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中考化学冲刺复习-科学探究③ 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江苏省中考化学冲刺复习-科学探究③ 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江苏省中考化学冲刺复习-科学探究③ 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江苏省中考化学冲刺复习-科学探究③ 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江苏省中考化学冲刺复习-科学探究③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江苏省中考化学冲刺复习-科学探究③

六.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共1小题)

43.(2020•宁夏)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同学们来到实验室进行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

性顺序的探究活动。实验桌上老师提供的药品有:锌片、铜片、银片、硫酸锌溶液、硫

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稀硫酸。

【制定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讨论,同学们设计出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铜片、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

方案二:锌片、银片、硫酸铜溶液;

方案三:锌片、铜片、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你的设计方案是<,

【进行实验】小华同学选用方案三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空白(注:表格中

实验操作一栏用文字描述或图示表示均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

。金属活动性:CuAg(填

打磨过或

的洞片

硝酸银

溶液

锌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金属活动性:ZnCu(填

渐变为无色。“>”或“<”),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o

【解释与结论】艮据上述实验,小华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反思与评价】探究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并进行反思:

1.有同学提出,小华的实验中不用硫酸铜溶液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简要说明其验证

方法:。

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以上实验方案中,方案较好。

3.小华提出,试管中的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

【拓展与延伸】好奇地小华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一定量的锌粒加入硫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

液中,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发现滤液呈无色。此时,滤渣中一定含有,溶

液中离子数目增加的是。

七.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共2小题)

44.(2022•靖江市模拟)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了酸、碱、盐的部分性质。

【实验一】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利用上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后将注射器内的液体逐

滴注入烧瓶内。

(1)实验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上图图2所示,c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

所得固体

是(填化学式)。

(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对应图2中点温度最高。

(3)能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①溶液的颜色从红色变为无色;②溶液的pHo

【实验二】探究NaOH和CO2的反应。

(1)从压强变化的角度探究。

①利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瓶内形成红色“喷泉”,

原因是烧瓶内压强(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②利用图4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将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盛有等体积C0?的玻璃

容器中。证明CO?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o

(2)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利用图5装置进行实验,a点时推入NaOH溶液,b点时推

S

.

吾-稀

-采集信息

-温

NaOHE-

-酸

洛港力-

-形成图像

压强

C器

入稀盐酸。因。

①ab段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be段压强不变的原因是;

③证明C0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事实是,

(3)氯碱工业生产的烧碱样品中常含有NazCO;等杂质。检验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2c

可选择的试剂是(填字母);

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酚酿

45.(2022•工业园区校级模拟)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几组实验:

(1)分别取少量氧化铁粉末和一根生锈铁钉于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盐酸

并在酒精灯上微热,观察到两试管中溶液均变黄色,而B试管中还有大量气泡产生。B试管

产生气泡的反应方程式为,两试管中均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一段时间后,

A试管没有明显变化,B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2)利用图1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推入针筒内试剂,当U型管液面稳

定且出现的现象则可得出结论。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o

也可反应后,通过向左瓶内加入物质,证明新物质的生成,从而说明反应的发生。

(3)利用图2装置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快慢。气球中的盐酸应同时

(填快速或慢速)全部倒入。可根据(选填“反应至5秒”、“反应结束”、“两者都

行”)时气球大小不同现象得出反应速率大小:碳酸钠碳酸氢钠(选填>、V、=)。

写出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稀盐酸

A.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共2小题)

46.(2022•兴化市一模)某兴趣小组对课本中“食盐常用于制氯气、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

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主体部分如图所示)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氢

氧化钠的实验。

(1)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得氢氧化钠、氯气(CL)和氢气,进而生产具有消毒、漂白作

用的“84”消毒液。

①实验过程中与负极相连的导管口周围严禁明火,其原因是。

②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③制取“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的原理:C12+2NaOH=NaC1+NaC10+H20;

小吴向2mL“84”消毒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献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84”

消毒液显性,并有漂白性。

(2)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了解久置的“84”消毒液是否变质,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

①品红溶液是一种红色色素。

②“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O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并

易与空气中CO2反应(2NaC10+C02+H20—2HC10+Na2C03),NaClO溶液、HC反都具有漂白、杀

菌、消毒功效,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氯化钠和碳酸钠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HC10不稳定,受热或光照会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

④Ca(CIO)2易溶于水

【提出问题】放置一段时间的“84”消毒液是否变质?如果变质,变质程度如何?

