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可以观”浅论10000字】_第1页
【“诗可以观”浅论10000字】_第2页
【“诗可以观”浅论10000字】_第3页
【“诗可以观”浅论10000字】_第4页
【“诗可以观”浅论10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可以观”浅论目录TOC\o"1-2"\h\u26199“诗可以观”浅论 116100摘要 118059一、文献综述 115900二、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与“诗可以观”的政教意味 39351三、从乐府到新乐府 524545四、诗学与社会——“诗可以观”复兴的原因 78244五、结语 103460参考文献 11摘要“诗可以观”作为中国诗论中的概念有多种内涵,其中与政治相关的意义自两汉以来就不断被提起。乐府诗是“诗可以观”政教意义的表现之一,它与政治教化、国计民生有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随着乐府的不同发展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到中唐新乐府运动时,元白等人吸取前代乐府诗的创作经验,倡导诗要为君为民而作,鲜明体现出了“诗可以观”的政教意味。作为诗人们主动“观风”后的产物,新乐府诗诞生的原因不仅在于中唐士人们面对社会中兴的兼济之志,也在于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参政意识的培养和谏官制度对士人谏臣精神的培养。关键字:诗可以观;观风;新乐府一、文献综述美丽而富有魅力的诗歌是每个民族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之一,《论语·阳货》中孔子论《诗》:“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1212.对于“诗可以观”的各种研究很多以“兴观群怨”这个总体形式出现,比如毛宣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诗论的解释学意味》认为“兴观群怨”说的目的主要在于以形象譬喻引发义理,使作者和读者之心相通,通过学诗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最终达到教化和人格培养的目的。其中的“可以观”不只限于对他者的观照,还要从这种观照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周勋初的《“兴、观、群、怨”古解》把“兴观群怨”说放到春秋后期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提出“兴观群怨”诸说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中的产物,都与政治有关。他认为“观”既包含政治意义也包含文学意义,季札能从各国声诗的特点中观测其民情风俗与政教情况,各国外交时赋诗言志于则可以观察对方志意。何妍在《论“诗可以观”》中提出“观”不仅仅是一种独特的看,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观”既能洞察事物之“文”,也能洞察事物之“神”,体现了孔子对于诗歌社会功能的自觉意识。还有一部分学者在讨论诗学、美学等相关问题时兼而讨论“诗可以观”或“观”。如张法在他的《中国美学史》中把“观”作为中国审美方式的基型,认为“观”是一种从整体出发去看待一种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洞察,这种观察是洞察其联系之本质的。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呈现整体上升、阶段波动的趋势,“诗可以观”的内涵随之也有所变化。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在这时不但恢复了消失已久的观诗传统,还发展了诗歌的观政功能,特别是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等人怀着为君为民的现实主义精神,创作了一批新乐府诗。新乐府运动的相关研究数量众多,其中有整体论述新乐府的,如钟忧民《新乐府诗派研究》从新乐府运动的社会背景、发展情况、体制理论等方面完整地论述了这一诗派的诸多景观,他认为新乐府运动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魏乐府的传统,颂美讽刺、裨补时阙。周京艳《中唐新题乐府艺术研究》从文本细读和社会背景的角度出发进行文本分析和考察,其中提到中唐时期的儒学与诗教是新乐府兴起的基础之一。还有专注于新乐府运动个别特征的,如吕家慧《论中唐乐府中风俗题材的兴起》提到了新乐府中对于风土人情的描写扩充了“观风”的内涵,将民生放在风俗的背景之中,既强化了乐府诗与民间歌谣的关系,又增强了说服力。还有以新乐府运动的一些代表人物为例来说明相关问题的,如何林军的《试论元结与新乐府运动》论述了元结在新乐府诗歌理论与创作等方面的成就及影响,其中提到元结继承了儒家的“风雅”观。景志明的《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白居易“新乐府”运动诗歌理论评述》结合白居易的诗文,论述了白居易的新诗论,认为其与儒学“美刺”之说有密切关联。