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专题测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专题测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专题测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专题测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专题测试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专题测试一、选择题1.“原告为中国人,被告为有约国人,由该有约国领事衙门审判;原告为有约国人,被告为中国人,案件由中国地方官员审判,但得通知该国领事派员莅审,原、被告一方为无约国人,另一方为中国人,或均系无约国人,其案件虽由中国官府受理,但须邀一有约国领事会同裁判。”上述规定主要表明,晚清()A.司法制度较为完备

B.司法开始与国际接轨C.外交努力取得成效

D.司法主权遭到破坏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江南地区实施“应变十策”:安民造册、招辑流亡、管理诉讼、治理土匪、兴办团练、整饬军纪、保障农业、兴修水利、减赋限租、招贤之制。这些举措()A.获得了民众普遍支持

B.使江南地区长治久安C.扩大了政权统治区域

D.其意在应对社会危机3.1895年,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所谓的社论说,“中日战争中所发生的一切越来越清楚地表明,日本人对中国的惩罚,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扩张,还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和促进文明的事业”。这篇社论可以用来说明()A.西方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促使中国向世界开放C.列强希望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西方媒体积极干涉清政府内政4.1900年6月,清政府向英、法、德、俄等十一国宣战之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当即表示拒绝承认其有效性,随后与外国领事展开交涉,并达成一系列协议。此事件()A.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权威B.保证了河北、山东地区的稳定C.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D.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5.由于洋布畅销,19世纪末各地商人纷纷开设机器织棉布厂,仅仅15年时间,新开设机

器织布厂多约60家,遍布全国东西南北各地,且因其工价低、运费省,日益取代进口洋布。从此,民间俗称的“洋布”不再只指外国棉织品,而成为以新式机器纺织的机织棉布通称。该现象反映出()A.棉纺织业呈现工业化发展趋势B.政府放弃传统抑商政策C.国产机织布占据市场主导优势D.民众购买国货热情高涨6.1876年,丁宝桢由山东巡抚调任四川总督,鉴于“各勇营亦皆习用洋枪,均须购自上海洋行,价值既贵,而道路转运,费亦不赀,并恐不免有受洋行欺骗之事”,奏准自设枪炮厂以供川军之用,1877年在成都设四川机器局。丁宝桢此举()A.有利于近代工业的自强自立B.使政府摆脱了对洋行的依赖C.顺应了实业救国的时代潮流D.增强了近代工业市场竞争力7.下表是近代中国主要出口物的海关报告统计表,这反映出近代中国()出口物1871~1873年(公担)1891~1893年(公担)茶叶1

022

1591

055

064蚕丝37

52959

946大豆57

506760

522棉花8

486290

417A.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C.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8.李鸿章曾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若事事必拘守成法,恐日即于危弱,而终无以自强。”李鸿章所说“奇业”()A.主要目的是解决民族危机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抵制D.直接导致民族资本主义产生9.《海国图志》是当时中国最为完备的世界史地知识巨著,其百卷本中,有关西洋技艺的篇幅占12卷,辑录有《铸造洋炮图书》《火轮船图说》《地雷图说》《作远镜说略》等有关各种西洋船炮器艺图说50多幅。这说明此著作()A.侧重富国之策

B.注重知识创新

C.饱含爱国情怀

D.凸显科技启蒙10.面对时局,晚清思想家冯桂芬痛感中国“不知夷”,认为对西方国家要“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最终提出了“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这一主张()A.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B.加剧了与顽固派的矛盾C.强化了传统的文化心理D.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11.梁启超在他传颂一时的文章《新民说·论尚武》中写道:“尚武者国民之元气,国家所恃以成立,而文明所赖以维持者也。”中国正因失去这种尚武精神,“其人皆为病夫,其国安得不为病国也!”梁启超此论主要意图是()A.要求国人健身强志

B.进行政治制度变革C.恢复尚武文化传统

D.激励各界救亡图存12.康有为在《孟子微》中写道:“人人性善,尧、舜亦不过性善,故尧、舜与人人平等相同。此乃孟子明人人当自立,人人皆平等,乃太平大同世之极。”其言论意在()A.提升人的思想道德境界B.否定君主专制制度C.宣扬近代民主革命思想D.维护中华民族独立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至少有100万美国人每天喝两次茶”,而直到1790年美国人口还不足300万,在费城,女人宁愿不吃晚餐也不愿没有一碟茶。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整个欧洲陷入“拿破仑战争”,欧洲商人在中国的贸易停滞下来。美国商人抓住机会,至1819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约有三分之一转口到欧洲。为了鼓励对华贸易,美国政府给予对华贸易商人《航海法》和《税则法》的保护、茶叶关税延期两年缴纳等特别优惠待遇。中国茶商给予美商长期的赊销,这种信贷形式是美商将茶叶售出获得利润后才付款,时间为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有的洋商还会等到利于自己的国际汇率时才付款。据统计1784~1840年华茶输入美国数量变化如下:年份1784179518051814182518351840数量(担)3

