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第二次学情调研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选修)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监考老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5口甚至9口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强化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从而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在战国时期形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农业收益增加”不会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不是结果,故C项错误;这里的“大土地所有制”指的是当时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时期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小农)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都较为迅速,小农经济不会阻碍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个体小农经济2.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阐述了协调平衡、调和阴阳、和解病机的治疗观;配伍精当、法则鲜明“君臣佐使”的方剂原则。据此可知,仲景医学(
)A.蕴含传统思想的学术特色 B.推崇阴阳五行的哲学观念C.重视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 D.传承以人为本的仁爱情怀【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协调平衡、调和阴阳、和解病机的治疗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医学理论有一些阴阳学、儒学等理念,蕴含着传统的学术特色,A项正确;仲景医学是关于疾病的治疗方法与理念,不是哲学,排除B项;仲景医学不包含临床经验,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以人为本,排除D项。故选A项。3.如图所示反映出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
)A.农业生产的多样化 B.小农经济已基本成熟C.养蚕缫丝技术进步 D.百姓的农耕定居生活【答案】D【详解】依据图示可知,反映了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人们的采桑和牛耕情况,这说明当时嘉峪关地区百姓过着农耕定居生活,D项正确;材料只是涉及人们的采桑和牛耕情况,无法体现农业生产的多样化,排除A项;仅从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人们的采桑和牛耕情况无法说明小农经济已基本成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养蚕缫丝技术,排除C项错误。故选D项。4.如图是不同时期制作陶瓷使用的主要工具,它们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业:(
)A.手工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B.陶瓷产品种类繁多C.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D.规模宏大分工精细【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图示“工匠使用坯车制坯”、“匣钵”、“支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是不同时期制作陶瓷使用的主要工具,它们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业手工生产技术不断进步,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陶瓷业手工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涉及陶瓷产品的种类,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手工业者社会地位的高低,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陶瓷业规模宏大分工精细,排除D项。故选A项。5.以下是统编版教科书关于“交子”的表述,据此可以判断(
)教科书关于“交子”的表述七年级下册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初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商品流通规模扩大,使得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钱币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交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由于铜钱本身价值低下,民间又有很多铜钱被囤积销毁重铸器皿,所以铜钱流通量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出现“钱荒”。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A.交子出现是商业贸易发展的产物 B.交子出现是因为携带铜钱不方便C.交子出现是因为铜钱流通量不足 D.交子是北宋发行信用货币的尝试【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商品流通规模扩大,使得货币需求量剧增”,“铜钱流通量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等信息,可以看出教科书对于“交子”的表述,都与商业发展息息相关,A项正确;携带铜钱不方便是交子出现的原因之一,表述不全面,排除B项;铜钱流通量不足是交子出现的原因之一,表述不全面,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商业发展对交子出现的推动作用,不能得出交子是北宋发行信用货币的尝试,排除D项。故选A项。6.元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于江南”,因而,划直修凿大都通往江南的京杭大运河已是势在必行。同时,从江苏刘家港入海,北上至界河口(今天津大沽)的海上运输也开辟全线通航。这些交通建设的创举(
