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检测试题(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1.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已经会使用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此原始人类应该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他们生活在距今约“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已经会使用火,过着群居的生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原始人类是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他们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持火种,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B项正确;元谋人距今170万年,排除A项;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排除C项;半坡人距今6000年,排除D项。故选B项。2.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A.农作物的种植 B.家畜饲养的出现C.聚落和磨制石器的发展 D.打制石器的出现【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打制石器是旧石器,原始农业还没有产生,D项符合题意;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和磨制石器的发展,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3.我们知道“神农尝百草”、“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宫室、车船,平定蚩尤乱”,主要是依据A.推理B.考古C想象D.传说【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在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炎帝“尝遍百草”,“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宫室、车船,平定蚩尤乱”是黄帝的贡献,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源请家威杏MXSJ663题意。故应选D。4.《礼记•礼运》中这样记载:“当大道(美好的、理想的规则)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大家共有的,选举贤能之人(治理国家),……现在大道没有了,天下成为一家的天下了。”这表明了A.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分封制代替了世袭制C.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起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现在大道没有了,天下成为一家的天下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死后,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选项A符合题意;分封制是西周建立的;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起来是在秦朝;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商汤灭夏②夏朝建立③武王伐纣④周平王迁都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早期王朝分别是夏、商、西周、东周,所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②夏朝建立,①商汤灭夏,建立商朝③武王伐纣建立西周,④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所以,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③④,B项正确;ACD项排序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6.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A.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B.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C.王朝末期国君实行残暴的统治 D.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和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最后一个王是桀、商朝最后一个王是商纣以及西周最后一个王是幽王,他们统治都残暴或腐败,最后导致王朝灭亡,C项正确;夏朝没有实行分封制,排除A项;皇帝此时尚未出现,排除B项;处理犬戎部族的关系只适合西周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7.《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此记载表明()A.周王室实力削弱,诸侯势力崛起 B.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C.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少,国家统一 D.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实力削弱,诸侯势力崛起,诸侯之间战争不断,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走向瓦解,排除B项;秦朝时才实现国家统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西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实行推恩令,与材料时间、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8.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围魏救赵、退避三舍、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A.生产力得到飞速发展 B.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改革变法成为历史潮流 D.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围魏救赵、退避三舍、纸上谈兵”和所学知识可知,围魏救赵、退避三舍、纸上谈兵等成语都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兼并争霸战争的反映,D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铁犁牛耕,排除A项;百家争鸣属于学术争辩,排除B项;围魏救赵、退避三舍、纸上谈兵均与改革变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9.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下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20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25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29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33第8课百家争鸣……………38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体现了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8课百家争鸣”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因此图片目录横线处应填“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项正确;夏朝建立之前处于中国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时期,排除A项;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排除C项;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战国七雄”时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应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战国七雄”“各国位置示意图”“秦国的位置”和所学知识可知,课本《战国时代形势图》可知,秦国在七国的最西边,③为秦国,C项正确;课本《战国时代形势图》可知,齐国在七国的最东边,①为齐国,排除A项;课本《战国时代形势图》可知,楚国在七国的最南边,②为楚国,排除B项;课本《战国时代形势图》可知,燕国在七国的最北边,④为燕国,排除D项;故选C项。11.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采取的措施()A.开凿灵渠 B.北击匈奴 C.统一车轨 D.修筑长城【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采取的措施”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完成岭南地区的统一,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水和漓水,A项正确;北击匈奴、修筑长城都是为了稳固北方边防,排除BD项;统一车轨是面向全国的措施,排除C项。故选A项。12.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9种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留下一种。秦统一后,颁布全国的通用文字是()A.甲骨文 B.小篆 C.金文 D.隶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促进文化的交流,秦灭六国以后,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推广使用,B项正确;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排除A项;钟鼎文也就是金文,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排除C项;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3.阅读“秦朝形势图”,从图中获取不到的信息是()A.秦朝定都咸阳 B.为了抵御匈奴修筑长城C.秦朝疆域南达南海 D.秦朝的建立者是嬴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题干“秦朝形势图”和所学知识可知,通过秦朝形势图中的信息都城、郡级住所,长城、政权部族界等,图中无法得出秦朝的建立者是嬴政,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图中可得出都城在咸阳,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图中长城以及所学可知,为了抵御匈奴修筑长城,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秦朝形势图中政权部族界可得出,秦朝疆域南达南海,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4.李华同学复习时整理出一组关键词,如“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据此判断,他复习的内容是()A.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B.陈胜、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C.国人暴动,厉王逃亡 D.秦、赵两国发生了长平之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于是杀死押队的军官,对众人说:我们因遇雨误期,肯定要被杀头;即使去戍边,大多数人也会死去。“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他们的号召下,大家热烈响应,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砍削树木,做成兵器,举起反抗的旗帜。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大泽乡起义后,队伍发展很快。在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因此是陈胜、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B项正确;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国人暴动,厉王逃亡、秦、赵两国发生了长平之战均与“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15.《史记·汉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使得民心安定。后来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韩信都是人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失败了。”材料说明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是(

