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物质的变化习题讲解_第1页
探索物质的变化习题讲解_第2页
探索物质的变化习题讲解_第3页
探索物质的变化习题讲解_第4页
探索物质的变化习题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索物质的变化练习题试卷分析:出现的一些常见的错误:1、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未配平,化学式书写错误等等。2、审题不仔细,如:第25题,要求写出两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却写成同种类型的两种物质;第29题,要求写化学式,却写成化学方程式。3、对关键字眼、隐含条件,答题要求未弄清楚就草草作答,还有是答题不规范,计算出错等。学生自主纠正错误,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解决一些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并由小组提出还需解决的问题)讲评一:除杂质题的解题思路:1、所加试剂要适量,能够和杂质恰好反应,而将杂质除去;且所加试剂只和杂质反应,而不能和原物质发生反应。2、允许所加物质和杂质反应转化为主要物质,但不能混入新的杂质。4、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A.石灰水B.氯化钾溶液C.硝酸D.盐酸第4题:要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例题:D氢氧化钙溶液巩固﹒拓展C(08义乌)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去除杂质的方法ANaCl(Na2CO3)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BCaO(CaCO3)加水、过滤CFe(Zn)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DH2SO4(HNO3)加Ba(NO3)2溶液、过滤(08绍兴)2.下列除杂(括号内是杂质)所选试剂合理的是A.Cu(Fe)稀盐酸B.C02气体(HCl)氢氧化钠溶液C.CuO(Cu)稀硫酸D.Na2S04溶液(Na2C03)氯化钡溶液A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1、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2、判断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具体应用时,一般不选用K、Ca、Na等活泼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讲评二:13、有X、Y、Z三种金属,将Z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Z不溶解;将Z浸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其表面有X析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A、X>Z>YB、Y>X>ZC、X>Y>ZD、Y>Z>X第13题:D18、利用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反应,能够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A、氯化亚铁溶液、铜、银B、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铜溶液、银C、铁、氯化铜溶液、银D、以上方法都不对第18题:C(08丽水)

3.小燕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回答:(1)实验前要先除去铁丝和银丝表面的氧化物,操作方法是

;(2)要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在烧杯中可加入

溶液(写化学式),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砂纸磨去表面的氧化物(或用稀盐酸酸洗)

CuSO4或CuCl2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银丝表面没有明显变化(09宁波)4.把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不含铜B.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C.滤液中含有FeCl2和HClD.滤液中含有FeCl2和CuCl2B7、往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无色溶液中()A.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B.一定含有银离子C.只有硫酸根离子,没有银离子D.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第7题:D16、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FeCl3,CuSO4,Ba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鉴别它们做如下实验:取少量该固体粉末溶于适量的水中,得到蓝色溶液,那么在此固体粉末中肯定有及可能有的物质是()A、FeCl3、BaCl2

B、CuSO4、Na2SO4

C、CuSO4、BaCl2

D、FeCl3、CuSO4第16题:B17、以下四种溶液:①MgSO4②NaOH③CuSO4④KCl。若不用其他试剂,但可以用被鉴别出来的物质,则被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是()A、②①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④②①D、①②③④B第17题:解题时要善于从特征现象(如颜色、状态、气味、特殊反应等)或抓住一个或几个典型反应作为解题的突破口,采用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手段,将有关的具体物质大胆代入进行验证,以便快速得出结论。物质推断题解题思路:挖掘题眼,突破关键,即见分晓。

讲评三:⑸白色沉淀——⑴蓝色溶液——⑵黄色溶液——⑶蓝色沉淀——⑷红褐色沉淀——CuSO4CuCl2、Cu(NO3)2FeCl3Cu(OH)2

不溶于水可溶于酸Fe(OH)3

不溶于水可溶于酸

BaSO4、AgCl、BaCO3、CaCO3、Mg(OH)2

其中BaSO4、AgCl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BaCO3、CaCO3、Mg(OH)2不溶于水可溶于酸回顾:24、有一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钾、硫酸钠和硝酸钙,进行如图实验,由图可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

,一定不含

。第24题:加AgN03

溶液加稀HNO3加BaCl2溶液过滤加水固体粉末无色溶液白色沉淀无色溶液沉淀部分溶解白色沉淀硫酸钾和碳酸钾硝酸钙(09金华)5.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台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A.可能存在NaOHB.可能存在Na2SO4C.肯定不存在BaCl2

D.肯定存在Na2CO3和Na2SO4A巩固﹒拓展(08宁波)6.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足Na2CO3、Na2SO4、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小科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巩固﹒拓展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蒸馏水溶液呈无色②取①所得溶液少量,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③在②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稀HNO3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并放出气体由此可以判断:该白色固体一定含有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步骤②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Na2CO3Na2SO4BaCO3(08杭州)7.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钡,为了不污染环境并充分利用资源,需要从废水中回收金属银并制得碳酸钡,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填出表中未完成部分(写化学式)操作步骤实验结果操作步骤实验结果(1)向废水中加入适量

后过滤分离出滤液A和滤出物

;(2)向滤液A中加入

溶液后过滤滤出物是蓝色沉淀,滤液B中只含一种溶质(3)向滤液B中加入

溶液后过滤得到碳酸钡晶体CuBa(OH)2Na2C03Ag(09台州)8.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科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适量Na2CO3溶液高温A无色气体BCD加H2O

写出物质D→A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其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

。Ca(OH)2+Na2CO3

=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09义乌)9、A、B、C、D、E、F、G为六种初中科学实验中常见的物质,且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①②③④四个化学反应都据别相应反应条件且均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B在反应①的作用是

;(2)实验室检验气体D的方法通常是观察它能否使

(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催化剂或加速反应速度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a(0H)2+CO2==CaCO3↓+H2O认真建立自己的错误档案

35.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中通常含有硫酸杂质。为测定污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取10g该污水,向污水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所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溶液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实验计算,该污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讲评四(计算题):第35题:(09义乌)13、如图所示是稀硫酸与4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的质量m的变化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物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溶质

克(2)据图分析在试验操作过程中应是往

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3)某同学借助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反应进程,则当观察到得实验现象为

时,反应获得的溶液PH恰好为7.变题一2NaOH

溶液红色刚刚褪去

变题二(08丽水)14.九年级小雪在实验室做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用试剂如图所示,实验后把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1)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显

性;(2)写出废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

。酸NaCl、CaCl2、HCl38.做实验时,小科取了40mL的Ba(OH)2溶液,并随手倒人等量的稀盐酸(均未知浓度)。老师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