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语文】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语文】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语文】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语文】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班级开展“交个好朋友”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23分)1.下面是小商在本次活动中的发言,请你阅读后帮他完善。ㅤㅤ走进初中,我们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他们的性格有的温和,有的粗guǎng,有的活泼,有的执拗……那么我们该如何结交朋友呢?我觉得首先要学会分辨朋友,良师益友与狐朋狗友不能混为一谈。其次,朋友之间产生分qí时,要尊重彼此的意见。最后,要珍惜身边的朋友,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心里便有了着落,有了依靠。(1)小商对加点字读音把握不准,请你帮他选出正确的一项()A.hǔnzhuó B.hùnzháoC.hùnzhuó D.hǔnzháo(2)有两个汉字小商不会写,用拼音代替的,请你帮他补写出来。粗guǎng__________分qí________【答案】(1)C(2)①犷②歧【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混为一谈:hùnwéiyītán,把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说成是相同的事物。着落:zhuóluò,下落;来源。故选C。(2)本题考查字形。粗犷:cūguǎng,①粗野;粗鲁。②粗鲁而豪放。分歧:fēnqí,不一致;有差异。2.下面是小文查找整理的相关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ㅤㅤ古人常以诗文表达对友人的情意。“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对友人的思念;“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再遇友人的感慨;“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论语>十二章》)是孔子对远道而来的友人心生喜悦;而无人相伴的岑参只能用“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来抒发行军途中的惆怅与凄凉。【答案】①夜发清溪向三峡②思君不见下渝州③正是江南好风景④落花时节又逢君⑤有朋自远方来⑥不亦乐乎⑦强欲登高去⑧无人送酒来3.“交个好朋友”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需要在大屏幕上放置一张背景图片,下面A、B两张备选图片你建议选哪一张,请简述理由。【答案】示例:建议选B图。该图中左边是一个形状为“友”的小人,右边是一个形状为“善”的小人,两个小人手拉着手,组成了词语“友善”。当同学们步入新学校,面对新同学、新老师和新朋友,要与他们“友善”相处。【解析】本题考查意见建议。围绕“交个好朋友”的活动主题,能结合图片内容简述选择理由,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建议选A图。该图展现的是两个人都拿着自己的一颗心给另一个人,意在告诉我们交朋友应该以诚相待,将心比心,给予真心。4.“交个好朋友”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开展了一场关于网上交友的讨论会,请你将讨论内容整理到表格中。ㅤㅤ小商:网络是虚拟世界,网上交友可以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很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ㅤㅤ小丘:正因为网络是虚拟世界,连对方的真实身份都不知道,怎么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伯牙绝弦,管仲之交……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是需要经过现实考验的。ㅤㅤ小文:两位同学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我觉得真正的朋友不仅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还应该互帮互助,共同成长,也正因为网络是虚拟的世界,网络上的人鱼龙混杂,再加上我们中学生社交经验不足,所以,我认为网络交友要慎重!