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数据时代下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法律义务_第1页
论大数据时代下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法律义务_第2页
论大数据时代下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法律义务_第3页
论大数据时代下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法律义务_第4页
论大数据时代下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法律义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大数据时代下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法律义务绪论1.1选题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里,各式各样的网络APP层出不穷,人们开始使用网络APP来进行购物、娱乐和社交等等。网络APP的出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网络APP的出现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网络APP可以说是大数据时代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发明。但是,随着网络APP逐渐发展成熟,其内部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比如行业内部存在恶性竞争,以及用户信息遭到泄露等等[1]。但是,纵观学者们对大数据时代网络APP的相关研究,笔者发现,就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法律义务的研究非常少,网络APP用户的个人信息一旦被泄露,将会带来非常恶劣的后果,不仅会降低企业的信用,还会威胁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此背景下,本人认为对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法律义务进行研究很有必要。1.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网络APP行业发展迅猛,APP已经渗透进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国内学者对网络APP的研究颇多。中国政法大学的朱巍教授提出,目前我国的APP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用户量特别多。但是,APP公司并没有做好用户的信息管理工作,导致用户权益受到侵犯的案例频繁发生[2]。在2014年的互联网法制化论坛中,许多与会学者表示我国网络APP存在大量泄漏用户个人信息的现象,必须完善互联网立法,对泄漏用户信息的网络APP进行处罚,必须加快我国互联网法制化的进程。学者罗锦莉表示,大数据时代,网络APP实现了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双赢[3]。网络APP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企业利用网络APP发家致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看似和谐,如果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挖掘,那么可以发现,用户在这场交易中占据弱势地位,用户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威胁[4]。从国外来看,网络APP发展成熟的国家,其互联网立法工作也比较完善。美国著名法学家布兰蒂斯为隐私权下了这样一个定义,隐私权就是指人们具有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将个人信息传播给他人的权利。意思就是,如果没有经过授权,那么不能够传播他人的信息。学者Dennis提出,大数据汇集了大量的数据,不注重精确性,只注重数据的数量。他从个人信息的角度解说隐私,他认为,隐私就是私密的个人信息,是不能或者不愿意告诉别人的信息。既然不愿意,那么私自泄漏他人隐私就是违法的[5]。另外,学者Lauren认为,通过个人信息,就可以识别用户身份的信息。一旦个人信息和身份信息匹配起来,将会对个人的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6]。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于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安全法律义务的研究中可以看出,随着网络APP的告诉发展,企业泄漏用户信息的现象非常常见。泄漏信息是违法行为,应该对网络APP相关企业进行法律约束。1.3研究内容与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第二部分讲述了为什么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必须要保障网络APP用户的信息安全。第三部分讲述了目前我国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义务的现状并讲述了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义务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一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与展望。本文的研究具有双重意义,既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实践意义。目前学者们对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法律义务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的研究能够丰富目前对于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法律义务的理论研究,同时,本文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另外,本文的研究内容都是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展开,本文提出的问题可供网络APP企业反思,本文提出的相关建议能够推动国内的互联网立法的进程,对我国的立法工作具有参考意义。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义务的法律依据目前,为了保护网络APP用户的信息安全,以及为了让网络APP履行起保障用户信息的义务,我国出台了多部法律。我国对于人信息的保护分为法律保护和自律保护两个部分,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出台针对个人信息的使用的专门的法律,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相关领域的法律对个人信息安全提供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八条规定,消费者对于所购买的商品具有知情权。意思就是,在企业向用户推销商品是,企业必须将商品的所有情况一一向消费者陈述清楚,让消费者充分了解商品的情况。