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发展策略一、绪论 5(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5(二)文献综述 6(三)研究方法 8二、数字经济基本情况概述 8(一)数字经济简介 8(二)数字贸易简介 8(三)理论基础 9(四)我国总体数字经济现状 11三、“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 12(一)“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现状 12(二)“长三角”地区数字贸易情况在《纲要》发布前后对比 16四、《纲要》的发布对“长三角”地区影响的评价 23五、“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4(一)在数字化转型中“长三角”地区可能遇到的问题 24(二)“长三角”地区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25六、总结 27(一)从发展形势看 27(二)从发展模式看 28(三)从未来发展看 28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研究背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日渐成熟,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类经济领域,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国际贸易领域也迎来了大变革。中国信通院最新发布的《数字贸易发展白皮书》显示,在2019年全球服务贸易整体规模中,数字服务贸易占比已经超过一半,同时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完成的跨境货物贸易也超过了12%。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步上升,现达到35.8万亿元,已经迈入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第一梯队国家。数字贸易的发展也不容小觑,尤其是在电子商务领域显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全球化智库(CenterforChinaandGlobalization)报告,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占全球总体规模接近一半,同时5G技术的深度应用加速推动国内产业数字,化大变革。2019年11月,国务院在《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贸易,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数字贸易作为数字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与制造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2015年3月,国务院"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目的在于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在40多年改革开放进程中获得飞速发展,但是也面临着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和国内制造业竞争优势流失的双重压力。如何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如何加快调整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也成为了国家与学者关注的重点。因此,“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是否会对制造业产生冲击,以及传统制造业如何借助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升自身创新研发能力,是在此背景下亟待思考的问题。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印发《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号文,明确数字贸易试验区建设任务。10月23日,长三角地区商务部、中共长三角地区委网络情报局发布《长三角地区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建设浙江数字贸易示范区,是贯彻落实党的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中央、国务院正处于推进长三角地区自由贸易的新时代。试验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是袁嘎军书记提出的有效推进“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建设”的重大突破。2.研究意义本文意义在于探究在2019年12月1日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间称《纲要》)发布前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数字贸易作为衡量数字经济的一项内容包括线上宣传、交易、结算等促成的实物商品贸易和数据、数字产品、数字化服务等的数字服务贸易,除研究各方面的变化程度外,本文也会选取其中几项数据来代表数字贸易情况,对下文所研究的数字经济变化趋势进行判断。本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探究《纲要》发布后,数字经济是否得到提升。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包括:介绍数字贸易的大致内容、2011-2020年之间国内数字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同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最后对政策进行评价。文章将先对“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对比,进而探究《纲要》对这些地区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式。(二)文献综述近年来,中央及各级政府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标准化的政治方针,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一文中,首次将数字贸易单独成籍纳入“十四五”规划,提出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的工作要求(中国政府网,2020),各地政府积极响应,13个省、市、自治区在“十四五”计划背景下,加强数字贸易标准制定、加强业务创新,成为推动数字经济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宗良等,2019),同时,需要制定适当的政策,作为数字经济增长和更新的关键因素(赵勇,2022),继续完善数字贸易标准化体系,切实改进数字化管理实践,为我国数字贸易标准化工作指明方向(陈靓,2015)。以自上而下的标准化政策,在多地积极推进数字贸易标准化工作(黄奇帆,2019)。但是,由于不同地方的政策框架不同,政策的执行方式会有一些差异。(黄依珊等,2021)。因此,通过比较中央与地方政治与地方与地方政治的异同,可以评估地方与中央政治的连贯性。(张卫华和梁运文,2020)。在数字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由于年龄、性别以及行业差距,产生的“数字鸿沟”问题也亟需解决(陈伟光和钟列炀,2021)。关于“长三角”地区数字贸易发展优势的研究综述,盛斌和高疆(2020)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态势,并利用引力模型分析数字贸易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正在由边缘快速趋向中心。