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高血压+风湿病+心内膜炎心肌炎_第1页
第7章高血压+风湿病+心内膜炎心肌炎_第2页
第7章高血压+风湿病+心内膜炎心肌炎_第3页
第7章高血压+风湿病+心内膜炎心肌炎_第4页
第7章高血压+风湿病+心内膜炎心肌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概述11.定义: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2.kPa(140mmHg)舒张压<12kPa(90mmHg)

3.成年人高血压:kPa(140mmHg)

舒张压≥12kPa(90mmHg)24.分类(1)原发性高血压(特发性高血压)

(primaryoressentialhypertension):最多见,占90%-95%

◆原因不明

◆多见中老年人

◆以全身“细小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3(2)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hypertension):

又称症状性高血压(symptomatichypertension)5%-10%继发于一些疾病如慢性肾炎、肾A狭窄、肾上腺肿瘤4二、病因及发病机制机理复杂,尚未明了,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一)危险因素:1.遗传因素和家族聚集性:75%高血压患者具有遗传素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基因有多态性或突变52.饮食因素: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生有关,摄入Na+↑、摄K+↓、Ca2+↓3.社会心理因素:精神紧张大脑皮质功能失调→促进高血压发生4.体力活动5.神经内分泌因素:细动脉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及缩血管递质67体液因子血管紧张素Ⅱ前列腺素类儿茶酚胺类激肽类血栓素一氧化氮白细胞三烯类(舒血管因子类)内皮素(缩血管因子类)Na+盐皮质激素类心房肽↓血容量↓心输出量↑心率和心缩力↓血压=×外周阻力←↑血管平滑肌收缩变化血管结构异常α-受体激素β-受体激素(缩血管因子)(舒血管因子)神经因子(二)发病机制:8三、类型及病理变化原发性高血压类型:

◆良性高血压(缓进型高血压)95%,累及全身细小动脉

◆恶性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

malignanthypertension9(一)良性高血压

chronichypertension

1.机能紊乱期

①部位:

细动脉(如肾小球小A)

小动脉(如肾小叶间A、弓形A、脑A)10②病变特点: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无器质性改变,可恢复③临床:血压↑波动、头昏、头痛---休息或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11

2.动脉病变期

(1)细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

——细A玻璃样变性(透明变性)

易累及肾入球小A、视网膜A镜下:管壁见红染、无结构的均质玻璃样物,壁厚、腔小121314(2)肌型小动脉硬化①主要累及:肾小叶间A、弓形A及脑A②病变:内膜胶原及弹力纤维↑,内弹力膜分裂;中膜SMC↑,弹力f、胶原f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3)大动脉硬化:可伴发AS15

3.内脏病变期(1)心脏的病变:左心室因压力性负荷增加发生代偿性肥大

向心性肥大:重量增加,左心室壁增厚,乳头肌和肉柱增粗变圆,但心腔不扩大,甚至略缩小

离心性肥大:心肌收缩力降低,发生失代偿,逐渐出现心腔扩张。严重可出现心力衰竭16向心性肥大离心性肥大17(2)肾脏病变:①镜下: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小叶间A,弓形A硬化→相应肾小球纤维化和玻璃样变→肾小管萎缩消失→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残存肾小球代偿肥大→小管扩张。181920②肉眼: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primarygranular-contractedkidney)

双侧,对称性,小、轻、硬,表面布满均匀颗粒,被膜不易剥离。切面皮质变薄,肾盂周围脂肪↑21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22早期:由于肾代偿能力强大,症状不明显晚期:肾功能不全-尿毒症23(3)脑的病变①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encephalopathy)脑水肿:颅内压↑,头痛,呕吐

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crisis)剧烈头痛、抽搐、意识障碍②脑软化(softeningofbrain):多发,小的梗死灶→微梗死灶(microinfarct)吸收后,形成胶质瘢痕242526③脑出血:最严重并发症

1)好发部位:基底核(豆状核)、内囊

其次为大脑白质、桥脑和小脑

2)原因:常见于豆纹动脉(自大脑中A呈直角分出,口径小,壁薄)细小动脉硬化管壁变脆微小动脉瘤破裂27内囊2829303)症状:因部位、出血量不同而不同颅内压↑→脑疝内囊→对侧肢体瘫痪桥脑→同侧面N及对侧上下肢瘫痪等等31(4)视网膜的病变

1)视网膜中央动脉硬化2)眼底镜:血管迂曲,反光增强(银丝样),动静脉交叉处出现压痕,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32眼底镜检查可见视网膜中央动脉硬化。正常眼底高血压时,可见点状岀血33(二)恶性高血压(malignanthypertension)1.临床特点:

又称急进型高血压,多见于青少年,血压显著升高,尤以舒张压明显,常>130mmHg,进展迅速,较早出现肾衰竭。可继发于缓进型高血压,但常为原发型342.病理变化:

①增生性小动脉硬化:

主要累及肾入球动脉,内膜增厚,SMC↑,胶原纤维↑,管壁呈“同心圆层状洋葱皮样增厚”。

②坏死性细动脉炎:

