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原卷版)_第1页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原卷版)_第2页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原卷版)_第3页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原卷版)_第4页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过程(1)15-16世纪中叶①西班牙: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到16世纪中叶,西班牙已经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②葡萄牙:紧随西班牙之后侵入拉丁美洲,建立了巴西殖民地。(2)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中绝大部分土地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被荷兰、英国和法国占据。2.统治(1)政治上①西班牙在其殖民地建立了几个总督辖区进行管理,国王任命总督和高级官吏,并派人监督总督,总督代表国王在辖区内行使军事、行政和司法的最高权力。②葡萄牙在巴西设立总督制度,国王任命总督治理巴西。(2)经济上①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②黑奴贸易: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为弥补劳动力不足,他们从非洲贩入黑人奴隶。③限制发展:为保证殖民者的利益,宗主国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15、16世纪的殖民扩张(以葡萄牙、西班牙为主)(1)葡萄牙: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最初在亚洲建立商站、以控制商路。到16世纪中叶,葡萄牙已经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几十个商站。(2)西班牙:与此同时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将其变成了殖民地。2.17世纪及其之后的殖民扩张(主要国家:英国、荷兰、法国)(1)南亚: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2)东南亚①荷兰:17世纪初,侵入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巴达维亚殖民地,后来占领整个印度尼西亚。②英国:到19世纪末,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③法国:19世纪末,侵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挝。④美国:19世纪末,从西班牙手里夺得菲律宾。(3)西亚①对奥斯曼帝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俄等国纷纷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奥斯曼帝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②对伊朗:俄国和英国不但控制了伊朗的经济和内政,而且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4)东亚①对中国:鸦片战争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对朝鲜: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15世纪—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殖民者在西非、中非和南非的沿海地区占领重要的港口和城镇,进行了持续几个世纪的奴隶贸易。2.工业革命后:逐渐放弃了罪恶的奴隶贸易,转而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1)英法在北非的殖民侵略①英法争夺埃及:英法重点争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埃及,两国控制苏伊士运河与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②英国的殖民:埃及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③法国的殖民:19世纪30年代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2)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争夺(南部非洲)①19世纪后期,加快侵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步伐,各自制定侵略计划。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法国: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从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东非的索马里。德国:希望在赤道两侧建立自己的殖民地。②柏林会议背景:在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时间:1884年。参加国:英、法、德等国。内容:A.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B.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影响: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时间:19世纪末_20世纪初。2.标志:亚非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3.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瓜分世界完毕。4.影响(1)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2)世界格局: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3)殖民统涨。五、世界殖民体系建立的历程及推动因素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殖民体系的雏形开始形成。2.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和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大量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输出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使得这些地区打破封闭落后的状态,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殖民体系也相应初步形成。3.19世纪中期以后,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部分地区纷纷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六、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1.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与生活的相互联系,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结束了殖民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客观上推动了殖民地向现代文明的转化。2.从世界格局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是西方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宰割、奴役的产物,不仅使亚非拉国家和地区遭受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把它们变成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形成以欧洲为中心,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背景(1)政治上: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埋下了拉丁美洲人民争取独立的火种。(2)经济上: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3)思想上: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4)外部条件①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②美国的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2.表现(1)1804年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2)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下,经过多年征战,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3.结果(1)独立以后,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国。但是,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2)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3)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在对拉丁美洲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还进行武力干涉,这就是所谓的“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4.拉丁美洲民主革命(1)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2)墨西哥革命①时间: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②结果:在农民起义军的支持下,墨西哥人民赶走了独裁者。虽然美国干涉造成了革命的反复,但是,1917年,墨西哥仍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③意义: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二、亚洲的觉醒1.背景(1)政治上: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2)经济上: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3)思想上: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2.性质: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3.概况(1)印度民族解放运动①1885年,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国大党”(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②1905年,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③1908年,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成为反英斗争的高潮(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2)伊朗立宪革命①时间:1905—1911年。②成果: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③结果:在伊朗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④影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3)中国辛亥革命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②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4.亚洲觉醒的意义(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标志着亚洲各地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在客观上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亚洲成为反帝斗争的重要阵地。(3)传播了民主思潮,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4)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形成,古老的亚洲开始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5)颁布资产阶级法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推动了亚洲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标志着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三、非洲的抗争1.背景:帝国主义瓜分非洲。2.斗争形式:武装斗争。3.概况(1)埃及抗英①政党: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②口号: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③概况:1882年,祖国党领袖、爱国军官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抗英斗争。④结果:抗英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2)苏丹马赫迪起义①背景:英国在控制埃及的过程中,也把侵略矛头指向埃及的邻国苏丹。②过程:1881年,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者。这次武装起义持续近20年,起义者曾占领苏丹大部分地区。③结果:起义失败,英国控制了苏丹。(3)埃塞俄比亚抗意①背景: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②过程: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全国人民英勇抵抗。③结果:1896年埃塞俄比亚人民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4.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四、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西方列强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实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激化了这些地区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2.19世纪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