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说课_第1页
甲午战争说课_第2页
甲午战争说课_第3页
甲午战争说课_第4页
甲午战争说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日甲午战争说课八坊联动教研活动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说教材本课是岳麓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5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第一课时。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重要组成局部,这场战争使清王朝腐朽不堪的现象彻底暴露,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中日甲午战争也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此后,民族工业得到开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救亡运动的勃兴、士人阶层转变、政治制度的探索等方面与战前相比,从渐变到骤变。因此本课在教材中有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地位,让学生深入认识中日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培养学生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历史素养是非常必要的。22、教材内容分析和教学目标:一、说教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课规定为:“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对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中日甲午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堪称决定国运的战争,理应给予应有的重视,更何况中日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反思的。而且,中日甲午战争教学,也是战争史教学的价值立意、史料教学意义重构的研究载体。基于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立意定为:超越知识识记,聚焦学科素养,挖掘育人价值。教学主题为:殇思与镜鉴。32、教材内容分析和教学目标:一、说教材〔1〕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学习、探究,理解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分析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归纳战争的影响,培养阅读和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历史解释能力以及史论结合的史证意识;〔2〕结合现实,反思战争的启示,深化史感意识、现实意识,形成“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历史情感和正确价值判断。根据上述学习目标及主题立意,课堂教学用三大篇章呈现:偶然与必然、沉沦与唤醒、回望与反思。学习方式为基于史料研读的问题探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渐次展开:中日甲午战争为何不可防止?战争胜负为何在战前已定?如何全面客观分析战争的影响?现在和未来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43、教学的重难点:一、说教材教学重点:战争背景和战败原因;甲午战争的深远影响。教学难点:中国战败原因的反思及当前和未来我们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5二、说学生1、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甲午战争的根本情况,高一的学生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所以宜从历史反思着眼,对以往固有结论再思考。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看,他们还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对于抽象事物较难理解,因此在理解历史上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时,可以通过阅读法、比较法、讨论法、归纳法等多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充分开掘学生的学习潜能。6三、说教法

1.历史的大格局和精细化融通:将历史的长时段和大格局与历史的细节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历史的高处、深处和细处探讨、寻找甲午战争爆发原因和失败原因。

3.史料教学法:通过史料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和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历史解释能力以及史论结合的史证意识。2.以问题教学为主线,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围绕问题组织教学,通过一个个由浅入深的问题,层层推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顺向、逆向、聚合、求异等多种思维训练,并注重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创性,以期实现学生主体参与主体开展的同步进行。7〔一〕导入新课:两颗流落异国他乡的炮弹四、说教学过程日本长崎佐世保海军墓地里中国“定远〞舰的两颗炮弹,他们在墓口处给日本海军守灵。为什么中国的这两颗炮弹会在异国他乡的日本呢?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一是可以直接引入主题;二是让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失败者的耻辱。81、偶然与必然——背景、过程及败因〔二〕讲授新课问题一:有人说,假设中国不出兵朝鲜中日之间就不会爆发战争,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材料一:摘录?日本大陆政策史?材料二:摘录李鸿章的一段话;材料三:摘录山县有朋的一段话;材料四:摘录?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局部?材料五:列强的态度91、偶然与必然——背景、过程及败因〔二〕讲授新课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思考讨论,得出:日本蓄意要战、有实力战、已充分备战、有开战借口、国际环境有利开战;而中国政治落伍,不识时代、偏颇认识对手,没有任何战争警觉;国际上,强敌觊觎,列强漠视,凡此种种使战争势在难免。然后,在此根底上归纳战争前两国态势,日本:顺潮流,脱亚人欧谋扩张;清朝:弃时代,故步自封继续沉沦,进一步说明甲午战争不可防止。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和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理解历史的能力,和分析、归纳、逻辑推理等学科素养。101、偶然与必然——背景、过程及败因〔二〕讲授新课问题二:梁启超先生说:“盖19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阅读材料,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材料一:摘录〔日〕福泽谕吉?脱亚论?材料二:摘自盛世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甲午中日战争?〔下〕;材料三:中日两国在战前对海军投资的现状;材料四:摘自刘少东?曱午战争乃清国腐败制度之败?材料五:摘自盛世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甲午中日战争?〔下〕材料六: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11、偶然与必然——背景、过程及败因〔二〕讲授新课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甲午战争处于世界工业化开展大背景下,国与国的竞争和较量,反映的是综合国力的比拼。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本质上是文明形态、政治体制、思想认识的差距,彼此认识、战争预测、战略准备、武器装备的落差只不过是具体表现而已。封建腐朽的农业国是不可能战胜全盘西化的近代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以上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历史问题分析能力和移情神人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进步的开展意识。122、沉沦与唤醒——危害及影响〔二〕讲授新课问题三:结合?马关条约?内容,说说为什么中日关系的逆转,是从甲午之役开始的?材料一:摘录〔日〕福泽谕吉材料二:摘自金子道雄?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材料三: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3〔二〕讲授新课探讨甲午战争危害,从“中日关系的逆转〞切人,突出了甲午战争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两国的开展前途和命运。从此,自古延续下来的东亚中华秩序瓦解,日本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远东英、俄对立和争霸格局改变。关系逆转带来的沉沦不断加重,时代更趋动乱不安。典型的材料,别样的视角,给学生提供了新的思维空间,从历史开展长时段与国家关系、国际格局角度深刻认识历史事件的影响,可激发学生的历史意识,也为下一步的反思奠定了根底。2、沉沦与唤醒——危害及影响142、沉沦与唤醒——危害及影响〔二〕讲授新课问题四:阅读以下材料和图片,谈谈你对陈旭麓先生所言的“第二次反思〞的理解。材料一:摘录梁启超的一段话;材料二:摘自恭亲王奕的一段话;材料三: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四:摘自樊文娥、蔡娟?甲午惨败与士大夫的觉醒?材料五:摘自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六: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5屈辱阵痛《辛丑条约》完全《马关条约》大大《中法新约》加深《北京条约》等继续《南京条约》等开始天朝危机下的自救民族危亡下的探索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列强侵略和不平等条约器物体制道统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政立宪—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6〔二〕讲授新课中国被“倭奴弹丸小国〞打败,是国殇,更是国耻。然而战争也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带来巨大冲击,中华民族在流血、痛苦、沉沦中逐步走出愚昧自负的境地,国人开始理性的审视自我的缺乏与世界潮流,对于西学的认识也逐渐清晰,向自强的日本学,向落后的体制宣战。再次反思使得甲午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化新的界碑、中国历史新的分水岭。系列材料的选择,对学生辩证地分析战争的影响、时序性地认识历史开展趋势、宏观地把握中国近代化历程诸事件的关系大有禅益;而且,对学生通过材料加深历史理解、培养史证意识也有引导作用。2、沉沦与唤醒——危害及影响173、回望与反思——再思考〔二〕讲授新课问题五:面对中日现实的争端、未来开展趋势,你对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有何感想?材料一:摘录张寿卿?历史题该怎么考?;材料二:有关钓鱼岛争端、日本右翼政党势力动态新闻报道;18〔二〕讲授新课基于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的思考、论证,得出这样的认识:痛记于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