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二章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读书笔记_第1页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二章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读书笔记_第2页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二章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读书笔记_第3页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二章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读书笔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中编(第二章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考点】一: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一、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在思想特征上,首先,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其次,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第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在艺术特征上,首先,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其次,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第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司汤达、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侧重于表现内部心灵世界的真实性,而巴尔扎克、狄更斯、果戈理等作家侧重于表现外部社会形态,第四,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二:现实主义在各国的发展成就二、19世纪英、法、俄三国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比较。相同点:1.19世纪英、法、俄三国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2.都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的、本质的、真实的东西,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3.他们都特别注意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注重表达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对社会的批判,是从改良主义制度出发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4.都注意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异同点:法国文学的特征:1.政治题材和主题突出。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2.揭露了金钱的罪恶。3.描写了个人反抗者形象。英国文学的特征:1.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2.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矛盾。3.具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的倾向。4.女性文学异军突起:经受过女权主义洗礼的英国妇女开始觉醒,她们用文学来实现自身的价值。(玛丽·雪莉、乔治·艾略特、勃朗特姐妹)俄国文学的特征:1.文学与人民解放运动紧密相连,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为主要内容。2.具有悲怆的情调,反映时代的苦难,表达了知识分子忧愤、焦虑及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3.独特的形象系列:多余人、小人物形象。4.有系统的进步理论作指导: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的美学。三、基本概念1.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自然科学实证哲学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确立,欧洲逐渐形成一种比较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文学上,浪漫主义逐渐衰退,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用人道主义批判社会弊病和人性缺陷,追求细节真实性,塑造典型性格,逐渐成为作家们的主要倾向。20年代,斯丹达尔率先提出现实主义的文学纲领,后经巴尔扎克、俄国的别林斯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理论支柱。创作上各国出现一系列大作家,大作品,在19世纪成为主要的文学潮流。2.“一派出色的小说家”:英国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最早最快的国家,因而,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较多地表现了劳资矛盾以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生活,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特别浓。英国现实主义于30年代产生,到40、50年代达到繁荣,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马克思所称赞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他们是狄更斯、萨克雷、夏绿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等。3.宪章派文学:出现于19世纪30-40年代,是早期无产阶级文学之一。英国产业革命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激化了劳资矛盾,宪章运动兴起。诞生于这一背景下的宪章派文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强烈的战斗性。作者多为产业工人,作品取材现实,内容丰富,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主要体裁是诗歌,特别是群众喜爱的歌谣体和圣诗体诗歌。代表诗人有琼斯和林顿等。4.“自然派”:“自然派”是19世纪30-40年代在俄国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该派别领袖是果戈理。许多青年作家追随果戈理,文坛出现了一批所谓“果戈理传统”的作家。批评家布尔加林说他们是只写黑暗的“自然派”,别林斯基则在以自己的理论著作接过这个名词,肯定“自然派”的创作,并加以理论总结。于是,“自然派”成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这一派的作家极力忠实“自然”即现实,抨击腐朽的农奴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生活,关注妇女的命运。在题材上多以小官员、职员、农奴等小人物为主人公。体裁以小说为主。5.“小人物”:特指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种小人物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底层,生活困苦,地位卑微,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那些“大人物”统治的牺牲者,是被剥削、被欺凌的典型形象。作家对他们寄予同情与怜悯,并通过这类形象批判沙皇专制制度。6.多余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但是这一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从奥涅金到奥勃洛摩夫,“多余人”形象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7.新人:“新人”指的是19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这些形象尽管个性相异,但大多出身平民,具有坚定的意志、明确的理想,以及实干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屠格涅夫在小说《前夜》中最早塑造出了“新人”英沙洛夫的形象,但车尔尼雪夫斯基小说《怎么办?》中的“新人”罗普霍夫等形象则更为典型。8.“奥勃洛摩夫性格”:奥勃洛摩夫是俄国作家冈察洛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