ㅤㅤ小商:确实,新闻里不时会有网上交友被骗的惨痛案例,我们中学生尤其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发言人(次)观点依据小商第一次①网络是虚拟世界,可以袒露心声第二次网上交友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新闻案例小丘网上交不到真正的朋友网络是虚拟世界,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②小文③网络上的人鱼龙混杂;④【答案】①网上很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②古人交友的故事及道理③网络交友要慎重④中学生社交经验不足【解析】本题考查提炼概括。根据“网络是虚拟世界,网上交友可以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很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可概括为:网上很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根据“伯牙绝弦,管仲之交……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是需要经过现实考验的”可概括为:古人交友的故事及道理;根据“也正因为网络是虚拟的世界,网络上的人鱼龙混杂,再加上我们中学生社交经验不足,所以,我认为网络交友要慎重”可概括为:中学生社交经验不足,网络交友要慎重。5.“交个好朋友”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结束后小文有感而发创作了一首关于“朋友”的小诗,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小诗的空缺处补写恰当内容。注意语意连贯,句式一致,表达生动。朋友ㅤㅤ我若拥有汪洋大海ㅤㅤ我若拥有①___________ㅤㅤ就让满海碧波引领你前行ㅤㅤ就②___________ㅤㅤ若我没有,就让我做一滴海水ㅤㅤ若我没有,就让我③___________ㅤㅤ滋润你的心ㅤㅤ④___________【答案】①.示例一:①浩瀚星空②让满天星光照亮你前行③做一颗星星④点亮你的心。示例二:①缤纷花园②让满园花香陪伴你前行③做一朵小花④芬芳你的心【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答案不唯一。解答此题,要看具体语境,注意和前后文内容上的联系。注意观察句式,我若拥有+四字词语,就让+四字词语+动词+你前行;若我没有,就让我+动词+一+量词+名词,动词+你的心。示例:我若拥有广袤大地,就让翠绿草原托举你前行;若我没有,就让我做一片青草,安慰你的心。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6.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传灯ㅤㅤ①裴先生教我的时候,已经五十多了,膝下似无儿女,常年穿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冬天裹条黑色的围巾。苍白的脸上架了一副黑框眼镜,不怎么爱笑,颇有些落拓书生的样子。ㅤㅤ②裴先生早年毕业于名校,教两个班的语文,最喜欢两个大文人:苏东坡和鲁迅。上课时,讲着讲着,就讲到东坡居士和迅哥儿那里去了。久而久之,我也爱看鲁迅,半懂不懂地读《呐喊》《彷徨》。ㅤㅤ③裴先生是不反对读课外书的。他订阅的《人民文学》杂志,常常在班上传阅,而且允许我们到他宿舍借书看,我记得借过《三侠五义》《包法利夫人》和《唐璜》。这让我对他的钦佩又多了一层。ㅤㅤ④记得裴先生第一次布置我们写作文,写家乡的树,我就写了柿子树,文章的构思模仿鲁迅的《秋夜》,开头便是:“我家屋前有一棵柿子树,还有一棵也是柿子树……”如此等等。隔了一天,作文批改发下来了。我想裴先生如此博学,肯定是识货的。他会不会给我一个有史以来最高的分数?要知道,在裴先生任教之前,我的作文总是排班级第一。而这次,我竟看见一个刺眼的“58”分。我不敢相信,但红笔写的分数,像块图章那样印在那里,赫然在目,确凿无疑。那是我自从上学写作文以来,绝无仅有的分数。ㅤㅤ⑤放学后,我犹豫再三,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敲开了裴先生宿舍的门,门前用砖瓦搭了一个花坛,旁边是一棵很大的柿子树,果实熟了,高处无人采摘,上面停了几只啄食的鸟雀。ㅤㅤ⑥裴先生听我结结巴巴说明了来意,没做声,拿出上衣口袋挂着的钢笔,转身在旁边的纸上写了一个题目,用中指敲敲那几个字,然后点点头,盯着我,我立刻明白了,他要我现场重写一篇。我又羞又气,觉得自取其辱,但仿佛急中生智一般,打好提纲之后,略加思索便一挥而就。写完天已向晚,夕光从西边流进来,照在裴先生冷冷的脸上,他依旧不说话,却从窗前的方几上拿了一只火红的柿子递给我。我拿了,头也不回一直走,快到家时,才发现手上捏着的柿子已经裂开了,全是汁水,心头顿觉无名火起,一气之下,将那柿子扔得老远。ㅤㅤ⑦第二天语文课,我故意迟到,及至推门进去,吃了一惊。裴先生早已站在讲台前,他通常会稍晚到的。我低着头,故意不去看他。想不到,耳边忽然传来他那抑扬顿挫的嗓音。他喊住我,我以为又要挨批了,想不到,他很平静地说了一段让我终生难忘的话:“在上课之前,先说明一件事,上次布置了一篇文章让大家回去做,这位同学的文章,我在批阅时以为是抄袭哪本书上的,所以给了不及格的分数。后来这位同学主动来找我,我当场命题,让他重写了一篇,待我仔细读了第二篇后,才知错怪了他,为此我向他道歉!”ㅤㅤ⑧说完,他竟对我作了一揖,那是我生平唯一的一次接受这样的古礼。