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管理会计期末复习题_第1页
南邮管理会计期末复习题_第2页
南邮管理会计期末复习题_第3页
南邮管理会计期末复习题_第4页
南邮管理会计期末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邮电大学高等函授《管理会计学》综合练习习题与解答南京邮电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21年2月注:此版本的综合练习册对应教材是《管理会计学》,孙茂竹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第七版,ISBN9787300213453。第一章什么是现代管理会计?简述现代管理会计的目标、内容、特点。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那些主要阶段?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简述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区别?第二章1、以下是某工厂的成本费用项目:(1)工厂的公用事业费;(2)销售人员用的汽车租金;(3)销售人员的招待费;(4)机器用的润滑剂;(5)工厂警务人员的加班服务津贴;(6)机器维修费;(7)停工工资。要求:将以上项目区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2、以下是某公司的成本费用项目:(1)商品的购买成本;(2)广告费;(3)组装部门工人的工资;(4)销售人员的工资;(5)生产设备的电费;(6)应付票据的利息;(7)营销部门的店门租金。要求:将以上项目区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3、以下是某公司的成本费用项目:(1)研究开发费;(2)保险费;(3)直接人工成本;(4)直接材料成本;(5)销售经理工资;(6)外请顾问咨询费;(7)设备折旧费;要求:指出以上各项目哪些属于变动成本?哪些固定成本?4、某公司20X1年1、2月份维修部门维修费用资料如下:项目1月2月维修时间(小时)4000060000维修费用(元)72000900001月份的维修费用详细清单如下:项目费用(元)租金(固定)30000维修材料、配件成本(变动)12000工资费用(混合)30000合计72000要求:(1)计算2月份维修材料和配件成本;(2)计算2月份工资费用;(3)计算维修部门的固定费用;(4)建立维修部门维修费用的计算公式;(5)如果该部门3月份的维修时间是50000小时,那么部门的总维修费用是多少?5、已知:某企业主要经营A产品,该产品连续10期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见下表:期间产量(件)总成本(元)125710002288200032983520430845005277775062674480728815608298323093184560102675850要求:采用高低点法确定固定成本总额以及单位变动成本。6、航空公司往往会由于飞机航班客座不满而影响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客座利用率,ABC航空公司采用了许多不同的经营策略。其中一种方法是如果乘客对于乘坐飞机的时间没有具体的要求,在某一段时间的任何一个时点内都是可以接受的,航空公司往往采用预约登记、临时安排、价格优惠的策略来吸引顾客。因为乘客只要求在一个时间内给予安排,而在该时间内的具体时间和班次可由航空公司具体安排,因而ABC航空公司计划通过该方式掌握一部分灵活的客源,可以利用这部分客源对各航班的乘客人数进行合理调节。当某一航班的客座不满时,就可根据这些乘客的预约,适当安排乘客乘机,从而使各航班尽量达到满座,提高客座利用率。要求:用成本性态分析的原理对ABC航空公司上述的经营决策进行分析,并列举在生活中关于该原理的类似应用。第三章1、假设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A,20X1到20X3年三年的销量均为2000件,各年的产量分别为2000件、2200件和1800件。A产品的单位售价为400元;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均为固定成本,两项费用之和各年均为80000元;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为20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30000元。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要求:不考虑销售税金,请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固定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各年的税前利润。2、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170000件和140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40000件和160000件,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5元,生产成本资料如下:每件变动生产成本为3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1.30元,直接人工1.50元,变动制造费用0.20元;固定制造费用每年发生额为150000元。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之和为销售收入的5%,固定销售与管理费用之和为65000元,两年均未发生财务费用。要求:(1)分别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并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2)具体说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税前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3、已知:某公司按变动成本法核算的20X1年1月产品成本的资料如下(该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单位产品成本50元,本期固定制造费用30000元,期初存货数量500件,本期完工产品6000件,本期销售产品5500件,销售价格100元/件,销售与管理费用之和为45000元,已知上期产品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5元。