乐府诗与政治教化、国计民生有紧密的联系,但新乐府诗有其不同于古乐府的地方,它们是诗人主动观览社会政教情况后的结果,而非民间自发的产物。“诗可以观”与乐府的关系在新乐府运动中是如何体现的,二者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又是怎样产生的,是本研究想要解决的问题。二、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与“诗可以观”的政教意味白居易十分看重《诗经》,认为六经之中以其为首,因为圣人可以用诗来感化人心,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2.423.]“情”是诗歌生发的最先契机,“言”是“情”的表达途径,“声”是配合“声”的表达方式,“义”是“言”的实在内涵。《尚书·尧典》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旧题(汉)孔安国注.四库家藏尚书正义1[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63.]《诗大序》有:“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汉)毛公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毛诗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5.]白居易的理论实际上是在前人对诗、情、声等关系的论述上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感于事,发乎情,但并非所有事都能引发心中所感。白居易在《伤唐衢》中写到:“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遂作《秦中吟》,以吟悲一事。”[[](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2.423.[]旧题(汉)孔安国注.四库家藏尚书正义1[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63.[](汉)毛公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毛诗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5.[](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2.12.[](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2.17.[](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2.425.《说文解字注》释“观”曰:“观,谛视也。注曰:审谛之视也。谷梁传曰:常事曰视,非常曰观。凡以我谛视物曰观,使人得以谛视我亦曰观”[[](清)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笺卷7-8[M].1928.196.]。谛视就是仔细察看,段玉裁在此引《谷梁传》说明“观”具有特殊意义。《周易正义》释观卦:“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孔颖达撰.周易正义[M].北京:中国书店.1987.102.],省方意为巡视四方,“省”除了有视察、察看之意,还有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的含义。先代君王作为“观”的主体,视察四方,观览各地民风民俗,用以感化民众、检查自己的行为。魏何晏注、梁皇侃疏的《论语注疏》保存了不少各家古注,其中“诗可以观”一章引郑玄注曰:“观,观风俗之盛衰也”[](清)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笺卷7-8[M].1928.196.[]孔颖达撰.周易正义[M].北京:中国书店.1987.102.[]皇侃义疏,何晏集解.论语集解义疏1-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254.[]皇侃义疏,何晏集解.论语集解义疏1-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254.“观风俗之盛衰”主要表明了“观”诗的对象和内容,风俗即为风土民俗,盛衰指兴盛与衰败。白居易之所以强调诗歌要能够反映现实,其实是想让统治者能借此得知政教状况和自己行为的得失之处。《诗谱序》有:“欲知风化芳臭气泽之所及,则傍行而观之”[[](汉)毛氏传(汉)郑氏笺.毛诗[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0.12.],郑玄认为《诗》是不同时代社会政治兴衰的产物,其中包含着警戒后王的准则。他根据《诗大序》中的“变风变雅”说,认为“正”体现了国家兴盛的和平繁荣时代,“变”体现了国家末路时期政治衰落、统治衰乱的亡国之象。他提出如果国君能行仁道,为百姓和政事尽心尽力,就能得到百姓赞扬称颂;如果不行仁道、违背诗义,非但不能得民心,反而会招致劫难,这是《诗》给后代所有君主的借鉴。郑玄把施行“德政”作为观诗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诗大序》中所说的“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汉)毛氏传(汉)郑氏笺.