接着,他将我那篇文章在班上当场朗读起来,读得声情并茂……ㅤㅤ⑨那次误会之后,我因祸得福,得以经常出入裴先生的宿舍。在他的鼓励和指点下,我的文章经常出现在学校板报上,有时还被作为范文贴在橱窗里,每每天黑无人之时,我悄悄溜到那儿,借着路灯,瞅上一眼,然后心满意足地走回去。毕业后,我总记得裴先生那抑扬顿挫的声调和临别时的嘱咐:“人不吃饭会饿得慌,人不读书会浮得很!”ㅤㅤ⑩离开学堂后,与裴先生联系并不多,但我一直保持着读书写作的习惯,这都拜裴先生所赐。八年后的一天,忽然收到裴先生的信,用毛笔竖排写在宣传纸上,让我去收他的藏书和一棵少壮的柿子树。我知道这些书在裴先生心目中的分量,现在他竟托付于我,令人既感恩又惭愧,我隔日便开车去了母校。ㅤㅤ⑪时维深秋,一股熟悉的谷香飘然而至,远远地,我看到裴先生站在学校门口等着我。他已非常苍老,头发全白了,走路颤颤巍巍,话说不多久,嘴角便流口水,他准备了一方手帕,时时擦拭,我心里顿然明白,他早已不是从前那个“风度翩翩”的裴先生了。ㅤㅤ⑰那天,我装了满满一车裴先生的藏书,还有他托人挖给我的那棵柿子树。回转头来,裴先生仍站在学校门口张望,秋风拂起他额前的白发,背后的枫叶正火一样在秋阳下燃烧。ㅤㅤ⑬我将裴先生赠送给我的柿子树种在小区里,透过书房窗口,正好能看到,从青涩的果子开始,我便关注着柿子树的成长。满树的柿子从碧青到淡黄,又渐渐变成桔黄和火红,不断变化的色彩使我生出了许多期待。霜降来临时,每天清晨,我走到书房的窗前,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红红的小灯笼,朝阳斜斜射在上面,表面似有一层光晕。望着柿子树,我总会想起裴先生。(作者:曹文军,有删改)(1)文章写了“我”与裴先生交往的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做批注。我不敢相信,但红笔写的分数,像块图章那样印在那里,赫然在目,确凿无疑。(3)从全文看,裴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4)本文的标题是“传灯”,但文中却无一字写到真实的“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用意?【答案】(1)裴先生误会“我”抄袭,让“我”重写作文;裴先生发现误会“我”,当众向“我”行古礼致歉并朗读“我”的作文;裴先生鼓励、指点“我”写作;裴先生把自己的藏书与柿子树托付给“我”。(2)“像块图章那样印在那里”运用了比喻修辞,把红色的分数比作图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58”分对“我”的刺激(“58”分的刺眼),表现我内心的震惊,为下文写“我”去裴先生的宿舍找他作铺垫。(3)为人正直,光明磊落,尊重学生:在怀疑“我”抄袭后,并没有在课堂上直接批评“我”。知错就改,严于律己:发现自己误解了学生当众向“我”道歉并作揖,并且把“我”的作文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教导有方,关爱学生:辅导“我”写作,并在临别时告诫“我”要认真读书。热爱读书,以文化的传承为己任:年老以后特地把书籍送给自己的学生。(4)从表面上看,文中没有写到真实的“灯”,但将裴先生送给“我”的柿子比作了“小灯笼”,火红的柿子贯穿了“我”和裴先生交往的始终,成为我们师生之情的见证。从深层含义来看,裴先生不仅送给“我”柿子,更送给“我”他的藏书,极大满足了“我”对书籍的渴望,传授“我”读书和写作的方法,把热爱读书、传承文化的使命感教给了“我”,也可以说是传授给“我”为人治学的“明灯”。【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从④段“记得裴先生第一次布置写作文,我就写了一篇柿子树”“我不敢相信,但红笔写的分数,像块图章一样印在那里,赫然在目,确凿无疑。那是我绝无仅有的作文分数”,⑥段“我明白他是要我现场重写一篇”可以概括出:裴先生给“我”的作文打低分,“我”找他反被要求重写;结合第⑦段“待我仔细读了第二篇后,方才知道错怪了他,为此我向他道歉”、⑧段“说完,他竟对我作了一揖,那是我生平唯一的一次接受这样的古礼。接着,他将我那篇文章在班上当场朗读起来,读得声情并茂……”可以概括出:裴先生发现误会“我”,当众道歉作揖并朗读“我”的作文;结合第⑨段“那次误会之后,我因祸得福,得以经常出入裴先生的宿舍”“裴先生的宿舍堆满了书。他其实并不藏书,只是热爱读书,而且借给我们读”可以概括出:裴先生允许“我”出入他的宿舍借书、读书;结合第⑩段“八年后的一天,我忽然收到裴先生寄来的信,他说自己年迈,竟要将藏书与屋旁一棵少壮的柿子树托付于我”可以概括出:裴先生把自己的藏书与柿子树托付给“我”。(2)本题考查句子批注。“像块图章那样印在那里”运用比喻修辞,把红色的分数比作图章,生动形象地写出“58”分的刺眼,表现“我”内心的震惊,结合“放学后,我犹豫再三,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敲开了裴先生宿舍的门”分析,为下文写“我”去裴先生的宿舍找他作铺垫。(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结合⑥段“裴先生听我结结巴巴说明了来意,没做声,拿出上衣口袋挂着的钢笔,转身在旁边的纸上写了一个题目,用中指敲敲那几个字,然后点点头,盯着我,我立刻明白了,他要我现场重写一篇”表现了裴先生为人正直,光明磊落,尊重学生。