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曲线知识
——王进目录一、概述二、技术标准三、检查方法四、常见病害识别五、常见病害整治第一节概述第1.1.1条铁路线路在平面上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时,中间必须用曲线来连接,这种曲线统称为平面曲线。只有一个半径的曲线称为单曲线。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半径组成的曲线称为复心曲线。铁路线路在纵断面上由一个坡度转向另一个坡度时,中间也必须用竖曲线来连接,这种曲线曲线称为竖曲线。第一节概述第1.1.2条当列车以高速由直线进入圆曲线时,就会产生离心力,危及该列车运行安全和影响旅客的舒适。为此要使曲线外轨高些(称超高)使列车产生一个内倾力以抵消离心力的影响。为了解决超高引起的外轨台阶式升降,需在直线与圆曲线间加入一段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过渡曲线,这种曲线称缓和曲线。第一节概述第1.1.3条铁路线路平面曲线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圆曲线,主要用于专用线和行车速度不高的线路上或半径较大的线路上;另一种是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主要用于干线线路上。第二节技术标准第1.2.1条铁路曲线半径愈大,列车运行条件愈好。若地形条件许可,应尽可能采用大半径曲线。最小曲线半径主要是根据行车速度,运营和养护维修的方便,技术上的合理等因素规定的。曲线最高速度按公式计算如下表:
曲线半径(米)20025030035040045050060080060.86874.580.58691.596.5105121.5第二节技术标准第1.2.2条在线路直线地段,两股钢轨顶面应位于同一水平。在线路曲线地段,应根据曲线半径和实测行车速度,在外股钢轨合理设置超高(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宜按旅客的舒适条件进行检算和调整超高值)。超高按下列公式计算:第二节技术标准式中H——超高(mm);.vj——平均速度(km/h);
R——曲线半径(m);
Ni——一昼夜各类列车次数(列);
Qi——各类列车重量(t);
vi——实测各类列车速度(km/h)。第二节技术标准按上式算出后,对未被平衡欠超高和未被平衡过超高分别按下列公式检算:式中H一实设超高(mm);
Hc——未被平衡欠超高(mm);Hg——未被平衡过超高(mm);
vmax——线路允许速度(km/h);
vH——货物列车平均行车速度(km/h)。第二节技术标准未被平衡欠超高不应大于75mm,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90mm,但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线路个别特殊情况下已设置的90(不舍)~110mm的欠超高可暂时保留,但应逐步改造;未被平衡过超高不应大于30mm,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50mm,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线路的个别特殊情况下不应大于70mm。实设超高在满足上述条件下,货物列车较多时,宜减小Hg,旅客列车较多时宜减小Hc。实设最大超高,在单线上不得大于125mm。在双线上不得大于150mm。第二节技术标准第1.2.3条如行车条件有较大变化,或曲线发生木枕压忉、混凝土枕挡肩破损、钢轨不正常磨耗等情况,应通过实测行车速度,重新计算和调整超高。第1.2.4条两线路中心距离在5m以下的曲线地段,内侧曲线的超高不得小于外侧曲线超高的一半,否则,必须根据计算加宽两线的中心距离。第二节技术标准第1.2.5条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条件1.外轨超高递减坡度不致使车轮出轨;2.外轨的升高或降低速度不致使旅客感到不舒适;3.未被平衡的离心加速度的时变率不致影响旅客的舒适;4.车轮由直线进入曲线时,由于撞击钢轨所产生的动能损失不应超过一定值;缓和曲线长度以满足旅客列车外轮升高速度不致使旅客感到不舒适条件决定的,如果满足这一条,其它各条基本上都能满足。故缓和曲线按下列公式计算:第二节技术标准式中H——超高(mm);.f——外轮升高速度(m);一般采用28mm/s,困难取40mm/s。允许同一曲线采用不同长度的缓和曲线。第二节技术标准第1.2.6条曲线超高顺坡。1.曲线超高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顺完,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顺坡坡度不应大于1/(10υmax),其他线路不应大于l/(9υmax);如缓和曲线长度不足,顺坡可延伸至直线上;如无缓和曲线,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在直线上顺坡坡度不应大于1/(10υmax),其他线路不应大于1/(9υmax);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超高必须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顺完;允许速度为120km/h(不含)~160km/h的线路,在直线上顺坡的超高不应大于8mm;其他线路,有缓和曲线时不应大于15mm,无缓和曲线时不应大于25mm;在困难条件下,可适当加大顺坡坡度,但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l/(8υmax);其他线路不应大于1/(7υmax),且不得大于2‰。曲线超高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顺完,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顺坡坡度不应大于1/(10υmax),其他线路不应大于l/(9υmax);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超高必须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顺完;在困难条件下,可适当加大顺坡坡度,但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l/(8υmax);其他线路不应大于1/(7υmax),且不得大于2‰。