高晗(2020)提到“长三角”地区提出"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的构想巩固了成员国的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国际规制建设。马双和邹琳(2021)评比了全球发达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并以"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较为全面的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马双(2020)指出中国数字贸易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中国经济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使中国在本轮数字技术革命中具备了更大的发展优势,更好的推动“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困境的研究综述,温竞华和何曦悦(2020)通过剖析美国数字贸易发展情况,分析指出“长三角”地区数字贸易发展存在综合竞争力弱、监管不到位、支持性要素供给不足的问题。钟文和郑明贵(2021)指出美国、日本和欧洲开展了密切的数字贸易,不利于跨境数据资源的自由流通,造成全球数字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使发展中国家的数字发展只能局限于低端供应链,难以获得快速提升。李西林(2021)则认为中国的数字贸易面临着制度发展不完善,以及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问题。刘钒和余明月(2021)明确了数字贸易从规则创新,平台创新,数字创新三个方向注入新的动力,将传统国际贸易转化为一站式便利贸易,同时指出当前“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制度、管理、技术上的创新不足。关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策的研究综述,成长春和刘峻源(2018)认为中国应该学习数字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数字贸易,在法律制度的规范下发展数字贸易新动能。李斌等(2018)指出,为了适应全球经济数字化发展潮流,世贸组织成员国在跨境数据、TRIPS协议等议题上进行了协商讨论,在现有WTO贸易框架基础上推动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制定。陈建军等(2020)通过明确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态势和限制因素,进一步指出中国应该结合当前实际加强顶层设计,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不断拓展数字贸易新领域。杨斌和金栋昌(2021)提出通过提升数字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推动软件企业出口转型升级,优化数字贸易发展的支撑体系。目前,对“数字长三角”政策对“长三角”地区综合调查研究的论文较少,缺乏客观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长三角地区”四个省级行政单位进行分析,并对政策进行分析与评价。(三)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主要基于我国数字贸易发展和传统制造业创新这两个方向,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络学术平台收集大量的相关文献,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深入学习,总结归纳形成完整的文献综述,对过往的研究内容有了较深的掌握。2.对比分析法。将中国目前数字贸易所处的困境具体分析出来,同时将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的省份一直以来难以就数字贸易规制实现统一的利益出发点进行对比。同时,结合现有学者所研究的原因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只有从各国的利益点出发,才能理解他们的政策,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办法。二、数字经济基本情况概述(一)数字经济简介数字经济作为一个经济概念,是人们利用大数据(数字知识和数字信息)进行识别、选择、过滤、存储和使用,实现资源的快速配置和再生,实现经济高效发展的过程。数字经济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可以包括任何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管理资源、发挥作用、促进生产力的经济形态。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连接等新技术。在应用层面,典型代表是“新零售”和“新制造”。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最重要的经济形态。它以数据资源为核心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媒介,以信息通信技术为集成和应用。是推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全球经济公平和新发展的经济态势。数字经济发展迅速,范围广泛,影响深远。它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深刻变化。成为全球要素资源重组、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力量。(二)数字贸易简介数字贸易这一观点最早是被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所提出,其将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视为焦点投入,以数字技术为焦点驱动力,以现代计算机网络为主要载体,经由数字化和实体经济相互融合的过程,使得经济社会数字化、互联互通、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新业态和治理模式加快重构。具体来说,它包括四个主要领域:一是数字产业化,包括电子信息生产、电信、计算机软件和服务以及互联网行业;二是工业数字化,即数字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应用及其性能和效率的提升,催生了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智能制造、车联网等。第三,数字治理,包括但不限于多元治理,是技术与管理的结合,具有“数字技术+治理”的典型特征;第四,数据的价值,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数据验证、数据交易、数据流动和数据保护(盛斌、高江,2020)。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普通大众的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随着互联网用户的急速增长,全球的数字贸易水平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当前,属于网络与信息技术发源地的美国依旧是数字贸易的领导者和支配者,但是,作为世界贸易大国的中国也在迅速的崛起。(三)理论基础1.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是制度经济学中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又称交易费用,最早由科斯提出。