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走进微观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_第1页
11.1走进微观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_第2页
11.1走进微观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_第3页
11.1走进微观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走进微观教学目标1.能简单说明物质是有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了解分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了解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索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核心素养1.培养学生主动与人合作的精袖,使学生认识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2.培养学牛将科学技术服务干人类的意识,使其具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教学重难点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尘土、树木、水、火焰、空气、星辰,我们周围的一切,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都是物质。从无限的宇宙到微小的基本粒子,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仰望天空,群星闪烁。宇宙到底有多大呢?人们还在探究。在我们的周围,有潺潺的流水,美丽的鲜花,飞翔的小鸟,嬉闹的人群。这便是人们熟悉的世界。在人们不能直接看到的世界里,同样奥秘无穷。那里有细胞、病毒、分子、原子……目前科学家的研究已进入这样的微观世界。二、新课讲解思维的火花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公元前370)“正像绿墙是由树干和枝叶组成似的,大自然的物质都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原子构成。原子不能消失,但也不会无中生有。”——德谟克利特走向科学道尔顿(17661844)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缺少科学的实验基础,长期以来并不为人们所认同。直到17世纪,以“化学之父”道尔顿和玻意耳为代表的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才复活和确立了原子论。原子、分子、物质1811年,意大利的科学家阿伏伽德罗进一步指出,物质一般不是直接由原子组成,而是由几个原子相结合的分子构成的。电子的发现十九世纪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知道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由于电子是带负电的,而原子又是中性的,因此推断出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那么这两种物质是怎样构成原子的呢?在汤姆孙的原子模型中,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核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而电子都像枣核那样镶嵌在原子里面。这个模型不久就被实验事实否定了。微观粒子大约在2400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把组成物质的微粒叫原子,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证明了原子的存在。分子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1、单原子分子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叫做“单原子分子”。2、多原子分子绝大多数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叫做多原子分子。例如,水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它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3、电子的发现19世纪70年代,人们通过对气体放电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了阴极射线。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4、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中心叫原子核,带正电,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带负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原子核组成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0世纪初,科学家相继发现原子核可以释放出质子和中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质子和不带电中子组成的.20世纪初,人们相继发现了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由此可知: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组成的。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20世纪中叶起,人类为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制造了各种类型的粒子加速器。借助于不断完善的粒子加速器,又发现了μ子、π介子、K介子、∧超子、∑超子及τ子等400余种粒子,这种粒子是比原子核更深一个层次的物质存在形式。三、新知小结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