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屈原的时代精神_第1页
浅谈屈原的时代精神_第2页
浅谈屈原的时代精神_第3页
浅谈屈原的时代精神_第4页
浅谈屈原的时代精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屈原的时代精神“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上册)。陈寅恪先生所标举的“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源出自屈原。《九章》、《哀郢》都是屈原的杰作,皆寄托着诗人忧民念国的深厚情怀。屈原虽遭冷遇,甚至流放,仍心系楚国,徘徊而不忍离去。郢为楚国都城,被秦军攻陷。屈原“哀古都之弃捐,宗社之丘墟,人民之离散,顷襄之不能效死以拒秦,而亡可待也。”(王夫之《读通鉴论》)在屈原的心目中,统一天下的不应是秦国,而是楚国。当时的楚国,其疆域比秦、齐大,还占着富庶的长江流域,统一天下并不是没有可能的。他之所以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也是这个缘故。长江流域多半为楚人所开辟。长江以南本为北方文化所不及。楚人开拓了中国的南部,和早就由殷人所开拓的中国北部,在战国晚期,也就是屈原生活的时代,在文化上已得到了统一。楚人本可以进一步实现全中国政治上的统一,却遇着了励精图治的秦人。秦人乃后起民族,崛起于西北,占据居高临下的态势,凭借军事上的优势,像周人灭殷一样,把六国给灭了。六国中的楚国人是最不甘心于亡国的。秦、楚争霸的焦点恰在顷襄、怀两世,而屈原又生逢其时。楚王若真是有为之君,最后胜利不见得属于秦国。然而,他的抗秦方略终不见实行,却在有生之年看见了国都的破灭。这样的结局岂是他所能释怀的?屈原的不甘心代表了楚人的不甘心。从不甘心之中滋生的《九章》《哀郢》就是楚人发自肺腑的心声。楚人特别钟爱屈原的诗作,尤其哀悼他的死,更因他的诗与死而激发了全民族的义愤。“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便是这种民族精神的纵情迸发。这个心愿最终由楚人项梁、项羽实现了。有意思的是,屈原与寅恪先生同一属相,都属虎。屈原属虎,这是他自己在《离骚》中说的:“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摄提”为岁名“摄提格”的简称,指太岁在寅之年,即寅年。“贞”,即正。“孟陬”,夏历正月,即寅月。正月是一年的开始。“庚寅”,指庚寅日。这二句的意思是说,太岁星在寅年正月庚寅那天,我降生了。这是屈原自述降生在寅年寅月寅日。出生的年、月、日均有明文记载,在二千多年前算是仅有的一例。有人因而称《离骚》是屈原的自叙传。屈原究竟生于哪一年?学术界意见极为分岐,大约有十几种不同的说法。本文以屈原自述为准。屈原是战国晚期楚国人。楚地民俗,男性的生日以寅为好。屈原生于寅年寅月寅日,乃楚人最吉利的日子。生于非同寻常的吉日,又处在当地习俗的熏陶之下,不免对他的一生产生某些心理上的影响。屈原生当战国时期,他的精神与思想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春秋战国之交,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震荡的时代,也是制度变革的年代。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对人的看法的改变。从事生产劳动的最低层的人,在卜辞里还与牛、马并列,论价值比牛马还低,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价值也随之提高了。尤其在春秋末年,私家与公室之间围绕争取民心这个轴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从而把民众吸引到这场斗争中来了。私家由于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在齐国取代了姜氏的统治,晋室则由韩、赵、魏三家所瓜分。人民参加了这场斗争,甚至成为斗争的主力,自然就得到了解放的机会。正是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中,作为生产者的人,其价值、地位、身分都逐渐地得以提升。反映在思想意识中,对人的看法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显著表现在儒家倡导的“仁”。