科斯(1937)在其论文《企业的本质》中没有明确提出交易成本这个术语,但他明确指出市场交易具有经济系统运行的成本,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降低这种成本,从而为后续学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交易成本是人类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人类的任何交易活动都离不开交易成本。交易过程的专属性、不稳定性、频率这三个方面共同影响着交易成本的高低。交易成本理论是从交易费用角度出发解释了企业产生的原因,通过阐释组织如何选择恰当的交易模式对企业的本质有了更为深入透彻的研究。交易成本理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泛化到各个经济领域,不同的市场交易发生就会产生不同的交易成本,为促使交易活动顺利发生,交易双方付出的成本,都可以被称为交易成本。由此可知,在国际上贸易活动中也会产生相对应的交易成本,用来维护跨国交易的开展,在国际上贸易中产生的这种交易成本被称为贸易成本,是影响世界市场流通的重要因素。与传统贸易模式相比,数字贸易在降低贸易成本上具有很大优势,能够大大减少这种成本支出。(1)交易开始前。传统贸易中,互联网渗透率较低,市场买卖双方信息交流并不畅通,特别是对外贸易活动中主要涉及到的跨境问题,不同国家之间发展程度不同,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不同国家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差异,以及由于数据资产的独占性,这些问题给信息搜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导致贸易信息成本进一步升高。但是数字贸易模式利用多元化电商平台,使得企业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目标市场的信息,不用为了进入新市场而付出高昂的信息成本。(2)交易过程中。必须明确的是,交易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沟通成本。传统贸易中,买卖双方签订交易合同需要事先约定时间和地点完成现场签约甚至多次签约,这样就会增加完成交易活动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而信息交流技术和无纸化贸易技术的推广避开了这些冗杂的事务,跨境电商和网上支付更是让企业和顾客能够进行直接交流,随时随地都能完成交易,贸易便利化程度大大加深。(3)交易完成后。当交易完成后,顾客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的联系到企业售后服务部门来解决产品售后问题,节省了客户维护成本。此外,顾客在公开平台发表用户评价后,企业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能够直观了解该产品的用户使用体验,为产品下一步的改进和研发提供了数据支撑,从而更能针对市场反馈完成产品创新。2.技术创新理论熊彼特在技术创新理论中提出,所谓创新,就是重新建立一种生产函数范式,将以前从未出现过的生产要素和条件引入生产系统,形成新的生产组合。数字贸易发展过程中活跃的新的生产要素、新的产品、新的市场、新的组织形式等,就已经基本满足上述五个方面。首先是新的生产要素的出现,数字经济时代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数据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新型生产要素,以往常见的劳动力、土地、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经济活动有利于数字贸易更好地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与传统生产要素相对比,数据在资源存储和传输上有天然优势,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为数字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新的成产要素也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创新方向和劳动分工。其次是新产品的出现,数字贸易中所出现的数字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纯数字产品与智能互联产品。纯数字产品是指诸如APP等只有数字技术支持的产品。而智能互联产品是指数字技术与物理部件结合后的产品,例如小米与雀巢怡养合作推出的智能营养健康平台。整合数字技术和传统物理实体产品的智能产品突破了原有产品的使用范围,给顾客提供全新的智能生活体验,扩大了目标客户群体,这些产品的出现将会引领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接下来是新市场的开辟,数字贸易在消费者和生产制造商之间架起了一个畅通的线路。贸易便利化为全球生产制造商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市场。最后是组织方式的转变。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的革新,数字技术引起了诸如交易处理、决策制定、办公方式甚至企业形态的改变,使企业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发生改变。为了提高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效率,优化企业管理流程,企业内部组织架构越来越趋向于扁平化方向,这种管理模式能够帮助公司架构数字化人力资源,进而开展创新活动。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组织创新过程和组织文化密切相关,仅仅改变组织流程和组织结构还远远不够,企业还需要塑造适合数字创新的组织文化。数字贸易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势必会对本国的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会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制造业必须抓住数字贸易发展机遇,制定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在数字经济的时代浪潮中乘风破浪。(四)我国总体数字经济现状按照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为31.3万亿元,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为35.8万亿元,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为40.5万亿元同比增速13.16%(见图2.1)。依据波士顿预测公司的报告,停止到2035年,我国数字贸易整体规模将接近16亿美元。而且,作为我国数字贸易主要部分的电子商务,几年来发展尤为迅速,截至到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7.21万亿元,同比增长4.5%(见图2.2)。图2.1:2018-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资料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图2.2:2010-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发展情况资料来源: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0)》、国家统计局三、“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一)“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现状中国作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疫情爆发前的经济增长也备受关注。在党和政府的防治政策下,我国疫情总体形势得到控制,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的传播基本得到遏制。