结合第⑦段“在上课之前,先说明一件事,上次布置了一篇文章让大家回去做,这位同学的文章,我在批阅时以为是抄袭哪本书上的,所以给了不及格的分数。后来这位同学主动来找我,我当场命题,让他重写了一篇,待我仔细读了第二篇后,才知错怪了他,为此我向他道歉”表现了裴先生知错就改、严于律己。结合第⑨段“在他的鼓励和指点下,我的文章经常出现在学校板报上,有时还被作为范文贴在橱窗里,每每天黑无人之时,我悄悄溜到那儿,借着路灯,瞅上一眼,然后心满意足地走回去。毕业后,我总记得裴先生那抑扬顿挫的声调和临别时的嘱咐”表现了裴先生教导有方,关爱学生。结合第⑰段“那天,我装了满满一车裴先生的藏书”表现了裴先生热爱读书,以文化的传承为己任。(4)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理解。结合第⑬段“我将裴先生赠送给我的柿子树种在小区里,透过书房窗口,正好能看到,从青涩的果子开始,我便关注着柿子树的成长。满树的柿子从碧青到淡黄,又渐渐变成桔黄和火红,不断变化的色彩使我生出了许多期待。霜降来临时,每天清晨,我走到书房的窗前,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红红的小灯笼,朝阳斜斜射在上面,表面似有一层光晕”可知,作者将裴先生送的柿子比作了“小灯笼”;文中⑤段“门前用砖瓦搭了一个花坛,旁边是一棵很大的柿子树,果实熟了,高处无人采摘,上面停了几只啄食的鸟雀”;文中④段“我家屋前有一棵柿子树,还有一棵也是柿子树”,⑥段“他依旧不说话,只从窗前的方几上拿了一只火红的柿子递给我”、⑩段“毕业多年后的一天,我忽然收到裴先生寄来的信,他说自己年迈,竟要将藏书与屋旁一棵少壮的柿子树托付于我”、⑰段“还有他托人挖给我的那棵柿子树,临走还拎着老树结的沉沉的一袋柿子”、⑬段“我将柿子树种在小区里。满树的柿子从碧青到淡黄,又渐渐变成桔黄和火红。霜降来临时,总有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吱吱喳喳地叫唤。每天清晨,我走到书房的窗前,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红红的小灯笼,朝阳斜斜射在上面,表面似有一层光晕”“望着柿子树,我总会想起裴先生”等内容可知,火红的柿子贯穿了“我”和裴先生交往的始终,成为我们师生之情的见证。裴先生送给“我”柿子和他的藏书,并且传授“我”读书和写作的方法,是想让“我”把热爱读书、传承文化的使命发扬光大,所以说是传授给“我”为人治学的“明灯”。7.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春天的晚餐ㅤㅤ①春天的一个早晨,父亲打来电话,他反复叮嘱,周末要从乡下赶到市里,来给我和姐姐一家做一顿晚餐。ㅤㅤ②父亲做饭的手艺一直很好,逢年过节他会准备一大桌子菜,去年年夜饭他竟然做了整整十八道菜。父亲乐呵呵地开了珍藏的茅台,和一家人边喝酒边聊年轻时的经历,父亲已不复年轻,但他仍喜欢夸夸其谈,只是他的听众越来越少。ㅤㅤ③父亲和母亲住在沅水边的白鹤小镇上,每个周末,我和姐姐都会带孩子回小镇,父亲总是在周五就打来电话,说准备了好菜。春天的腊肉炖鳝鱼,夏天的香辣龙虾,秋天的冬瓜排骨,冬天的药膳猪肚……父亲在小镇上买了泥鳅,村民感谢他的医术送了老母鸡,有人从水沟里网了黑鱼,这都是父亲说服我们回家吃饭的最好理由。ㅤㅤ④因为孩子准备中考,我很久都没有回家了。父亲打来电话,说要自己开车来给我们做一顿晚餐。ㅤㅤ⑤周末的早晨下着大雨,父亲在电话里说,他刚出门,买了一只没有开鸣的公鸡,准备爆炒了做给孩子们吃;还有,上周他就买好了泥鳅,放在清水里养着,泥鳅肠胃里的泥巴都吐尽了,这次清炖放上荷包蛋,估计我们都爱吃。我最喜欢的是香辣龙虾,前两天母亲正好买了一小桶,为了准备今天的晚餐,母亲连续洗了三次,用一次性牙刷一只只刷得干干净净。ㅤㅤ⑥赶到姐姐家时已是傍晚,父亲正在厨房里热火朝天地忙着,母亲坐在小凳子上剥着大蒜,母亲的手很粗糙,手指有点弯,皮肤皲裂,手背上有一道道细小的划痕。母亲说,龙虾的腿很硬又有毛刺,刷它时不小心被划伤了。姐姐把我拉到阳台上说,以后咱们不要吃龙虾了。ㅤㅤ⑦父亲了解我们每个人的喜好,我喜欢吃凉拌香椿,他已摘好一盘春天的香椿芽,孩子们喜欢吃鸡,从乡下买来的仔鸡是用茶油来炒的,两个孩子,一人一只鸡腿,切得一样大小。姐姐口味清淡,父亲做好了泥鳅炖荷包蛋,蛋心黄红,鱼肉洁净,用清水煮的,味道鲜美。父亲从乡下买了一大纸盒土鸡蛋,让我饭后带回家给孩子吃。ㅤㅤ⑧一桌子菜满满当当,母亲不断地给我们舀汤夹菜,恨不得天下的美味都进入儿女的肠胃,父亲照例倒了一小杯酒,陪着两个女婿喝了起来,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孩子的学习,女婿的工作,我的写作,姐姐韩国旅游的经历,琐碎的小事,我们分享起来也很是快乐。ㅤㅤ⑨这是无数次晚餐中极为普通的一次,春天的夜晚真是美好,窗外的橘子花盛开了,空气中荡漾着清甜的香气,院子里一盏盏亮起的灯让人觉得温暖。ㅤㅤ⑩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经历了一些事情,和父亲一起生活了七十多年的奶奶突然去世,父亲依然习惯将饭煮得软一点,等到饭熟了,才想起奶奶已经不在了。三月份,父亲因为高血压引起短暂失语,到县医院住了十多天,我想起小时候,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总是第一个告诉父亲,似乎每次他都能迎刃而解,然而一直强健的父亲也有了身体脆弱,需要依赖我们的时候。