对于网络APP而言,这就意味着,法律规定,网络APP在进行安装之前,必须告知消费者,同时,要给消费者讲清楚所有的服务条款,不能够有所隐瞒。在网络APP获取个人信息和相关手机权限的时候,也应该告诉消费者,让消费者知道[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九条规定,消费者具有自主选择权。企业不得迫使消费者接受某项条款。就网络APP而言,网络APP不得强制要求用户接受霸王条款。消费者也可以自主卸载APP,网络APP应该给予消费者选择的权利。如果生产厂商故意利用技术,剥夺了用户卸载某个APP的权利,那么他就已经侵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四条规定,企业要承担缺陷损害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如果某种商品具有缺陷,而这个缺憾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那么企业应该予以赔偿。就网络APP而言,当网络APP存在缺陷,导致用户信息被泄露,进而对用户的权益带来威胁的,APP开发商应该进行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第一百四十条中,对泄露他人隐私的行为进行认定,并指出了保护用户隐私权的重要性。另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的《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管理的通知》中,明确禁止了五种预装APP的行为,并且指出,对危害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要进行约束[8]。《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对电信行业的从业者、以及互联网APP对用户信息的使用等行为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其中,第六条规定了互联网APP开发商应该要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第九条规定了互联网在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之前,必须要经过用户的授权和统一,如果没有得到用户同意,那么就不能擅自使用和泄漏用户的个人信息。查阅了大量的法律文献,笔者发现,目前对于我国网络APP信息安全的保护已经有很多法律和规章。但是,这些法律都过于笼统,对于如何保护网络APP用户信息安全、如何对泄漏用户个人信息的APP开发商进行处罚这种更为具体的问题的规定比较少。这就造成了网络APP泄漏用户信息的事情长有发生。因此,完善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义务的立法工作很有必要。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义务的现状及问题虽然已有很多法律对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义务做了相应的规定,但是,目前我国网络APP承担保障用户信息义务的情况仍然不乐观。在这里,我们对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网络APP仍然没有承担好保障用户信息的义务。在本章,本文总结出了目前在我国网络APP在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中存在的问题。3.1用户个人资料泄露目前,我国的电信诈骗案件层出不穷。骗子们得到的大部分的用户信息都是被企业兜售或者不小心泄露的。在人们第一次下载网络APP时,都会要求进行注册,其中就会要求注册个人姓名、性别、年龄、电话号码等等。有些无良网络APP商家会将搜集到的客户信息进行兜售。用户个人信息被骗子买走,这就给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更有甚者,在网络APP安装的同时,网络APP的后台就会自动读取该手机上的联系人信息以及短信记录,这会造成更大范围的信息泄露[9]。我国的法律已经对网络APP出售他人信息的行为做出了相应的法律约束,但是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仍然频发。原因就在于,用户在自己的信息受到侵犯的时候,往往不会采取法律手段。另外,由于骗子作案具有极大的隐蔽性,电信诈骗案调查起来难度非常大,经常不了了之。3.2用户习惯泄漏在我们使用购物APP选购商品的时候,会发现,购物APP主页向我们推送的商品都是自己想买或者已经买了的。在我们用浏览器浏览网页的时候,经常会跳出广告,而广告内容就是我们曾经在浏览器搜索过德。透过现象看本质,很多APP会肆意搜集用户的浏览习惯和消费习惯,然后透过消费习惯分析用户正在关注的东西,然后在自己的主页向用户推广用户可能会感兴趣的产品。虽然说这些APP搜集客户的消费习惯并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商品的行为并没有对顾客带来实质性的伤害,顾客顶多会觉得有点困扰。但是,网络APP肆意搜集用户的消费习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作为信息的主体,当自己的某种信息被搜集的时候,应该被提前告知,并且有权利拒绝网络APP搜集自身的消费习惯。3.3用户财产信息泄露目前已有法律规定,对于涉及到个人的财产或者信用记录的信息,信息的所有者可以利用个人信息为自己创造经济价值,同时,信息所有者还能够剥夺他们擅自使用个人财产信息的权利。简而言之,在没有得到授权时,用户的个人财产信息不能够被泄露或是被利用来创造经济价值。但是目前,在我国,很多网贷APP泄露个人财产信息的事情屡次发生。在进行网贷APP注册的时候,APP会要求客户进行注册,填写个人信息和财产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常住地址,银行卡号,个人征信记录,个人房产拥有情况等等。为了从网贷APP中获取到资金,客户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这些信息录入。目前,由于缺乏对网贷APP关于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网贷APP会肆意出售搜集来的客户信息,出售用户的个人财产信息。当用户的房产信息、车辆信息等一旦被泄露,会对用户带来巨大的影响[10]。用户不仅会每天接到房地产销售、小额贷款公司等的骚扰电话,还有可能面临电信诈骗的风险,这严重危机了用户的财产安全。因此,网络APP开发商应该合理地保护好用户的各种信息,防止信息的泄露。但是,遗憾的是,我国针对网络APP是否有权利搜集用户个人信息、如何妥善保存用户信息等问题,尚未出台一系列成熟的法律条款,我国继续解决信息安全缺乏法律保护的问题。3.4用户位置信息泄露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具有定位的功能,网络APP也可以通过获取权限,来对用户进行定位。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手机定位的概念。手机定位指的就是通讯公司通过信号塔台接受手机用户的定位请求,然后根据塔台与手机的相对位置来确定手机用户的具体位置。通过这个流程,手机用户的实时地理位置将会在地图上有所显示。由于手机可以对用户的位置进行定位,因此网络APP也就可以在后台获取到手机用户的具体位置。网络APP获取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的情况非常常见,比如在首次打开APP时,会跳出弹窗,询问用户是否开启手机定位权限,这看似是一个可选择的问题,但是如果用户选择拒绝获取定位信息的请求时,网络APP的大部分功能都不可使用,因此,用户又被迫打开了位置信息获取权限。