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新课标表达与交流(第三学段)一、基于交流的表达能力1、为什么写作能力这么重要?新课标在第一部分“课程性质”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2022年版新课标一共有17个文件,包括一份总纲性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及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数学、英语等16个分科的课程标准。这其中,在新版课程标准的“各科目安排及占九年总课时比例”里,语文学科以20%~22%的最高比例,备受瞩目。2、读写结合的相关观点。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张志公《读写门径》,他认为阅读与写作应该“分进合击”。3、温儒敏教授在《“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一文中指出:“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但也注意到避免应试式的反复操练。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二、基于表达能力的习作体系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和文化观念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需要一个完整的支持系统,帮助学生在课堂特定的环境和有限的时间内构建语言文字表达的最初那几级台阶,让阅读与表达实现“透明对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2、《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之“学段目标”第三学段(5~6年级):表达与交流*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自我修改或互相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通过梳理之后就不难发现,2022版语文新课标对于我们在写作方面的要求,有几个非常关键的方面:●要会观察、善观察。●坚持儿童本位的写作理念。从儿童出发,让儿童学会真实地表达生活、表达自我,写出童心、童言、童趣、童思。●坚守真诚写作的教育信念。儿童的写作教学,一方面是为了让儿童具备一个现代人应有的母语书面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儿童树立真诚的言说态度和生活态度。●遵循写作循环上升的原则。让儿童从清浅有趣的童诗开始,逐步过渡到描写自然景物、生活中的人和事,然后再进行思辨性、探索性的文章写作。写作引导缓坡而上,让儿童慢慢爱上写作。●科学的助学体系。小学卷分年级编写,共六册,每册分为上下卷,每卷有十六个单元,每周一写,每周一练。书中设计了独有的助写系统,有五大板块实用指导:情境导入-写作准备-读写结合-写作重点-写作导航。语文学习是一个需要缓慢酝酿、厚积薄发的过程。从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就能看出,我们越来越不需要“做题家”了,而是需要注重核心素养的综合型人才。三、新旧课程目标关于习作要求的对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段目标进行了重新调整和表述,把“习作”和“口语交际”整合成“表达与交流”,没有了关于写作教学的定位的表述,也不见关于写作教学的评价的指导,关于作文教学的要求只存在于各学科的目标中和“语文学习任务群”中。对于这一颠覆式的变革,其底层的逻辑和背后的考量是什么呢?我们先不防从新课标中的一些相关表述入手,看看这一改革的意义和价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置了六个学习任务群,分别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等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这六个任务群贯串四个学段,“螺旋发展,体现学段特征,坚持阶段性、层次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突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又与普通高中相衔接”。其中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是这样表述的:“注重真实情境中的活动与体验、问题与探究、设计与表达,掌握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最终要落实在“表达”,而这个表达也就包括:方案、访谈、海报、调研报告、调查报告、阅读反思、读书心得。对于学习任务群中的表达,新课标要求:“注意实用性语言运用的特点,关注内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明白;注意实用文的基本格式和行文规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习作”“口语交际”改为“表达与分享”,看似取消“习作”,降低了作文教学的地位,实际上把写作贯穿语文教学的各个过程,尤其是学习任务群的学习中,这实际上真正体现出作文教学的价值,凸显作文教学在思维、创新、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凸显作文在语文学习中和各科学习中的意义和价值。显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顺应课改潮流,凸显写作的实用性、工具性、综合性,立足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着眼写作在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创造性表述中的重要地位,确保了写作能力作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核心价值。确定孩子每个学段应该学到什么程度。四、基于课程的阅读与表达习作教学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支持系统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统编语文习作教材的编排实现了阅读与表达的巧妙对接,让“读”与“写”近距离的关系看得见,有效的关联和对应的关系看得见。(一)习作策略单元的体系架构
