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设计)高二历史(选必1)_第1页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设计)高二历史(选必1)_第2页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设计)高二历史(选必1)_第3页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设计)高二历史(选必1)_第4页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设计)高二历史(选必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设计学习目标课程标准: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学科素养1.了解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认识建立和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培育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2.了解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形态和基层社会治理状况,认识封建社会基层组织的任务,培育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3.结合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经济变迁,深刻认识社会救济对国家治理的积极意义,培育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和基层管理组织教学难点:对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和基层管理组织有关的重要制度的概念理解。学情分析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出不同的特征。变和基层组织是本课的重难点。学生情况分析经过必修课程,学生对历朝的时代特点以及基本制度已有基本了解,特别是《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对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已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这些都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本课内容对学生来说相对陌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本课学完后,也将使知识连成体系,利于知识的关联和深化;学科素养方面,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具备了基本的学科素养,能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分析、认识历史;能够从各种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正确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文明之间社会治理方式的多元特点;学习兴趣方面,户籍管理与生活关系比较密切;本课内容之前没有太多接触,既生疏也有一定新鲜感;本课学习有助于打通之前较难理解的土地、赋役制度,能够获得学习成就感;教师要尽量用文物资料、具体案例等创设情境,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习热情。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文字材料、历史图片、多媒体资源、学练稿(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为什么萧何、明王朝如此重视户籍档案?因赋役是国家财政的根本,而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故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治者的重视。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初步认识了解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以学生熟悉的图片,导入新课教学增强课堂氛围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时空定位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概念阐释】户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一种人口管理方式。这一制度萌芽于商代,形成于周代,经历代发展,至隋唐时已形成完善的体系。户籍制度是统治阶级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的依据和重要的管理手段,也是国家对老百姓进行经济上和人身上控制的重要途径【学习聚焦】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99100页,自主梳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完成时间轴的填写。1.萌芽阶段:展示材料:材料:登人四千,收众人乎从古王事。——《殷虚书契前编》材料: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周礼·秋官·司民》商王朝已有了人口登记制度,即临时登记兵员的记载是为我国户籍制度的萌芽2.起源: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开始制定户籍;展示材料:材料一:为户籍相伍——秦献公材料二: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商君书》【自主学习】战国时期各国制定户籍的原因?①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争霸战争的需要;②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的发展;3.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等级性和不平等性)【问题探究】:展示材料:“东城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里耶秦简·户籍簿簿释文为: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思考】:(1)指出“夫”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秦朝户籍编制的单位。(2)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地方行政管理体系。(3)指出秦朝编制户籍簿的目的是什么?(4)这一户籍管理方式对以后王朝的影响?(1)夫是“户人”,即“户主。户籍编制单位:户(2)郡县乡里亭(3)征发赋役的依据(4)实现了国家对人民,土地的直接控制,是调动巨大民力,一统天下的一种力量。户籍作为赋役征发的依据被历代王朝延续下来。4.两汉:编户齐民,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史记·萧相国世家》【思考】从以上材料中能得出哪些信息?参考回答:秦有系统的户籍资料;由丞相或御史保管;汉承秦制。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户籍上要登记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身份、状貌等内容。百姓编户入籍后,变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黄籍、白籍和土断【历史纵横】西晋短暂统一中国,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思考】根据材料说一说东晋户籍制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原因:(1)社会动乱和人口流动打破了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封建政府无法掌握人口、田亩等信息。(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部分人口失去土地成为地主阶级的依附阶层。(3)为保障赋役征发,封建政府不得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重新制定新型户籍分类标准。6.隋朝:“大索貌阅”展示材料:南北朝以来,由于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推行,户口隐漏日趋严重,“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赋”。在北方,有的豪强大族,一户之内有数十家,人数多达数万。国家赋税收入因此锐减。裴蕴因是上奏,要求实行大索貌阅。“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又许民相告,若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是岁大业五年也。诸郡计帐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民众对此则怨声载道。——《隋书·裴蕴传》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隋朝实行“大索貌阅”原因、措施及影响。(1)原因:农民隐漏户口,诈老诈小现象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对劳动力的控制。(2)措施: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3)影响:搜刮出大量隐漏户口;保障国家赋役征发和社会控制;遏制世家大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7.唐朝:三年一造户籍等;过杖一百,五十口加一等。……各罪止徒三年。知情者,各同里正法。——《唐律疏议·户婚律》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新唐书·食货志》【思考】隋唐时期,户籍制度更加细密完备,体现在哪些方面?的制定;户籍登记编造频率高。:主户与客户户籍制度征税派役的功能开始分化展示材料:材料一:主户作为宋代户口的基础,占全国总户数的65%左右,是宋代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张斌《宋代的户口管理探究》材料二:乡墅有不占田之民,借人之牛,受人之土,庸而耕者,谓之客户。——(宋)石介《徂徕石先生全集》【思考】:提取宋代户籍变化的信息,并说明理由。