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福州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福州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福州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福州八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014。4.15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皇帝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郡县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由秦始皇开创并经过历代封建统治者不断强化的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君主专制制度 D.等级制度3.右图所示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称为 A.三省六部制 B.三公九卿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4.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是实行了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5。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A.按军功选官 B.按门第选官 C.科举考试选官 D.按品德选官6.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不同之处是 A。赔款 B。割地 C.开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7。历史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的研究学习中,表达错误的是 A.都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主要斗争对象 B.都在南京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C.都制定了革命的纲领 D.都展开了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斗争方式8.“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导致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此结论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9.丘逢甲《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相关联的事件是 A.美国对我台湾的侵略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10.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保国会 D。同盟会11.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到“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罢学风潮”、“政治问题:分别指 A.五四运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B.上海学生运动,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D.上海学生运动,五四运动12。图1是20世纪20年代广泛传唱于中国大地上的一首歌曲。这一期间的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 A.合作并共同参加北伐战争 B.共同组建人民民主政府 C.将革命的重心转向广阔的农村 D.领导国民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13.中央电视台欲制作一个“纪念红军长征三大主力会师”的节目,地点最好选在哪个地方 A.贵州遵义 B.陕西延安 C.陕西洛阳 D.甘肃会宁14.如果学生会宣传部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请同学们出一期板报,应选择下列那个素材 A。B.C。D。15.抗战胜利没有给民族工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主要原因在于 A。英国侵略者的长期摧残 B。国民党的政治经济政策 C。封建政府的压迫和剥削 D.日本加紧对华经济侵略16.下图是高一的李同学在历史笔记中用图示法学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史。请你帮助他标注出“伟大转折”的历史事件是时间 A.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1997年中共十五大 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7。“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共产主义)就一定要实现。”这首唱响全球的《国际歌》中所蕴涵的共产主义理论诞生于 A。《共产党宣言》 B.《法兰西内战》 C。《人权宣言》 D。《论法的精神》18.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19.战国时期,《国语·齐语》记载:“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这一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A。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B.“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 C.铁制农具的生产和使用 D.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20.“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一唐代著名诗句赞美的是 A。古代浙江的青瓷 B.古代河北的白瓷 C。古代山东的黑陶 D.古代中原的铁器21.下图是商代甲骨文中的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①我国丝织业的出现不晚于商朝②商朝农业生产比较发达③商朝已经出现种桑养蚕④丝织品已成为主要衣料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2.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宋代商业发展的论文。该论文的子标题不可能包括 A.庙会集市的空前繁荣 B.都城汴京的街市店铺 C。著名商帮的迅速兴起 D.草市的饮食服务设施23.下列言论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策的是 A。“是故工商盖皆本业也” B。“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C。“乡农卖丝争赴市(场)” D。“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24.右图为1937年8月上海先施公司被炸后的惨景。这说明 A.官僚资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B.列强侵华直接摧残民族工业. C。外国列强限制中国机器进口 D.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反日斗争25.右图是创作于1958年的漫画,图中内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我国生猪养殖技术出现了重大突破 C.人民公社化运动激发农民生产热情 D。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左"倾错误26.“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曾是上海市民口头的俗语,但现在早已成为上海人茶余饭后的笑谈。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上海国有企业的改革 B。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 C.上海市开始对外开放 D。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27.英国《金融时报》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1992年创业高潮的原因之一是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C。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D。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28.1927年12月1日 ①时人已经穿着西装礼服 ②中国已经出现西式婚礼 ③传统婚礼已经销声匿迹 ④高官显贵都不愿穿长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9.进入近代,中国电报事业开始发展起来。中国人自行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 A.台湾 B.天津 C.广东 D.湖北30.1958年5月1日, A。说明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B。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标志着地方电视台的纷纷建立 D.体现了电视技术的迅速提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大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一一《大国崛起》材料二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使为时常象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一一《全球通史》“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一一《大国崛起》回答:(1)材料一中“相逢一笑氓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二个事例.(6分)(2)材料二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二个事例。(6分)(3)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32.(24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2分)这一变化对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影响?(2分)材料二(2)你从示意图A、B点中,分别能获得哪些信息?(4分)请分析出现B点现象的原因.(6分)材料三1955年12月以后,上海郊区农村基本实现农业合作社,城市手工业合作社迅速发展,私立医院、学校先后改为公立;许多工商业者纷纷申请合营,对此,上海工商联主席盛丕华挥毫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