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代理法律责任的探讨_第1页
公民代理法律责任的探讨_第2页
公民代理法律责任的探讨_第3页
公民代理法律责任的探讨_第4页
公民代理法律责任的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该规定让有需求的当事人选择近亲属帮助其诉讼的范围更广、选择更多。4.规范推荐制度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关于社区、单位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公民代理人问题突出,一是有些社区、单位及社会团体相互推诿,以没有出具推荐信的义务或者不知道如何推荐等理由拒绝给当事人出具推荐函;二是有些社区、单位及社会团体对要求出具推荐信的当事人的条件不进行审查,不看当事人是否属本辖区范围,使原本一个甑别、核实的推荐过程被硬生生地由一个随意盖章的行为而取代。有鉴于此,本文认为,首先,应当明确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及社会团体的推荐义务:当当事人到辖区的社区或者单位及社会团体要求出具推荐信时,相关部门应当做好协调工作。如果当事人符合条件,社区、单位及社会团体应当及时出具推荐信,不能推诿,如有此情况发生时,当事人可以向该社会、单位及社会团体的上级单位或者所属政府反映,其上级单位及政府应当责令其限期出具推荐信。其次,应明确推荐的范围。社区推荐的公民应当限定在该社区管辖范围内,因为社区对辖区内的公民比较熟悉,也容易了解公民的情况;对于单位及社会团体推荐的人应当限定为该单位及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或者其管理的人员。只有这样,才是履行了推荐时候的审查义务,发挥了该制度的制定目的。5.完善审查并建立登记制度从法条规定可以看出,对公民代理的审查主体是人民法院,但是人民法院对此主要是进行形式审查,很多时候真伪分辨不清,所以建议法院根据情况区别对待。首先,是社区、单位或者人民团体推荐,经办人必须在推荐信中注明联系方式,以便法院核查。具体而言,法院可以在庭前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举证通知书或者开庭传票的时候告知当事人这一要求,并明确责任后果。其次,对于可能存在虚构劳动关系的公民代理情况,可以要求其进一步提供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如代理人只是提供了单位工作人员的证明,可以进一步要求其提供劳动合同、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明等等;再次,对于那些真正需要公民代理的情况,在材料上可以适当放宽,缺少材料可以先行开庭,让其庭后补充材料。另外,可以建立法院及司法行政部门对公民代理人的登记备案制度。公民代理人在代理前,须到司法行政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司法行政部门据此建立公民代理登记备案检索监督系统,如果发现有的代理人在不同地区、不同案件中多次重复出现,司法行政部门可进行个案调查和相应处理,并将情况通报给人民法院,同时也应及时将此情况反馈给其所推荐的社区、单位和社会团体,形成对公民代理乱象法律规制的联动机制。6.确认公民代理无偿原则修订后的《律师法》废除了“公民代理不得牟利”的规定,对此,学术界和实务界都有观点认为民事公民代理是基于委托合同,可以向当事人收取报酬。本文不赞同该观点。因为公民代理的立法初衷在很大程度上是使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经济基础较弱或表达能力较差的公民可以借助亲戚、朋友和一定社区或组织的帮助而实现获得司法救济的权利,其立法本义应是其公益性、热心、不收费,如果允许公民代理收费就严重违背了此立法原意。另外,允许“民事诉讼公民代理人”进入法律服务市场不是将法律服务市场对全民开放,而是为了弥补专业人员提供法律服务的不足。而且如果允许民事诉讼公民代理收取报酬,必然会与法律服务行业形成不正当竞争关系,使非法的公民代理的危害进一步加深,更有可能演化为滋生腐败、干扰律师行业的温床。法院对公民代理收取案件代理费是不支持的。但因为委托公民代理的隐蔽性,国家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强制措施,而且法律规定很多当事人并不了解,所以应当加强对当事人的释明告知。在案件审理之前,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公民代理应该是无偿代理,除差旅费用之外,代理人不能收取当事人任何费用。另外,在今后开展的普法活动中,应不仅仅宣传实体法律规定,对诉讼法律知识也要多多宣讲,比如委托公民代理人的法律规定及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遭遇的风险等等,这样可以防止那些文化水平底、法律知识不足的当事人受到职业公民代理人的蒙骗,让他们依法来保护自己的权利。7.赋予对方当事人异议权当事人是自己利益的最大关注者,如果赋予当事人对公民代理人的异议权,当事人定会十分关注对方的代理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这样可以帮助法院及时发现非法的公民代理人戎璐:《民事诉讼公民代理问题研究》,《河北学刊》2011年第4期。。但异议权不能滥用,该权利的行使必须有初步的证据予以支撑并遵循一定的诉讼程序。具体可参照民事诉讼法中回避事项的异议程序执行:戎璐:《民事诉讼公民代理问题研究》,《河北学刊》2011年第4期。如果当事人觉得对方当事人的代理人出现了会影响判决公平的行径,在审理过程中可提出异议。若是在审理后才明确异议事由,在终结辩论前可提出异议。法院要对当事人的异议提起高度重视,对相应条件进行严格查实。同时,在当事人提出异议的三天里,法院要给出相应处理结果。如果申请人不能接受法院决定,在接到决定的时候可提出一次复议。在复议期内,对方代理人还能继续参加相应工作。而针对提出的复议,法院要在三天时间里将决定传达下去。(二)构建以底层民众需求为导向的法律服务体系如上所述,专业的法律服务人员缺少、分布不均衡及其收费高昂、替代性法律服务形式的缺少是公民代理乱象存在的重要基础,因此,该不足一旦解决,公民代理乱象便可在相当程度上受到遏制。1.完善基层法律服务建设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乡镇企业、农村政府对法律服务的需要不断增强,但是农村几乎没有律师服务,在此基础上,基层法律服务所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定位有三点:一是以街道社区为依托,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农村;二是提供公益性、非营利性法律服务;三是满足城市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的法律需要。在2002年之前基层法律服务所确实按照这三个定位为广大基层社区及农村的群众提供着法律服务,但是2002年按照司法部的统一部署,基层法律服务所进行脱钩改制工作,使基层法律服务所成为面向社会服务、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机构。之后受利益驱动,很多的基层法律服务所从农村搬出,进入县城,与律师争揽业务,与同行争夺地域,严重偏离了三个定位标准,造成很多不良后果。所以对完善基层法律服务所,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一是规范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现实中,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有各镇政府负责,而业务又由条线指导,由于相互直接缺少沟通,造成管人的不管业务,管业务的不管人,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所以要明确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性质,以集体事业组织定性较好。