【提出猜想】猜想1:未变质,溶液中主要成分为NaCl、NaClO

猜想2:部分变质,溶液中主要成分为。

猜想3:全部变质,溶液中主要成分为NaCl、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适量该溶液于烧杯中,滴入适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_______不成立

②另取适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品红溶液—猜想3成立

写出实验操作①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反思】实验最终确定猜想3成立。有人提出直接将这样的“84”消毒液倒掉会污染环

境,为了将碳酸钠除去,我们应该向其中加入稀盐酸,直到为止。

【拓展应用】“84”消毒液存放时应注意的事项是。

饱和食盐水

47.(2022•洪泽区一模)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对其是否变质以及

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呢?变质程度是怎样的?

【猜塑与假设】猜想I:没有变质。猜想H:全部变质.猜想III:部分变质。

【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进行探究,请你协助完成相关内容。

小军设计的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①取少量NaOH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溶液变成红色猜想in成

滴加无色酚酬溶液

②向步骤①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1)有_______产生

【反思与评价】

(2)同学们时论认为,小军的实验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拓展实验】

(3)小文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后,针对滤液

(填序号),根据实验现象,即可证明猜想HI成立。

①测pH②滴加MgSO”溶液③通入C02

(4)若要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0:”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为测定这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纯度,现取20.0g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

然后逐滴加入Ca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

示(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反应方程式为Na2C03+CaC12=CaC()3I+2NaCl。

CaCb溶液质量/g

①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沉淀的质量为go

②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学科渗透】(6)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

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左端液面o据此,小明同学得出“皿与NaOH

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小红认为小明结论证据不充足,理由是o

【再次实验】(7)同学们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水或等量NaOH溶液分别吸收CO?的效果,实验

装置及测定结果如甲图和乙图所示。图乙中(填“I”、“H”)表示等量NaOH溶液

吸收COa的曲线。

气压(kPa)

九.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共1小题)

48.(2021•清江浦区二模)有一瓶标签残缺且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图1),化学兴

趣小组的同学经过询问老师,只知道原溶液是NaCl、NaOH、Na2C03>NaHCO:,中的一种。

图1

【提出问题】原瓶中是何种溶液,是否变质?

【作出假设】

猜想I:是NaCl溶液猜想II:是NaOH溶液

猜想IH:是Na2cO3溶液猜想IV:是NaHCO:,溶液

【查阅资料】该温度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NaClNaOH

Na2cO3NaHCO3

溶解度/g3610921.59.6

据溶解度表可知,上述假设中,猜想①一定错误。

【进行实验】

(1)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7,说明猜想I错误,理由是②

(2)同学们再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试写出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③。

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无色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有④o

【获得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原溶液是NaOU溶液,且其中的溶质已部分变质。

【拓展延伸】检验无色溶液B时,下列能代替酚酸试液的有⑤(填字母)。

a.铁丝b.pH试纸c.蓝色石蕊试纸d.氧化铜e.硫酸铜溶液

一十.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共1小题)

49.(2022•海陵区一模)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异常现象进行分析能培养我们严谨的科学

思维。图1图2

【实验一】

某学习小组同学向滴有酚配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如图1),搅拌后烧杯中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实验目的】判断反应后烧杯中无色溶液(溶液A)的溶质成分。

【实验过程】甲、乙同学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从烧杯中取少量溶液(约1mL)于一支试管中,加入1溶液变红溶液A呈中性,溶