理由:①北宋延续了两税法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②宋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政策;③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口不断增长;④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9.元朝——诸色户计(职业定籍)材料:蒙古主从之,于是颁条画五章。如出军不得妄杀;刑狱惟重罪处死,其馀杂犯,量情笞决;军户,蒙古、色目人每丁起一军,汉人有田四顷、人三丁者签一军,年十五以上成丁,六十破老,站户与军户同;民匠限地一顷。——《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百五十九》考虑?如何评价这一制度?要依据职业划分各种人户。为了便于承担国家赋税徭役,调配资源。这种把人口按不同职业强行划分而又不许相互流动的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但这一制度能最大程度的维护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对后世影响深远。10.明朝:户帖、黄册户籍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作用日益下降永停编审户籍制度不再具有财政上的意义;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材料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皇祖恩旨,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谕【思考】乾隆年间停止户籍编审的原因是什么?该措施又具有怎样的意义?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必再以户籍为依据,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削弱,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问题探究】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特点(趋势)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知识拓展】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影响积极:经济:①便于征发赋役,保证国家财政收入②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强化户籍管理,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加强中央集权消极;经济:①户籍制度束缚了人口的自由流动②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治:从根本上讲,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思想: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上,易形成保守的社会心理学生整体掌握阅读材料和教材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分析史料,得出答案。学生尝试概括分析所学知识,得出答案。分析所学知识,得出答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对本节课有大致的把握。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加强对史书的了解,通过时间和史料内容来判断国家大规模编排户口是在战国时期。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以及阅读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大索貌阅”的含义多数学生难以理解,需要对其进行概念的厘定。通过史料学生了解清查户口有利于政府控制人口,增加税收。了解宋代户籍制度的变化,认识到其背后的原因仍是为了保证赋税和徭役执行。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升历史解释能力。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的户籍编制和管理离不开基层组织以及基层管理监督机制的建立【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内容,对历朝典型的基层组织和治理机制作一整理。2.从乡里制到里甲制(1)秦——乡里制(2)唐——乡里制:乡、里;坊、村里正、坊正、村正明(3)明——里甲制:甲首、里长【问题探究】材料:古代社会自郡县制以来,政权只设到县一级,社会基层长期维持“乡绅自治”。这种治理格局概括为“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中国传统基层自治的存续,得需干既是社会经济单位、又是政治责任单位的家户制度和便家意识形态的教化。——任杰、郁建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自治、法治与德治》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特点:①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联保连坐);②地方自治色彩鲜明;③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④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意义:①有效治理基层地方,稳定基层社会秩序;②一定程度上推动基层经济发展。③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学生整理表格根据材料思考、讨论交流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基本史实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培养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化繁为简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社会救济【自主学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实行社会救济的原因有哪些?材料: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礼记•王制》材料: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墨子•七患》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②保证人口繁衍和生产活动,维护封建统治。③践行儒家仁政思想。(2)作用: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统治。(3)概况填写表格,概括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特点。2.优抚政策【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概括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特点材料一: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明林希元《荒政从言》材料二: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大明律》材料三:宋代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从财政、民政乃至军政多个层面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特点;①分类定级与扶持②国家立法保障并设专门机构实施③国家救济和社会救济相结合④涵盖面较广、扶贫方式手段多样化⑤系统性扶持与临时性救助相结合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知识延伸】中国古代基层管理之借鉴——古代社会治理的当代价值【思考】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对当今的启示?①“以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②促进阶层流动,扩大中间阶层——注重国家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③强调教化——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救助与教育相结合,扶贫先扶志;④一定的基层自治——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调动群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⑤“为政以德”“德主刑辅、宽严相济”——坚持在以德治国的同时,健全社会治理的法律体系;结合课本及材料,回答进行救济与优抚的原因:通过实物史料的图片理解古代官方社会救济制度和民间社会救济传统。根据材料思考、讨论交流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答案通过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救济与优抚措施,强化学生对于救济优抚原因的理解;以政府、社会两个主体分别介绍,主要以图片和文字史料相结合的形式来展示古代救济与优抚的重要措施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史料实证精神和历史解释能力。升华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家国情怀价值观课堂总结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精神》中所言“历史事件是一种远从过去、透过现在而直达将来的,有它一贯的一种历史精神”,我们所学习的是“远从过去”,我们要“透过现在”去思考历史,而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是“直达将来”,中国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就是这样一种鲜活的体现,要以一种现代的眼光、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以求达到对未来之治理有所借鉴,这是本节课的目的,也是大家学习历史的思维深意。作业设计一、单选题1.(2023春·贵州安顺·高二统考期末)隋初的军事制度沿用西魏、北周时期创建的府兵制,兵农分离,军人世代为兵,户口由军队管理,不入州县户籍,国家不分配土地。开皇十年(590),增加了士兵受田。这一变化说明(

