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系统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西医结合儿科学)_第1页
造血系统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西医结合儿科学)_第2页
造血系统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西医结合儿科学)_第3页
造血系统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西医结合儿科学)_第4页
造血系统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西医结合儿科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目录【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防与调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是儿童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既往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其临床特点为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本病属中医“血证”“肌衄”“紫斑”和“虚劳”等范畴。【病因病机】1.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ITP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多数患儿在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2)发病机制目前认为病毒感染不是导致ITP的直接因素,而是与其感染后产生的免疫机制有关。病毒感染后,体内可形成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附着于血小板表面,使血小板受损;病毒感染后可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G与血小板膜发生交叉反应,使血小板损伤而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和破坏。PAIgG的含量与血小板呈负相关:即PAIgG愈高,血小板数愈低。但也有少数患儿的PAIgG含量不增高。因血小板和巨核细胞有共同抗原性,抗血小板抗体同样作用于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导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巨核细胞生成和释放均受到严重影响,使血小板进一步减少。近年研究证实辅助性T细胞(Th)和细胞毒T细胞(CTL)的活化及相关细胞因子紊乱是导致本病慢性化过程的重要原因。2.中医病因病机本病外因为感受风、热、疫毒诸邪,内因为脏腑气血虚损,使邪热内伏营血,致血液离经外溢。初起多因外感风热邪毒,侵袭肺卫,郁于肌表,伤于血络,血溢脉外所致紫瘢,此为风热伤络;若风热邪毒入里化热,或内热化火,内舍血分,迫血妄行,溢于脉外,出现皮肤黏膜紫瘢,此为血热妄行;若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耗气伤阴,均可导致气虚阴伤。脾气虚则不能统摄血液,以致血不循经,溢于脉络之外,渗于皮肤之间形成紫瘢,此为气不摄血;若阴虚火旺则虚火灼伤脉络,血溢脉外而致紫瘢,此为虚火灼络。本病出血后,血不归经,血流脉外,离经之血常导致瘀血内阻,使出血加重,或反复出血,此为瘀血阻络,为虚实夹杂之证。总之,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机在于热、虚、瘀,初期以实证为主,病久则以虚证多见,或虚实夹杂。【临床表现】本病各年龄期均可发生,好发于1~5岁,男女发病数无差异,冬春季发病率较高。新诊断的ITP患儿于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大多数患儿发疹前无任何症状,部分可有发热。以自发性皮肤和/或黏膜出血为突出表现,瘀点、瘀斑呈针尖至米粒大小,遍布全身,以四肢多见。常见鼻衄、牙龈出血,呕血、便血少见,偶见肉眼血尿;青春期女孩可有月经过多;出血严重者可有贫血;颅内出血少见,表现为颅内高压症状,如头痛、呕吐、嗜睡或躁动、昏迷、抽搐。约85%的患者于6个月内自然痊愈,10%~20%的患儿呈慢性病程。病死率为0.5%~1%,主要致死原因为颅内出血。【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血小板计数<iooxio9/l,出血轻重与血小板数量有关。血小板计数一般在50X109/L以下,易有出血倾向;低于20X10VL时,出血明显;低于1OX1O9/L则出血严重。出血时间延长,在3分钟以上,血块收缩不良。2.骨髓象典型ITP无需骨髓检查,当临床表现不典型或对治疗反应差时,骨髓检查是必要的。骨髓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其他造血系统疾病。新诊断的ITP和持续性ITP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多,慢性ITP骨髓巨核细胞数显著增多;同时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3.血小板抗体测定ITP患儿可见PAIgG含量明显增高,但并非是该病的特异性改变,其他免疫性疾病亦可增高;若同时测定PAIgM和PAIgA,以及测定结合在血小板表面的糖蛋白、血小板内抗GPIIb/HIa的自身抗体可提高临床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4.其他束臂试验阳性。【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临床以出血为主要症状,无明显肝脾肿大和淋巴结肿大,血小板计数<100X109/L,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伴成熟障碍,并除外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可诊断。美国血液学会(ASH,2011)根据临床病程的长短将原发性ITP分为3型:①新诊断ITP:病程<3个月;②持续性ITP:病程3~12个月的ITP;③慢性ITP:病程〉12个月。以上分型不适用于继发性ITP。另外,ASH还界定了重型ITP(severeITP):即发病时出血症状需立即处理,或病程中新的出血症状必须应用提升血小板的药物治疗,包括增加原有药物剂量。难治性ITP:是指脾脏切除术后仍为重型的ITP的患儿。2.鉴别诊断(1)过敏性紫瘢紫瘢多见于下肢、臀部皮肤,为出血性斑丘疹,呈对称分布,伸侧面多于屈侧面,血小板并不减少。常伴有暮麻疹及不同程度的关节痛和腹痛。(2)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发热、贫血和出血为主要表现,除血小板减少外,呈全血减低现象,红细胞、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多减少,网织红细胞不高。