毛诗[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0.12.[](汉)毛公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毛诗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7.隋代王通在《续诗天地》中这样写到:“吾尝闻夫子之论诗矣:上明三纲,下达五常;于是征存亡、辩得失。故小人歌之以贡俗,君子赋之以见志,圣人采之以观其变。”[[]阮逸注;王通著.中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5.5.]各地的民风民俗能够反映政治变化的情况与国家盛衰之象,政治的变化会牵动着风俗的变化,这样看来,风俗不仅是政教情况的一种表现,还可以作为衡量治世得失的标准。诗是反映风俗教化的镜子,是诗人对于风俗教化状况观察之后的产物,观者可以通过观诗来把握诗歌背后的现实政教状况,“诗可以观”的政治意义正在于此,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提到新乐府的特点“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阮逸注;王通著.中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5.5.[](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2.41.三、从乐府到新乐府乐府“观风”的传统由来已久,但并非历朝历代都对其有所继承,白居易在《采诗官》中总结:“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2.64-65.[](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2.64-65.前乐府与汉唐乐府虽以汉代乐府的建立为分界线,但先秦时期的统治者就十分注重礼乐与政治的关系了。《吕氏春秋·古乐》中提到了数首合乐之歌,如《九招》《六英》等,统治者以此祭祀或宣扬功德。周朝不仅设有专司音乐的大司乐、乐师等官,还有采诗之官、采诗献诗等制度。这一时期的乐府,除了《诗》之外,还有《帝载歌》《琴歌》《箜篌引》等,创作者上至王侯公卿,下至平民百姓,前者的作品多用于郊庙祭祀或感慨抒怀,后者的作品则更贴近生活。采诗官前往各地搜集民歌,再将其配上对应的乐舞来演奏,借以让统治者了解民情。白居易在《采诗官》中表达了想让统治者广开言路、从歌诗中寻求借鉴的愿望,在《策林·六十九》里直接表明:“今欲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2.726.汉唐乐府进一步细化,可以分为汉魏乐府、南北朝乐府、隋唐乐府。汉魏乐府经历了由雅乐到俗乐的变化。汉承秦制,最初以雅乐进行宗庙祭祀,汉武帝在郊祀之礼成立乐府,援民间俗乐入乐府,同时让文人乐师作新乐章。但相较于《郊祀歌》《十九章》等祭祀之曲,同时期的一些民间乐府更贴近社会生活,大量收录于《乐府诗集》的相和歌辞、杂曲歌辞里,如描写孤儿悲惨命运的《孤儿行》、描写士兵艰苦与哀怨之情的《东光》等,新乐府与这些有感于生活中的“哀”事而生发出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乐府诗虽一开始是由机构采集创作而成的,但时代不断发展变迁,文人拟作、模仿乐府的情况逐渐出现。一方面体现为旧曲新辞,另一方面体现为旧题新辞,二者都是依据乐府旧题进行创作,但前者同时要依曲来作,经过处理后还可配乐演唱,如曹操的《短歌行》;后者由于曲谱失传,拟作乐府只能模仿其风格,不能合乐,刘勰在《文心雕龙·乐府》中就提到,曹植、陆机等人的一些乐府作品未让伶人演奏。这些拟作乐府,其内容主旨有的和旧题本事相关,有的只是借用题目,另起炉灶。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唐代,旧谱散佚得越来越多,能够传承至唐代的不算多数,加之中原音乐因为战乱、政权变动等因素,与地方民乐、少数民族的音乐长期融合,流行的是与前朝不同的音乐系统,无法很好地演奏乐府旧谱。诗歌和音乐关系的变化使乐府诗逐渐脱离音乐的束缚,不用为合乐而仿拟古题。不再考虑配乐节奏问题后,诗人可以更多地去关注诗的内容,间接促成了新乐府诗的产生。由于政局动荡、长期战乱等多种原因,汉魏之后的两晋时期乐府创作的成就并不突出,玄言风气盛行,诗人更注重抒发个人情志,白居易认为这段时期的诗歌多流于山水田园等话题。到南北朝时期,民间乐府繁荣发展,南朝延续了汉魏的清商曲辞,有《西洲曲》《采莲弄》等吴声西曲,北朝则有《陇上行》《敕勒川》等融合了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歌类乐府。这些作品许多是表现男女情爱、风花雪月之事,但也常歌咏各地风俗,较为真实地记录了一些社会现实,从另一种层面来说是继承了“观风”的传统,也影响到了后世风俗内容在诗歌中的兴盛。乐府虽然一直保持着拟作旧题的传统,但创作新题的现象也时常出现,乐府诗发展的这一特点在隋唐乐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乐府诗在隋唐初期创作以郊庙歌辞和拟古作品为主,但也有不少新题乐府,如刘希夷的《春女行》、李峤的《汾阴行》等。乐府诗经历了长期积累,数量不断增多、类型不断丰富、观念更加全面,到隋唐已经是较为成熟、系统的文体了,创作也进入了自觉时期,求新求变是顺应发展的需要。