在这个特殊的防疫时代,党和政府深入分析了疫情防控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以疫情防控为重点推动经济增长,并采取了多个步骤。疫情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增长。数字经济自身是一种快速发展的经济,它以光速传输信息、搜集信息、处置信息,并以近乎实时的方式超越地域边界和时间限制。这种经济模式不仅注重疫情防控,而且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纲要》中第五章第二节提出的“数字长三角”政策是实现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对实体经济的变革和加强与数字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也是高质量适应和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长三角”地区拥有发达的实体经济和强大的制造业、丰富的科教资源和科技人才、比较完善的创新创业营商环境。“长三角”的数字产业也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而且“长三角”地区基础生态好,强大的数字技术适应推动转型、做强传统产业的需要,“长三角”区域潜力巨大,数字经济正处于集中增长阶段。2020年“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0.83万亿元,约占全国数字经济总量的28%,约占长三角地区GDP的44%(中国税务,2020)。“长三角”地区聚集了众多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优质资源,引领整个地区的文化产业向“文化网络化”、“产品数字化”、“生产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具有较强的关联影响,数字技术成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手段。详细来看,一是关注“互联网+文化+人工智能+市场”新模式。建设以科技创新、创意聚集为动力的文化产业共同体。二是数字技术融入原始文化。根据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新生态,数字游戏、数字动漫、数字影视、数字新媒体、数字文化旅游、虚拟现实、数字展览等新领域引领数字贸易的推动。三是区域政策的促进。上海市“文化创意50个要素”明确强调,未来将发展六个重点领域,成为文化创意数字化转型的产业实践。“长三角”文化政策将使数字文化产业引领跨行业、多因素结构变革的时机与挑战(高晗,2020)。1.数字经济地位凸显数字信息经济以现代数据源和信息技术作为核心信息生产要素,依靠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创新驱动。在构建现代数字信息网络的发展背景之下,各个产业将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充分融入应用到现代实体市场经济中,加速重构现代经济主体发展与社会治理主体方式。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显示: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张、2019年再上新台阶。(见图2.3和2.4)图2.3“长三角”地区数字贸易总体规模情况 图2.4GDP占比情况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中国数字贸易发展白皮书(2020)》由图2.3和2.4的报告数据可以清楚显示:“长三角”地区发展数字信息产业经济的总固定资产总值规模从2005年的2.6万亿元大大扩张了,并扩大发展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数字信息产业的投资规模总值在当年“长三角”地区GDP总值的平均比重中,也随之迅速提升了近10%,具体表现为从2014年的26.1%已逐步提升至达到36.2%,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凸显。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数字经济将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容小觑。“长三角”地区也积极探索制定相关政策和发展战略来更好地适应“长三角”地区数字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政府层面先后编制出台"互联网+"数字行动发展战略、云计算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在内的多项规范性政策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关注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大力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规制变革以经济转轨前提和基础,政策变革作为强有力的手段来配合经济转轨。因此,借鉴国际上运行良好的数字贸易政策和规制,同时结合“长三角”地区现有国情,构建符合“长三角”地区特色同时也能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新路径。在这一过程中,也一定要紧紧扣住数字经济的创新性和动态性发展的特征。2.数字服务贸易仍有发展空间由于2020年以来全球性的疫情爆发,数字中心服务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大大加快。图2.52020年“长三角”地区数字贸易占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数字贸易发展白皮书(2020年)》从图2.5我们可以发现,区别于传统的服务贸易,数字服务贸易已经占总的服务贸易近半成的比重。2020年9月“长三角”地区各类数字文化服务产品贸易(出口)规模已高达31,925.9亿美元,逆势同比增长3.75%,增速大幅超过同期数字服务产品贸易和数字货物贸易,占“长三角”地区服务产品贸易总额比重同步上升至一半左右,数字服务贸易总额占全部服务贸易总额比重也同步上升至了12.9%。尽管“长三角”地区数字服务贸易呈现增长态势,但仍存在一定的进步空间。目前“长三角”地区金融服务行业数字融合比不足50%,其中保险行业不足30%,数字化进程相对缓慢;个人文化娱乐服务行业一般数字融合较高,但“长三角”地区在这一方面的进出口总额中占比较少,消费市场也主要局限于国内;在数字化知识产权等领域,相比其他国家而言数字创新能力较弱,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足,因此,“长三角”地区数字交付的知识产权也存在不平衡的情况。目前推动“长三角”地区数字产业贸易快速增长的新动能主要是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借助工业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不断提高全球各要素工业生产率,带动传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增长。(二)“长三角”地区数字贸易情况在《纲要》发布前后对比1.《纲要》发布前“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数字贸易情况2018年,长三角地区数字贸易总量达到8.63亿元,增速为18.3%,占GDP比重增加至40.9%。在成为“数字贸易第一城”的道路上,杭州已经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线。在五个二级指标中,杭州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商业、数字政务、数字民生四个指标中都位居第一名。