滴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质为NaCl

乙直接向烧杯中加入1滴氢氧化钠溶液,振荡溶液仍为溶液A呈酸性,溶

无色质为

【发现问题】甲、乙同学现象有差异

【继续探窕】

丙同学向烧杯中加入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填“甲”或“乙”)

同学的结论正确。

丁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加入AgNOs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产生”的方法验证盐酸是否存

在。大家一致认为该方案不可行,理由是。

【实验反思】

造成甲、乙同学现象有差异的原因是:乙同学的实验烧杯中残留的盐酸较多,1滴氢氧化钠

溶液不足以将盐酸完全反应,故溶液仍为无色,而甲同学o

【实验二】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酷,溶液变红,放置一段时间后红色消失,溶液褪为无色。

【提出问题】红色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提出猜想】

猜想1:酚醐与空气中的发生了反应;

猜想2:NaOH与空气中的C02发生了反应;

NaOH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经讨论后,大家认为猜想2一定不正确,理由是即便NaOH变质了,。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实验中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再加热煮沸。待溶液变红,一段时猜想1(填“正确

上述溶液冷却后,滴入酚髓溶液,再滴入少量植物油间后红色消失。或“不正确”)

实验操作中,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的目的。

【查阅资料】酚酬的变色范围:PHV8.2时无色;pH等于8.2〜10时红色;pH>10时无色。

【继续探究】溶液红色消失,可能和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

备选试剂:①号NaOH溶液(质量分数1%,pH约为13.4)

②号NaOH溶液(质量分数0.01%,pH约为11.4)

③号NaOH溶液(质量分数0.0001%,pH约为9.4)

取等体积(选填①②③)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酚醐试液。观察到其中一支

试管中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红色消失;另一支试管中。

滴有酚献的NaOII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

【学以致用】

为测定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小芳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当溶液颜色由红色

恰好变为无色时,消耗稀盐酸7.3g。用该方案测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结合酚

酰的变色范围分析,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是。

一十一.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共1小题)

50.(2021秋•浦口区期末)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中的

一种或几种,现将该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观察到:①A装置内未见浑浊现象;②

D装置内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③最终收集到一种不能燃烧的干燥气

体(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可知原混合气体中肯定不含;

(2)由②可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3)E装置的作用是;

(4)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并依据数据可推知原气体组成。

D装置总质量E装置总质量

反应前156.6g356.8g

反应后158.4g361.2g

则该气体的成分为。

一十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51.(2021秋•淮安区期末)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完成下列问题:

⑴“含氟牙膏”,这里的氟指的是(填“元素”、“原子”或“单质

(2)生活中可以用木材作燃料,通常将其架空来促进燃烧,架空的目的是。

(3)取某水样,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该水样属于(填

“硬水”或“软水

(4)铁桶不能用于盛放波尔多液(硫酸铜、氢氧化钙和水混合而成),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释原因。

一十三.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共1小题)

52.(2021秋•南京期末)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某

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做进一步探究。

(1)甲图中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

(2)写出乙图中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阅资料】

木炭、一氧化碳分别与氧化铜反应也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Q):氧化亚铜是红色固体,能

与稀硫酸反应:Cu20+lI2S01—Cu+CuSO1+1120o

据此资料,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两个探究:

(3)将甲图所示实验中的试管冷却后,观察到黑色固体全部变为红色。取3.6g红色固体于

试管中,滴加足量,充分反应,观察到,再将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将滤渣

洗涤、干燥、称量,若称得滤渣质量为时,则得出红色固体是Cu和Cu,。混合物的

结论。

(4)为确定CO和CuO反应的最佳温度,小组同学利用原位X射线粉末衍射仪来测定不同温

度下反应4小时后的固体物质成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X衍射角,度

①400℃时,反应的固体产物中含有Cu和。

②600℃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③用CO还原CuO制取纯净的Cu,反应温度至少要控制在℃以上。