五上第五单元:《把事物说明白》,阅读目标: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表达目标: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五下第五单元:《学写人物》,阅读目标: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表达目标: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六上第五单元:《围绕中心来写》,阅读目标: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表达目标:从不同方面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六下第三单元:《真情流露》,阅读目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表达目标:选择适当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二)表达与交流的体系与策略小学3~6年级习作体系三年级写人、写事、写景、状物、观察、想象、应用文;四年级写人、写事、写景、状物、观察、想象、应用文;五年级写人、写事、写景、状物、想象、应用文;六年级写人、写事、想象、应用文。1、建构“写人”的表达与交流体系三年级,作文从写人开始。怎么写人?告诉学生,抓住特点。再看要求,教材并没有从三年级上册就抓住特点写。而是写人要先从“印象深刻”的地方开始。学生对“印象深刻”是有所感悟的,那就是要看到一个人的种种表现。实际上,所谓的“印象深刻”就是指这个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特别是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够留下深刻印象才叫“印象深刻”。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除了认真、仔细观察之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一开始就将人物描写,知识化,概念化,学生是没有写作兴趣的,更不能熟能生巧了。五上第二单元《“漫画”老师》,要求“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
五下第四单元《他___了》,要求“多角度写出人物当时的样子,表现人物内心活动。”
五下第五单元《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要求“选取最典型的事例,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六上第八单元《有你,真好》,要求“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五年级上学期,要求“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这里已经告诉学生,写人离不开叙事,叙事是为了写人。写出一个人的特点,一件事还不完全能够表现出来,需要两件甚至是多件事才行。事件不同,但要表现人物的特点是一致的,可以体现在不同场合,不同的、具体的事例中,写出主人公不同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但这里只是渗透。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要求“多角度写出人物当时的样子,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可见,对写人有了提升,要求“多角度写出人物当时的样子,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多角度写出一个人当时的表现”是什么意思?如:“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眼神与平时一样吗?”这叫“外貌”或“神态”描写。“他有哪些不寻常的举动?”这叫“动作”描写。“他当时说了哪些话?说话时的语气怎样的?”这叫“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内心活动。”还有“他当时会想到什么?”这叫“心理”描写。这就是“外表与内心”。五下第五单元要求“选取最典型的事例,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所谓的“典型事例”就是指在一些特殊的事例中,特别是关键环境中,能够突出人物特点的,表现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形象的。学生就会明白,把人放在具体事之中,需要进行细节描写,这就是“写具体”。五年级下学期用两个单元来进行写人的训练,是一个关键点,是为六年级做铺垫的。六年级上册要求“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学生看到这样一个题目《有你,真好》,便会构思。你的感情在哪里?是“真好”!这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比如:看到“有你,真好”这句话,你想到了谁?为什么觉得有他“真好”?哪件事或哪几件事让你感触比较深?当时的场景是怎样的?教材在“写人”这个习作体系中,要求是逐步提高、提升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项目,通过“精读引领课”“略读实践课”“组文阅读课”“自主阅读课”落实大量阅读的同时,加强读写结合的训练,认真落实单元习作中“写人”的习作训练,上好其中的读写结合课,写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物来。2、建构“写事”的表达与交流体系写人离不开叙事,叙事离不开写人,这是写人与叙事的关系。清楚——心情——感受,成为情感的融入过程。统编版五上第三单元《缩写故事》,要求“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五下第一单元《那一刻,我长大了》,要求“把一件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五下第八单元《漫画的启示》,要求“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四年级是渗透情感的一个过程,五年级则是表达情感的重要体现。整个单元是从缩写开始,为了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又是为了具体,把重点写具体是为了表明自己的主要观点。聚焦——重点——观点,又是一个提升情感的过程。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的写作安排都是在3—5年级的基础上逐步提升的。“写事”的体系在六年级都会体现出来的。比如,六上第二单元《多彩的生活》,要求“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六上第三单元《____让生活更美好》,要求“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六上第五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要求“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六上第七单元《我的拿手好戏》,要求“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感受、看法写出来。”六下第三单元《让真情自然流露》,要求“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3、建构“写景”的表达与交流体系小学阶段,“写景”是学生经常要完成的习作。如果没有了解教材关于“写景”的作文体系,急于求成,对学生要求很高,实际效果会不尽如人意。