作为电子商务零售业的中心城市,杭州近年来作为基地,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上海作为全国人口最多、消费力最大、零售业态最新、最丰富的一线城市,展现出了较为强劲的线上消费力、消费习惯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消费者对于跨境电商和新品的接受度位居前列。苏州在报告中指数的呈现出的结果位居第三,仅次于杭州和上海。作为著名的制造业基地,苏州IT基础雄厚,在工业数字贸易发展指数中名列第一。就产业集群而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是发展动力,形成了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以及在智能制造、自动化等领域产业优势明显的良好模式驱动技术。图3.1:长三角数字贸易指数数据来源:2019长三角数字贸易指数报告从区域上看,长三角地区属于主体结构同时具有多个子结构。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地位毋庸置疑。杭州、南京、合肥等省会城市发挥地区副中心的引领作用。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经济强市也在各自区域发挥着引领作用。从数字贸易发展来看,“长三角”各地显现各具特色的局面。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上海在全国数字化转型中走在前列。江苏省以建立“强、富、美、高”新江苏为方针,积极推动数字社会发展,壮大数字贸易产业。作为我国发展数字贸易的先行者,浙江省通过一系列举措,包括深入实施数字贸易“一号工程”,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安徽省把数字贸易作为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首要动力,努力做大、做强数字贸易。(1)“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2019年的数字贸易情况1)上海市“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战略之一,加快形成全球数字资本的全球影响力。上海在“长三角”加速经济增进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包括加强对重点领域研发的支持,增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利用“数字长三角”加强产业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定相对统一的标准,实现数字网络产业链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增进数字贸易协调发展(钟文和郑明贵,2021)。2019年8月,上海市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等九部门联合推出《上海市数字贸易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1年)》,将上海作为“国际数字贸易大港”的引领者,建立联合交流、交易促进和数字贸易创新创业中心的总体思路,此方案是第一个国家发展数字贸易的行动计划。图3.2:数字贸易占GDP比重前十省市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图3.3:部分省份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占GDP比重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江苏省江苏省工业基础和实体经济实力雄厚。近年来,江苏省抢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相继出台了网络、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领域的一批文件。数字贸易呈现出规模快速增长、创新融合加速、新业态不断涌现的良好态势。2019年,江苏省数字贸易规模约4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0%,居全国首位。3)浙江省浙江作为互联网和制造业大省,大力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和工业数字化转型。2019年,随着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的快速成长,浙江数字贸易强省建设成效显著(永嘉瑶,2019)。《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浙江数字贸易主要领域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6228.94亿元。同比增长14.5%。数字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不断凸显,数字贸易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4)安徽省2019年,安徽省加快“数字江淮”建设,积极发展数字贸易,着力打造以“数字贸易、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为基础、以高质量为目标的“三合一”增长模式,建设超级计算机枢纽,扩大4G网络覆盖,加快5G商用,加快智能机器人研发和智能终端创新。2.《纲要》发布后“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数字贸易情况(1)“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2020年的数字贸易情况1)上海市在发展数字贸易方面,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据亿欧智库联合天眼查发布的《2021上海数字贸易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上海数字贸易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7%,是一个重要的数字贸易增长点。在经济中的地位。在数字产业化发展方面,上海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在产业数字化发展方面,上海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数字长三角”是区域一体化质量发展的基石,上海有望在推进区域数字贸易强劲增长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数字贸易的基础是互联互通,关键是融合,避免形成“数据孤岛”这类问题。在打造国际化数字都市、引领“数字长三角”发展方面,上海要抓好创新,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成为区域数字贸易城市的领导者。关注普遍利益,并促进以人为中心的全民数字教育。2)江苏省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省已经奠定了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坚实基础。近年来,围绕数字贸易发展,江苏省不断出台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经济数字化呈现良好增长态势。根据《2020江苏省信息通信业发展蓝皮书》,2020年江苏省数字贸易规模突破4.4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3%,位居全国第二。5G网络的建设也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建成开通5G基站7.1万个,居全国第二位(人民网,2021)。3)浙江省其一,数字内容。浙江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依赖于互联网、大数据等下一代信息技术,需要基础产业的支撑。目前,阿里巴巴、新华三、海康威视等相关龙头企业已成为浙江企业发展数字贸易的领头羊,浙江在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此外,浙江初步形成了以杭州、宁波为代表的数字产业集群,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其二,软件信息业。