)A.刘邦的实力一直比项羽强 B.刘邦个人战斗力强于项羽C.刘邦重视民心、任用人才 D.项羽的人才储备多于刘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张良、萧何、韩信都是人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失败了”可知,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这是项羽败给了刘邦的原因。C项正确;AB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6分)16.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下面是七年级同学以“中华文明的演进”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展板中的问题。中华文明的演进展板一【原始农耕生活篇】(1)一组同学阅读文学典籍后,制作出下列读书卡。请按照要求完成A、B、C三处空白内容的填写。◆卡片一北方原始农耕代表:_____A流域:黄河流域生产生活状况:制作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粟;饲养家畜;狩错、捕鱼、采集野果;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有少量乐器,如陶埙;出土了骨针、纺轮等,会简单的纺织、制衣。房屋类型:_____B◆卡片二南方原始农耕代表:河姆渡人流域:_____C生产生活状况:制作磨制石器,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主要种植水稻;饲养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还有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运用雕刻技术制成古朴的艺术品,并懂得使用天然漆。房屋类型:干栏式建筑展板二【早期国家文明篇】(2)二组同学制作了文物名片一。请你据此仿写,完成文物名片二的制作。★文物名片一文物名称:司母戊鼎文物介绍: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铸造这样硕大的器物,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说明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文物名片二文物名称:甲骨文文物介绍:。展板三【封建社会制度篇】(3)三组同学探究了秦始皇开创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制作示意图作为展示的成果。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①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答案】(1)A:半坡人B:半地穴式C:长江流域(2)文物介绍: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答出以上任意两点)(3)①皇帝②丞相③县【解析】【详解】(1)A:根据展板一卡片一信息“北方原始农耕代表”“黄河流域”“主要种植粟;饲养家畜;狩错、捕鱼、采集野果;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和所学可知,北方原始农耕代表是半坡人,主要种植作物是粟,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B:根据展板一卡片一信息“北方原始农耕代表”“黄河流域”“主要种植粟;饲养家畜;狩错、捕鱼、采集野果;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和所学可知,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所以B处答案为半地穴式;C:根据展板一卡片二信息“河姆渡人”和所学可知,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位于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河姆渡人生活的流域是长江流域,所以C处答案为长江流域。(2)文物介绍:根据展板二卡片二信息,参考卡片一信息格式,结合所学知识直接概括基本情况和历史地位、意义等即可,如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3)填写:根据展板三图片信息和“秦始皇开创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嬴政创立了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县的长官称为县令或县长,所以①答案为皇帝;②答案为丞相;③答案为县。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17.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呈现出了经济、思想、政治等诸多领域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常用的铁质农具有犁、锄、铲、镰、凿、锤等。常用的铁制手工业工具有斧、削、锯、锥、凿、锤等。铁制农具的应用,使在农业上比较广泛地使用牲畜成为必要。春秋时期用牛耕田,已经是人们习见的事。——白至德编著《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上古时代》(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铁器和牛耕的应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2)指出材料二中思想主张的提出者及所代表的学派,并概括该思想主张。材料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3)概括材料三中“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将会对秦国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答案】(1)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上的精耕细作;开垦山林,扩大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步等。(答出符合题意任意两点)(2)孔子;儒家学派;以德治国(3)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影响: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解析】【小问1详解】作用:根据材料一“常用的铁质农具有犁、锄、铲、镰、凿、锤等。常用的铁制手工业工具有斧、削、锯、锥、凿、锤等。铁制农具的应用,使在农业上比较广泛地使用牲畜成为必要。春秋时期用牛耕田,已经是人们习见的事。”和所学可知,铁器和牛耕的应用,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上的精耕细作;开垦山林,扩大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步等。【小问2详解】提出者及学派:根据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和所学可知,材料二中思想主张的提出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张:结合所学可知,该思想主张是以德治国。【小问3详解】措施:材料中的“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统一度量衡的措施。“决裂阡陌”指的是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的措施。材料中的“教民耕战”指的是商鞅变法中奖励耕战的措施,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影响: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18.人物是历史灵魂,有了人物才有鲜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禹的父亲鲧(Gǔn)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他用了9年时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1)根据材料一指出大禹治理哪里的水患以及治水的方法?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大禹什么样的精神?材料二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秦王统一六国所具备的一个条件。并据此判断秦朝将采用哪家思想治理国家?材料三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他刚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接受献礼。对修建他的陵墓,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文帝治理国家的一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文帝、景帝时期其它的治国措施。【答案】(1)黄河;疏导;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2)秦王招募各国人才,委以重任;法家思想。(3)文帝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并以身作则;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答出以上任意两点)【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禹的父亲鲧(Gǔn)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他用了9年时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可知,大禹治理黄河水患,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了水患。精神:根据材料一“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可知,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大禹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小问2详解】条件:根据材料二“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可知,秦统一六国所具备的一个条件是秦王招募各国人才,委以重任;学派:根据材料二“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可知,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秦朝将采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小问3详解】措施:根据材料三“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可知,汉文帝治理国家,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并以身作则;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2分)19.学习历史的途径多种多样。王老师以体会历史学习的途径为出发点,设计了如下活动提纲,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实物资料——学会推断历史】(1)根据图一示例完成其他历史推论示例:图一考古推断出:夏朝时期已经有了青铜器。图二考古推断出:图三考古推断出:图四考古推断出:任务二【阅读材料——学会概括历史】(2)阅读下列四则材料,你能概括出秦朝实施了哪些暴政?A: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和医药、种植等书;还将提出非议的400多名儒生、方士活埋。B:秦朝律法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C:《汉书》记载:“秦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D:贾谊《过秦论》中写道:秦朝各种刑罚无所不用其极,以致“刑戮相望于道”。任务三【游览古迹——学会描述历史】(3)下图所示为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根据以下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导游词,简要说明其具有的历史价值。【答案】19.图二考古推断出: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图三考古推断出: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有爱美意识;图四考古推断出:春秋战国时期普遍使用铁制农具。20.暴政:A:焚书坑儒;B:徭役繁重;C:赋税沉重;D:法律严苛。21.示例:秦国注重兴修水利。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他设计的鱼嘴,将岷江之水一分为二,外江排洪,内江灌溉;在内江下游凿山开出宝瓶口,引水入渠,灌溉农田;建飞沙堰作为滚水坝,使得汛期内江之水排入外江,并起到冲刷泥沙的作用。这一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