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___即景》,要求“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语文要素1、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静态描写。2、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雨中即景”“日出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可以按空间顺序,由远及近。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此情此景,情景交融。五下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要求“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语文要素1、体会静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2、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这已经与五上第七单元“静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开始接应,加上表达效果,读写结合,就会情景交融。简单回顾一下,围绕一个意思——推荐理由——描写顺序——表达效果——情景交融。这也是一个“写景”体系的秘诀所在,从低到高,从兴趣到渗透,从渗透到表达,从写景到抒情,情景交融。小学“写景”作文形成的体系,可以有层次地将各个单元的语文要素落实到位,而且,通过大量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内容,也可以有层次地巩固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将读与写真正地结合起来。4、建构“状物”的表达与交流体系“状物”中的物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动物,如马、牛、羊等。一类是植物,如花、草、树等。一类是静物,如书、文具、小闹钟等。还有一类是自然物,如天地、宇宙等。小学阶段,让学生写状物作文,就是让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绘这些物体,表达出自己的感情。状物作文一般的写作公式为:状物=本物+故事+情感。这也是所有状物作文的普遍规律,无论写什么物都包括这三个部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尽管“状物”习作单元较少,但还是建构了“状物”习作体系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的心爱之物》,要求“写一件心爱之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语文要素1、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2、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感情。比如:课文《白鹭》《珍珠鸟》是写动物的,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课文《落花生》《桂花雨》是写植物的,表达了对植物的喜爱。五上第五单元是习作策略单元,习作题目《介绍一种事物》,要求“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语文要素1、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课文《太阳》是介绍自然的,《松鼠》是介绍动物的,习作例文《鲸》是介绍动物的,《风向袋的制作》是介绍物品的。无论是阅读描写动物、植物,还是阅读描写物品等的文章,统编版教材意在建构“状物”的习作体系,习作策略也在逐步实施,形成“状物”的三级提升阶梯。(1)本物:外表形象—内部结构—关键用途等等。这是状物作文的起点。(2)故事:符合主题要求的物本身的故事、物与自己的故事、物与他人的故事等。这是状物作文的核心。(3)情感:与主题要求相一致的情感抒发、意义评价、感受理解等等。这是状物作文的根本。因此,写状物作文,不仅仅要写清楚这个动物,植物,或者物品本身是什么样的,还要通过所写的物表达的情感,做到主题突出,这是状物作文的根本所在。5、建构“观察”的表达与交流体系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和参与沸腾的生活。观察作文,又叫素描作文,是中年级作文的主要训练形式。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观察”作文安排在了第二学段,即三、四年级。建构习作体系,实施习作策略。我们连续研究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发现,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也有关于“观察”性的文章。比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四季之美》,课文《四季之美》作者写了春、夏、秋、冬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绝对不是一次观察所能写出来的。《鸟的天堂》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也是连续观察写出来的。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带着情景性的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为更有引发作用。6、建构“想象”的表达与交流体系秦牧说:想象是一副能使思维飞翔起来的翅膀。生活是想象的基础,想象再奇特也不能脱离生活。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二十年后的家乡》,要求“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1、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下第六单元《神奇的探险之旅》,要求“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变形记》,要求“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侧重融入自己的情感。”六上第四单元《笔尖流出的故事》,要求“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六下第五单元《插上科学的翅膀飞》,要求“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想象作文不仅需要给想象插上翅膀,更需要让想象能够飞翔。总之,科幻作文是凭着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及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立足现实,大胆想象,以梦境或假象的方式,描绘科技发展的美好前景。童话、寓言、神话都是以想象为基础的。