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污染问题_第1页
淮河污染问题_第2页
淮河污染问题_第3页
淮河污染问题_第4页
淮河污染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河组员:庞鹏鱼饶鑫孙兆林陶夏秋路超王瑞雪裴录萍马星宇淮河简介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部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东流经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在三江营南流入长江,北流入海另一路在洪泽湖东岸出高良涧闸,经苏北灌溉总渠在扁担港入黄海。第三路在洪泽湖东北岸出二河闸,经淮沭河。全长约1000公里,总落差约1100米。同时也是南北分界线。水资源总量为854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45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流域人口为1.7亿,平均人口密度为630人每平方千米,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5倍。淮河流域有1.8亿亩耕地。淮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以煤炭资源最多,初步探明的煤炭储量有700多亿t。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以阜阳的GDP为例)

自古以来,淮河流域就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江淮熟,天下足。”―这是淮河流域人民对家乡发自肺腑的赞美————然而这些都已成为了历史.............水污染状况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淮河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最终分别在1989年、1992年、1994年爆发了全流域特大污染事件,而支流的污染事件层出不穷。1994年7月,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采取开闸泄洪的方式,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下来。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下游一些地方的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在经过10年一共投入600亿人民币治污后,到2004年,淮河水质竟又回到10年前的水平,这两年来,淮河水质又进一步加速恶化,整个淮河六成水体已经完全丧失水功能,有的河段取得连蚊绳都绝迹了。一个县的100个“癌症村黄孟营村三面环水,连接沙颍河的干渠从村子中央穿过,村里还有许多小沟渠和池塘,基本上都浮满了绿色的藻类,这种生物就是最近因太湖水污染事丵件而“名声大噪”的“蓝藻”。沙颍河的水远看还正常,近看则带着一种酱色。“基本上还是劣IV类水”。“淮河卫士”负责人、环保志愿者霍岱珊说。沙颍河是淮河最大的干流,流经沈丘全境,它的上游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的织染、皮革、造纸等小型化工企业,还有莲花味精、丰原石化等大型国有化工企业,排污压力极大。从项城、沈丘到安徽的颍上,被媒体报道过的“癌症村”不下10个。在基层工作的志愿者们发现的“癌症村”更多,长期在淮河流域从事环保考察和宣传的霍岱珊,在沈丘一地就发现了20多个癌症发病超过100人的“癌症村”。治理成果——十年治污一场梦淮河流域流传的一首民谣如此描述那个刚刚过去的世纪——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拉稀生癌。沙颍河上游的河南周口地区环保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谁都知道哪里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污染源,可人家也是世界最大的味精厂,更是周口最大的利税来源,它不主动配合,你能真的关了它?”2003年,莲花味精曾因“偷修排污暗管”被国家环保总局开出1000万“天价罚单”。但据透露,像莲花味精这样的规模;偷排一天污水就可以节约10万元。污染成因1.自净能力下降

淮河流域共有大小水库5700多座,总容量约260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36座,总库容约187亿立方米,与此相应的是,5000多个闸坝分布在整个水系,改变了淮河水体的时空分布。枯水期一到,闸坝关闭,整个流域水域封闭,水体变换能力差,大量污染物滞留河体,生态基流难以维持,自净能力大为减弱,汛期一旦开闸,高密度污染就此产生,从而造成淮河流域水质的恶化。 2.水资源过度利用

淮河水资源过度利用,直接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淮河水质不能彻底改善的直接诱因。国家环保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淮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800亿立方米,而实际总用水量为530亿立方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超过了60%,这一比例远远超过国际内陆河流开发利用程度30%~40%的上限。

3.工业污染

淮河流域重污染行业仍然居多,造纸、酿造、化工、制药、印染等行业的经济贡献率约占全流域的1/3,而产生的COD和氨氮则占到工业排放的的80%和92%。经过10年来“抓大关小”,调整产业结构,淮河流域工业企业中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不达标的现象已得到有效改善,但部分工业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常常擅自关闭污水处理设施,偷排污水。所以,工业污染仍是淮河污染的重要原因。4.生活污染 国家环保总局统计数据显示,1994~2003年间,淮河流域人口增加了800万;从1999年开始,城镇生活污水首次超过工业污水的排放量,成为淮河的主要污染源,随后几年,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的比重越来越大,部分地区高达87%。生活污水急剧增加,成为影响淮河流域水质安全的重要因素。

5.农村面源污染加重

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淮河流域新的污染源。淮河流域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6,是我国主要的产粮区,流域内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很大。其中约70%的用量残存在土壤和农产品中。大量的农药、化肥、未经处理的农业生产废弃物、农村生活垃圾和废水通过灌溉和降水径流的冲刷进入地下和表层水体中,直接影响到淮河流域的生态系统。