)A.使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B.极大地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C.得益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 D.组成以大都为中心的交通网【答案】C【详解】材料讲述了元朝重新统一后为解决政治和经济重心分离的问题,尤其是南方财赋和粮食北运的问题,对漕运进行大胆创新,海运和内河航运并举,这得益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建,C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涉及的国内南北漕运问题,与国际贸易无涉,排除A项;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B项理解有误,排除;元朝在全国普遍实行驿站制度,设有驿站1500多处,以大都为中心,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项。7.明朝中期人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记载了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的事迹。他用低价购买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拿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这表明当时(
)A.农业经营方式多样化 B.自然经济解体C.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D.使用自由雇佣劳动生产【答案】A【详解】本题主要考察明清时期农业发展。他用低价购买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拿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材料反映的是农业领域生产经营方式多样化,A项正确;自然经济解体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使用自由雇佣劳动生产,排除CD项。故选A项。8.明代,马欢曾三次随郑和下西洋,据其《瀛涯胜览》所载:“(郑和)所至颁中华正朔(指《大统历》),宣敷文教(如颁赐《烈女传》)”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A.以宣扬明朝国威为目的 B.促进了中华文化传播C.推动了受访国科技发展 D.巩固了明朝上国地位【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所至颁中华正朔(指《大统历》),宣敷文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过程中,传播了中华文化,B项正确;A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科技发展,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9.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后,建造台湾城作为其大本营,“城墙有几处厚达六吹,侧翼厚四吹,四周围以围墙,约三叹高,十八时厚,各个墙角内填以沙砾”。两座主堡周围建有七座棱堡,配备大量火炮,“从市区通过城堡的鞑虏毫无掩蔽”。这(
)A.表明荷兰占据台湾是蓄谋已久的 B.阻断了台湾与内地的经贸往来C.促使清廷采取更周密的应对措施 D.增加了郑成功收复国土的代价【答案】D【详解】根据“两座主堡周围建有七座棱堡,配备大量火炮”“从市区通过城堡的鞑虏毫无掩蔽”可知,荷兰的建造台湾城很坚固,这说明郑成功收复台湾难度很大,增加了郑成功收复国土的代价,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荷兰占据台湾是蓄谋已久的,材料也没有涉及台湾与内地的经贸往来,排除AB项;郑成功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排除C项。故选D项。10.如图所示为民国十三年的一则汽车广告,其中有“价廉物美之轿式汽车最宜于小家庭之购用,盖为父者日间可乘以外出办公,晚间及星期日其子女亦可乘之。既可御冬季之寒风,又可遮夏季之烈.更有一最重要之优点,即其价格低廉,普通收入之家庭甚易于购买也"等字样。这可以用于说明A.新式交通工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B.中国近代民族汽车工业成绩斐然C.轿式汽车已经普遍进人寻常百姓家 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商业的发展【答案】A【详解】根据“父者日间可乘以外出办公,晚间及星期日其子女亦可乘之。既可御冬季之寒风,又可遮夏季之烈”可知,当时乘车外出办公、假日家庭出行现象存在,说明汽车作为新式交通工具,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A正确;广告语的目的是销售,无法说明当时汽车工业的成就,排除B;C中的“普遍”表述不符合近代中国社会的史实,排除;民国十三年尚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而非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排除D。11.有学者认为:“非洲和美洲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他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如果说东非和西非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人贸易的影响,则美洲印第安人完全是在当地农业革命的基础上,因征服和社会分化而进入文明时代,并建立国家的。”该学者意在说明(
)A.古代文明产生的多元性 B.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统一性C.美洲文明发展的独立性 D.非洲和美洲文明的同源性【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非洲和美洲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他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可知,非洲和美洲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并建立国家制度,说明非洲和美洲发展具有统一性,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非洲和美洲地区历史发展的特征,没有体现古代文明产生的多元性问题,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非洲和美洲文明的统一性,而非强调美洲文明的独立性,排除C项;材料内容强调了非洲和美洲文明历史发展的统一性,没有体现其根源,无法得出两者文明的同源性相关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12.16世纪初,欧洲人大量移民美洲,亚欧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入世界各地。同时,欧洲人也将疾病病原体带入美洲和大洋洲。上述现象说明A.人类历史打破彼此孤立的状态 B.美洲在世界交往中居于中心地位C.殖民掠夺对美洲传统文明的破坏 D.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促进文明进步【答案】A【详解】根据“16世纪初,欧洲人大量移民美洲,亚欧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入世界各地。