要求计算下列指标:(1)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2)完全成本法下的本期营业利润。4、以下是一家化工厂大量生产的一种化学物品的基本资料:原材料及其他变动成本 60元/Kg固定制造费用 900000元/月售价 100/Kg20X1年5月报告的销售量比4月份多出了14000Kg,产品经理据此判断5月份的利润将会比4月份的多,他估计会增长560000元。但将4月份和5月份的财务结果相互比较,产品经理发现该产品5月份的利润竟然由4月份的340000元下降了100000元,只有240000元,产品经理对此深感不解。该工厂采用完全成本法核算:把固定制造费用根据生产数量每月按30000Kg来分摊。所有分摊过低或过高的固定制造费用会在当月的利润表上调整。另外,4月份的期初存货为10000Kg,当月生产34000Kg,对外销售22000Kg。5月份期末存货为12000Kg。要求:(1)把该产品4月份和5月份的生产、销售及存货量列示出来,并利用这些数字计算出题中所示的4月份和5月份的利润。(2)解释100000元的利润减少和经理预期560000元的增加之间这660000元的差别。5、假定某公司专门生产A产品,原设计生产能力为每年1000台,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过去两年,每年只能生产和销售500台。市场销售价为每台2500元,而该公司的单位产品成本为2600元,其详细资料如下: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1000元固定制造费用 800000元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250000元该公司已连续两年亏损,去年亏损300000元;若今年不能扭亏为盈,公司势必要停产,形势严峻。销售部门经理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每台产品的制造成本太高,为2600元,但由于竞争的关系,公司不能提高售价,只能以2500元的价格每年销售500台。因此公司的出路只能是请生产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想方设法,改造工艺,减少消耗,降低制造成本。生产部门经理提出,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的生产能力只用了一半,如能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就可把单位固定成本降低,单位产品成本自然会下降。对策是要推销人员千方百计地去搞促销活动,如能每年售出1000台,就一定能扭亏为盈。总会计师则认为公司目前编制利润表的方法——完全成本法,为公司提供了一条扭亏为盈的“捷径”:即充分利用公司自身的生产能力,一年生产1000台A产品。虽然市场上只能销售一半,但公司却可将固定成本的半数转入存货成本;这样即使不增加销售数量,也能使利润表上扭亏为盈。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按变动成本法编制该公司去年的利润表。(2)根据总会计师的建议,按完全成本法计算该公司的税前利润是多少,并对该建议做出评价。(3)生产部门经理和销售部门经理的意见是否正确?请做出评价。第四章&第五章1、某公司上半年各个月份的实际销售收入如下表所示: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销售额(元)240002360028000254002600027000假定该公司6月份的销售金额原预测数为27800元。(1)根据最后3个月的实际资料,试用移动平均法预测今年7月份的销售额。(2)试用直线趋势法预测今年7月份的销售额。(3)试用平滑指数法预测今年7月份的销售额(平滑指数为0.6)。2、某企业2009年1-12月的销售额如下表所示: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销售额(万元)200220260300280240月份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销售额(万元)320340380440400520试用变动趋势平均法预测该公司2010年1月的销售额。(计算销售平均值时选用前后共五期数据,计算趋势平均值时三期选用前后共三期数据。)3、某公司近5年甲产品产量与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年份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产量(台)250200300360400总成本(元)275000240000315000350000388000固定成本总额(元)8600088000900008900092000单位变动成本(元)756760750725740若1996年预计产量450台,试分别用高低点法,回归分析法预测1996年甲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4、某企业连续三年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年份2007年2008年2009年产销量(台)600062506000固定成本总额(元)300003500040000单位变动成本(元)253027.5已知产品的售价为50元/台,试求:(1)2008年和2009年的经营杠杆系数各是多少?(2)预测2010年的经营杠杆系数(3)假设2010年预计销售量变动率为5%,试预测2010年的利润变动率和利润额。5、某公司生产某种产品40000件,单位售价30元,固定成本全年30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该产品全年可获利润多少?该公司计划明年使该产品的利润提高40%,请预测:(1)要实现以上目标,单位变动成本应控制在什么水平上?降低率是多少?(2)若单独控制固定成本,应该减少多少固定成本才能实现目标利润?(3)若只是采取提高售价或增加产量的措施,各应提高多少才能实现目标利润?6、假定某公司上年末简略资产负债表如下。这一年生产能力只利用了70%,实际销售收入总额为1000000元,获税后净利50000元,并以20000元发放了股利,若该公司计划今年预计销售收入总额将增至1200000元,仍按上年股利率发放股利,预计今年年末累计折旧额为80000元,全部用于更新改造现有设备,又假定今年计划新增零星资金需要量为40000元,试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今年需要追加多少资金。