ㅤㅤ⑪好在每年春天都会如约而至,好在我们还可以在平淡中体味相伴的美好。(作者:谈雅丽,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点题,点明时令,“反复”一词可见父亲对做晚餐极其重视,引出了下文。B.第②③两段运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交代了父亲手艺好,并常常以各种理由让儿女回家吃饭的往事,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使父亲的形象更加饱满。C.第⑨段画线句对夜晚美好景色的描写,渲染了家人团聚温馨恬静的氛围。D.文章以“春天的晚餐”为线索,叙写父亲利用周末赶到姐姐家给我们每个人做喜欢吃的菜的故事。(2)品味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语蕴含的情感。母亲不断地给我们舀汤夹菜,恨不得天下的美味都进入儿女的肠胃。(3)请简要分析第⑪段的画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答案】(1)B(2)“不断”指动作的持续,说明母亲始终在餐桌上照顾、关心着儿女们的一举一动,“恨不得”突出了母亲想要把最好的都给儿女们的心理,表现了母亲对“我们”的疼爱之情。(3)结构上:总结全文,点题,照应开头。内容上:点明中心,表达了亲情美好温暖主题;“春天”语带双关,既指时令,又指美好的生活和温暖的亲情;诗意结尾,含义隽永。【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B.“第②③两段运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是错误的。文章第②③段插入了一些描述父亲过去的事情,以展示父亲的形象和与儿女之间的情感纽带,由此可知,这是运用了插叙的写作手法。故选B。(2)本题考查关键词语的赏析。“不断地给我们舀汤夹菜”中的“不断地”强调了母亲动作的持续性和关心孩子们饮食的细致入微。这表明母亲一直在餐桌上关注着孩子们的饮食,不遗余力地照顾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吃得开心、吃得健康。而“恨不得天下的美味都进入儿女的肠胃”中的“恨不得”则强调了母亲想要把最好的食物都给孩子们的心理。这是一种无比渴望、期待和疼爱的情感,表现了母亲对孩子们的深切关心和疼爱。她希望孩子们能够享受到最好的食物,拥有最好的营养,以此来表达她对孩子们的无私付出和关爱。据此回答即可。(3)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在结构上,最后一段的首句“好在每年春天都会如约而至,好在我们还可以在平淡中体味相伴的美好”是对全文的总结,点题并照应了开头。作者通过这句话将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概括在一起,表达了对家庭和亲情的珍惜和感恩。这种结尾方式使得文章完整而紧凑,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内容上,最后一段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亲情美好温暖的主题。作者通过描述春天的美好和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爱,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这种情感贯穿了整个文章,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作者对家庭和生活的珍视和感恩。此外,最后一段中的“春天”一词也语带双关,既指时令的春天,又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温暖的亲情。这种双关含义使得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刻。同时,最后一段的诗意结尾也含义隽永,给读者留下了思考和感悟的空间。据此回答即可。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8.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ㅤㅤ(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于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ㅤㅤ(乙)晋文帝与二陈①共车,过唤钟会同载,即驶车委去。比出,已远,既至,因嘲之曰:“与人期行,何以迟迟?望卿遥遥②不至。”会答曰:“矫然懿实③,何必同群!”帝复问会:“皋繇④何如人?”答曰:“上不及尧、舜,下不逮周、孔,亦一时之懿士⑤。”——《世说新语•排调》小贴士:在古代,晚辈必须在言行、作文章时避开家族内部长辈的名字,以表示对长辈的敬畏。【注】①二陈:指陈骞和陈泰。②遥遥:形容时间长久,钟会的父亲名繇(yáo),而繇和遥同音,所以用“遥遥”来戏弄钟会。③矫然:形容挺拔出众的样子。懿实:指美好忠实。陈骞的父亲名陈矫;晋文帝的父亲名司马懿;陈泰的父亲名陈群,祖父名陈寔(音同“实”)。