同时,欧洲人也将疾病病原体带入美洲和大洋洲。”可得出其强调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联系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人类历史打破彼此孤立的状态,A项正确;美洲不是中心,排除B;C项只是一个方面,排除C;D项与主旨无关,排除D。13.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A.城市化进展显著 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工业化开始启动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答案】A【详解】据材料“大众休闲文化”、“戏院”、“喜剧和音乐剧”、“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可得出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城市化进展显著,A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不是逐渐消除,B项错误;工业化开始启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C项错误;欧美工人福利得到保障,罗斯福新政时期就已经有福利社会制度的建立,而且材料并不能说明工人福利得到保障,D项错误。14.1696年,英国开始征收窗口税。由于窗口税的存在,人们习惯于封死自己的窗户,将窗户数量减少到7扇,导致斑疹、肺痨、淋巴结核等传染病大量增加。19世纪30年代,窗口税遭到强烈反对,最终于1851年被废除。窗口税的废除反映出当时英国(
)A.建筑风格的变化 B.疫病防控的规范C.环境污染的严重 D.福利制度的构建【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由于窗口税的存在,人们习惯于封死自己的窗户,将窗户数量减少到7扇,导致斑疹、肺痨、淋巴结核等传染病大量增加。19世纪30年代,窗口税遭到强烈反对,最终于1851年被废除”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政府开始开展卫生改革,窗户税得以废除,C项正确;英国建筑风格并无明显变化,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窗户税,疫病防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福利制度强调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保障举措,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5.19世纪40年代,中国茶叶从广州到伦敦的运费为30~40银戈比/普特(戈比:俄国货币名称,1普特≈16.38千克),19世纪70、80年代该路线茶叶运费跌落至3~4英镑/吨,据此推测费用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工业革命后轮船具有更大的载重力 B.苏伊士运河开通后航程缩短C.石油大量开采促进能源动力的革新 D.铁路运输的发展使运力大增【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40年代,中国茶叶从广州到伦敦的运费为30~40银戈比/普特(戈比:俄国货币名称,1普特≈16.38千克),19世纪70、80年代该路线茶叶运费跌落至3~4英镑/吨。”可知,19世纪40年代运费较高,需要从非洲绕过好望角,路途遥远,1868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大大减少了航行的距离,19世纪70/80年代,运费跌落,B项正确;工业革命后轮船具有更大的载重力,是一个原因,但不是最大的原因,排除A项;石油大量开采促进能源动力的革新,也是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铁路运输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16.下表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新城开发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些新城的开发时期1946~1980年1965~1994年1950~1976年1955~1976年国家英国法国瑞典荷兰新城数量(个)3291115城市伦敦巴黎斯德哥尔摩兰斯塔德地区新城数量(个)115613A.说明了逆城市化成为新趋势 B.缓解了中心城市的压力C.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 D.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答案】B【详解】根据“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新城开发统计表”可知,二战后西方国家不同程度的开发了一些新城,新城数量的增多使人口不必集中在少数城市中,有利于缓解中心城市的压力,B项正确;新城数量的增多说明城市化发展,排除A项;仅从城市数量的增加无法说明城市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排除C项;新城数量的增加不能说明人们居住环境是否得到改善,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4分,共52分。17.(14分)一个国家的都城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所在地,它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在多数情况下,又是这个国家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可以说,都城是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材料
中国历史上主要王朝的都城变迁王朝都城都城所在的区域和城市夏朝阳城河南登封商朝毫——般河南郑州——河南安阳西周镐京陕西西安东周洛邑河南洛阳秦朝咸阳陕西咸阳西汉长安陕西西安东汉洛阳河南洛阳吴国、东晋南朝建康江苏南京隋唐长安陕西西安北宋东京河南开封西夏兴庆宁夏银川金朝会宁——燕京黑龙江阿城——北京元朝大都北京明朝南京——北京江苏南京——北京清朝北京北京(1)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与迁移的趋势特点。(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都城迁移建设的原因及作用。(8分)【答案】(1)趋势①古代都城一般建立在经济、交通相对发达的地区。②古代王朝的都城总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西安——洛阳——开封。③在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汉族政权的都城又出现由北向南迁移的倾向。④从南宋到清朝,都城完全离开中原移到临海地区,都城的迁移出现由北向南,而后又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杭州——南京——北京。