资产负债表单位:元资产权益①现金40000②应收账款225000③存货300000④长期投资450000⑤固定资产(净值)60000⑥无形资产80000①应付账款120000②应交税金75000③长期负债300000④普通股股本550000⑤留存收益110000资产合计1155000负债及权益合计1155000第六章&第七章1、将30000元存入银行4年,年利率为5%:(1)4年后的本利和是多少?(2)如果每季度计息一次,4年后的本利和为多少?(3)如果想在4年后收到50000元,则现在还应存入多少钱?2、某人在1999年1月1日存入银行1000元,年利率为8%,要求计算:每年复利一次,2002年1月1日的存款账户余额是多少?每季复利一次,2002年1月1日的存款账户余额是多少?若将1000元分别在1999年、2000年、2001年和2002年1月1日存入250元,仍按8%利率,每年复利一次,则2002年1月1日的余额是多少?3、某企业在生产中需要一种设备,若自己购买,需支付200000元,设备预计使用寿命10年,预计净残值率10%。若租赁,每年需交租赁费30000元,,租赁期10年。假设贴现率为8%。所得税率30%。要求:判断企业应购买还是租赁该设备。4、某公司有两个互斥的项目,初始投资均为10000元,都可运行5年,1~5年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可能发生的情况如下图所示:项目A项目B净现金流量(元)概率(%)净现金流量(元)概率(%)4000152000155000756000756000101000010因为B公司风险大,公司认为项目B的风险调整贴现率为15%,项目A的风险调整贴现率为12%。要求:计算每个项目净现金流量现值计算每个项目的风险调整净现值判断应选择哪个项目5、已知某建设项目各年的现金流量如下:NCF要求:指出该项目的建设期计算该项目的平均经营净现金流量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6、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如下:NCFNCF要求:计算项目的四种投资回收期第八章1、迅腾公司有三个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其中C项目的是迅腾公司的主要业务,所以C项目的销售前景是可以准确地预测出来,同时,而A、B项目是迅腾公司想加入的新产品与新市场,假设其他因素相同,影响迅腾公司项目报酬率的未来经济情况只有三种,即经济的繁荣、正常与衰退,有关的概率分布和预期报酬率如下表所示:经济情况发生概率项目A预期报酬率项目B预期报酬率项目C预期报酬率繁荣0.330%20%20%正常0.610%10%10%衰退0.1-25%-5%5% 则请根据以上数据,试计算:各个项目的期望报酬率;各个项目的标准差;各个项目的变异系数;对以上三个项目进行评价与选择。2、某公司的最低报酬率为6%,假设中等风险程度的项目变异系数为0.5,通常要求的含有风险报酬的最低报酬率为11%,无风险报酬率为6%。现有三个投资机会,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年份A方案B方案C方案NCF概率NCF概率NCF概率0(5000)1(2000)1(2000)1130000.2520000.510000.25240000.230000.620000.2325000.315000.230000.120000.440000.640000.815000.365000.250000.1根据以下数据,请计算:方案A的期望现金流、综合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方案B、C的期望现金流、综合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风险报酬系数为多少?各个项目的风险调整贴现率是多少?计算各个项目的期望净现值来对方案进行评价。3、继承习题9-2的资料,且变异系数与约当系数的经验关系如下表所示,请运用肯定当量法对方案A、B、C进行评价。变异系数约当系数0.00~0.0710.08~0.150.90.15~0.230.80.24~0.320.70.33~0.420.60.43~0.540.50.55~0.700.4……第十一章1、某企业部件年需用量(D)为3600件,每日送货量(P)为30件,每日耗用量(d)为10件,单价为10元,一次订货成本(生产准备成本或整备成本)(K)为25元,单位储存变动成本(Kc)为2元。计算该企业该部件陆续供应和使用情况下的经济订货量和总成本。2、某汽车公司使用A零件,可以外购,也可以自制,如果外购,单价4元,一次订货成本10元;如果自制,单位成本3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600元,每日产量50件。零件的全年需用量为3600件,储存变动成本为零件价值的20%,每日平均需求量为10件。第十二章1、已知:某企业A分厂为成本中心,其可控成本及厂部的可控费用见下表:成本项目A分厂厂部预算实际预算实际直接材料550000520000直接人工6000065000制造费用4000046000厂部可控费用:管理人员薪金900017000折旧费用60006000其他费用70009000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A分厂的成本业绩报告。2、已知:某企业的第二车间是一个人为利润中心。本期实现内部销售收入500000元,变动成本为300000元,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为40000元,中心负责人不可控,但应由该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为60000元。要求:计算计算该利润中心的实际考核指标,并评价该利润中心的利润完成情况。3、某公司的一个投资中心20X1年的有关资料如下:项目金额(单位:千元)销售收入6000经营利润720经营资产(20X1年1月1日)2800经营资产(20X1年12月31日)3200要求:分别回答下列不相关的问题(1)该投资中心20X1年投资利润率是多少?(2)该投资中心20X2年的销售收入增加15%,其他因素不变。已知20X1年变动成本率为40%。该投资中心20X2年投资利润率是多少?说明怎样提高投资利润率?(3)该投资中心20X2年将节约固定成本300千元,其他因素不变。该投资中心20X2年投资利润率是多少?说明怎样提高投资利润率?(4)该投资中心20X2年12月31日的经营资产为1800千元,其他因素不变。该投资中心20X2年投资利润率是多少?