02221

14787

77153

04096

162108

144150

087——摘编自李梦婷等《论鸦片战争前茶叶在中美贸易中的地位及其成因》材料二1866年左宗棠奏称:“闽省产茶,多在荒僻之区,日久采植,菁华势必日歇。而行销又以外洋商贩为大宗,每年春间,新茶初到,省垣洋商昂价收买,以广招徕。……故闽茶必专恃洋商,而洋商不专恃闽茶。”1889年邵武等地的头春茶和二春茶因质量低劣无法销售,被迫降价25.30%。“至近年茶商亏本之由,洋商措价之故,实因茶庄过多,每思侥幸朦混,制造粗率,烟熏水湿,气味不佳,兼以劣茶搀杂”。1880年,福州的茶叶出口达到顶峰,此后一直呈下跌趋势。——摘编自熊昌锟《近代福州的茶叶出口与外国银元的流入》(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鸦片战争前中美茶叶贸易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州茶市出现困境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发展对外贸易的认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早期维新士人群体代表人物及其经历代表人物经历王韬、郑观应、何启、胡礼垣等曾长期求学,生活于上海、香港、澳门等“西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或与传教士接触密切,或出身于洋行买办,直接受到西方文明的深刻影响郭嵩焘、薛福成、黄遵宪、崔国因等曾担任出国使臣,对西方国家的政情有过具体考察和了解,部分人还直接参与洋务新政。既熟悉新政之得失,又洞悉官场之弊端冯桂芬、陈炽、陈虬、汤震等大多具有举人、进士功名,早年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心怀经世之志,入仕则官位不显,居乡则熟知民情,虽皆抱负不凡,然多怀才不遇——摘编自虞和平、谢放《中国近代通史: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早期维新士人群体”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解析1、解析:D据材料“……由该有约国领事衙门审判”“……但得通知该国领事派员莅审”“……但须邀一有约国领事会同裁判”可知不管何种情况,在中国领土上中国均未掌握司法主权,故选D项;材料侧重中国司法主权的丧失,为消极层面,“完备”一词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材料侧重主权丧失,不是与国际接轨,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司法主权的破坏,未提及中国的积极应对及其效果,排除C项。2、解析:D太平天国制定的措施是为了“应变”,说明制定这些举措的目的是应对社会危机的出现,故选D项;材料谈论了措施的具体内容,但并没有显示措施的效果,排除A项;列举措施的具体内容并不一定能保证措施的实施效果,排除B项;政策的制定和政策的实施并非完全一致,其效果如何还需要补充更多史料,排除C项。3、解析:C据材料“还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和促进文明的事业”可知,美国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非常满意,因为它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市场,客观上满足了西方国家扩大侵华权益的需求,故选C项;战争进程主要是由参战双方的实力左右的,西方舆论宣传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战争进程,不可能左右,排除A项;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是促使中国向日本开放而非向世界开放,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并非清政府内政,排除D项。4、解析:A“1900年”“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光总督张之洞”“与外国领事展开交涉”表明涉及的事件是东南互保。这一事件表明地方权力扩大,中央权力受到了削弱,故选A项;东南互保保证了河北、山东以外地区的稳定,排除B项;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是甲午战争的影响,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表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排除D项。5、解析:A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由于洋布畅销等因素的刺激,近代中国棉布机织厂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反映中国棉纺织业逐步工业化的趋势,故选A项;政府放弃传统抑商政策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排除B项;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产机织布不可能占据市场主导优势,排除C项;题干体现了民众购买机织棉布的现象,但“热情高涨”无法体现,排除D项。6、解析:A据材料“1876年……鉴于‘务勇营亦皆习用洋枪,均须购自上海洋行,价值既贵……奏准自设枪炮厂以供川军之用”,可知丁宝桢因洋行价格高,主张开办近代洋务军事工业,近代洋务企业的创办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从而有利于近代工业自强独立,故选A项;依所学,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使政府无法摆脱西方的控制,排除B项;依所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排除C项;依所学,洋务运动中的军事企业产品不入市场,生产成本较高,排除D项。7、解析:C据近代中国主要出口物茶叶、蚕丝、大豆、棉花的海关报告可知,从1871年到1893年,中国对外出口的农产品越来越多,说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故选C项;据“1871~1873年”“1891~1893年”可知,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出口货物的数量,从部分出口物数量未能说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近代中国主要出口物茶叶、蚕丝、大豆、棉花的海关报告,并未提及民族产业的具体发展,因而未能说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排除D项。