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版小学音乐第九册教案-2_第1页
沿海版小学音乐第九册教案-2_第2页
沿海版小学音乐第九册教案-2_第3页
沿海版小学音乐第九册教案-2_第4页
沿海版小学音乐第九册教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沿海版小学音乐第九册教案目录第一课学唱一首合唱歌曲第二课听赏一首歌曲第三课音乐故事——知音第四课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第五课学唱一首英国歌曲第六课进行曲第七课学唱两首不同色彩的歌曲第八课民间小歌舞剧《小放牛》天河区泰安小学林泽敏第一课学唱一首合唱歌曲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海鸥》二、音乐知识:副旋律三、活动与练习教学目的:通过听唱歌曲《海鸥》和欣赏乐曲等内容的学习,从而配合学生学习新的音乐知识副旋律。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海鸥》教学难点: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常规教学,使学生了解上音乐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教唱问候歌与再见歌,请学生倾听课堂中的各种音乐术语。二、发声练习:断音、连音练习2/450|50|53|1—||mimimimamama提示:这条练习常在开始时用,充分利用好m把声音送上去,腹肌动作有力而不僵,声带在气息的强有力支持下,迅速闭合好,唱连音时有一种在高位置上叹气的感觉,把声音甩上去,E调半音往上,再下行练到C调。三、学唱歌曲《海鸥》:1、听歌曲录音,听到副旋律时举起右手,并在乐谱上找出歌曲《海鸥》的副旋律2、结合歌曲旋律做一些大跳音程的发声练习和听音练习3、再听歌曲录音,用手划出歌曲的主、副旋律线条,体会两条旋律线的异同4、让学生用听唱法学唱这首歌曲5、把学生唱准大音程和用气息支持来演唱高音作为重点来练习;6、引导学生自学第二声部,找出难点与学生一起解决7、启发学生通过听唱歌曲,说出歌曲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四、活动与练习:1、在全曲学会的基础上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2、节奏练习3、看画讲故事4、听辨旋律练习5、按书上的要求写出图片中的乐器名称五、课堂小结:通过歌曲《海鸥》的学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教学反思:第二课听赏一首歌曲教学内容:一、听赏歌曲《小熊过桥》二、活动与练习教学目的:一、通过听赏歌曲《小熊过桥》,学习音乐知识:回旋曲二、在活动与练习中引入情节音乐练习教学重点:听赏歌曲《小熊过桥》,认识回旋曲的结构教学难点:分析回旋曲的结构特点,辨别回旋曲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常规教学,使学生了解上音乐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唱问候歌师生互相问好,请学生倾听课堂中的各种音乐术语。二、导入新课:借助于图片和画面,通过对比,让学生从视觉上得到启发认识相同和不同的部分。三、音乐知识:回旋曲式回旋曲式起源于欧洲民间的轮舞曲,它以一再反复的基本主题和若干不相同的插段交替出现为原则,基本主题音乐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中间插段音乐与主题是不同性质的乐段,而且要形成对比,其图式为:ABACA,这种曲式适宜表现活泼欢腾的情绪,很多交响曲的末乐章常用回旋曲式。四、学唱歌曲《小熊过桥》:1、视唱乐谱,难点在于节奏变化多,用“lu”跟随钢琴模唱,但节奏一定要准确2、用手号辅助唱准八度音程。五、活动与练习:1、听赏《小熊过桥》乐曲,谈谈自己对这首乐曲的感想2、听一听这段旋律在曲子中出现了几次3、听赏乐曲《娃哈哈》,听出其中哪些部分相同哪些部分不相同,跟随音乐律动4、师生讨论哪种演唱形式用在歌曲的哪个部分合适,根据剧情共同创编小歌舞剧六、课堂小结:通过歌曲《小熊过桥》的听赏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的好习惯的培养教育。教学反思:第三课音乐故事——知音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装饰音——前倚音二、学唱歌曲《桔梗谣》三、活动与练习教学目的:一、通过学习懂得装饰音中前倚音的唱法二、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和前倚音在作品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学会在旋律进行中准确地表现出前倚音的效果,用比较法和情境教学法来突破难点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常规教学,使学生了解上音乐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教唱问候歌与再见歌,请学生倾听课堂中的各种音乐术语。