说明怎样提高投资利润率?4、已知:某公司投资中心A原投资利润率为18%,营业资产为500000元,营业利润为100000元。现有一项业务,需要借入资金200000元,可获得68000元要求:(1)若以投资利润率作为评价和考核投资中心A工作成果的依据,作出A投资中心是否愿意投资于这项新业务的决策。(2)若以剩余收益作为评价和考核投资中心A工作成果的依据,新项目要求的最低收益率为5%,作出A投资中心是否愿意投资于这个新项目的决策。5、设某企业有A、B两个投资中心,其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项目AB20X120X220X120X2经营利润60000007200000100000125000经营资产平均占用额4000000040000000500000500000假设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4%,要求:(1)请分别采用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两个指标评价A、B两个投资中心的业绩。(2)假设投资中心B于20X1年有一新项目,其经营资产为300000元,可取得经营利润48000元,分别使用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两个指标评价该项目是否得出相反的结论?如果得出相反的结论,试分析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3)假设某企业有投资中心C,于20X2年其经营利润为280000元,经营资产平均占用额为1500000元,请采用剩余收益评价投资中心B、C的业绩,如果同时考虑经营资产因素呢?(4)通过以上两个问题,说明了什么?6、某公司下面有几个分部为投资中心。其中甲分部专门生产为电脑配套用的打印机,它的产品既销售给本公司的电脑分部,也出售给外界电子公司。计划年度甲分部准备生产12000台打印机,其中4800台销售给外部电子公司,销售单价为690元;其余7200台转给本公司电脑分部,作为电脑的配套产品出售。该公司产销打印机发生的成本数据如下表(按产销12000台为基础预计)。项目金额变动制造费用120固定制造费用60变动销售费用66固定销售费用30单位成本276目前,该公司财务部提出下列三个标准作为制定内部结算价格的基础:变动成本;全部成本加成50%;市场价格(即690元)。要求:分别计算三种标准下甲分部的内部销售利润,并确定其全部销售利润。7、资料:假设存在两个利润中心:售出部门与购入部门,售出部门生产并销售一种中间产品(电动机)给购入部门,购入部门利用购入的中间产品来制造玩具汽车。上述部门都是利润中心,都要追求部门的利润最大化。下表列出了两个部门有关成本结构的主要指标:售出部门购入部门固定成本150元/天100元(每天生产的前100件产品)变动成本0.10元/件0.20元/件(产量超过100件时)对于购入部门的最终产品(玩具汽车)的产量与销售价格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售出的数量(件)单位价格(元)总收入(元)1002.002002001.803603001.504504001.305205001.206006001.04524假设内部结算价格定为每件0.95元。要求:计算在各种产量的水平下售出部门和购入部门的利润以及公司整体的利润并进行总结。答案答:未来的管理会计是内部报告会计,应是以组织所服务的顾客终身价值(CustomerLifetimeValue)最大化(战略考虑)为目标的,以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手段,以财务数据为主要内容,同时结合非财务信息,为组织形成和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提供相关信息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因为笔者认为,从目标上看,所有的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存在它所服务的对象-顾客,工商企业的顾客一般大家比较清楚,是使用或者享用这个商品或者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非营利组织也有它的顾客,学校的顾客是学生;医院的顾客是患者;政府的顾客是它所服务的公民;教堂的顾客是教徒;寺庙的顾客是信徒。这个组织存在的基础是它有顾客,这个组织发展的基础是它的顾客满意,它的顾客能从这个组织中获得价值(包括精神的价值享受,虽然目前的管理会计由于无法度量而没有包括这个内容)。企业组织的财务利润来自哪里,从根本上,从终极上看,来自满意顾客的回报(或者对价)。所以,以组织所服务的顾客终身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是现代管理会计的长远的战略性的根本目标,这个目标永远都不会过时。从中短期的目标看,管理会计是帮助一个组织形成和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服务的。其次,从手段上看,现代的管理会计再也不能离开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时代发展到今年,已经不容许没有它的参与,没有它的应用。一个现代管理会计师不会应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作为他的技术手段,他肯定很难再找到满意的工作。再次,从管理会计信息内容上看,现代的管理会计虽然已经不能仅仅是财务信息,要结合非财务信息。但是,我们仍然认为,管理会计信息的主要内容还是以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同时要结合非财务信息。最后,我们认为,现代管理会计仍然是一个信息系统,是一个现代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答:现代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管理会计新发展阶段(90年代到现在)。答: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项目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服务对象企业外部团体,如股东、债权人、税务部门等企业内部的各级各类管理者目标向企业外部组织和个人报告企业过去的业绩;与所有者和债权人保持联系为员工和管理者提供制定决策的信息;反馈决策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并进行控制信息的及时性滞后的、历史的信息反映过去(历史学家)当前的、面向未来的信息分析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未来学家)强制性要求必须遵循法定的、公认会计准则或由政府权威当局制定的规则没有强制性规定。