细A壁纤维素样坏死;镜下呈深伊红染色并有折光感,可见炎细胞浸润。3536373839第三节风湿病

rheumatism40一、概述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全身结缔组织,最常侵犯心脏、关节、血管,其次为皮肤、皮下组织、脑,以心脏病变最严重3.临床:好发年龄5-15岁。发热、心脏关节损害,环形红斑,皮下结节,抗O↑

41二、病因及发病机理(一)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M蛋白质抗原”与心瓣膜和脑组织等存在交叉抗原性,发生交叉免疫反应证据:

①发病前:咽峡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链球菌感染②多发于冬春季和寒冷潮湿地区③抗菌素防治咽炎等同时,减少风湿病发生与复发42二.自身免疫反应机制:抗原抗体交叉反应学说三.遗传易感性四.链球菌毒素学说:直接造成人体损伤43三、基本病变(一)分期:(1个月):非特异性改变①结缔组织粘液样变性和胶原纤维纤维素样坏死(变质)②浆液纤维素渗出,LC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渗出)44

2.增生期或肉芽肿期(2-3月):特征性肉芽肿→风湿小体

(Aschoff小体,诊断意义★)

①镜下特点:胖梭形

◆中心:纤维素样坏死

◆周围:Aschoffcell

枭眼细胞awl-eyecell(横切面)毛虫细胞caterpillarcell(纵切面)

◆外周:少量LC和浆细胞45②部位:多发生于心肌间质小血管旁、心内膜下及皮下结缔组织心外膜、关节、血管等处少见③风湿细胞来源:单核-巨噬C来源,不是心肌源细胞,

表达Vimentin、lysozyme

不表达actin、desmin464748Aschoffcell枭眼细胞毛虫细胞49枭眼细胞毛虫细胞50

(2-3月):风湿小体→纤维化→梭形小瘢痕

整个过程4-6个月,病变新旧并存,反复进展→严重的纤维化、瘢痕形成,器官结构破坏51四、风湿病的各器官病变(一)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全心炎或某一层病变为主521.风湿性心内膜炎(1)部位:心瓣膜,以二尖瓣最常见;其次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三尖瓣,肺动脉瓣极少累及53(2)病变:

①肉眼:肿胀,渗出;“疣状赘生物”:以瓣膜闭锁缘单行紧密排列,1-2mm,灰白色,不易脱落②镜下:血小板、纤维蛋白(白色血栓),伴小灶状纤维素样坏死,周围少量Aschoff细胞5455565758

(3)结局:

病变反复发作→瓣膜增厚,

变硬,粘连→狭窄或关闭不全

McCallum斑(McCallumpatch):

病变引起瓣膜口狭窄、关闭不全,血流返流冲击,内膜增厚,形成粗糙的内膜区59602.风湿性心肌炎(1)部位: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2)病理改变:间质血管附近可见Aschoff小体

①成人:灶状间质性心肌炎

②儿童:弥漫性间质性心肌炎

→急性充血性心衰6162(风湿性心包炎)(1)部位:主要累及心包脏层(2)病变:浆液性或纤维蛋白性炎症

①以纤维素渗出为主:

干性心包炎→绒毛心(心包摩擦音)②以浆液渗出为主:

湿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心音遥远)63风湿性心包炎干性湿性64绒毛心不能完全吸收则机化粘连---缩窄性心包炎6566(二)风湿性关节炎1.部位:膝、肩、肘和踝等大关节2.病变:①关节腔:浆液、纤维素渗出②邻近软组织:不典型风湿性肉芽肿性病变3.临床:游走性多关节疼痛,反复发作,

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4.结局:吸收,一般无后遗症67(三)皮肤病变1.环形红斑:多见于躯干、四肢皮肤。淡红色环状红晕,中央色泽正常。1-2天消退

镜下:非特异性渗出性炎682.皮下结节:多见于四肢大关节附近伸侧面皮下cm,无痛,风湿活动停止可消退

镜下:Aschoff小体69(四)风湿性动脉炎1.部位:大小A均可受累,以小A常见

如冠状A,肾A,肠系膜A,脑A等2.病变:黏液变性,纤维素样坏死,LC、

单核C浸润,Aschoff小体3.结局:血管壁增厚→狭窄、血栓形成70(五)风湿性脑病1.多发于5-12岁,女孩较多2.主要病变:

①脑的风湿性动脉炎;②皮质下脑炎:神经细胞变性,小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结节。锥体外系受累时→小舞蹈症71第五节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1.定义: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袭心内膜尤其心瓣膜→心内膜炎2.病原微生物: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及真菌等,以细菌最多见733.分类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subacutebacterialendocarditis,(SBE)常见:毒力较弱的草绿色链球菌1.病原菌其次:肠球菌、真菌、立克次体等

2.临床特点:病原菌从机体内某一感染灶侵袭入血→菌血症→侵入瓣膜①扁桃体炎、牙周炎、咽喉炎等,或拔牙、心导管、心脏手术②多发生在已有瓣膜病变基础上,风心病、先心病等③好发部位:二尖瓣和主A瓣

(1)心脏①肉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