仁字在殷、周时代的文献与器物中都不曾见过。它是一个新名词,意思是要把人当成人看待。初期儒家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倡导“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把天子与庶民摆在平等的地位。到孟子时,更是实话实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改变当时具有普遍性。除儒家主张“仁”、“泛爱众”之外,道家主张“慈”,墨家主“兼爱”,名家主张“泛爱万物,天地一体”。这种观点与旧时代的等级观,与“惟辟(王)作福,惟辟(王)作威,惟辟(王)玉食”的旧观念,都是大相径庭的。这种划时代的变革反映在屈原的作品中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中不察夫民心”。(《离骚》“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哀郢》)字里行间充斥着真挚动人的感情,以民所感为己所感,以民生疾苦为自身的疾苦。特别是那两句:“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抽思》),显示其爱民之心切。他本来打算放弃一切往别处跑的,但一念到百姓受苦受难便扼自镇定下来。后人往往不理解屈原的人道主义情怀,甚至非难他露才扬己,怨刺君王,强非其人,不知明哲保身。其实,这只是表明,在屈原的心目中,人民占有比君王更重要的地位。惟其如此,人民才永远怀念他,把他的忌日当做全民的节日。关于他的传说亦在民间广泛流传。此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没有一个文人墨客在人民心中占有如此重的份量。屈原的时代精神,不仅表现在忧民爱民,而且表现在念国怀乡之上。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遭怀王疏远、顷襄王流放后,在走与留的问题上曾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且看:“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离骚》)欲留无望,欲去不忍的内心挣扎在屈原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离骚》全篇紧扣“离”、“骚”二字,抒发了诗人的离别之忧。“骚”而欲“离”,不能也;弃置而复依恋,不忍也;欲去还留而难留,不易也。“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也。”屈原不畏离别,只怕楚王主意不定。他与己原已契合,为何忽然变卦?去留之难,郁结于心,曲折不畅。《离骚》的主体内容是主人公上天入地的三次遨游。第一次:叩天庭。从舜的葬地苍梧出发,日夜兼程,中经悬圃、咸池、扶桑,直奔天庭大门。主人公欲叩问天庭,不料在门神那里碰了个钉子,从清晨一直等到黄昏,天门始终未为他洞开。天路既不通,人世又污浊,诗人别无选择,只得再寻出路。第二次:求下女。主人公求宓妃(伏羲氏的女儿),见佚女(有娀氏的二个美女),留二姚(有虞氏的二个女儿),“求索贤人与己合志者”。不过,这些美女皆如此难求,要么其人轻浮,要么媒人乏力,要么竞争落败。总之,三次求女都以失败告终。万般无奈之中,诗人拟听从别人的劝告,远走高飞。去,还是留,诗人内心的挣扎被推向崩溃的边缘。第三次:睨旧乡。这一次遨游仪仗最盛,八龙为驾,千乘并驰,瑶象饰车,凤凰承旗,各路神灵奔走效力。主人公朝发轫于天津,夕至乎西极,走流沙,沿赤水,过不周山,转道昆仑,直指目的地西海。这里是祖先的发祥地,也是诗人心中的“旧乡”,即故乡。诗人的情绪在这次遨游中变化最为剧烈。奏响《九章》,伴随《韶》乐,翩翩起舞,何等潇洒,又何等快乐!然而一见“旧乡”,诗人即仆悲马怀,迈不开步子了!《离骚》终篇于“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意思是说,算了吧!既然国人莫知我,美政莫足与为,我又何必怀念故都呢?只有效法彭咸、以身殉国这一条路可走了!这四句可谓屈原的绝望之辞。从极度欢乐跌落到极度悲愤,诗人的情绪几达痴狂状态。这四句也是全篇抒情的最高潮。三次遨游,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真情写照,也是主人公九死不悔心路历程的形象显现,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探索。