防治对策国外成功经验一、泰晤士河风景如画的泰晤士河曾经是著名的鲑鱼产地。自19世纪工业革命开始,泰晤士河水质迅速恶化,成为世界上污染最早,危害最严重的城市河流之一。而对于污染如此严重的泰晤士河,其主要的治理办法是成立专门委员会和水务局,对其流域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提出水污染控制政策法令和标准,对直接向泰晤士河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作了严格的规定,根据有关法律,工业废水必须由企业自行处理,并在符合一定的标准后才能排进河里。没有能力处理废水的企业可将废水排入河水管理局的污水处,但要交纳排污费。检查人员还会经常不定期地到工厂检查。那些废水排放不达标又不服从监督的工厂将被起诉,受到罚款甚至停业的处罚。并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同时在1974年和1991年英国的《污染防治法》和《水资源法》的颁布实施也对其保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经过100多年的治理,泰晤士河已经成为国家上治理效果最显著的河流,是世界上最干净的河系之一。而对河段实施了统一管理,把全河划分成10个区域,合并200多个管水单位而建成一个新水务管理局——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被欧洲称为“水工业管理体制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二、莱茵河

五六十年代始莱茵河的水质遭受污染,1972年水质污染最为严重。莱法州的美茵兹市河段溶解氧几乎为零;路德维希港市河段位于世界第二大的化工企业巴斯夫公司(BASF)下游的水域被称为“死河”,鱼虾绝迹。1986莱茵河生态再次遭受举世震惊的严重破坏。11月1日深夜,瑞士巴富尔市桑多斯化学公司仓库起火,装有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毒物随着百余吨灭火剂进入下水道,排入莱茵河。警报传向下游瑞士、德国、法国、荷兰四国835公里沿岸城市。翌日,化工厂有毒物质继续流入莱茵河,后来用塑料塞堵下水道。8天后,塞子在水的压力下脱落,几十吨含有汞的物质流入莱茵河,造成又一次污染。事故后,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提出法律性文件《防止事故污染和工厂安全》,以后又提出若干技术要求,包括防止泄露的安全要求、有害物质防倾覆技术要求、管道安全技术要求等。这个机构还对莱茵河沿线的所有工厂进行了清查,同时责成各国政府部门定期检查这些工厂设备安全情况。其后经过流域各国十几年的共同努力,莱茵河的水质有了极大的改善。三、琵琶湖

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是Keihanshin(Kyoto,Osaka和Kobe)地区重要的生活和工业水源。随着溢贺县工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增加,以及农业污染物排放和水土流失等,使湖体水质逐渐恶化。到2O世纪70年代初,琵琶湖水质污染达到了高峰。为了使环境负荷不超过正常流量,保证自然循环过程中的净化能力,保护水域生态系统,保证水环境的安全,日本政府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1、制订了一系列的环境标准。

2、对某些特殊区域实施排水总量控制。

3、建立了无过失赔偿责任制度。

4、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制。

5、加大生活污水的处理力度

6、加大基础设施(下水道)的建设力度等。淮河水污染治理面临问题

(1)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一些地方政府负责同志至今还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甚至充当违法排污企业的保护伞。(2)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太慢,造纸、食品酿造、化工、纺织印染等一些高耗水、重污染行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占工业排污总量的70%以上。(3)环保法律所赋予的执法权限有限,使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的老问题依然存在。(4)水环境监管职能交叉,体制不顺,环保部门对水污染防治难以实施统一监督管理。(5)污染治理市场化机制没有形成,治污资金严重缺乏,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正常运行率极低。(6)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闸坝林立,水体自净能力减弱,汛前腾库时容易引发水污染事故。

攻克这六大难题,淮河治污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为此提出如下方案

对淮河污染的防治措施

1.改善管理机制。

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体制基本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一样。但问题在于我国对环境保护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权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水环境管理权之间的关系未作明确、详细、可操作的规定,导致实践中经常出现各部门之间“争夺权力、推诿责任”的现象,不利于水污染的全面系统防治。在中央和地方水污染防治管理的关系上,我国实行分级管理制,很容易出现水污染防治工作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的情况。因此,我国有必要结合国情,借鉴他国经验,明确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中央和地方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权利义务。

2.加大执法力度

在现阶段,人们环保意识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严格执法应该是调整人们经济利益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最重要手段。“三湖三河”的环境污染和对流域工业企业所采取的集中式限期达标排放、“零点行动”等等,说明了以往我们在执行有关环保法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多年来,我国已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法规体系。但是,在严肃执法、公开查处上还比较薄弱。因此,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和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是当前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阜阳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市,但是,阜阳人民在大局面前,不顾经济上的重大损失,以壮士断臂的决心和气魄,提出了“宁要淮河清,不要污财神”。果断采取“关、停、禁、改、转”措施,1996年关停了119家污染严重的小制革、小化工等“十五小”企业。1997年,阜阳市境内工业企业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3.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水环境及生态影响的研究淮河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因此需要合理开发和利用,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及配置过程的不同阶级,可能对水环境及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就需要进行科学论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尤其是大型水利水电工程。4.强化分区保护战略,逐步治理点源污染

要落实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空间功能布局,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方向,统筹协调流域上、下游经济发展和水质保护的矛盾。合理控制农业化肥施用量,严格控制高毒和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加强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控制。

5.利用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鼓励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和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发展节水型工业。淮河流域出现严重的水环境问题与其选择和实施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密切关系。谋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必须加快从粗放型增长模式向集约型模式的转变,

使速度扩张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工业,

提高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的产品份额,

走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