⑤从夏朝到北宋,都城一般都建立在中原地区。(2)原因及作用原因①首都的人口过多,经济压力过大,环境破坏严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②经济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直接原因。③军事、政治斗争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重要原因。(民族冲突、战乱、减少改革阻力、政权更替、政局变动等)作用:(任答3)①有利于政治稳定,维护统治,巩固统一。②有利于解决困难,发展经济。③有利于文化繁荣。④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民族进步。【详解】(1)趋势:根据材料中“都城所在的区域和城市”可知,古代都城一般建立在经济、交通相对发达的地区。根据材料中古代都城总体分布可知,古代王朝的都城总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西安——洛阳——开封。根据材料中“吴国、东晋南朝”的都城分布可知,在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汉族政权的都城又出现由北向南迁移的倾向。根据材料中夏朝到北宋的都城分布可知,从夏朝到北宋,都城一般都建立在中原地区;根据材料中南宋到清朝的都城分布可知,从南宋到清朝,都城完全离开中原移到临海地区,都城的迁移出现由北向南,而后又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杭州——南京——北京。(2)原因: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人口、环境、经济、政治、军事等角度分析,如首都的人口过多,经济压力过大,环境破坏严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经济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直接原因。军事、政治斗争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重要原因。(民族冲突、战乱、减少改革阻力、政权更替、政局变动等)作用: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稳定,维护统治,巩固统一;解决困难,发展经济;文化繁荣;民族融合,促进民族进步等方面分析作用。18.卫生与健康关系百姓生活和社会稳定。而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内经》、《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等经典医著成书,在其病理学说中,非常重视疾病与人体自然精神状态、生活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特别是气候变化的关系,确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药的诊疗实践。战国时的扁鹊已能通过诊脉确定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针灸疗法在汉唐时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后又相继传到阿拉伯和欧洲。隋代统治者组织太医博士巢元方等集体编撰专门论述病因、病理的巨著《诸病源候论》。唐宋金时期,政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行政机构,并多次颁发药典。材料二
近年来,“中医热”不断掀起风潮,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明摘得诺贝尔奖,这一抗疟药物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性命;里约奥运会上,泳坛名将菲尔普斯身上的火罐烙印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印”;在捷克中医中心,预约的病人已经排到半年.以……调查结果显示,中医药被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元素”,选择比例达到50%。在俄罗斯,选择中医作为中国元素代表的比例更是高达75%。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世界范围的“中医热”已然形成……世界卫生大会于2019年首次把中医纳入全球医学纲要。——摘编自《中国经济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发展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欧美等国掀起“中医热”的因素。(4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2分)【答案】(1)特点:理论体系独特完整;诊疗方法(脉诊和针灸)历史悠久;免疫方面贡献突出;医学专著不断出现;政府介入与管理;医学思想影响国外。(2)因素:中医的科学价值;中医服务有效、简便、低廉;中国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3)当代价值:①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扩大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详解】(1)“特点”,由材料“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内经》、《难经》等经典医著成书,在其病理学说中,非常重视疾病与人体自然精神状态、生活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特别是气候变化的关系,确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得出:理论体系独特完整;由材料“战国时的扁鹊已能通过诊脉确定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针灸疗法在汉唐时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后又相继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得出:诊疗方法历史悠久;由材料“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在我国人痘术的启发下,发明了牛痘接种术”得出:免疫方面贡献突出;由材料“《诸病源候论》”“《万国药方》”得出:医学专著不断出现;由材料“政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行政机构,并多次颁发药典”得出:政府介入与管理;由材料“针灸疗法在汉唐时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后又相继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得出:医学思想影响国外。(2)在欧美等国掀起“中医热”的因素,根据“这一抗疟药物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性命”可以看出中医的科学价值;联系所学可知,还包括中医服务有效简便低廉、中国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等方面因素。