除此以外,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APP都会对用户的位置信息进行搜集。比如微信可以查找附近的人,其原理就是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进行匹配;高德地图将用户的位置信息进行地位,并在地图上进行反应,进而给用户提供导航服务;现在市面上的很多儿童手机,都具有定位的功能,家长可以实时观测到孩子的地理位置;再比如苹果手机上有查找iPhone手机的功能,对于小米手机而言,可以在一个手机上登录另一个手机的小米账号,从而对另一个手机进行定位[11]。从这一系列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来,用户在享受网络APP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其个人的位置信息也会暴露。很多手机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被定位了。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系列问题,究其根本,网络APP在开发的一开始就忽视了对于用户的隐私保护,导致用户的个人位置信息得不到技术上的保护。除开故意的因素,还有些网络APP自身存在技术缺陷,在传递用户位置信息的时候,缺乏必要的保护和加密措施,用户的个人位置信息在进行传输的时候容易被截获,用户的个人位置信息就会被暴露,从而威胁到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网络APP尚未承担起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法律义务。目前的现状是,网络APP侵犯用户信息安全的事件时常发生,除了上文提到的各种危害用户信息安全的各种乱象之外,网络APP行业还存在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还从其他角度侵犯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比如广告弹窗自动下载APP,侵犯了用户的选择权;APP在线上和线下提供的商品和信息不符合,涉嫌欺骗消费者;以及网络APP上发布内容缺乏审查等等。目前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尚未有完善的法律条文能对网络APP的信息安全进行保护。因此,在本文的下一张,笔者将会就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义务的立法完善提供一些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希望能够让网络APP主动承担起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义务。4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义务的立法完善建议为了让网络APP承担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义务,网络APP开发商应该自律,同时,用户也应该提升自我保护的意识。但是,完善相应的法律条文能够事半功倍,因此,立法者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条文。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笔者有的放矢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4.1明确规定网络APP应承担的责任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对于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规定都比较笼统。网络APP容易钻法律的漏洞,法无禁止即可为。因此,各项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和约束网络APP开发者的法律条文应该进一步完善,明确规定网络APP应该承担的责任,避免法律条文的晦涩,从而让网络APP开发者有机可乘。同时,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很多问题,虽然在现行的法律中没有进行限制,但是不应该陷入盲目的立法陷阱中去。司法者应该更加关注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问题,灵活运用法律条文,对法律条文进行合理的解释和适当的延伸,增强法律的适用性。比如,目前,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手机开发商不能够预装何种APP,但是司法者完全可以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针对预装APP的问题,司法者可以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八条和第九条,关于消费者的知情权和消费者选择权的相关法律规定[12],来支援预装APP的行为。要求手机生产厂家明确地向消费者说明预装的APP的名称、用途、内存、使用权限、是否收费等情况,让消费者知道APP的各种性能。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应该筛选出具有典型性的案件,作为基层法院在结合案情适用法律时给予参考。基层法院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和专业知识能力,将目前发生的新兴问题,带入到现有的法律制度中去,灵活地利用已有的法律条文达到对法律的正确适用,对网络APP开发者的行为作出最大的限制,规范网络APP开发者的行为,对网络APP不承担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行为进行惩罚,从而达到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和促进社会长治久安的效果。4.2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与网络APP的开发商比起来,用户在技术手段上处于劣势地位。当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之后,他们一般不会采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因此,应该要建立和健全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让消费者抱回协会统一代表广大消费者群体,就个人信息被泄露的事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笔者建议,在《民事诉讼法》中,增设公益诉讼制度,当被同一网络APP泄露个人信息之后,消费者可以一起委托消费者保护协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另外,由于这涉及到多个消费者的情况搜集,所以应该将公益诉讼的时间延长,给消费者保护协会足够的时间搜集不同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提供足够的证据。在证实网络APP开发者确实涉嫌泄露用户的隔热信息之后,法院应该责令被告立即停止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泄露行为。公益诉讼制度能够极大地节省法院的工作量,也会增强消费者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积极性,也能够给网络APP侵犯消费者信息的问题给予致命的一击。在此问题中,消费者保护协会应该拓宽用户情况的搜集渠道,通过各式各样的渠道来搜集用户的投诉和用户信息泄露的情况[13]。