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时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时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时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时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时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时作业一、单题1.西夏都城兴庆府呈长方形,周十八余里,道路呈方格形,街道较宽,有崇义等二十余街坊,虽地处西陲,西夏仍称其为东京;其后又营建陪都平西府,其方位在兴庆府以北,但被称为西京。这反映了(

)A.坊市制度在西夏得到延续 B.西夏城建蕴含阴阳五行思想C.国防影响城市的方位布局 D.党项政权学习北宋城建风格2.1294年,统治中心在波斯的伊利汗国为摆脱财政危机,开始模仿元朝使用雕版印刷纸币。到了14世纪,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入了欧洲。材料可用于说明(

)A.元朝纸币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B.元朝造纸术、印刷术西传C.蒙古西征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D.波斯成为西学东渐的桥梁3.亚历山大东征之后,雅典这个昔日的“希腊学校”,在亚历山大城面前确实“稍逊风骚”。东西地中海的学者、艺术家都蜂拥而至亚历山大城,甚至还有来自印度的佛僧。这表明当时()A.文化中心东移的趋势 B.希腊文化的地位下降C.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D.欧亚非文化开始融合4.亚历山大在征服埃及后,跋涉到埃及西部沙漠,拜谒埃及太阳神庙;在征服巴比伦后,下令重建被波斯人毁掉的神庙,并亲自祭祀巴比伦城的守护神。亚历山大此举(

)A.传播了马其顿帝国的先进文化 B.重建了被征服地区的宗教信仰C.增强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 D.解决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矛盾5.亚历山大远征后,在西亚、中亚以及印度部分地区,希腊语几乎成了通用语。如今在中亚、印度等地,发掘出大量具有希腊风格的工艺品并刻有希腊文的铭文。这(

)A.证明了希腊化时代的真实性 B.体现了亚洲文化遭到破坏C.说明了印度是希腊的殖民地 D.反映了希腊的手工业发达6.陈乐民在《欧洲文明扩张史》中写道:“罗马人对希腊人的征服开启了希腊精神征服地中海的时代.罗马人在对地中海的统治中融合进了希腊文明的精神,把希腊精神转换成了罗马的政治统治形式,形成了罗马法的原则”,这表明A.罗马文明渗透有希腊文明特质 B.希腊文明有明显的侵略特征C.民主政治推广到罗马帝国全境 D.罗马法逐渐演变成为万民法7.埃及出土文献中记载了一对父子名字的变化:公元前119年,儿子使用希腊和埃及双名,其父仅用埃及名字;公元前116年,父子均用双名;公元前115~101年,父子均只用希腊名字;公元前101年,儿子被描述为“一个马其顿人”。这可以用来佐证(

)A.血缘关系影响政治选择 B.民族冲突改写历史记忆C.文化交流促进族群认同 D.帝国扩张塑造同质文明8.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王朝在埃及的军事、行政、技术等工作主要依赖希腊人。当时的学校教育专注于希腊文化,王朝还授予相关职业者及家属免税特权。这(

)A.加速种族融合 B.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C.体现文化互鉴 D.埋下王朝覆灭的伏笔9.“到目前为止,它(《马可·波罗行纪》)是外文文献中对元朝记载最为详尽的历史文献,虽然记载有不实之处,但为学者提供了研究元朝历史的一手文献,也为当时的欧洲展现了元朝的画卷。”对材料中的“它”表述正确的是A.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元朝历史 B.记述了古罗马旅行家在东方的经历C.最先向欧洲人介绍了指南针技术 D.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10.在亚历山大的远征中,反抗马其顿统治的希腊城邦底比斯被夷为平地,居民被卖为奴;腓尼基名城推罗被攻陷后,成年男性居民几乎都被屠杀,妇女和儿童被卖为奴隶。这些史实说明(

)A.历史的进步必然伴随着残酷的战争 B.战争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C.战争为文化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 D.战争是文明交流的唯一形式11.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开启,在东征队伍中,有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地理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等,他们沿途搜集了大量东方各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民俗风情方面的资料,并与当地人交流交往。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A.武力扩张促进区域文明的交流融合 B.希腊文明东方化日益明显C.武力扩张成为文明扩展的主要方式 D.帝国扩张塑造了同质文明12.阿拉伯人奔波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和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也带来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由此可见(

)A.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B.阿拉伯人对外国文化有很大的学习热情C.阿拉伯人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先河D.阿拉伯人重视对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创新13.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在传教之初即承认犹太教徒、基督徒为“有经典的人”。欧麦尔时代,每征服一地,欧麦尔必嘱咐战士宽待基督徒。在攻打埃及之前,欧麦尔还特意嘱咐将士;“你们若进入埃及,必须善待科普特人。”这些举措(

)A.实现了民族间的和睦 B.有助于阿拉伯文化的传播C.旨在丰富阿拉伯文化 D.开启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14.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整个迁徙过程延续百年甚至上千年。下列与印欧人迁徙相关的有(

)①西亚和北非文明首次被统一

②雅利安人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③日耳曼人不断南迁

④推动了希腊文化中心的逐渐东移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③④15.托勒密埃及(公元前305—前30年)重视市区市政和文化建设,修建有许多公共花园、剧场、神庙、图书馆、博物馆等建筑,亚历山大里亚城博学园中的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这主要反映了托勒密埃及(