二、发声练习:吐字灵活的练习:2/45432123#4|5—||yoyo提示:每拍开头唱出重音,但不要太过重,口腔内动作要小,每拍四个音唱均匀,横膈膜积极主动,先慢后快三、学习音乐知识——前倚音1、通过形象的变化来导入教学2、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通过装饰的手法,使它变得更加好看,音乐跟日常生活一样,也要经过装饰,使音乐变得更加优美、动听3、让学生模唱没有带倚音的乐句,请学生分析有什么异同4、听歌曲伴奏,打三拍子,让学生听到装饰音的地方四、学习歌曲《桔梗谣》1、介绍桔梗这种植物2、听歌曲,划分乐句3、一共有七个乐句,让学生分角色演唱4、换气记号的讲解,要统一学生在演唱时的统一换气5、学会唱时正确的换气,缓慢的吐字五、课堂小结:通过歌曲《桔梗谣》的学唱教授学生的音乐知识,掌握新的音乐知识。教学反思:第四课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教学内容:一、音乐欣赏《光明行》二、音乐知识: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三、学唱歌曲《长城谣》教学目的:一、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情绪二、说出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的名称及特点三、了解民族音乐,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教学重、难点: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情绪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二胡曲《二泉映月》进入教室,课前常规教学,使学生了解上音乐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教唱问候歌与再见歌,请学生倾听课堂中的各种音乐术语。二、导入新课:提示: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什么乐曲?你感觉到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乐曲缓慢、抒情、优美)三、欣赏《光明行》教学:1、欣赏《赛马》片段,让学生感受二胡还可以表现欢快的情绪,二胡除了能表现抒情、优美、活泼欢快的情绪,还可以表现沈阳的情绪呢?2、欣赏二胡独奏曲《光明行》作者简介:刘天华是我国杰出的民族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为我国的民族音乐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光明行》就是“光明之歌”的意思3、再欣赏全曲,讨论乐曲的表现情绪(雄壮有力)4、请学生随着音乐自由律动,感受音乐情绪提示:这首乐曲从整体来说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有朝气、很雄壮、鼓舞人心)5、听各乐段主旋律,分辨曲式结构,让学生分辨是重复还是对比6、让学生用图形和颜色将曲式结构表示出来7、学生感受各乐段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用简洁的词语概括8、视唱第一段的主旋律四、欣赏《二泉映月》教学:1、介绍民族乐器——二胡2、了解我国民族乐器二胡的构造、音色特点和演奏方式3、完整的欣赏乐器《二泉映月》,采用多媒体的画面4、请学生欣赏完后用一个词来表述自己的感受5、分析乐句旋律特点:句句紧扣、环环相连、鱼咬尾连环扣的创作手法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之一6、分析乐句的情绪:第一乐句沉思、倾诉第二乐句悲切、感慨第三乐句激动、愤恨7、用古诗启发情感,通过我国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春望》,启发学生的情感: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8、为主题旋律填词9、利用现在的资源进行集体都能参与的表演方案10、复听全曲,进行全曲的结构分析,音乐一共出现了六次,结构图:引子A+A1+A2+A3+A4+A5,象这种曲式在音乐中称为变奏曲式,这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最常见的结构11、欣赏不同形式的《二泉映月》(箫、通俗唱法、管弦乐队)五、认识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通过各种图例和实物给学生介绍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形状、大小、发音特点、演奏方式六、发声练习:1=C—F4/45544|3532—||13132424|13132—||lululululululululululululu提示:乐器视唱齐奏、合奏;分别用连音和跳音合唱七、学习新歌《长城谣》1、听歌曲旋律,分辨乐句,并用不同的动作表示歌曲2、出示歌谱,模唱旋律,并请学生在歌谱上表示出曲式结构3、要求学生找出比较难的节奏,请部分学生指导,全体学生完整地口读、手拍、脚踏歌曲节奏4、视唱旋律,然后边唱边用手划旋律线5、朗读第一段歌词,解释词义,纠正读音,学唱歌词6、用讨论的方法谈谈歌曲AB两个乐句存在哪些对比?