让学生写出好的想象作文,就要让他们的想象能够创造出需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7、建构“应用文”的表达与交流体系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的应用文,第二单元《写读后感》,要求“学写读后感,将自己的感想表达清楚。”本单元的语文要素1、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2、学习写读后感。乍一看来,似乎觉得两个语文要素关联不大,但阅读课文后,特别是课后那些思考练习题,或文前提示语,你会发现它们的紧密联系。比如,《草船借箭》课后思考训练题3、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有《景阳冈》课后思考训练题4、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①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②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的善意劝告。《红楼春趣》文前提示语:“读读课文,能大致读懂就可以。读后和同学交流:宝玉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五下第三单元的人文要素: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语文要素1、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2、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3、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习作《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要求“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写倡议书》,要求“学写倡议书。”本单元的语文要素1、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2、学写倡议书。为什么在这里安排学写倡议书?可见,“主要观点”将成为倡议书的主要内容。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内容,从内容到观点,逐步提升。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品梗概》,要求“学习写作品梗概”。本单元的语文要素1、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2、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3、学习写作品梗概。课文《鲁滨孙漂流记(节选)》提供了故事《梗概》,《企鹅旅行记(节选)》《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文前提示语都有故事梗概的要求。怎样写作品梗概?读懂内容,把握脉络;筛选概括,合并成段;锤炼语言,连贯表达。统编版六下第六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习作《学写策划书》,要求“策划简单的校园生活,学写策划书。”本单元的语文要素1、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2、策划简单的校园生活,学写策划书。策划书是综合性的应用文,在活动流程中,“毕业赠言”也属于应用文的范畴,写信也是吧。应用文在格式上是比较独立的,但在内容上是相互联系的。建议要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联系起来,能够找到一个有力的抓手。五、表达与交流的教学策略第一、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习作(表达)都是以学生熟悉的各种人物为写作对象。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描写的人物对象可以是:同学、身边人、家人、自己、老师、生活中的人、生活中观察到的人、给自己带来温暖的人。其中,同学、家人、自己、老师等描写对象很具体,其他对象也集中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或接触到的人。这样的写作对象设定,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就是表现生活的,是富有生活情趣的,是有意思的,写作的对象和内容直接与学生的表达兴趣建立了积极的联系。第二、注重基本表达方法的引导第一次“猜猜他是谁”(我们班的昆虫迷、家有虎妈、戏迷爷爷),有表达内容的提示(你选的是谁?他有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选择一两点写下来。第二次《我的“自画像”》,写之前想一想:你的外貌是什么特点?你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你最大的爱好和特长是什么?你还想介绍自己的哪些情况?可以用什么事例来说明?第三次《他_____了》可以从多个角度写一个人当时的表现。如: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眼神与平时一样吗?他有哪些不寻常的举动?他说了哪些话?第四次《心愿》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选择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写之前想一想,选择什么材料能够更好地表达你的心愿。再根据想表达的内容,选择一种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第三、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从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一个人,到分别用一段话写家中的每个人,再到用一篇文章写一个人;从用多种角度写一个人的特点,到用一两件事表现人物特点;从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细节描写)写出人物内心、特点,到既表现出人物特点又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第四、切实加强小练笔的训练每册教材只安排一个习作策略单元是不够的,即使每个单元有习作训练,也要加强每篇课文小练笔的训练。统编版小语教材在部分课后安排了“小练笔”,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需要实施读写结合的策略。表达可以分为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小练笔”正是迈开读写结合的有效一步。过去,许多老师把仿写、补写、改写。写感悟、写收获、写感想,都列为“小练笔”范畴。
