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_第1页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_第2页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_第3页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_第4页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教育家——李镇西解读《做最好的老师》一、李镇西简介

李镇西,1958年出生。1982年2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在苏州大学完成教育学博士学业。结合中学教育实践,长期致力于民主教育和语文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已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数十家报刊发表教育文章500余篇,李镇西老师有教育教学专著21本。

二、什么是“最好的老师”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那么我让认为最好的老师第一步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就是用我的今天与我的昨天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靠近。

三、“最好的老师”应有怎样的情怀

李镇西老师说最好的教师需要有“三心”:“童心、爱心和责任心”。1、“三心” (1)童心童心就是要和学生保持共同爱好,用四句话来概括做有童心的教育者就是: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2)爱心爱心就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依恋。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依恋之情”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正是因为这种依恋,李老师在博士毕业后放弃了教科室相对轻松的工作,还是回到了学校,回到了学生的身边,也正是因为学生对李老师的依恋,也才会有火车站一大帮学生送李老师去读书时,边哭边追着火车和老师说再见的情景。

(3)责任心 责任心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李老师把教育当作了他的生命中的一部分,把几十年的教学历程展现在我们眼前,看着那车站依依惜别的动人画面,听着他把教过的孩子的名字、特点、情况等等,如数家珍般地说出,感受着他重新开始写班主任日记时的欢欣,我终于明白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学生、对教育有着怎样的赤子之心……

三、“最好的教师”应有的情怀

李镇西老师说最好的教师也需要成为“三家”:“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2、“三家”(1)专家:课堂教学很棒,并有专业造诣

“最好的老师”首先应该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当然要有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艺术,但还不能仅止于此,他还应有教学以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一技之长,用自己的特长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教育。(2)思想家: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作为“思想家”的教育者,既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教育工作,还应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同时不断关心着、思考着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影响。(3)心理学家:用心灵赢得心灵“最好的老师”还应是一位“心理学家”。《爱心与教育》翻开书的第二页就是李老师的这句话“用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在书中,他给一位高三女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写的一封信,同时这封信被李老师放在了《做最好的老师》当中,李老师说这封信也是写给他自己的。

我想我如果早几年就看了这本《做最好的老师》,可能未必有像现在这样深切的感动,让我们用“心”爱孩子吧,让爱一路伴随他们成长。从而实现用爱来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我也希望自己在以后漫长的工作生涯都能多一些爱心教育,也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感动。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