引导学生对两个乐句的旋律线、节奏、情绪进行比较7、讨论用哪些方法表现歌曲中的对比,让学生分别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歌曲八、活动与练习为歌曲设计伴奏:展开课堂讨论,,为了增加A和B的对比色彩,设计选择不同的乐器和伴奏音型:A句三角铁:X———B句双响筒:XXXXXXXX2、节奏问答练习:一方用4拍节奏提问,另一方用有对比的4拍节奏回答模仿歌曲的A和B乐句,在C、D、E、G、A五根音条上敲出简单而有对比的旋律3、做律动辨别音乐的曲式结构九、课堂小结:通过歌曲《长城谣》的学唱以及欣赏《光明行》,认识了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如今这些乐器已经走向了世界的舞台,成为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希望同学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吧!能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作出自己的贡献。教学反思:第五课学唱一首英国歌曲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音区二、学习歌曲《友谊地久天长》三、听辨民歌教学目的:一、音区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新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已积累了一定的各音组合经验的基础上,对音组及各音区的特殊音色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二、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指导学生感受并体验苏格兰民歌的风格,并从中领悟到从小要学会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三、通过听辨民歌相同和不同的风格,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利用多媒体观看一段影片的片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本课的学习内容预习,使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课前常规教学,使学生了解上音乐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二、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课前所欣赏的影片中的主题歌《友谊地久天长》又名叫做《过去的好时光》,是一首苏格兰民歌,它是在1788年由苏格兰的诗人彭斯从一个老人那里记录下来的。1940年美国米海梅公司拍摄影片《魂断蓝桥》将此曲填词改编为插曲,从此这首歌曲便闻名于世。三、发声练习:带有变化音的练习:6/81712#12|3#23434|5.500|5#45434|3#232#12|1.100||:提示:注意变化音的音准,抓住基本音级,带升号的音往他的上方音靠近,音唱准后,可用ya音练习。四、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1、完整的欣赏一遍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2、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一问一答得对歌形式,提醒学生在唱又切分音、附点音符的地方要唱好,并把有附点音符与没有附点音符,有切分音与没有切分音的两种唱法让学生比较3、分析歌曲的风格,曲式结构,有节奏的朗读第一段歌词用“啦”模唱歌曲旋律4、学唱歌词5、反复唱有切分音和附点音符的乐句及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6、感受歌曲的风格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五、活动与练习六、课堂小结:通过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的学唱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育,指导学生感受并体验苏格兰民歌的风格,并从中领悟到从小要学会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教学反思:第六课进行曲教学内容:一、学习用2/4、4/4、6/8节拍所写成的歌曲二、学唱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三、学习进行曲,掌握这种曲式结构教学目的:把“听、唱、动、奏、忆、创”全部融入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多种手段,充分的了解什么是进行曲教学重点:掌握进行曲的特点、结构、情绪教学难点:用快速、中速演唱进行曲歌曲,按两个合拍即强拍和次强拍来演唱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常规教学,使学生了解上音乐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教唱问候歌与再见歌,请学生倾听课堂中的各种音乐术语。