同时,对搜集到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对于用户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启动公益诉讼的程序。4.3APP缺陷举证责任倒置当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受到侵害的时候,通过法律流程将网络APP开发者告上法庭。此时,就会存在一个举证的问题。需要用证据说话。而此时,如果要让消费者提供证据,证明这个网络APP确实存在缺陷,造成了个人信息的泄露,这是不科学也不合理的。因为网络APP的技术性很强,此时客户处于劣势的地位。网络APP是技术发展的结晶,需要掌握足够多的技术,才能够对于该网络APP的优点和缺陷足够了解。而网络APP用户并不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缺乏软件技术方面的相关知识。因此,让消费者举证,用证据指出网络APP存在的缺陷,以及解释是如何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是不合理的。所以,当网络APP因为没有承担起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责任而被告上法庭时,应该让网络APP开发商举证证明自己的清白,证明自己的网络APP在技术上没有任何缺陷,所有的保护和加密程序都是很完善的,不可能造成网络APP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14]。让处于技术优势地位的网络APP举证证明自己已经承担好了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完全的责任是科学合理且相对比较便利的。因此,笔者建议,将《侵权责任法》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用在网络APP侵害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案件举证上。网络APP作为高科技产品,需要拥有足够多的专业计算机知识、编程知识才能够清楚其中的运行原理和逻辑。但是,用户知识为了生活的便利才会使用该APP,并不是所有的网络APP用户都清楚APP背后蕴含的技术原理,所以,让手机用户举证证明是不合理的。笔者建议,当网络APP开发者因为没有承担好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责任而被告上法庭的时候,应该由网络APP的开发者来证明其网络APP在产品运行、消费者信息保护、消费者信息传输、消费者信息加密、消费者信息注销等诸多方面的技术都很完善,不存在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漏洞。如果网络APP从各方面都能提供足够多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在保障消费者信息安全做出的努力是足够的话,那么就不能判定网络APP开发者侵犯了用户的个人信息。但是如果网络APP开发者不能够证明自己的产品的完善性和谨慎性的话,那么根据过错推定原则,网络APP开发者没有承担起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责任,应该承担起法律责任,对用户进行赔偿,并且对自己的网络APP进行整改。4.4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 目前,我国针对网络APP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这个问题上,已经出台了各种法律条文,对网络APP开发者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对网络APP用户的信息安全进行保护。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现有的法律文件约束力比较低,不能很好地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等,这些法律条文并没有具体规定网络APP开发者的行为,也没有对网络APP泄露用户个人信息做出明确的惩罚,这些法律的约束力都比较低,导致网络APP开发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事件越来越猖獗,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个人权益同时扰乱了社会秩序。因此,笔者建议,应该集思广益,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对网络APP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进行更加具体的规定。比如,规定网络APP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使用权限,规定网络APP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的层级,明确规定网络APP在侵害用户个人信息时应该受到的法律惩罚[15]。《个人信息奥护发》的出台,能够规范网络APP在用户信息搜集、使用和加密等程序,对非法利用用户个人信息所造成的恶劣的后果进行严厉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约束网络APP开发者的行为,净化网络环境,推动网络APP更加规范地发展,从根本上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5结论与展望本文通过对网络APP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诸多网络APP在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问题上存在的不足。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义务的问题:用户个人资料泄露、用户习惯泄漏、用户财产信息泄露以及用户位置信息泄露。针对目前网络APP在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有的放矢地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明确规定网络APP应承担的责任、完善公益诉讼制度、APP缺陷举证责任倒置以及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希望笔者的研究能够对目前我国的立法工作提出参考。但是,由于笔者收到个人阅历、专业法律知识、更深层次的法学思考以及时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笔者的观点建议都还比较浅薄。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学术界对于网络APP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重视。期待更多的学者能够投入到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去,共同推进我国互联网法制化的进程。当然,仅有法律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唤起更多用户的维权意识,能够主动拿起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遏制网络APP侵害用户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6.参考文献[1]孟波,段超.《电子商务法》,北京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