2020年,浙江省软件业整体发展呈现上升趋势。软件业务销售好于预期,其行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盈利能力全国领先。2020年中,浙江省软件业务突破7000亿元,实现销售额703,510亿元,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四,同比增长15.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在全国前十省市中排名第三,在华东省市中名列前茅。图3.42020年1-12月浙江省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情况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0年浙江省软件行业利润总额为186.1亿元,同比增长6.4%,利润总额占全国毛利润的比重为17.4%。软件业务利润率为26.5%,高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受疫情影响,虽然减少了一些必须在该领域开展的业务,但也催生了云办公、在线教育、数字创意等新业态,形成了新的收入增长支柱,行业盈利能力保持向好趋势。图3.52020年1-12月浙江省软件产业利润增长情况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其三,电子商务。作为数字贸易的典型代表,跨境电子商务对其发展尤为重要。在浙江推进数字贸易“一号工程”之际,杭州、宁波等地区重点发展数字贸易,以云栖为主,人工智能、梦想之城以及各类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逐渐出现在杭州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行业的“龙头”企业也主要集中在杭州。4)安徽省安徽省基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推进数字贸易发展。2020年,安徽数字贸易增加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数字江淮”建设成效显着。在数字产业化领域,安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增长。2020年,全省电子信息规模以上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2%,均高于全国同行业水平。与此同时,软件服务业发展迅速,到2020年,安徽省软件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将达到1202.2亿元。在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安徽省加快5G建设。2020年,全省将完成5G基站建设29415个,同时,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共建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59个、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305个。2020年8月推出的《合肥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决定实施至少200个新基建项目,总投资至少2000亿元,建设世界领先的创新基础设施综合体,实现发展目标5G网络全覆盖(人民网,2021)。四、《纲要》的发布对“长三角”地区影响的评价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结合实际,将数字经济发展成为创新的源泉。构建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双链。阿里巴巴和海康威视被认为是具有全球地位的数字经济公司的代表。目前,长三角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江、浙、沪、皖结合各自产业基地特点,在大数据、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子领域实施相关规划方案和专项政策,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应用。纵观世界来讲,区域一体化是大势所趋。“长三角”加速一体化更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纵观世界发展史,拥有最具竞争力资源的美国纽约湾区、日本东京湾区、英国大伦敦区等各个城市的集聚,为全世界树立了榜样,而且我国的粤港澳大湾区紧随这一趋势。据世界银行报告,在日本拥有3500万人口的东京仅有着不到日本总面积的4%,但日本经济产出却超过60%。这说明城市群是世界经济中心变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世界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无论城市之间如何竞争,共同发展是一种普遍趋势,尤其是在如今不单单只关注与城市GDP的大环境下。每一个城市的资源都是有限的,经济质量的提升将成为将来发展的主旋律。这类分工理论不但适用于人群,也适用于城市的共同发展,因而,我们需要一个“城市圈”,以更弘大的思维和对未来的向往来定位城市经济发展。这意味着“城市圈”这个概念必须与环境同时考虑,而不局限于单一大都市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结合上下游城市建设相关要素和特点,合理配置要素,共享最需要和最缺的利益,降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环境和资源成本。数字经济有助于文化与科技的更紧密、更深层次的融合,科技不再只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是越来越多地干预文化生产的全过程。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源于高附加值,而数字产品的科学性是高附加值生产的关键。“长三角”地区数字文化产业以数字应用软件为重点,加强云技术。“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也在鼓励着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在区域综合发展、城市资源、文化资源、品牌价值和技术资源必须整合的背景下,“数字+”是关键资源。总之,“长三角”文化产业数字化工作可以为周边产业开辟低效率交流区,完善产业布局与合作体系,促进区域文化资源优化布局和高质量发展。五、“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一)在数字化转型中“长三角”地区可能遇到的问题1.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挑战根据埃森哲《2020年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研究》,对9个行业约400家企业的调研,在运营和创新方面成功实现了商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仅11%。很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缺乏认识和方法支撑,信息资源薄弱、范围有限,基础性和第三方服务不足。换言之,对传统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的、劳动密集型的任务。2.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平衡传统产业数字化失衡、发展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大多数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低,网络水平、智能水平基础薄弱。尽管数字化转型欲望强烈,但受制于财务和人力(陈建军等,2020)。