)A.均田制遭到破坏 B.政治局势影响政策C.军人身份的转化 D.运河修建消耗民力2.(2023秋·陕西商洛·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明朝宣德年间,祁门县十西都故民李舒妻李阿谢,因为继子李景祥“不行奉养”,“以弟承兄不应’’为由,“经投里老及首告本县”,要求改正。徽州府根据永乐十年、二十年黄册记载做出判断,最终将户名改为“李阿谢”,同时户籍上开除李景祥的名字,并将田地准还其亲弟。这表明,黄册(

)A.加速了社会的阶层流动 B.强化了民间基层的自治C.提供了人口变动的书证 D.减轻了民众的税收负担3.(2023秋·黑龙江哈尔滨·高三哈师大附中校考阶段练习)秦汉的皇帝往往在王朝的重要时刻,如更名号、立皇后、封禅、祥瑞及军事胜利之时,以基层社区“里”为单位,赐“天下民”以“大饮酒”,由此全国的基层社区开展了持续数日的宴饮。这一做法(

)A.践行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B.发挥了乡绅阶层的教化功能C.缓和了社会救济不均的矛盾 D.增进了基层民众的政权认同4.(2023秋·安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乡约,是乡村社会的基层组织形式。通过乡约宣讲省谕,教化、管理基层社会是清朝的常见做法。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以镇压回民起义为契机,清朝在陕甘回民聚居地区普遍推广了乡约。平定准噶尔以后,乡约又开始向新疆地区发展。乡约在西北的推广(

)A.弥合了胡汉风俗差异 B.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C.体现了因俗而治传统 D.抑制了各民族的上层势力5.(2023秋·宁夏银川·高三校考阶段练习)宋代实行诉灾制度,灾情发生后,受灾百姓可以向官府报灾,逐级上报核实,由朝廷制定赈济之策;官员如果没有及时处理诉灾文书,按违法处理;灾民除了要上报受灾的具体情况,还需提供详细个人信息,并承诺如有作假,自愿服罪。这些措施表明宋代(

)A.儒家民本思想的落实 B.防灾制度体系的完善C.政府管理职能的增强 D.社会阶级矛盾的缓和6.(2023秋·湖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御制大诰续篇》载,明太祖在河南赈灾过程中处死了一大批“各将赈民钱入己”的官吏;在“查踏水灾”过程中,对141名“民瘼不问,贪要赃私”的官吏从重处置。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明初(

)A.社会救济主要依赖政府 B.确保救灾活动能优抚弱势群体C.在司法实践中律例并重 D.在救灾活动中用酷法整饬吏治二、材料分析题7.(2023春·陕西安康·高三陕西省安康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基层治理实行的是“士绅之治”,乡村的实际权力掌握在作为地方精英的士绅手里。士绅们具有公共地位,负责地方事务,其地位则是被其所管辖的乡民所授权的。乡绅必须要对乡民负责,接受乡民监督,一切行为举止要考虑公共舆论和道德习俗的影响,不得任性而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士绅的角色类似于政府在地方管理的角色,但作为地方的代理者和维护者,在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上,其维护的是地方的利益,而不是国家政权的地方代理人。士绅虽也必须受国家管制,但其自身活动空间较大,比如,在维护地方利益方面,其可以与地方衙门进行交涉。——摘编自秦德君毛光霞《中国古代“乡绅之治”:治理逻辑与现代蕴意一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非行政化启示》材料二

近代以来,国家面临治理任务日益繁多,控制乡村显得更加重要。于是,政府逐渐重视起对基层的治理,原来乡村自治的界限被国家打破,基层政权日益官僚化,统一编制,基层政权的代理人由国家指派和管理。一方面,国家权力也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渗入乡村社会,国家对乡村的控制得到加强,地方势力把持基层政权造成的地方团体化也被打破。另一方面,这种变化也打破了“双轨政治”的平衡,使国家有力量剥削乡村,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地方基层治理被严重破坏。——摘编自王德成《中国基层治理的历史沿革及当代转型》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