二、发声练习:带有变化音的练习:6/81712#12|3#23434|5.500|5#45434|3#232#12|1.100||:提示:注意变化音的音准,抓住基本音级,带升号的音往他的上方音靠近,音唱准后,可用ya音练习。欣赏一组乐曲欣赏舒伯特的《小夜曲》,提问:听后有什么样的情绪体验?请学生再欣赏两首乐曲《拉德斯基进行曲》、《美国巡逻兵》,提问:听后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联想到什么画面?在什么场合演唱?再欣赏一遍,提问:这两首乐曲在(1)节拍(2)节奏(3)速度(4)力度(5)情绪上有何共同点?导入新课教学——进行曲,找出进行曲的特点深入了解进行曲1、请学生回忆学过的进行曲2、演唱《猎人合唱》,体验其风格特点3、请学生概括什么叫进行曲4、简介进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5、了解军乐队的知识6、让学生讨论歌曲应采用的速度和情绪?应用哪种打击乐器伴奏?四、歌曲创作让学生欣赏运动会的录象让学生用四句话创作一首简单的进行曲3、视唱旋律,并用手号辅助唱音,完整的演唱4、请学生设计打击乐的节奏型,为进行曲伴奏五、活动与练习六、课堂小结:通过进行曲的学唱让学生感受到进行曲是用鲜明的步伐节奏所写成的歌曲,旋律旋法流畅,结构常采用三段体,情绪热烈、雄壮教学反思:第七课学唱两首不同色彩的歌曲教学内容:一、欣赏乐曲,学习音乐知识:大、小调音阶的结构及调性特点二、学唱歌曲《猎人进行曲》、《妈妈之歌》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在已掌握的五声音阶民族调式的基础上,对大、小调音阶的结构及调性特点有初步的了解二、学唱歌曲进行对比的欣赏与教学教学重点:通过欣赏音乐感受调式变化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与色彩,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常规教学,使学生了解上音乐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教唱问候歌与再见歌,请学生倾听课堂中的各种音乐术语。二、发声练习:统一母音的练习4/45555|5———|#4444|4———|aeiouaeiou333|3———|2222|2———|aeiouaeiou111|1———||aeiou提示:此条练习作统一母音的训练,要求在换母音的时候口腔不作太大的变化,母音互靠,唱开口音想闭口音,唱闭口音想开口音,尽量统一。三、学唱歌曲《猎人进行曲》1、听赏音乐一遍,感受大调明朗的色彩和歌曲轻快豪放的情绪2、视唱第三乐段,要求重点唱好前倚音,在唱熟练的基础上加衬词“啦”3、视唱一、二乐段4、找出乐段中相同的乐句并注意区别不同之处,每个乐句均是弱起,要衔接紧凑5、抓住两个乐段中有特征的节奏与旋律,进行比较6、视谱唱词7、朗读歌词抓住两个特点,一是猎人生活的艰辛,二是猎人的勇敢精神8、词曲结合理解内涵,第一段旋律由于跳动较大,节奏变化较多,突出猎人愉快的心情;第二段节奏简洁,旋律平稳,仿佛猎人迈着矫捷的步伐行进在山间小道上;第三段歌词全是衬词“啦”,表现猎人们胜利而归的喜悦心情抓住进行曲的风格,用中速演唱,突出强拍。第二段同音反复较多,注意音准,吐字清楚。第三段“啦”要唱轻松活泼四、学唱歌曲《妈妈之歌》1、听赏一遍歌曲,体会歌曲暗淡的色彩,说明曲调与歌词思乡的心绪结合是紧密的2、学唱歌谱:先复习e小调音阶,帮助学生找到音的位置,感受小调音阶的色彩3、范唱并划分乐句4、自学唱歌谱,提示附点节奏与大跳音程5、重点练习第三乐句,注意音准6、分组接唱,老师弹琴帮助巩固7、视谱唱词,指导学生反复了解词意,注意咬字吐字清楚8、用稍慢的速度练习,换气要统一9、引导学生讨论应用多种演唱形式,激发兴趣,更好地感受小调歌曲的特点五、音乐知识:大调与小调的对比欣赏1、让学生通过歌唱,从感性上对大小调的不同情绪有所体验,在根据教材中的两幅画进而启发学生对调性色彩的感知2、一步步的将学生对大调与小调的认知引向深入,这样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重在让学生感受3、利用这种方法完成课后的活动与练习欣赏乐曲《法朗多尔舞曲》4、简介作者及乐曲5、整体欣赏,在欣赏过程中抓住大、小调对比,着重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色彩对比中加以区别,在大、小调交替的地方让学生分别用左、右手来代表,分析三个主题音乐,提问学生是大调还是小调体裁速度情绪进行曲中速气氛庄重舞曲越来越快欢快活泼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区别大调与小调在色彩上的对比,小调要用暗淡的色彩,描写气氛庄重的进行曲主题教学反思:第八课民间小歌曲剧《小放牛》教学内容:欣赏民间小歌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