“仿写”是指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写作的目的。统编版教材把仿写作为重点训练部分,编排在新教材的课后练习题里,是加强了学生的练笔训练,悟到点,重在练。一、“小练笔”可以仿写句式。低段教材里就有仿写句式的训练,虽然没有专门安排“小练笔”栏目,从课后的思考练习题里能够看出来。二、“小练笔”可以仿写片段。指向一个片段的小练笔就是片段仿写,这是“小练笔”的重头戏。三、“小练笔”可以仿写篇目.第五、发挥丛书对“表达与交流”的作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基本特点:紧扣主题,大量阅读,自由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内容文质兼美,可读性强,可练性强,落实“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基础课型:单元预习课、精读引领课、略读实践课。能力课型:组文阅读课、自由阅读课。怎么用好“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崔峦说:“经典诵读”部分可以灵活使用。“范文阅读”部分,一要引导人文主题的升华;二要用好批注,发现、领悟读写训练的重点。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打通“范文阅读”、“组文阅读”、“自由阅读”来组织群文,创造性地使用丛书。在“表达与交流”方面,发挥丛书作用,如桥梁顺利通过,如渠道水到渠成,如火炉趁热打铁。1+X的课型中,链接丛书文章,上好“读写结合课”“读写联动课”“习作指导课”“习作讲评课”等课型。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标准》站在时代的高度,从长远目标出发,在写作中溶入合作精神的养成,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我们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这一目标,在写作教学中彻底落实这一目标。附:名师谈写作--薛发根*有位老师说,作文指导难在每个孩子所写的内容不一样。同样记事,每个孩子记的事件不同,你的作文指导怎么能切中每个孩子的作文问题,满足每个孩子的作文需要呢?这看似一道难题。但我们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莫泊桑拜师》,福楼拜让莫泊桑站在自家门口观察路过的马车,并记录下来。连续看了三天,莫泊桑一无所获,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再次请教福楼拜。福楼拜说:“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的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让莫泊桑恍然大悟,经过观察,获得了丰富的材料,笔下自然写出了很有文采的文字。其实,我们何不像福楼拜那样,针对每个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用提问的方式,一个接着一个地追问,让学生沿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逐层深入地思考作文的具体方式、方法。学生在这么多问题的引领下,就会逐渐养成和老师一样的观察、思考方式和习惯,就会像老师那样地去看、去想、去写。“问题指导”,将作文的具体方法、策略融化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串中,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写作的过程,就是完成从写不好到写得好、从不会写到会写的发展过程。我曾经借用这个问题指导法,辅导过一个不会写作的学生,一连提了22个问题。那位学生按照我的问题,回答了22句话,而连起来的22句话,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当学生看到自己完成的作文,感到非常神奇。我告诉她:“作文,其实很简单,就像回答问题一样!”从此,这位学生就对自己不断地提问,作文越写越好。“问题指导”,实际上教给学生的是正确的作文思维路径,思维的改变必然带来作文的飞跃。而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不断地提出需要思考与修改的问题,我们每个教师都可以做得到。与其把时间花在圈画学生的错别字和病句上,不如将精力集中在对学生作文思维路径的指点上。一个孩子,只要经历那么几次具体的“问题指导”,他就能从中悟到作文的一些窍门。这比那些作文指导的“花架子”要有益得多!更可能的是,我们将犯有同样问题的学生归类指导,就能通过研究一个人,把握一类人,从而指导一批人。指导,只有为学生所需要,才产生真正的教学意义。*假如我们一味地让学生多读,而不讲读书的方法、要诀,那么学生很可能读了很多书,但依然只会注意那些紧张的情节,不会去深入思考更有价值的问题;假如我们只顾让学生多写,而不讲写作的方法、要领,那么学生哪怕是天天写,也未必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被要求写日记,只写了三天,他就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也不知道如何去写,所以每天就写早上起来干什么;上午上了什么课,下午上了什么课;回家吃饭、作业和睡觉。每天写的几乎是同样的话,成了流水帐。既失去了日记的意义,又失去了孩子对日记的兴趣、对作文的好感。可见,没有了“法”,多读、多写只具学习的形式,而无实质的意义。那么,读与写的“法”究竟在哪里?就在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里,尤其是关乎怎么写的问题,都隐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写?假如要我写,还可以怎么写?如此,就将阅读的目光聚焦在“写”上了。参悟到了文章那点点滴滴的写作方法和表达规律,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迁移、学会运用。比如学习了《月光曲》,作者用独特的联想将琴声的美妙描绘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联想法可以将无形的事物写得有形,将静止的场景写得有声有色。而学生作文中出现最多的毛病是不具体、不形象、不生动,选取一两篇典型的问题作文,让学生借鉴文中联想法进行修改,从中加深对联想的体会与运用,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阅读中的“写”,具有现场感:一是就文章中的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想。如对文章中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针对文章中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沿着文章的事件续写……由文章的思想内容触发学生更多、更有个性的理解,这是培养学生产生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二是迁移文章中的独特写法,进行片段练笔。有简单的直接模仿,也有运用多种写法的综合运用。这样的写作练习,由于有具体的范文和清晰的写法,学生模仿起来比较方便,可以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但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课一得,要注重综合、内化,避免落入套路而走向模式化。