非法定的;为满足企业内部战略和经营管理需要而制定的信息系统信息类型仅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财务信息财务信息;有关生产、技术、供应商、消费者和竞争者的非财务数据;以实物形式表现的非财务信息信息属性主要强调客观性、可验证性主要强调相关性和及时性核算范围总括的、关于整个企业的报告非综合、关于分部决策和行动的信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联系体现如下几个方面:许多原始资料相同;对象都是反映组织的资金运动;目的都是为信息使用者,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只不过一个是对外部使用者,一个是对内部使用者。对外财务报告越来越把原来管理会计内容开始对外披露,比如未来现金流量信息;比如说企业分布报告信息等。答:管理会计学时会计学的分支;成本会计也是会计学(信息系统科学)的分支。成本会计包括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控制。在没有成本会计前,成本计算(或成本核算)是可以归入财务会计学的内容;而成本管理控制则是管理会计学的前身,是归入管理会计学的内容;但是由于不同企业不同管理方式和不同组织方式企业非常复杂导致成本核算也好,成本管理控制也好变的内容复杂和丰富,需要单独列科来讲授。这样就形成了单独的成本会计学。所以说成本会计学也是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一个桥梁和纽带。但是公司财务管理这门课程,它本属于企业管理里面的一个分支课程。从金融学领域讲,它是微观财务(其他包括宏观财务,比如货币银行学和财政学);从企业管理讲,它是企业管理里面的分支(企业管理里面还有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这个是角度不同的。但是的确公司财务管理有关内容,比如货币时间价值、现金流量分析、长期投资决策等内容与现代管理会计学的决策性管理会计(比如资本预算)内容是相同或者相似的。这个并不矛盾,这是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来阐述同一个问题。就像一座大山,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去攀登,去了解,去探求它。但其顶点是一个。但不同角度看,是不同的。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好,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也好,只有这样不断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它,去探求它,这样才能越来越接近真实和真理。所以,这些课程同时存在是没有问题的。有相似或者相同内容部门,在不同课程选择和讲授时候,可以互相协调来解决。第二章1、答案:成本项目的区分如下:(1)制造成本;(2)非制造成本;(3)非制造成本;(4)制造成本;(5)制造成本;(6)制造成本;(7)制造成本。2、答案:成本项目的区分如下:(1)产品成本;(2)期间费用;(3)产品成本;(4)期间费用;(5)产品成本;(6)期间费用;(7)期间费用。3、答案:成本项目的区分如下:(1)固定成本;(2)固定成本;(3)变动成本;(4)变动成本;(5)固定成本;(6)固定成本;(7)固定成本。4、答案:(1)维修材料和配件成本为变动成本每小时维修材料和配件成本=12000÷40000=0.3(元/小时)2月份的维修材料和配件成本=0.3×60000=18000(元)(2)由于租金30000元是固定成本,则2月份工资费用:90000-30000-18000=42000(元)(3)分解混合成本工资费用如下:工资费用的变动成本=(42000-30000)÷(60000-40000)=0.6(元/小时)工资费用的固定成本=42000-60000×0.6=6000(元)维修部门的固定成本=6000+30000=36000(元)(4)维修部门的变动成本=0.3+0.6=0.9(元/小时)则维修部门维修费用的计算公式:Y=36000+0.9X(5)3月份维修部门的维修费用=36000+0.9×50000=81000(元)5、答案:依题意,选择的最高低点分别为(31,84560)和(25,71000)a=84560-31×2260=14500(元)因此,固定成本总额为14500元,变动成本为2260元6、答案:一般而言,航班的费用大部分是固定费用,如飞机的折旧费,机组人员的工资、津贴等。航班燃料费也基本上属于固定费用。这些费用只要航班飞行就会发生;有些成本即使航班不飞行也会发生,如航空公司的管理费等。固定成本与乘客人数无关。所以,在飞机客座率不足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乘客对机票的收入均为净收益。航空公司给予价格优惠并没有使自己吃亏,而是从中得到收益。这就是成本性态原理所引发的经营策略。以上经营策略同样适用于长途汽车客运和长途客轮航运。第三章1、答案:各年的利润计算如下表所示:20X1年20X2年20X3年合计完全成本法:1、营业收入2、减:营业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加:变动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减:期末存货成本营业成本小计3、营业毛利4、减:管理费和销售费用5、税前利润80000004000003000004300003700008000029000080000004400003000042727*427273372727800002927278000004272736000030000043272736727380000287273240000012000009000012900001110000240000870000变动成本法:1、营业收入2、减:变动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加:变动生产成本减:期末存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小计3、边际贡献4、减:期间费用固定制造费用管理费和销售费用期间费用小计5、税前利润80000004000000400000400000300008000011000029000080000004400004000040000040000030000800001100002900008000