大中小型企业在数字化应用方面的不平衡非常明显。其中,资金方面的短缺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通病。大多数小企业无力投资构建定制数字化系统。此外,公司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懂得数字技术和业务运营的资深人才。当前,国家层面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源整体供给不足,分布不均。数字化转型的人才供给完全不足,而且工资水平也超出了中小企业可负担的范围。3.社会大众“数字鸿沟”的问题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后果是数字产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大。结果,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跟不上,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弱势群体的工作和生计也得以保住。尽管数字技术的普及使社会管理更加有效,但许多老年人群体面临着无法弥合的“数字鸿沟”。此外,数字基础设施投资的不平等正在扩大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距。在社会发展方面,弥合新的数字鸿沟主要靠着体现在依靠公平、平等和互惠这几个方面的社会进步(杨斌和金栋昌,2021),这不单是是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问题。(二)“长三角”地区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1.相互融入,积极互补重视需求,调整大局,突出重点,精确落实,积极深化实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呼应《上海市城市规划(2017-2035年)》。增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促成空间系统的融合发展。增强与周边地区的持续联系。在基础设施、工业设计、环保等方面,要做到上海及其他“长三角”区域积极沟通协作,制定统筹、有效的整体发展规划。在“长三角”地区,要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市分工协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各个经济区中心城市协同成长。2.打造“长三角”创新示范区首先加快实行科技创新战略。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创新作为发展的首要动力,利用地方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抢抓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和合肥国家科学城的建设机遇,来加速建设世界知名的科技创新中心,系统地推动创新型“长三角”建设。其次,促进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科教科研投入,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实现科学研究与其他学科间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长三角”地区可以携手区域层面的先进服务平台,加强科技资源的交流共享,开创“长三角”科技互助共赢的新局面。最后,打造创新要素的跨区域联动。聚焦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动沪、浙、皖创新流动,启动科技资源联合创新。加强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上海张江、合肥科学城、G60科技创新走廊等国家级科学中心的互助,合作建设长三角创新功能示范区。建设创新的世界级金融机构(成长春和刘峻源,2018)。3.消除“数字鸿沟”多个部委曾提出了消除老年人“数字鸿沟”的方案。要让老年人享受数字技术的社会红利,社会各界必须齐心协力,弥合鸿沟。首先是贯彻服务型政府理念。对于疫情期间日常生活、智能服务等与老年人平常密切相关的活动,要将坚持传统与智能服务相结合,打造绿色通道等服务方式,让老年人不再过分参与社会数字化进程。其次是技术发展必需针对老年人。手机制造商和软件研发公司考虑到技术发展的速度和各年龄段人民的差异,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发适合老年人的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同时,要控制成本,满足老年人的购买力。最后,着眼于整个社区,为老年人群体提供特殊培训,并免费教他们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和软件应用程序。同时,家庭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积极引导和教育老年人的作用。扶助老年人走上信息化的道路(李斌等,2018)。4.通过“东京湾”对标“长三角”地区发展(1)各地区产业分工充分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逻辑定位和分工,这是“东京湾”地区最重要的特点。例如,在东京市中心,行政部门、教育机构、高科技产业和商界发挥着核心作用。川崎和横滨负担着产业发展的重担。千叶是关东地区等的重要港口。各地区齐心协力,配合推进东京湾的发展。事实上,“东京湾”的京滨和京叶工业区的发展,也是将东京变成大都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南大学《工程机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大学《抽象代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大学《安全信息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2(外教社)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大学英语下视听说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媒体创意与策划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八年级下家长会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业概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考前家长会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理学经典文献导读》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YY/T 0471.5-2004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法 第5部分:阻菌性
- YC/T 336-2020烟叶收购站设计规范
- GB/T 5095.7-1997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7部分:机械操作试验和密封性试验
- GB/T 4354-2008优质碳素钢热轧盘条
- GB/T 37439-2019高速铁路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
- GB/T 18723-2002印刷技术用黏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黏性
- 药品供应目录(人民医院药品名分类汇总表)
- CAK6136V车床面板操作
- 矿井提升机技术参数介绍及设备选型过程
- 《经济学基础》试题库(附答案)
-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8000字(通用九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