【拓展延伸】

(5)甲图所示实验中,若发生的反应为:2CuO+C-巴佃1-2Cu+C0zt。如图表示的是一定质

量的CuO和C恰好完全反应过程中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字母)。

g

B.b可表示试管①中固体的质量

C.d可表示二氧化碳的质量

D.力〜t2时间段,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一十四.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共2小题)

53.(2022春•滨海县校级月考)钢铁是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1)英国学者R•坦普尔论证了我国古代冶铁技术世界第一。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已广

泛利用铁矿石与木炭生产生铁,并加入“黑土”以降低生铁的熔化温度;公元前2世纪,中

国人发明了“充氧”等炼钢法。

①“黑土”中含有磷酸铁(FePOJ,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生铁生产过程中,一氧化碳与赤铁矿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炼钢中“充氧”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的,获得性能更好的钢。

(2)对钢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防止钢铁锈

蚀。

①“发蓝”过程发生了(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②致密氧化膜能防止钢铁锈蚀的原因是。

(3)垃圾分类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效益。废旧易拉罐属于(填字母

序号)。

A.厨余垃圾

B.可回收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4)向盛有硝酸铜、硝酸银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

呈蓝色。根据上述现象推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滤渣中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金属是。

54.(2021秋•建湖县期末)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性。

(2)制造磁悬浮列车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填“高”

或“低”)。

(3)用如图甲、乙所示两个实验验证铝、铜、镁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实验甲中铝丝表面

有红色固体析出,实验乙中无明显现象,由实验得知铝、铜、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

的顺序为。

(4)某些铁制零件防锈措施是涂油,其防锈原理是。

甲乙

一十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共1小题)

55.(2022•锡山区校级一模)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实验。

观察到试管①③中都出现明显现象实验现象,其中试管①中的现象是:而试管

②中没有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试管②中没有明显现象,是否发生了反应?

兴趣小组对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进行“可视化”探究.

探究1:

(1)化学兴趣小组取少量实验后试管②中的溶液,分别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

滴入酚酸溶液,观察到(填写现象),证明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发生了化

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进一步探究试管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还可以向试管b中加入下列物质中

的o

A.Cu

B.Fe203

C.C02

探究2:化学兴趣小组又利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实验操作

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乙溶液061218

甲溶液的体积/mL

(3)实验中,乙溶液是;

(4)加入甲溶液12mL时,烧瓶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填化学式);

(5)根据该实验测定结果,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

【拓展提升】

探究3:借助其它“可视化”现象判断。实验如图所示,其中无水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NaOH+CH3COOH=CH3COONa+H2O;变色硅胶为蓝色,吸水后变为红色。

W无水乙酸固体氢氧化钠

新+硅胶+。圭胶

甲乙

(6)能证明中和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o

(7)能证明中和反应有发生能量变化的现象是

(8)丙装置试管中药品不宜过多,原因是。

稀HzSO,稀盐酸稀盐酸

溶满

①②③

一十六.物质的鉴别、推断(共2小题)

56.(2021秋•镇江期末)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KMnO”、CaC03、炭粉、Fe粉、CaCl2

NH4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现做如下实险:

(1)取少量固体微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填化学式,下同)。

(2)另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得无色滤液和滤渣,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

(3)取(2)中滤渣,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部分溶解并得到浅绿色溶液,则原

固体中一定还含有,可能含有。

(4)为确定固体中是否含有CaCL,向(2)中滤液中加入,振荡并观察现象。

57.(2021秋•丹阳市期末)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aCO3,NH4HCO3,NaOH、CuS04>

Fe粉、C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样品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o

(2)另取固体样品溶于足量水,温度无明显变化;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和滤渣,则原固体

中一定不含、。

(3)将(2)中滤渣洗涤烘干后,称取10g滤渣加入足量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固体全

部消失,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

7.5g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一十七.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共2小题)