初唐时的卢照邻在《乐府杂诗序》中就提倡要创作新题,发挥诗歌的创新精神,其后新题乐府不断发展,到盛唐已然蔚为大观,李白、杜甫、王维等人都创作过新题乐府,李杜二人大力书写现实生活、关注民生弊病,更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人物。在继承了乐府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元白等人强调乐府要源于时事,注重诗歌的讽喻性,就如元稹在《乐府古题序》中说:“风雅至于乐流,莫非讽兴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或有短长,于义咸为赘剩,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刘野编.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元氏长庆集[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刘野编.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元氏长庆集[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122.四、诗学与社会——“诗可以观”复兴的原因乐府从先秦两汉到中唐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其反映时事、美刺讽谏的内涵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改变,在新乐府运动中得以被大力提倡,与前文提到的采诗制度不无关系。诗歌想要发挥作用,只凭借创作者“献诗”是不够的,统治者必须听取,也就是所说的“采诗”,而与“采诗”紧密相连的乐府诗成为了他们达成目的的首选。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到,自从担任拾遗以来,身为谏官,除了直接给皇帝上书进谏表达自己的意见之外,有一些难于直接说明的事,就通过诗歌的形式慢慢让皇帝知道。白居易的想法并非空穴来风,据《唐诗纪事》记载,唐明皇登勤政楼时让梨园弟子唱歌,听到李峤的《汾阴行》后凄然涕下。新乐府通俗、明快的特点使得其传播范围十分广,学校寺庙等地能够看见,男女老少也能歌咏,白居易本人也因“作乐府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见而悦之,召入翰林为学士”[[](元)辛文房撰;徐明霞校点.唐才子传[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元)辛文房撰;徐明霞校点.唐才子传[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72.白居易出生于新郑,他的祖父白锽幼时好学,对文学颇为擅长,尤其擅长五言诗,十七岁时明经及第,其后做官清直静理、有善政,他的父亲白季庚也是明经出身,《旧唐书》中就说白居易出身于世代以儒学为业的家庭,白居易年少时也好学,能够作诗。在他出生之后不久,两河藩镇就发生了战乱,又遇上了灾荒,白居易二岁时,祖父和祖母先后故去,为了躲避战乱,加之父亲官职变动,一家逃难到徐州,不久后父亲为保护家人,又让妻儿离开,白居易辗转南下,投奔了杭州的堂兄。在这段颠沛流离的经历中,白居易深切体会到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之后父死母病使他的生活雪上加霜,只能靠长兄微薄的俸禄来维持家用。贞元十四年(798),白居易进士及第,后授秘书省校书郎职,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任左拾遗后,白居易为报知遇之恩,尽忠职守、直言论政,此举得罪权贵,最终被贬至江州,后因上书言事未被采用,又申请去外地任职,这些经历使他对各地风俗人情及百姓的生活有更深刻的了解。元稹出生于洛阳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八岁时父亲元宽去世,家中虽然贫困,但母亲郑氏仍然给他教书。贞元九年(793年),元稹以明两经擢第,贞元十九年(803)与白居易一同及第,与他同授校书郎,后与白同拜左拾遗。任职期间,他积极上疏献表,几乎事无不言,元稹直言进谏,锋芒太锐,后来也遭到多次贬谪,出为地方官。李绅出身于士族家庭,幼时失怙,幸而有文学素养较好的母亲卢氏教授他文学,九岁时,母亲卢氏也离世,李绅只得由长兄来照料。贞元二十年(804),他赴京应试时结识了元稹,两年后参加了元白同一届的科考,又结识了白居易。元和四年(809年),李绅任校书郎,元和十四年(819年),官拜右拾遗,一年后又召为翰林学士。从几位新乐府运动代表人物的前期经历来看,他们几乎都有较深的家学渊源,唐代也是儒学复兴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儒生认为经学要面向社会、经世致用,要发挥儒学的现实精神。在浓厚的儒学氛围中成长,儒家正统的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观念对元白等人不无影响。同时,幼时的艰难生活和在地方任职时所见民生疾苦,强化了他们作为儒者的责任感。白居易在苏杭时主持疏浚六井、修堤蓄水,以利民生;元稹在通州时,整顿吏治、鼓励农耕,为民请命;李绅任滁州刺史时,劝农耕桑、体恤百姓,改善了滁州人民的生活状况,这些所作所为都体现了他们的兼济之志。元白等人创作新乐府诗,一方面是基于自身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另一方面则与中唐的社会现实有关。