④皋繇:舜时的法官。⑤懿士:有懿德(美德)的人。(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A元方入门不顾成语推断法:瞻前顾后B驶车委去课内迁移法:相委而去。C比出,已远查阅词典法:①靠近,并列。②比拟。③勾结。④比较,较量。⑤连续,频频。⑥及,等到。(填序号)(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ㅤㅤ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3)元方义正词严地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点错误?(用原文回答)(4)面对他人的诘问为难,陈元方与钟会的应对各有怎样的妙处?【答案】(1)A.回头看;B.舍弃;C.⑥。(2)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3)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4)陈元方既有理有据地回击了客人,同时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钟会既化解了他人的嘲讽,又暗示自己超然出众,德行美好,不屑与他们合群。【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A.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顾,回头看。原句句意为: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根据成语推断法可知:顾,回头看。B.“相委而去”句意为: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委,舍弃。“驶车委去”句意为:驾车离开了。根据课内迁移法可知:委,舍弃。C.句意为:等钟会出来时,他们已经走远了。比,及,等到。根据查阅词典法可知:选⑥。(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句中重点词语有:至,到;去,离开。乃,才。(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两点错误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4)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理解。(甲)文中,根据“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陈元方面对客人的责难,回击有理有据,同时巧妙维护了父亲的尊严;这样的回答,锋芒毕露,让客人无可辩驳。(乙)文中,根据“矫然懿实,何必同群?”可知钟会面对晋文公的嘲讽,通过“矫然懿实”,暗示自己超然出众,德行美好,因此不屑与常人合群。既化解了嘲讽,又显示了自己的超然。参考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乙)晋文帝(司马昭)和陈骞、陈泰同乘一辆车子,路过钟会门前时,他们呼唤钟会上来,喊罢就丢下他驾车离开了。等钟会出来时,他们已经走远了。钟会赶到后,他们于是嘲笑钟会说:“和人约好了出行,为什么那么慢呢?远远望你没有来到。”钟会答道:“我矫然出众,懿美丰盈,何必要和你们同群。”文帝又问钟会:“皋繇是怎样一个人?”钟会回答说:“比上不如尧舜,比下不如周公和孔子,但也是当时的懿德之士。”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诗中的两个“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答案】(1)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那突兀耸立的山岛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2)“若”的本义是好像,这一整句话,是作者的想像,大海好像要吞吐整个宇宙,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解析】(1)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画面。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的意思“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优美、通顺的语言描绘即可。示例:秋风萧瑟,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情调。(2)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首先解释“若”的本义,“若”的本义是好像的意思。“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意为:太阳和月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