三次遨游,把现实与想象交织在一起,主人公仿佛具有驱遣一切的魄力,整个宇宙都以他为中心,天上人间皆为他所用,任其支配,从而突显了诗人的艺术形象,增强了全篇的浪漫主义色彩。三次遨游,将生动情节与瑰丽画面交错起来,用极独特的艺术手法叙写主人公念乡爱国的博大情怀,从而深化了作品主题。这正是屈原诗作被誉为“逸响伟辞,卓绝于世”(鲁迅语)的缘由所在。屈原在上天入地的遨游中,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或内心挣扎,上下求索而不能如愿,依然是欲去不忍,欲留不能。《九章》各篇就展现了屈原历时二十多年的流放生涯。屈原流放所经历的行程,并非无目的地四处流浪,而是流离于当时楚国的交通干线、边疆要塞,上达汉北,下至黔中,徘徊于郢都(今湖北江陵)周边,念国之心,无日或已。流放中的屈原大致经历了以下三条路线:第一条是从郢都沿长江东下,抵达庐江、陵阳。《哀郢》对此有具体描述。《橘颂》、《惜诵》亦有所涉及。《哀郢》写于屈原放居陵阳九年之后,追叙顷襄王二年被放启行的情景。据《史记》记载,顷襄王元年秦军攻楚,取略十五城,汉北吃紧,威胁郢都。次年仲春,民多逃亡,屈原与“离散而相失”的民众一起,开始了流亡生涯。他们从郢都出发,途经夏首、洞庭、夏浦等地,陵阳为此行的终点。当时吴、越诸国已灭,楚国东境相对安定,而西北与西南,则与秦境犬牙交错。第二条是溯(长)江而返,再溯汉水而上,抵达汉北。屈原流放陵阳九年,无时不思念郢都,但顷襄执政,群小专权,赦免既不可望,归郢亦不可能。于是,丹阳废都、楚先王陵墓所在地自然成了屈原向往的目的地。丹阳(河南西峡)一带历来为楚秦必争之地。所谓“商、於之地”就在丹阳附近。丹阳既有先王的坟茔地,又是楚国的西北门户,因而迭遭秦军侵凌。屈原离陵阳趋丹阳,既有祭祖坟以慰念国之情,也有关注祖国安危,观察楚秦对峙态势之考虑。第三条是沿汉水南下,又西南溯沅讧直抵溆浦,尔后掉头而东抵达汩罗。屈原虽走汉北,却仍心系郢都,对楚王也没有完全绝望。《涉江》是作者由汉水涉长江,转而西行过洞庭湖口,再溯沅江直达溆浦时所作。屈原在郢都外围盘桓多时,方才决定南行,抵达辰阳、溆浦。《悲回风》写于到溆浦短暂停留之时。溆浦属楚之黔中郡,与秦之蜀郡接壤。秦国曾扣押楚怀王,要挟割让巫郡与黔中郡与秦。屈原由西北与秦接壤的丹阳一带辗转到西南与接壤的溆浦,就是因为两地在他流放期间先后发生过危机。《怀沙》、《惜往日》乃是屈原之绝笔。公元前278年秦军攻陷郢都,烧毁楚国宗庙王陵。次年又攻克巫郡与黔中郡。屈原很可能在黔中郡失陷之前就离开溆浦。但此时他尚存光复之志,直到退入腹地,耳闻目睹,方知复国无望,“卒归无路可走”,终于怒斥“壅君”,自沉汩罗。“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惜往日》)屈原用全部生命谱写了《九章》的最后一章。屈原是楚国人,出身贵族。《离骚》头二句自叙身世:“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此“高阳”,并非传说中的“高阳氏”颛顼,而是“生于西徼若水,在昆仑之麓”,后来号称“高阳”的那个传说中的人物。高阳帝随着楚民族沿汉水向东南迁徙,逐渐成为南楚的至上神。“高阳”这个本在西方的地名,也随之搬至南方楚国版图内。楚的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区和江汉平原一带。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常与周发生战争,周人称为荆蛮。熊渠做国君时,疆士扩大到长江中游。国都也从丹阳搬到江边的秭归,屈原就降生于此地。屈原以高阳与先祖伯庸并举,并非出自偶然。古人追述世系,往往神界始祖与凡间始祖并提。也就是说,高阳是屈氏的神界始祖,伯庸是凡间始祖。西周奉行的宗法制将宗庙与社稷摆在相同的位置,最重祭祀祖宗与孝敬父母,而楚人则无此习俗。“皇考”在先秦至西汉有不同的用法,既可指祖父以上的先人或远祖,也可指亡父。东汉以后,专指亡父。《史记·楚世家》记载:“熊渠生三子,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此举实乃对周王室的藐视,也是对蛮夷之辱的回应。后来熊渠虽被迫取消了诸子的封号,然而已铸就了楚人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桀骜不驯的性格。率先问鼎于周天子的,不是别人,正是楚王。