)A.注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B.生活方式深受希腊的影响C.文化建设成就领先世界 D.推动希腊文化中心的西移16.古代埃及强大时,向东扩张,势力一度到达幼发拉底河;亚述曾征服了整个两河流域和埃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并征服了波斯帝国。这些扩张和征服(

)A.给人们带来的只有深重灾难 B.导致国家间复仇主义日渐流行C.客观上能推动文明间的交流 D.都以占领两河流域为核心目标17.猎狮是一项起源于西亚的贵族传统活动,“帝王猎狮图”也是西亚一种常见的传统艺术创作主题。亚历山大在征服波斯后,举行了几场大型狩猎活动,而他手持马其顿长矛与雄狮搏斗的英勇场景也被创作成了各种画像(如图),供人敬仰。这可以用于说明(

《亚历山大猎狮图》马赛克镶嵌画A.狩猎运动符合帝国武力扩展需要 B.狩猎运动在帝国境内得到普及推广C.统治者以猎狮文化强化自身权威 D.统治者的爱好左右艺术创作发展18.如图为二神驾车图像饰板,创作于公元前3世纪,材质为今阿富汗特产青金石。图像中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高悬空中,手持长棍驾车的是希腊胜利女神妮可,车上头戴皇冠的是希腊自然女神西布莉,巨轮高扶手战车则具有波斯风格,此艺术作品能够验证(

A.亚历山大远征 B.阿富汗的强盛C.波斯帝国兴起 D.希腊民主政治19.有学者根据公元前3世纪的纸草文献对早期托勒密埃及的家庭情况作过统计,发现希腊语取代埃及语成为官方语言,人们用希腊语交谈,书写文章、信件。这反映了当时(

)A.北非地区出现纸草文献 B.埃及人放弃了文化传统C.希腊人统治着埃及地区 D.希腊化时代埃及的情形20.亚历山大东征后形成的亚历山大帝国吸纳了当时人类的大部分主要文化-波斯文化、埃及文化、犹太文化,甚至印度文化。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A.促进了希腊化世界的形成 B.扩展了亚历山大帝国版图C.促使希腊文化中心的东移 D.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征后的头一个世纪,借鉴几乎是单向的:东方向希腊学习。这时征服者的自信还没衰退,希腊本土的社会活力还衰而未竭,希腊移民涌向东方,带来了他们风格独特的生活方式。希腊化城市中上流社会不管是何种出身、何种文化背景都希望被视为标准的希腊人,他们全盘模仿希腊生活方式。然而,正是在希腊、东方文化交流表面上一边倒的时代,希腊本土的社会结构逐渐被东方早已流行的模式所同化。——摘编自陈恒《从希腊化文化的传播看全球化之起源》材料二蒙古人自身有两个根本因素决定了他们所创建的帝国必然终会衰落。首先,他们的数量不足以服众,因而容易受其属下外族臣民的影响;其次,他们的文化过于原始,难以帮助他们处理与比他们更超前的臣民之间的关系。蒙古人,恰如普希金所说,是“没有亚里士多德和几何代数的阿拉伯人”,这也就是说他们一旦离开了马背,或者说是脱离了他们游牧民族战无不胜的形象,他们就暴露出了他们落后、野蛮、易受同化的本来面目。……无奈文明不及阿拉伯人那么先进的蒙古人不但无法采用宗教和语言来同化他们的人民,蒙古大汗旗下各个汗国的可汗反而还主动接纳了他们所统治的外族人民的语言、文化和宗教,因此也使蒙古人作为征服者的至高地位受到了严重的质疑,成就旷古绝今的蒙古帝国于是就这样毁在了蒙古游牧民族的缺乏文明根基上。——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角度比较亚历山大远征和蒙古西征的异同。(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一般规律。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蒙古军队西征示意图

图2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传播有人把蒙古西征称之为“成吉思汗大交换”,认为蒙古西征可以与哥伦布大交换类比。请提取上述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个“大交换”加以解读。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史料:然而,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时,却也摧毁或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征服地区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这一点极为重要,是后来文艺复兴的社会基础。可以说,没有蒙古西征对欧洲教皇和封建贵族的沉重打击,欧洲社会很难跨入文艺复兴。13世纪蒙古西征,14世纪就开始文艺复兴,两者有着明显的逻辑关系。探究:根据史料,概括蒙古西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D2.C3.A4.C5.A6.A7.C8.D9.D10.B11.A12.A13.B14.A15.A16.C17.C18.A19.D20.D21.(1)异:蒙古西征是单纯的武力征服,而且最终被征服者的文化征服;亚历山大东征不仅是武力的征服还有文化的输出。同:都以武力征服的方式为文化交流开辟了道路,都受到了被征服地区文化的影响。(2)规律:文化的征服才是最持久的征服;在文化竞争中落后文化要被先进文化淘汰;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文化发展的动力。22.成吉思汗西征是为了开拓疆域,远征中亚、西亚、东欧地区。西征被征服地区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破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