8、解析:B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李鸿章所言“奇业”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引入了中国第一批近代机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B项;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排除A项;洋务运动遭受到了一些阻挠,但是最后仍然实行了,没有被完全“抵制”,排除C项;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但不是直接原因,排除D项。9、解析:D据材料“有关西洋技艺的篇幅占12卷”“有关各种西洋船炮器艺图说50多幅”,可知《海国图志》的内容中关于西方科学技术的内容比较多,故选D项;《海国图志》内容主要体现了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标,排除A项;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主要目的依然是维护封建统治,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是与学习西方科技有关,爱国情怀从材料中无法直接体现,排除C项。10、解析:D由材料“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可知为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故选D项;中体西用的思想源自于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并未脱离社会现实,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出洋务派与顽固派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冯桂芬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已经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排除C项。11、解析:A梁启超认为中国失去尚武精神后,“其人皆为病夫,其国安得不为病国也”,结合近代民族危机加深的时代背景得出梁启超的意图是要求国人健身强志,救亡图存,故选A项;“其人皆为病夫,其国安得不为病国也”,表明梁启超是为了激励国人反抗压迫,强身健体,排除B项;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是重文轻武,没有尚武的传统,排除C项;材料的内容是梁启超要求国人健身强体,没有涉及各界救亡图存,排除D项。12、解析:B康有为假借尧舜和孟子,宣称“人人当自立,人人皆平等”,这就把君主置于和民众相平等的位置,意在否定君主专制制度,故选B项;康有为的思想是为了给变法提供理论依据,不是为了提升人的思想道德境界,排除A项;康有为的思想是改良,不是革命,排除C项;康有为宣称的“人人当自立,人人皆平等”是人的独立,不是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排除D项。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所给数据可知发展趋势是稳步增长。第二小问,据材料一“至少有100万美国人每天喝两次茶”可知美国茶叶消费市场的需要;据材料一“美国商人抓住机会,至1819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约有三分之一转口到欧洲”可知茶叶转口贸易使美国大获其利;据材料一“美国政府给予对华贸易商人《航海法》和《税则法》的保护、茶叶关税延期两年缴纳等特别优惠待遇”可知美国政府的积极支持;据材料一“中国茶商给予美商长期的赊销”可知华商为美商提供赊销交易方式。第(2)问,据材料二“故闽茶必专恃洋商,而洋商不专恃闽茶”可知洋商对市场的操控;据材料二“洋商措价之故,实因茶庄过多”可知出国内各地茶市的无序竞争;据材料二“日久采植,菁华势必日歇”“制造粗率,烟熏水湿,气味不佳,兼以劣茶搀杂”可知部分茶商以次充好毁坏声誉和过度采植降低茶叶品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市场的竞争、营销方式的弊端也是重要因素。第(3)问,据材料二“故闽茶必专恃洋商,而洋商不专恃闽茶”可知需要建立合理的交易制度,公平交易;据材料二“日久采植,菁华势必日歇”“制造粗率,烟熏水湿,气味不佳,兼以劣茶搀杂”可知注重商品质量;爱惜商业声誉;据材料二“故闽茶必专恃洋商,而洋商不专恃闽茶”可知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据材料一“美国政府给予对华贸易商人《航海法》和《税则法》的保护、茶叶关税延期两年缴纳等特别优惠待遇”可知政府要切实维护本国商业利益等。答案:(1)趋势:稳步增长。原因:美国茶叶消费市场的需要;茶叶转口贸易使美国大获其利;美国政府的积极支持;华商为美商提供赊销交易方式。(2)洋商对市场的操控;国内各地茶市的无序竞争;国际市场的竞争;过度采植降低茶叶品质;部分茶商以次充好毁坏声誉;营销方式的弊端。(3)建立合理的交易制度,公平交易;注重商品质量;爱惜商业声誉;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政府要切实维护本国商业利益等。(言之成理即可)14、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以“早期维新士人群体”为主题考查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考生需要阅读材料,明确材料提供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取出一个围绕主题的论题。例如,早期维新士人群体的兴起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早期维新士人群体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早期维新士人群体主要来源于士商阶层等。然后,考生需要将提取的论题进行论证分析,说明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