楚人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东周初期,熊通自封为楚武王。春秋时兼并周边小国,屡与晋争霸。战国时攻灭越国,疆域扩大到今江苏和浙江。春秋战国时期,历代楚君皆称王,公开与周天子分庭抗礼。伯庸的受封之地为靠近庸的甲水边上的句澶,屈氏出身句澶,句澶王的封号与甲水有关,是故屈氏又称甲氏。楚国公族昭、景、屈三姓,昭、景以职任称著,屈氏,是以封地而称著。屈原在怀王朝曾任三闾大夫与左徒二职。前者“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王逸《离骚序》)后者为楚国要职,仅次于最高官职令尹。左徒,为战国时楚国设置的官职,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楚国所产生的屈原,屈原所开创的楚辞,无形之中在文化上统一了中国。如同秦始皇率先在政治上统一了中国。顺便提一点,屈原与赢政都属虎。秦亡以后,楚文化在汉初一度风靡全国。音乐方面有楚声、楚歌,“(汉)高祖乐楚声”。(《汉书·礼乐志》)“四面皆楚歌”。(《史记·项羽本纪》)舞蹈方面有楚舞,“为我楚舞”。(《史记·留侯世家》)诗歌方面则有楚辞。楚辞之名不见于先秦,屈原开创的新诗体直到西汉中期始有其名。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出现的又一高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称《诗》。大抵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相传为周王室实施的采诗制度之成果汇编,对周人的建国过程,周初的经济制度与生产状况都有所反映。采诗本为周代美政之一,但春秋以降,王室式微,此制乃废,故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楚辞是产生于南方江、汉流域的一种新诗体。“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一志兮。”(《橘颂》)屈原的诗句形象描绘了楚辞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与出现于北方的《诗经》不同,楚辞产生于南方楚国,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其人楚,有情楚,而其声楚”,故而名之曰:楚辞。楚辞是《诗经》在北方诸国衰微之后,在南方楚国兴起的一种新诗体。两者之间很难说有直接的传承关系。无论从内质,还是外形看,两者的思想内容不同,表现手法不同,篇幅长短不同,语言节奏也不同……楚人长期以来被视为“蛮夷”,深受周人的歧视乃至敌视,因而被迫用暴力方式来保卫自己的家园,捍卫自身的尊严。楚本弱小民族,并不会对周人构成任何威胁,但楚国屡遭北方诸国讨伐,一次又一次面临灭顶之灾。他们把楚人视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楚人也不把他们当做同族或同胞。正是在争取生存权利的殊死博斗中铸就了楚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屈原无疑是楚人的杰出代表。在北方诸国,类似的意识与情怀远没有楚人那样强烈。后人,如司马迁、贾谊,对屈原历经磨难仍苦恋故国而不愿离别,往往难以理解,并为屈原自沉汨罗而扼腕叹息。究其原因,也许是对楚人“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川”的开拓精神,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不是缺乏深入的了解,便是失缺起码的尊重。“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国殇》)何等英雄气概!对为国牺牲的将士又是多么敬仰!这或许是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历久弥坚的缘故吧!还是鲁迅先生说得对:楚辞“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指《诗经》)以上。”(《汉文学史纲要》)春秋末年,文化的主体始从“君子”转到“野人”(没有官职的平民),由王室转入民间。当时两大学派的领袖人物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