这是发展学生怎么写的能力问题。总之,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读”就是“吸收”,“写”就是“倾吐”,其实,“读”与“写”是一个整体,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是一种最自然的读写状态。读中的写,更有方法、更有目标,因而夯实的是学生的作文基本功;写中的读,更有目的性,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没有阅读的作文课与没有作文的阅读课一样,都是不完整的语文课。*游戏总让游戏者乐此不疲,为什么呢?其中的一个秘密就是及时反馈。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遭遇到失败,会马上得到失败原因的反馈,知道哪个地方有陷阱,哪个环节要加快速度,哪个时机要及时出击等。于是,他就能在第二次游戏时及时规避,改变战术,从而通关晋级。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常会在反馈上严重滞后。周二作文课,学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一篇自以为还不错的作文,交给了老师;第二天,学生满怀期望,心想老师会怎么评价我的作文呢?我会得个什么分数呢?可是老师只字不讲,因为老师还没有开始批改呢;第三天,学生巴望着老师讲评他的作文,老师还是没有讲,因为老师还没有批完呢;第四天,老师仍然没有讲,因为一个班级有几十篇作文,怎么可能一天就批完呢?第五、第六天,学生度过了一个愉快或不太愉快的周末,过了第七天,学生已经把上次作文的事忘得差不多了。突然,老师说“今天我们讲评上周的作文……”,这时学生已经丝毫没有什么激情了,草草看一眼分数或者等第,有的连老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都没有认真看一眼,更不用说老师所指出的问题和修改建议了。因为那个时候,学生作文的“火炉”已经熄火了,冰凉冰凉的了。于是,老师又重新开始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开始了又一次的作文征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都有一个期待期,过了期待期就失去了发自内心的好奇与向往,变得熟视无睹、漫不经心。学生刚写完作文,总是最想知道自己的作文成绩,最想知道老师的评价。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期望,就会降低学生的作文热情。我采取了一个比较简便的反馈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作文的期待与兴趣。学生完成作文的第二天,我随手挑一篇作文,在语文课上念上一段写得精彩的语句,作几句点评,然后让学生猜这是谁写的佳作。学生纷纷猜测,最后老师念出那个学生的名字,全班鼓掌祝贺一分钟。那位学生有如此经历,何愁没有作文的热情?其他学生期待着下节课老师念到他的作文,所以整个一天都处在期待之中。第三天,我还是念一两篇,还是让学生猜一猜;第四天,还是如此。如此这般,学生一直期待下一次的惊喜,所以对这次作文始终保有一种强烈的期待。等到讲评的时候,就分外认真,对老师的评价读得格外仔细。因为,他们都在相互比较,暗自较劲呢!改变一下评价的方式,保持学生对作文的“适当温度”,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情感支持。经常“生炉子”,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忽冷忽热,最终会让作文远离孩子期待的视野。*虚与实,一直是文学创作中的两极之美,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走向了两个极端。在低年级,我们把学生虚构的故事、人物当作“珍宝”,那是学生可贵的丰富想象力的体现;在高年级,我们把学生虚构的事件、虚拟的场景当作“假花”,认为那是学生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的行为,斥之为“说假话、空话、套话、大话”。因为学生拙劣的虚构、幼稚的想象,一眼就可以看穿,于是,假的就是假的,假得没有到真的那样的境地。不可否认,学作文,学做人,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实是作文教学的品质。但同样不可否认,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能力,缺乏想象与联想,就事记事,就人写人,是很难“入门”的。作文,就是要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笔如实地写下来。同样的真实事件,由于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理解的偏差,观点的相左,所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不乏个人的见解,甚至掺入了个人的想象与虚构。但是,只要不违背学生自己的意愿,是发自他内心真实的声音,同样是珍贵的。虚构事实,是人品问题;而虚构故事,则是创作问题。在我们倡导写真实生活的同时,我们且不可扼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独特的思想力。我们不能将作文的写虚与做人的真实混为一谈。因为,作文就是作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风力发电设备采购合同担保服务3篇
- 2024版学校运动场施工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年食材供应链管理合同2篇
- 2024年版:建筑消防排烟系统施工合同
- 2024铁路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合同样本3篇
- 2024年足浴城加盟协议3篇
- 2025年度窗帘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预测合同3篇
- 工厂供配电技术
- 2024版建筑木工班组劳务合作协议
- 2025年度锅炉设备节能评估与咨询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银发健康经济趋势与展望报告:新老人、新需求、新生态-AgeClub
- 华为质量回溯(根因分析与纠正预防措施)模板
- GB/T 23587-2024淀粉制品质量通则
- 法人贷款免责说明范文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2024-2029年盐酸咪达唑仑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南方的耕作制度
- 2024年成都温江兴蓉西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手术器械生锈的原因分析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活动设计方案
- 家电以旧换新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