004000036000004000004000003000080000110000290000240000012000001200000120000090000240000330000870000*(440000+30000)÷2200×200=427272、答案:(1)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下表:第一年第二年1、营业收入2、减:营业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加:本期生产成本减:期末存货成本营业成本小计3、营业毛利4、减:期间费用5、税前利润700000(5×140000)0660000116471543529156471100000(65000+700000×5%)56471800000(5×160000)11647157000040714645757154243105000(65000+800000×5%)49243注:第一年生产成本=(3+150000÷170000)×170000=660000(元)第二年生产成本=(3+150000÷140000)×140000=570000(元)第一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000÷170000)×30000=116471(元)第二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000÷140000)×10000=40714(元)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见下表:第一年第二年1、营业收入2、减:变动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加:本期生产成本减:期末存货成本变动成本小计3、边际贡献4、减:期间费用固定制造费用管理费和销售费期间费用小计5、税前利润700000(5×140000)0510000(170000×3)90000(30000×3)420000280000150000100000(65000+700000×5%)25000030000800000(5×160000)90000420000(140000×3)30000(10000×3)480000320000150000105000(65000+800000×5%)25500065000(2)第一年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比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增加26471元(56471-30000),是因为在完全成本法下,当年期末存货吸收了26471元(150000÷170000×30000)的固定制造费用并结转到第二年。第二年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比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减少了15757元(49243-65000),是因为在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了10714元(150000÷170000×10000)QUOTE150000170000×10000固定制造费用,同时期初存货又释放了第一年的26471元(150000÷170000×30000)QUOTE150000170000×30000固定制造费用,两个因素相抵后,使第二年的税前利润减少15757元(10714-26471)。3、答案:(1)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50+30000÷6000=55(元/件)期末存货数量=500+6000-5500=1000(件)期末存货成本=55×1000=55000(元)(2)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5500×(100-55)-45000=202500(元)4、答案:(1)下表列示了存货量项目4月5月期初存货1000022000本期生产3400026000可供销售的存货4400048000本期销售2200036000期末存货2200012000注:5月销售量为=22000+14000=36000(Kg)5月可供销售的存货=12000+36000=36000(Kg)5月可生产的存货=48000-22000=26000(Kg)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900000÷30000=30(元/Kg)单位完全成本=60+30=90(元/Kg)下表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利润项目4月5月1、营业收入2200000(100×22000)3600000(100×36000)2、减:营业成本期初成本成本900000(90×10000)1980000(90×22000)加:本期生产成本3060000(90×34000)2340000(90×26000)减:期末存货成本1980000(90×22000)1080000(90×12000)营业成本小计198000032400003、调整前利润2200003600004、调整产量差异+120000-1200005、利润340000240000注:4月份多分固定制造费用=(34000-30000)×30=120000(元)5月份少分固定制造费用=(26000-30000)×30=-120000(元)因为该企业把固定制造费用根据生产数量每月按30000Kg来分摊,所有分摊过低或过高的固定制造费用会在当月的利润表上调整。(2)该产品经理在预计5月份的销售利润时采用的是变动成本法。这种方法是把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而不包括在存货成本中。以下是变动成本法的利润计算:4月5月1、营业收入2200000(100×22000)3600000(100×36000)2、减:变动成本1320000(90×22000)2160000(90×22000)3、边际贡献88000014400004、减:固定制造费用9000009000005、利润-20000540000以上两种方法计算的利润差异在于完全成本法的存货成本中包含了固定制造费用,而变动成本法的存货成本中不包含固定制造费用。如果期初、期末存货量发生变动,则期初、期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的变动就导致两种方法的利润差异。