58.(2021秋•启东市期末)18.BOgCoCzOBHzO热分解的质量变化过程如图所示,其中600℃

之前是隔绝空气加热,600℃之后是在空气中加热,三点的产物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g

150300450600750900

温度/七

A.AfB过程中失去的是结晶水

B.整个过程中,固体中钻元素的质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

C.B-C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CoC20(^^=.CO+2C02t

D.D点的化学式为C03O4

59.(2022春•仪征市校级月考)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其主要成分是蔗糖。

(1)甘蔗中含有蔗糖,由甘蔗制备蔗糖的流程如下图1所示:

EIt汁-----------

国肛叵!3一&作

Hg>e

图i

①操作a的名称是,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上述流程中物质M可能是o

③在实验室进行蒸发操作时,应待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

(2)配制蔗糖溶液并测定其溶液的导电性。将蔗糖溶液(适量)倒入如图2装置的烧杯中,

当闭合开关时电珠不亮,说明蔗糖溶液不导电,从微观角度看,蔗糖以(填“分子”

或“离子”)形式分散在水中。

(3)蔗糖的化学式为心此仙”下列有关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一个蔗糖分子由45个原子构成

C.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42g

D.蔗糖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有同学发现,蔗糖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是氧原子数目的2倍,但蔗糖中氧元素的质量却是氢

元素质量的8倍,你认为其原因是。

(4)趣味实验:取2g蔗糖放入大试管中,滴入2〜3滴水,再加入约3mL的浓硫酸,迅速

搅拌,实验中可以观察到试管内白色固体变为黑色,体积迅速膨胀,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

触摸试管壁发烫。

__加执

①请完善上述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C+2H2S0,(浓)加'…CO?t+2so2t

+2.

②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用如图3装置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

资料:I、S0?和CO?类似,S0?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亚硫酸钙(CaSO:,)沉淀。请写

出S0?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II、S02和C02不同,so?能使酸性高镭酸钾溶液褪色,而C02则不能使酸性高镭酸钾溶液褪

色。如图B瓶中盛放是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则A、C瓶中分别盛放的溶液是

一十八.碳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60.(2021秋•盐都区月考)在探究木炭与CuO反应时,完成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给酒精灯加金属网罩的作用

(2)实验结束时,应(选择字母),原因是

a.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b.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出导管

II.小组中同学通过仔细阅读教材,认为当木炭较多、温度较高时,该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可

能含有CO和CO2,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实验进行了验证:

已知: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可以吸收C0?和水。

(3)D中玻璃管盛装的试剂为CuO,B、E中盛装的试剂为澄清的石灰水。若A装置产生气

体有C0,则应观察到的现象有

(4)实验时点燃酒精灯前,先打开K,通入N?一段时间,其作用为

(5)请指出上述实验中的一项缺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六.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共1小题)

43.(2020•宁夏)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同学们来到实验室进行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活动。实验桌上老师提供的药品有:锌片、铜片、银片、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稀硫

酸。

【制定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讨论,同学们设计出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铜片、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

方案二:锌片、银片、硫酸铜溶液;

方案三:锌片、铜片、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你的设计方案是锌片、铜片、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合理即可)。

【进行实验】小华同学选用方案三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空白(注:表格中实验操作一栏

用文字描述或图示表示均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

铜片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金属活动性:Cu>Ag(填

打磨过无色逐渐变为蓝色。“>”或“<

的洞片

硝酸银

溶液

锌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金属活动性:Zn>Cu(填

逐渐变为无色。“>”或"V"),反应的化学

打磨过方程式为Zn+CuS0,=

的锌片

硫酸铜Cu+ZnS04o

溶液

【解释与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小华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n>Cu>Ag。

【反思与评价】探究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并进行反思:

1.有同学提出,小华的实验中不用硫酸铜溶液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简要说明其验证方法:将打

磨过的锌片放入铜片与稍酸银反应后的溶液中,观察锌片表面是否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

色_»