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严格准入门槛,虽然基层法律工作者不需要通过全国司法考试,但是其也要通过一定的执业资格考试才能从事该行业,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其发挥职业诉讼代理人的作用。二是合理限制工作区域,明确工作职能。牢牢坚持基层法律服务所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农村的定位,按属地原则有效控制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规模、结构和布局;牢固树立以社区法律服务为己任的意识,在为当事人代理好案件的基础上,积极协助地方政府搞好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并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在提高本所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注重社会效益。2.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一步导致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但是随着政府对法治国家的宣传与建设,即使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法律意识也逐渐在人们心中生长起来。现实中,我国的法律服务市场实际上是一元化的法律服务职业体制,这就给公民代理乱象的发生提供了土壤。长期以来,政府对法律援助工作投入不足,导致很多律师并不愿意代理法律援助的案件。法律援助标准严格,这就使很多经济条件较差但达不到经济困难标准的当事人被拒于法律援助的大门外。为了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功能,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完善:一是科学划定援助标准。“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这是《法律援助条例》关于法律援助对象经济条件的规定。而实践中,绝大多数地方法律援助是按照或参照地方政府规定的公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的。但是,随着公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趋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已经越来越不能反映公民的经济状况。因此,应当考虑对公民“经济困难的”依据人均可支配收入结合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最低工资标准和人均消费支出等由司法行政部门确定。二是增加对法律援助的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越来越富有,各级政府应根据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依法将法律援助经费单独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其次,还可以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立专门援助基金,接受社会的广泛捐助,专款专用。三是设立公职律师。在法律援助机构招聘专门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律师,由政府为他们提供稳定的收入,这些律师的唯一职责就是从事法律援助,帮助公民接近正义,实现权利。3.建立诉讼保险制度诉讼保险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运行了一个多世纪,在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减轻当事人经济压力、稳定律师收入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该制度对我国来说还属于新兴事物,理论界有不多的研究,实践中几乎不存在,所以目前情况下若推行该制度,只能借鉴国外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通过法学界和保险业的携手努力,共同拟定出合适的保险费率、理赔规则等。由于本文对此也涉足较浅,在此不做详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诉讼保险建立之初,单靠市场调节将无法保障该制度的良好运转,因此,需依靠政府政策加以扶持,待成熟之时,可参照有关学者的观点,即针对不同的保险对象采用不同的模式。而对于国民来说,因为该制度是一个陌生的制度,该险种也是全新的事务。因此,笔者提议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对其进行改善。一个是加大对普法宣传的力度,强化民众法治及维权意识。另一个是要重视对民众保险意识的提升。最后则是要通过对相应制度的完善,让民众了解诉讼风险,预防其随意诉讼。

结语在我国经济发展与法治进程中,民事诉讼公民代理出现的乱象可谓一种“中国特色”。而我国民事诉讼由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向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转变的大背景对诉讼代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公民代理乱象巫需规制。因此本文透视了现实中公民代理出现的乱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透过法理与实践的视角阐明对公民代理进行规制的可行性,并从立法、司法、执法等多角度提出规制建议,以期对我国民事诉讼代理的良性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参考文献[1]邓和军:《刍论我国民事诉讼委托代理制度的几个问题》,《法学评论》,2016第05期。[2]吴建农:《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研究》,《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02期。[3]黄新华:《论我国民事诉讼模式转型下的律师代理》,《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9期。[4]张丽红:《试论我国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完善》,《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1期。[5]吴岳翔:《对特别委托民事诉讼代理范围的深度解析》,《公民与法(法学版)》,2013年第06期。[6]牛李炜:《论律师代理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兼谈强制律师代理制度》,《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2期。[7]郜名扬,钱凯:《间接代理制度在民事诉讼中的瓶颈及解决途径》,《法制与经济》,2005年第16期。[8]蔡文强,王晖:《民事诉讼代理中自认规则的运用》,《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04期。[9]范祥:《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仍有指定诉讼代理的法律规定》,《前沿》,2002年第09期。[10]戎璐:《民事诉讼公民代理问题研究》,《河北学刊》2011年第4期致谢时光飞快,眨眼已到毕业,大学四年给我带来的不仅是学业的进步,还有在我人生际遇里极其重要的感动。也十分有幸能在毕业之际于王晶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我的毕业论文。王老师是一个极其认真负责的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