利润差异计算如下:4月份两种方法利润差异=22000×30-10000×30=360000(元)即340000-(-20000)=360000(元)5月份两种方法利润差异=12000×30-22000×30=-300000(元)即240000-540000=-300000(元)如果把两个月结合起来看,利润变动共计660000元(360000+300000),这反映了100000元的利润减少和经理预期560000元的增加之间660000元的差别。5、答案:(1)按变动成本法编制该公司去年的利润表:项目4月1、营业收入1250000(500×2500)2、减:变动成本500000(500×1000)3、边际贡献7500004、减:期间费用固定制造费用800000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250000期间费用小计10500005、利润-300000(2)根据总会计师的建议:一年生产1000台,销售500台,在这样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编制该公司的利润表:项目第二年1、营业收入2、减:营业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加:本期生产成本减:期末存货成本营业成本小计3、营业毛利4、减:期间费用5、税前利润1250000(500×2500)01800000(1000×1800)900000(500×1800)900000350000250000100000按完全成本法计算,每台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1000+(800000÷1000)=1800元/件根据总会计师的建议,从按完全成本法编制的利润表上来看,公司似乎是实现盈利了,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假象。因为这个盈利是以期末积压500台存货为代价换来的。而市场上的购买能力只有500台,今后卖不掉,只能做削价处理,这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损失。这个建议不可取。(3)销售部门经理建议生产技术人员革新工艺、提高质量、减少消耗,不断降低产品成本,这的确是扭亏为盈的根本途径;另外,生产部门建议销售人员应尽量多做促销活动,这也是一种方法,但缺点是短期内不易见效。第四章&第五章1、解:(1)(2)计算过程如下:月份123456-2-101233(销售额)240002360028000254002600027000154000-48000-2360002540052000810008680041014919由,并可以求得:即可得预测模型:最后,今年7月份x=4,按该模型可求出预测值结果为:即2010年预计的销售额为27626.67元。(3)2、解: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月份实际销售量五期销售变动趋势三期趋势(万元)平均值平均值1200———2220———3260252——43002608—52802802014.6762402961617.3373203121621.3383403443226.6793803763234.671044041640—11400———12520———上表中,离2010年1月份最近的“三期趋势平均值”(34.67万元)在2009年9月份。其间距4个月份数,所以该产品1995年1月份的销售量预测值为:376+34.674=514.68(万元)或:416+34.673=520(万元)3、解:(1)高低点法:从表中找出高点:,低点:则有故预测成本总额为:y=a+bx=92000+740×450=425000(元)(2)回归分析法:计算过程如下nx(产量)y(总成本)xyx2y21250275,00068,750,00062,50075,625,000,0002200240,00048,000,00040,00057,600,000,0003300315,00094,500,00090,00099,225,000,0004360350,000126,000,000129,600122,500,000,0005400388,000155,200,000160,000150,544,000,0001,5101,568,000492,450,000482,100505,494,000,000计算出的相关系数接近1,表明成本与产量线性关系密切。计算回归系数:于是,我们可预测产量为450台时的成本额:4、解:(1)则(2)(3)2010年利润变动率2010年利润额=95000(1+7.1%)=101745(元)5、解:该产品全年可获利润要实现明年使该产品的利润提高40%的目标,即要使利润达到(1)单位变动成本应控制在以下水平上:法二:根据利润敏感性分析模型,由,得:即使利润增加40%,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5%,保持在19元/件的水平上。(2)若单独控制固定成本,要实现目标利润,则:应减少固定成本300000-260000=40000(元)法二:根据利润敏感性分析模型,由得:即固定成本减少13.33%使利润增加40%。应减少固定成本=300000ⅹ13.33%=40000(元).(3)若只是采取提高售价的措施,则售价应为:即售价应提高31-30=1(元/件),提高1/30=3.33%。若只是采取增加产量的措施,则产销量应为:即产量应提高44000-40000=4000件,提高4000/40000=10%。法二:根据利润敏感性分析模型,由得:由得:即价格提高3.33%,或产销量提高10%能使利润增加40%。6、解:公司上年销售收入总额=1000000元,生产能力只利用了70%。若生产能力全部利用,则应有销售收入总额=1000000÷70%=1428571.43(元)。此数额大于今年预计销售收入总额1200000元,因此不需要对固定资产追加投资。根据上年末的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与销售额的依存关系,计算填制用销售百分比形式反映的资产负债表如下所示:按销售百分比反映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①现金4%②应收账款22.5%③存货30%④长期投资—⑤固定资产(净值)—⑥无形资产—①应付账款12%②应交税金7.5%③长期负债—④普通股股本—⑤留存收益—A/s0合计56.5%L/s0合计19.5%第六章&第七章1、解:==30000×1.216=36480(元)===30000×=36956.7(元)=×=50000×0.823=41150(元)解:(1)==1000×=793.83(元)(2)===30000×=36596.69(元)(3)==250×(F/A,8%,3)=876.53(元)3、解:若购买设备设备残值年折旧额购买设备支出200000折旧抵减的现金现值11400×30%×(P/A,8%,10)22948.54残值现值20000×(P/F,8%,10)9264合计167787.46若租赁设备租赁支出201303租赁抵减税款现值30000×(P/A,8%,10)60390.9合计140912.1计算可知,购买设备支出大于租赁设备支出,所以企业应采取租赁的方式。