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以上实验方案中,方案一、二较好。

3.小华提出,试管中的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节约金属资源,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拓展与延伸】好奇地小华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一定量的锌粒加入硫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

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发现滤液呈无色。此时,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加的是锌

离子。

【解答】解:【制定计划】还可以选择以下药品:锌片、铜片、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可将锌片和铜片分

别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锌片表面产生气泡,而铜片表面没有产生气泡,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再

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银白色物质,说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还可以选择锌

片、银片、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故答案为:锌片、铜片、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合理即可);

【进行实验】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所以观察到铜片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物质,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这说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

由实验现象可知,该实验是将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能置换出铜,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化学方程

式为Zn+CuSOi=Cu+ZnSO।;

故答案为:

实验操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

铜片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金属活动性:Cu>Ag(填“>”或

-[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打磨过

的洞片

硝酸银

溶液

忡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金属活动性:Zn>Cu(填“>”或

蓝色逐渐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SO,=

\Cu+ZnS()4.

【解释与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n>Cu>Ag;故答案为:Zn>Cu

>Ag;

【反思与评价】1、不用硫酸铜溶液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其验证方法是:将打磨过的锌片放入铜片

与硝酸银反应后的溶液中,观察锌片表面是否出现红色物质,溶液还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故答案为:将

打磨过的锌片放入铜片与硝酸银反应后的溶液中,观察锌片表面是否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

无色;

2、方案一和方案二所用药品最少,且实验步骤较少,所以是比较好的两个方案;故答案为:一、二;

3、试管中的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节约金属资源,防止造成环境污染;故填:节约金属

资源,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拓展与延伸】因为活动性Zn>Cu>Ag,所以把一定量的锌粒加入硫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

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然后锌再与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充分反

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发现滤液呈无色,说明硝酸银中的银和硝酸铜中的铜已被完全置换出来,滤渣中一

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而滤液中只含硝酸锌,数目增加的离子是锌离子;故答案为:银和铜;锌离

子。

七.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共2小题)

44.(2022•靖江市模拟)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了酸、碱、盐的部分性质。

过1

采集信息

-V-

形成图像

滴有

的氢

P传感

钠溶Hi

时间

图1图2图3图4

【实验一】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利用上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后将注射器内的液体逐滴注入烧瓶内.

(1)实验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上图图2所示,c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

是NaCl(填化学式)。

(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对应图2中b点温度最高。

(3)能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①溶液的颜色从红色变为无色;②溶液的pHW7。

[实验二]探究NaOH和C02的反应。

(1)从压强变化的角度探究。

①利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瓶内形成红色“喷泉”,原因是烧

瓶内压强小于(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②利用图4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将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盛有等体积CO2的玻璃容器中。证明

CO?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U型管内左侧液面升高,右侧液面降低。

(2)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利用图5装置进行实验,a点时推入NaOH溶液,b点时推入稀盐酸。

①ab段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

②be段压强不变的原因是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此时内部气体体积没有变化,压强不变

③证明CO?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事实是添加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

(3)氯碱工业生产的烧碱样品中常含有NazCO:;等杂质。检验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2c可选择的试剂是

ab(填字母);

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酚醐

【解答】解:【实验一】(1)c点pH小于7,此时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加热蒸发后只能得到氯化钠;

故答案为:NaCl,

(2)b点pH=7,说明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温度最高;

故答案为:bo

(3)开始为氢氧化钠溶液,随着pH减小,说明氢氧化钠被消耗,因从说明pHW7,也可以证明氢氧化钠

减少,发生了反应;

故答案为:W7。

【实验二】(1)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所以烧瓶内压强小于

外加外加大气压;

故答案为:V。

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程度高,所以右侧减小的压强大,所以可以看到液面

出现右高左低的现象;

故答案为:U型管内左侧液面升高,右侧液面降低。

(2)①ab段压强减小,说明气体减少,所以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了气体,二氧化碳与氢氧化

钠生成碳酸钠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0z+2Na0H=Na2c。3+坨0;