骨髓系统生血功能减低,三系造血细胞均减少,巨核细胞减少或极难查见。【治疗】1.治疗原则西医主要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中医治疗原则为宁络止血,实证、热证,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虚实夹杂证,治以滋阴清热,益气活血;虚证,治以补气摄血,佐以活血养血。在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的同时,配合中药滋阴清热,可缓解激素的副作用,减少使用剂量,缩短激素应用的时间。2.西医治疗儿童ITP多为自限性,治疗措施更多取决于出血的症状,而非PLT。当PLT>20X109/L,无活动性出血表现,可先观察随访,不予治疗。在此期间,必须动态观察PLT变化;如有感染需抗感染治疗。(1)一般疗法适当限制活动,避免外伤;有细菌感染者,酌情使用抗生素;避免应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慎重预防接种。(2)ITP的一线治疗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其主要药理作用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血小板抗体产生;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有抗体吸附的血小板的破坏。一般用泼尼松口服,剂量为每日1.5~2mg/kg,分3次服,视病情逐渐减量,疗程一般不超过4周。也可用等效剂量的其他糖皮质激素制剂代替。2)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其作用:①封闭巨噬细胞Fc受体,抑制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结合和吞噬;②在血小板上形成保护膜,抑制血浆中的IgG或免疫复合物与血小板结合,从而使血小板避免被巨噬细胞所破坏;③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使血小板抗体减少。常用剂量每日0.4g/kg,静滴,连用5天;或每日lg/kg静滴,连用2天。(3)ITP的二线治疗对一线治疗无效病例需对诊断再评估,进一步除外其他疾病。然后根据病情酌情应用二线药物治疗。如大剂量地塞米松、抗CD20单克隆抗体(Rituximab,利妥昔单抗)、促血小板生成剂、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TPO)、免疫抑制剂等。发生颅内出血或内脏出血,应用其他疗法无效时,可考虑脾切除。脾切除指征可参考以下指标:①经以上正规治疗,仍有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或急需外科手术者。②病程>1年,年龄〉5岁,且有反复严重出血,药物治疗无效或依赖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维持(>30mg/d)。③病程>3年,PLT持续<30X109/L,有活动性出血,年龄>10岁,药物治疗无效者。④有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禁忌证。(4)ITP的紧急治疗若发生危及生命的出血,应积极输注浓缩血小板制剂以达迅速止血的目的。同时选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0~30mg/(kg-d)共用3天,和/或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lg/(kg-d)连用2天,以保证输注的血小板不被过早破坏。3.中医治疗(1)辨证论治本病的辨证以八纲辨证为主,兼用脏腑辨证。根据起病的缓急和临床不同的证候,分清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起病急,病程短,紫瘢颜色鲜明者,多属实;起病缓,病程缠绵,紫瘢颜色较淡者,多属虚;新诊断ITP多为实证,治疗宜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法;持续性ITP多虚中夹实,治疗宜滋阴清热,益气活血等;慢性ITP多属虚证,治疗宜釆用益气健脾,养血摄血之法。①风热伤络【证候】发病前常有外感病史,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等,而后皮肤出现针尖大小的瘀点,色红鲜明,可伴有齿衄鼻衄,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辨证】本证多由外感诱发,以初起风热表证,后见皮肤紫瘢,或风热表证和皮肤紫瘢并见为临床特征。【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方药】银翘散加减。皮肤瘀点密集者,加紫草、仙鹤草凉血止血;咽喉肿痛加牛莠子、板蓝根清热利咽。②血热伤络【证候】起病急骤,皮肤出现瘀斑瘀点,色红鲜明,伴有齿衄鼻衄,偶有尿血,面红目赤,心烦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数。【辨证】本证以起病急骤,皮肤紫瘢密集,色红,心烦口渴,便秘尿赤为临床特征。【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发热烦渴喜饮者,加羚羊角粉、生石膏、知母清热泻火;便秘者,加生大黄通腑泄热;瘀点成片者,加紫草、侧柏炭凉血解毒;尿血者,加小蓟、白茅根、仙鹤草凉血止血;便血者,加三七粉、地榆收敛止血。③气不摄血【证候】皮肤、黏膜瘀斑瘀点反复发作,颜色暗淡,伴鼻衄齿衄,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头晕心悸,舌淡红,苔薄,脉细弱。【辨证】本证以紫瘢反复,病程迁延,颜色暗淡,神疲乏力为临床特征。【治法】益气健脾,摄血养血。【方药】归脾汤加减。出血不止者,加云南白药、白及、蒲黄炭和血止血;纳呆便溏者,去酸枣仁、龙眼肉,加焦山楂、谷麦芽、陈皮、山药健脾消食。④阴虚火旺【证候】皮肤黏膜散在瘀点瘀斑,下肢尤甚,时发时止,颜色鲜红,伴齿衄、鼻衄或尿血,低热盗汗,手足心热,心烦颤红,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本证以紫瘢时发时止,颜色鲜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为临床特征。【治法】滋阴清热,凉血宁络。【方药】大补阴丸合茜根散加减。虚火内炽、发热明显者,加青蒿、地骨皮、鳖甲;盗汗明显者,加地骨皮、煅龙骨、煅牡蛎;齿衄、鼻衄明显者,加焦梔子、白茅根、仙鹤草。⑤瘀血阻络【证候】病程缠绵,出血反复不止,皮肤紫瘢色暗,面色晦暗,舌暗红或紫或边有紫斑,苔薄白,脉细涩。【辨证】本证以紫瘢反复,病程迁延,颜色紫暗,舌暗红或紫或边有紫斑为临床特征。【治法】活血化瘀,养血补血。【方药】桃红四物汤。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补脾益气;尿血者,加白茅根凉血止血;瘀斑久不消者,加三七粉或云南白药活血祛瘀。(2)中成药①宁血糖浆:用于气不摄血证。每次5~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