4、解:净现金流量的期望值A项目净现金流量期望值=4000×0.15+5000×0.75+6000×0.10=4950(元)B项目净现金流量期望值=2000×0.15+6000×0.75+10000×0.10=5800(元)NPVNPVB项目净现值大,所以应选B项目5、解:该项目的建设期为2年该项目平均经营净现金流量=静态回收期=120÷30=4年6、解:根据公式:简单NCF平均投资回收期: 简单累积投资回收期:折现平均投资回收期:;DAPBP=折现累积投资回收期:DCPBP=累积净现金流量开始为正的年份数-1+QUOTE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现值可求得各个方案的四种投资回收期为:项目SAPBPSCPBPDAPBPDCPBPA3.082.333.712.95B2.853.333.813.88C3.083.013.893.86由上表可以看出,一般决策使用DCPBP,所以A方案较优。第八章1、解:(1)由题知,迅腾公司三个项目的期望报酬率分别为:

(2)各个项目的标准差分别为:(3)由上两小题,可求得三个项目的变异系数为:(4)A、B的期望报酬率不同,分别为12.5%和11.5%。A项目的变异系数为0.8696,高于B投资项目的变异系数0.5322,所以A投资项目比B投资项目的风险大。B、C的期望报酬率不同,分别为11.5%和12.5%。B投资项目的变异系数为0.5322,高于C投资项目的变异系数0.4096,所以B投资项目的风险比C投资项目的风险大。而A与C的期望报酬率相同,同为12.5%,并且A投资项目的变异系数为0.8698,高于C投资项目的0.4096,所以A投资项目的风险比C投资项目大,综上所述,应该选择C项目。2、解:(1)方案A的起始投资5000是确定的,各年现金流入的金额有三种可能,并且已知概率,则可以求得各年的期望现金流为:将3年现金流入的期望值折现后得到方案A的现金流入期望值:6236(元)现金流入的离散趋势可以用标准差来描述: 3年现金流入总的离散程度,即综合标准差:由上可得,方案A的综合变异系数是:(2)与(1)的方法相同,同理可求得: (3)风险报酬斜率是风险调整贴现率方程K=i+·q的系数,它的高低反映风险程度变化对风险调整最低报酬率影响的大小。值是经验数据,由题目资料可求得:=(4)由上面求得的数据,可以分别算出各方案的调整风险贴现率: KA=6%+0.1×0.15=7.5% KB=6%+0.1×0.40=10% KC=6%+0.1×0.11=7.1%(5)方案A: 因此三个方案都是可行方案,而方案C的期望净现值最大,所以选择方案C。3、解:由上题,可以知道各方案的约当系数为:方案A:d1=0.6;d2=0.8;d3=0.8方案B:d3=0.6方案C:d3=0.9因此可计算各方案的期望的净现值为:E(NPV)A=0.6×2000×(P/F,7.5%,1)+0.8×3000×(P/F,7.5%,2)+0.8×2000×(P/F,7.5%,3)-5000=-518.98(万元)E(NPV)B=0.6×4000×(P/F,10%,3)-2000=196.84(万元)E(NPV)C=0.9×4000×(P/F,7.1%,3)-2000=938.67(万元)由上面计算结果可以年出,方案A的净现值是小于零的,所以是不可行项目。而方案B与方案C的净现值均大于零,且E(NPV)C>E(NPV)B,所以应选择方案C。存货控制1、解:代入上述公式:经济订货量=367件;总成本=490元。2、解:分别计算零件外购和自制的总成本。外购零件:应用及时补充模型总成本=240元+3600×4=14640元;自制零件:应用陆续供应模型总成本=1440+3600×3=12240元;比较后,应以自制为好。第十二章1、答案:依题意,编制的A分厂的业绩报告见下表项目预算实际差异A分厂可控成本直接材料55000052000030000(F)直接人工60000650005000(U)制造费用40000460006000(U)A分厂可控成本合计65000063100019000(F)厂部可控费用:管理人员薪金9000170008000(U)折旧费用60006000其他费用700090002000(U)厂部可控费用合计220003200010000(U)A分厂责任成本合计6720006630009000(F)2、答案:利润中心边际贡献=500000-300000=200000(元)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500000-300000-40000=160000(元)利润中心可控利润=500000-300000-40000-60000=100000(元)3、答案:(1)(2)上述计算表明,销售收入增加15%,使投资中心的销售利润率由原来的12%提高到18.26%;同时也使经营周转率由原来的2次提高到2.3次,从而使投资利润率由原来24%提高到42%。由此可见,增加销售有助于提高投资利润率。(3)上述计算表明,由于固定成本节约300千元,使投资中心的销售利润率由原来的12%提高到17%;从而使投资利润率由原来的24%提高到34%。由此可见,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销售利润率。(4)上述计算表明,由于经营资产减少将使资产周转率速度加快,从而使投资中心的销售利润率由原来的24%提高到28.8%。由此可见,过量的经营资产,是影响其周转率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因而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削减其经营资产。4、答案:(1)增加一项新业务后:投资利润率=(100000+68000)÷(500000+200000)×100%=24%从以上计算可知,通过投入新项目,可以使投资中心A的投资利润率由原来的18%提高到24%。所以,投资中心A愿意投资该项新业务。(2)依题意:投资新业务前的剩余收益=100000-500000×15%=25000(元)投资新业务后的剩余收益=(100000+68000)-(500000+200000)×12%=63000(元)从上计算可见,通过投入新项目,可以使投资中心A的剩余收益由原来的25000元提高到63000元。所以,投资中心A愿意投资该项新业务。5、答案:(1)A、B两个投资中心的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分别是:项目AB20X120X220X120X2投资利润率15%18%20%25%剩余收益40000016000003000055000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