(3)第二小问价值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从中医药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医中药在医学中地位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思考回答。【点睛】依据材料概括型材料题的解题方法(1)一个前提: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表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2)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有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3)五个步骤:读(审题)一找(关键信息)一接(嫁接相关知识)一转(转换材料信息和知识)一答(组织答案)。19.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说过∶“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历史学的程序或方法根本上就在于解释证据。”材料一你们在这地区里已经亲眼见到工厂工人阶级的发展。这个阶级在几年前是不存在的现在你们已经看到它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人数发展很快。许多人是来自耕种地区许多是来自威尔斯、爱尔兰和苏格兰。他们为了高薪而抛弃别的行业来到纱厂。我记得一些鞋匠放下了自己的行业来学纺纱。我记得一些成衣匠、矿工、尤其是大量的农民都放下了他们的旧工作来学纺纱……。——1834年工厂调查委员会在博尔顿所搜集的证言材料二真正令人发指的,是现代社会对待大批穷人的方法。他们被引诱到大城市来,在这里,他们呼吸着比他们的故乡———农村坏得多的空气。他们被赶到城市的这样一些地方去。……一切用来保持清洁的东西都被剥夺了,水也被剥夺了,因为自来水管只有出钱才能安装,而河水又弄得很脏,根本不能用来洗东西。他们被迫把所有的废弃物和垃圾、把所有的脏水、甚至还常常把最令人作呕的脏东西倒在街上,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别的办法扔掉所有这些东西。他们就这样不得不弄脏了自己所居住的地区。但是还不止于此。各种各样的灾害都落到穷人头上。城市人口本来就够稠密的了,而穷人还被迫更其拥挤地住在一起。——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两则材料对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的陈述有何不同?指出影响这种陈述不同的因素并选取任一角度谈谈你如何认识这种陈述差异。【答案】材料一认为工人阶级拿着比以往更高的工资,状况比以前良好。材料二认为工人阶级在城市中状况非常恶劣和悲惨。周围环境卫生状况肮脏不堪,工人贫困且人口拥挤。对同一历史现象的表述,也受到作者的主体性影响。比如意图、观察角度、阶级立场、材料出处等因素影响。示例∶从意图方面看∶材料一是调查委员会出具的工人证言,该调查委员会代表的是哪一阶级的立场和利益存在疑问,在对工人证言进行提取和呈现的过程中是否进行了信息加工处理,需要考证。材料二的作者恩格斯是工人运动的革命导师,同情和支持工人运动,在描述时已经有了观察和描述的角度,意在揭示工人的悲惨境遇。【详解】不同:根据材料“他们为了高薪而抛弃别的行业来到纱厂”可知,材料一认为工人阶级拿着比以往更高的工资,状况比以前良好;根据材料“各种各样的灾害都落到穷人头上。城市人口本来就够稠密的了,而穷人还被迫更其拥挤地住在一起”可知,材料二认为工人阶级在城市中状况非常恶劣和悲惨。周围环境卫生状况肮脏不堪,工人贫困且人口拥挤。因素: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对同一历史现象的表述,也受到作者的主体性影响。比如意图、观察角度、阶级立场、材料出处等因素影响。示例:本小题相对开放,如从意图方面看:材料一是调查委员会出具的工人证言,该调查委员会代表的是哪一阶级的立场和利益存在疑问,在对工人证言进行提取和呈现的过程中是否进行了信息加工处理,需要考证。材料二的作者恩格斯是工人运动的革命导师,同情和支持工人运动,在描述时已经有了观察和描述的角度,意在揭示工人的悲惨境遇。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30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摘编自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材料二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先后出访东南亚时提出了筹建亚投行的倡议。当前成立亚投行非常必要,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是多赢选择。对于本地区发展中国家而言,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持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就本地区整体而言可加快互联互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则能够扩大投资需求,拉动其经济复苏;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全球总需求,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人民网北京(20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凿井勘查合同范例
- 劳务损伤赔偿合同范本
- 化工生产合同范本
- 2024年中国动漫博物馆(杭州)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重庆永川区五间镇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笔试真题
- 乡下房屋转卖合同范本
- gf分包合同范本
- 修路合同范本简版
- 出售小区公共用地合同范本
- 北京三室一厅租房合同范本
-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冯至《江上》
- 体能训练概论(NSCA)
-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美丽的街景》教学课件7
- 铜陵油库重油罐区工艺设计
- 液压传动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质量手册CCC认证完整
- DB51∕T 2767-202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 反兴奋剂考试试题与解析
- 低压电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35张PPT)
-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清洗消毒保养及注意事项解读
- 建筑工程材料取样及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