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山市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_第1页
(历史)中山市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_第2页
(历史)中山市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_第3页
(历史)中山市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_第4页
(历史)中山市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中山市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满分70分。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入答题卡内。)1.“孔子问于老子,儒家弟子墨子另创墨家,儒家荀子的弟子韩非、李斯又为法家代表。”上述现象充分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儒、墨、法思想主张一致 B.思想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思想家相互学习、勇于创新 D.法家思想继承了道家、儒家2.古代中国音乐理论专著《乐记》中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古代雅典人也崇尚艺术,甚至为公民观看演出提供津贴。这反映了两国A.公民都喜爱艺术 B.都注重礼乐教化C.都注重礼仪 D.都能自由欣赏音乐、歌舞3.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到:“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结合中国思想发展史,关于“儒道”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董仲舒新儒学没有吸收道家思想 B.隋唐时期道家不受统治者重视C.宋明理学没有体现出“儒道互补” D.李贽认为的“道学家”实际是“儒学家”4.从汉武帝时起,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些现象反映出A.科举取士广受诟病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5.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6.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①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②欧美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③封建专制统治极端腐败④社会阶级矛盾非常尖锐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7.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为此,明末清初有思想家提出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B.格物致知C.致良知,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思想8.“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能够应证此话的是:A.二府三司、火药、交子B.交子、指南针、活字印刷术C.火药、理学、通判D.造纸术、理学、指南针9.文化是时代风貌的反映,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艺术特色也有所不同。下列艺术特色的形成与其所特定的时代背景相符的是A.注重规范法度——国家分裂,社会动荡B.忽略法度,追求个性——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多元开放C.世俗文化兴起——商业发展,城市繁荣D.宫廷文学兴盛,奢靡之风盛行——重文轻武10.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①商品经济繁荣②市民文学兴盛③印刷工艺提高④专制政治强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汉赋在武帝时代走向创作全盛时期 B.唐田园派诗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南宋辛弃疾的词慷慨激昂沉郁悲凉 D.明清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世情小说12.明初政府规定:“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死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除本家差役。”这项法规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说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程朱的“天理”观 D.李贽的“二元论”1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主张人文主义思想。二者思想相同的是A.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B.有思想力度的人是万物的尺度C.以人的感觉为判定万物的准绳 D.强调道德行为是以知识为基础14.“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移异乡,事涉数世。”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B.推行三长制C.整顿吏治D.迁都洛阳15.以普罗塔哥拉为代表的古希腊智者学派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相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是A.具有人文意识 B.提倡独立思考 C.关注现实社会D.评判事物标准16.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下列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谭嗣同撰写《仁学》 B.梁启超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D.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28.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思想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2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洋务运动几十年间陆续出现的变法议论终于一步一步地转化为一场社会运动。”这场“社会运动”开始的标志是A.安庆内军械所的创设B.公车上书C.《新青年》杂志的创办D.武昌起义30.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下列最能体现作者这一观点的是A.1689年《权利法案》 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C.1701年《王位维承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1.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三大政策32.“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题中所指文学家应该是A.拜伦 B.巴尔扎克 C.贝克特 D.高尔基33.某中学举办一次文艺活动,演讲的主题包括:司汤达的小说创作、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与俄国革命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柴可夫斯基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A.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B.浪漫主义的文艺C.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 D.现代主义的艺术34.“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35.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维新思想家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A.基因改造工程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0分,第38题10分,共计30分。)36.(10分)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时,董仲舒上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2分)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2分)材料二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l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2)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源于那一场运动?(1分)其分科办学后的教学内容与古代太学相比有何相同之处?(1分)又有何新的时代特点?(2分)材料三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紫癸丑学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3)当年蔡元培主张废除读经的目的是什么?(2分)37.(10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据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1)分别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及“专制主义”的表现(各举一例即可)。(2分)这种“私学文化”反映了该时期社会转型在经济、政治、教育三方面何种的基本特征?(3分)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2)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1分)二者在促进社会转型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2分)请指出导致这种不同的根源是什么(2分)。38.(10分)人的解放过程和“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过程互动,这种互动从根本上体现的是“思想”的价值,思想的力量驱动发展,促进实践。材料一就思想文化领域而言,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的欧洲人……为法国启蒙思想家那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一时间,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吕一民《法国通史》(1)据材料一,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新思想”有哪些?分析这些思想当时在欧洲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4分)材料二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材料三柏利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唯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时代,从此日本成了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3)材料三中“许多潜在的盟友”指的是当时日本社会中的哪些人?日本“学习西方的秘密”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答案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题号192021222324252627答案题号2829303132333435答案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0分,第38题10分,共计30分)36、(1)目的:培养儒家人才,传播儒家思想;提高儒家政治地位,贯彻儒家政治理念。(实行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仁政,限制君权。)(2分)影响: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分)(2)运动:戊戌变法。(1分)相同:读经。(1分)新特点: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或政治制度。重视农、工、商等经济类科目的教学。(2分)(3)目的:通过反对封建统治思想,达到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推行民主共和理念,巩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的。(2分)3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