、情境性。任务应当是学生感兴趣的,要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的情境中去完成。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去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有意义和深度,要利于探究,能使学生学习时有事可做,能够创新。而且在实际的素材中可加入德育等思想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完成信息技术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任务的误区28要正确认识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1、任务要现实有趣。教学任务要来源于实现生活,不仅要学生有所了解,更要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提高其学习效果。不能提出一些枯燥乏味的任务,迫使学生去完成,以免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2、任务要系统有度。任务所涵盖的知识应具有紧密的联系,适宜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在思考和提示下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相反,如果所需解决问题知识的层次过深、跨度过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不能解决,很可能出现厌学或者逃避这些任务,这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3、任务要可讲可评。评价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可以为教师设置下一任务提供依据。评价的标准要涉及到结果,更要涉及到操作过程,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更全面、系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正确的任务驱动法29例如:《文件大管家》建立新文件夹、移动文件夹、删除文件夹、回收站创设情境、引起注意、提出任务共同讨论、分析任务、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明确思路、提示重点自主探究、领会意图、解决任务作品展示、经验交流、总结提升“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步骤“半成品加工”教学法是笔者从工业半成品加工借用来的词汇,该教学法的核心是为师生提供一些“待完成的教学模具作品”,旨在提供一种真实的问题解决环境。半成品,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信息技术教学成果(成品)的一种技术“留白”,补充这些留白就是进行“再加工”,在形成“成品”中开展教与学,从而体现出技术点的功能与意义,这样能更有针对性地以信息需求为线索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半成品加工”教学法32利用“半成品加工”教学法,无论是讲授还是练习,既不破坏整体作品的真实性、丰富性,又简化了整体策划、从头制作的过程,对学生自我作品的进度差异问题和软件技术的系统性问题都进行了较好的回避。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体会到信息需求的内涵和技术操作要点,提高课堂讲授、概念理解和实践练习的效率,优化学习情景与训练环境。

33“半成品加工”教学法的适用范围:适用教师针对信息需求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开展教学,优化技术的支撑作用;适用学生迅速地配合教学进度,为自主实践储备必要的方法与技术;适用技术点学习测试和过程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