故答案为:C02+2Na0H=Na2C03+H20o

②be段压强不变,说明气体体没有变化,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此时加入稀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氯化钠和水,不会引起压强明显变化;

故答案为: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此时内部气体体积没有变化,压强不变。

③cd段压强增大,说明有气体产生,说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可以看到气泡,证明有碳酸

钠存在,因此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产生;

故答案为:添加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

(3)a.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看到气泡产生,证明含有碳酸钠,选项a符合题意;

b.碳酸钠可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看到沉淀生成,说明含有碳酸钠,

选项b符合题意;

c.酚献加入碱性溶液后,溶液都显红色,氢氧化钠与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所以无法证明是否含有碳酸钠,

选项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45.(2022•工业园区校级模拟)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几组实验:

(1)分别取少量氧化铁粉末和一根生锈铁钉于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盐酸并在酒精灯上

微热,观察到两试管中溶液均变黄色,而B试管中还有大量气泡产生。B试管产生气泡的反应方程式为

Fe+2HCl=FeCk+H2t,两试管中均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q+GHCl=2FeCl3+3/0。一段时间后,A

试管没有明显变化,B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2)利用图1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推入针筒内试剂,当U型管液面稳定且出现左

侧液面升高,右侧液面下降的现象则可得出结论。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至+2Na0H

=NazCQ出3。也可反应后,通过向左瓶内加入酸类或钙盐类物质,证明新物质的生成,从而说明

反应的发生。

(3)利用图2装置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快慢。气球中的盐酸应同时慢速(填快

速或慢速)全部倒入。可根据反应至5秒(选填“反应至5秒”、“反应结束”、“两者都行”)时气球

大小不同现象得出反应速率大小:碳酸钠<碳酸氢钠(选填>、<、=)。写出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NaHCOs+HC1=NaC1+H2O+CO2t。

稀盐酸稀盐酸

【解答】解:(1)生锈铁钉主要为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可以看到气泡,书写化学方程

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12+H2t;生锈铁钉含有氧化铁,因此都发生的反

应都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Fe20:5+6IICl=

2FeCl3+3H20;

故答案为:Fe+2HCl=FeCl2+H2t;Fe203+6HCl=2FeCl:i+3H20o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因此左侧压强小,右侧压强大,右侧液体被压向

左侧,所以看到液面左升右降;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

以化学方程式为C02+2Na011=Na2C0;i+IL0;碳酸钠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也可与钙盐或者钢盐产生

沉淀,因此可以加入酸或者盐类验证碳酸钠的存在;

故答案为:左侧液面升高,右侧液面下降;C02+2Na0H=Na2C03+H20;酸类或钙盐类。

(3)为了确保反应充分进行,需要慢速加入;反应速率快慢需要通过反应过程表现,所以反应5s时进行

观察便可验证反应速率,反应结束后是一个完结后的结果,不能准确反应速率;碳酸氢钠一侧气球体积大,

说明碳酸钠的反应速率比碳酸氢钠小;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

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NaHC03+HCl=NaCl+H20+C02t;

故答案为:慢速;反应至5秒;<;NaHC03+HCl=NaCl+H20+C02t«

八.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共2小题)

46.(2022•兴化市一模)某兴趣小组对课本中“食盐常用于制氯气、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

导下,用自制的实验装置(主体部分如图所示)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的实验。

(1)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制得氢氧化钠、氯气(CL)和氢气,进而生产具有消毒、漂白作用的“84”消

毒液。

①实验过程中与负极相连的导管口周围严禁明火,其原因是氢气遇明火易爆炸。

诵由

②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0-阻•二」2NaOH+H2t+Ckt。

③制取“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的原理:C12+2Na0H=NaCl+NaC10+H2。;

小吴向2mL“84”消毒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献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84”消毒液显—遮

性,并有漂白性。

(2)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了解久置的“84”消毒液是否变质,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

①品红溶液是一种红色色素。

②“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O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