“安史之乱”后,唐朝繁荣稳定的盛世局面被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残酷现实无情打破,内有盘剥百姓之忧、苛捐杂税严重,外有蕃族之患、边疆战乱频繁,到了德宗时期不仅没能解决遗留下来的问题,宫市、进奉等各种现象更是层出不穷。但宪宗即位力主用兵,藩镇混战的情况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后又止进奉、任贤相,形成了短暂的“元和中兴”局面,社会矛盾的缓和使知识分子看到了希望,而社会上仍然存在的苦难更加促使着他们关心现实。同时,宪宗积极纳谏、广开言路的姿态也提高了他们的参政热情,号召着士人们歌咏时政、针砭时弊,新乐府诗就是其表现之一。前文提到了元白李三人的多次应试经历,实际上,“诗可以观”的政治意义在新乐府中的复兴与唐代科举文化也有密切联系。科举自隋唐而兴,一开始以策文为主,发展到后期,逐渐偏重于诗赋文才,科举取士在影响着社会阶层的同时也影响着诗歌创作,特别是进士科比明法、明算等科综合性强,相比于明经来说又更有难度,及第后的社会地位较高,尤受社会重视。试策与诗赋结合的考试方法培养了士人务实致用风气,他们关注时局,并且把探讨的结果在考试中以文学的形式呈现出来。科举制度不仅给诗人们提供了参政机会,也使诗歌改变了从六朝以来远离政治的情况,让它们更贴近现实,达到“观风知政”的目的。在《新乐府序》中,白居易明确提到《新乐府》五十首是在他任左拾遗时期所作的。拾遗属于谏官的一种,其职能是掌管供奉讷谏、扈从车驾。凡是发令行事,有不利于时、不符合于道,大则朝廷商议,小则直接上奏。拾遗的品阶在整个谏官体系中其实并不算特别高,但白居易拜官时上疏言到:“其选甚重,其秩甚卑,所以然者,抑有由也。”[[](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M].1956.1082.]因为人之常情是在高位就珍惜自己的位置、保护自身,做些苟且营生的事,不敢劝谏皇帝。拾遗之所以要设置成低阶官位,是为了让人觉得不足以爱惜官职,才能做到皇帝有欠缺之处或违反道义的情况就一定去规劝,这就是白居易所理解的朝廷设置拾遗的本意。创作新乐府诗和进谏实际上是一体两面的,两者相辅相成,目的都是反映民生疾苦,使统治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哪里有疏漏,又引发了怎样的后果,从而体察自身、改正过失。诗歌对谏书进行补充,让他更好地履行谏官职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谏官的身份也为他创作新乐府提供了支撑。白居易主张用诗歌元和五年(810),白居易卸任拾遗,改任参军,他针对讨伐河北一事所呈的《请罢兵第三状》言辞激烈,当时的宰相认为白居易的官职并非谏官,不应该在谏官之前讨论这件事,失去了谏官身份依傍的白居易成为政敌攻击的对象,最终被贬[](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M].1956.1082.总之,元白等人是在中唐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受个人的政治理想的影响而创作新乐府的。“诗可以观”的政治意义在新乐府运动中的复兴不仅与创作者们的政治身份相联系,也与谏官职能和他们的谏臣意识有关。五、结语乐府自先秦时期产生于郊庙民间,到两汉时期仍然保留着反映社会问题的作用;至魏晋时期,文人拟作兴起,更多地是抒发个人情感;六朝乐府则大多写男女相思之事,侧重风俗书写;唐代前期标举新题,诞生了许多反映民生疾苦的时事之作;中唐时期,中兴与中衰共存的矛盾局面激发起士人们兼济天下的儒者心志,积极参政议政,主动以诗歌的形式补充谏书之不足。新乐府运动是对“诗可以观”传统的自觉继承,也是其在唐代必然发展的结果。新乐府的产生是“诗可以观”内涵的一种更新与回归,诗歌不仅能吟咏花前月下、墙头马上之事,它也有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和责任。新乐府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可以称之为一场文学运动的痕迹,但参与其中的人毕竟有限,作品的数量及其影响的广度和力度也难以说是广泛或深刻。从整体数量上看,当时新乐府诗的数量是比不上旧题乐府的,从其代表人物的创作数量上看,旧题乐府以及其他类别的诗远远多于新乐府,元白李等人在后期甚至由于政治环境而而采取独善其身的处世态度,回避现实、明哲保身。新乐府运动的遗憾落幕虽令人叹惋,但要认识到诗人们不免会受到时代和立场的制约,其理想带有封建礼教的色彩,但新乐府运动的诗歌理论与创作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人民的愿望和利益的。不可忽视的是,新乐府创作中暴露社会矛盾和政治黑暗的讽喻精神影响着后世诗歌的发展,它的创新精神和朴素风格极大地促进了通俗诗的发展。新乐府诗派的积极影响离不开“诗可以观”的内涵他们不回避社会生活中的敏感问题,敢于面对惨淡的生活和残酷的现实,选择广泛、平凡、普遍的社会题材入诗,积极介入生活,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在今天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参考文献[1]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2](唐)白居易著;喻岳衡点校.白居易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