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顺坡坡度不应大于1/(10υmax),其他线路不应大于l/(9υmax);如缓和曲线长度不足,顺坡可延伸至直线上;允许速度为120km/h(不含)~160km/h的线路,在直线上顺坡的超高不应大于8mm;其他线路,有缓和曲线时不应大于15mm;在困难条件下,可适当加大顺坡坡度,但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l/(8υmax);其他线路不应大于1/(7υmax),且不得大于2‰。如无缓和曲线,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在直线上顺坡坡度不应大于1/(10υmax),其他线路顺坡坡度不应大于1/(9υmax),且无缓和曲线时直线上顺坡不应大于25mm;
在困难条件下,可适当加大顺坡坡度,但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l/(8υmax);其他线路不应大于1/(7υmax),且不得大于2‰。如无缓和曲线,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在直线上顺坡坡度不应大于1/(10υmax),其他线路不应大于1/(9υmax);在困难条件下,可适当加大顺坡坡度,但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l/(8υmax);其他线路不应大于1/(7υmax),且不得大于2‰。第二节技术标准2.在复曲线上,若相邻两曲线超高不等,有中间缓和曲线时,应在中间缓和曲线上顺完;若相邻两圆曲线直接相连时,则在圆圆点附近二点正矢过渡点上从较大的超高向较小超高均匀过渡。在复曲线上,若相邻两曲线超高不等,有中间缓和曲线时,应在中间缓和曲线上顺完;在复曲线上,若相邻两曲线超高不等,有中间缓和曲线时,应在中间缓和曲线上顺完;若相邻两圆曲线直接相连时,则在圆圆点附近二点正矢过渡点上从较大的超高向较小超高均匀过渡。
第二节技术标准3.同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终点间的夹直线长度应满足表1.2.2的规定,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特殊困难地段不应短于25m。允许速度不大于120m/h的线路在极个别情况下不足25m时,可在直线部分设置不短于25m的相等超高段。如设置相等超高段困难,可在直线部分从较大超高向较小超高均匀顺坡。第二节技术标准线路允许速度(km/h)20016014012010080圆曲线或夹直线最小长度(m)一般140130110806050困难10080705040304.反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终点间的夹直线长度应满足表1.2.2的规定,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特殊困难地段不应短于25m。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在极个别情况下不足25m时,正线不应短于20m,站线不应短于10m;困难条件下可按不大于1/(7υmax)顺坡,特殊困难条件下超高顺坡可延伸至圆曲线上,但圆曲线始终点的未被平衡欠超高不得超过第1.2.2条的规定。反向曲线两超高顺坡终点间的夹直线长度站线不应短于10m;困难条件下可按不大于1/(7υmax)顺坡,特殊困难条件下超高顺坡可延伸至圆曲线上,但圆曲线始终点的未被平衡欠超高不得超过第1.2.2条的规定,且满足《修规》18米范围内三角坑无超临修的规定。第二节技术标准第1.2.7条圆曲线最小长度应满足表1.2.2的规定。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特殊困难地段不应短于25m。相邻两线采用反向曲线变更线间距时,如受圆曲线最小长度限制,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线路,可不设缓和曲线,但圆曲线半径不应小于表1.2.3规定的数值。困难条件下的圆曲线最小半径,160km/h≥υmax>140km/h时不得小于8000m,140km/h≥υmax>120km/h时不得小于6000m。第二节技术标准采用反向曲线变更线间距可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圆曲线半径(m)
线路允许速度(km/h)16014012010080可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1280010000500040003000相邻两线采用反向曲线变更线间距时,若受曲线偏角限制难于采用表1.2.2规定的圆曲线最小长度标准,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线路,可采用较短的圆曲线长度,但不得短于25m。第二节技术标准第1.2.8条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线路,不得采用复曲线;其他线路不宜采用复曲线,在个别特殊困难情况下可保留复曲线。复曲线两圆曲线的曲率差大于表1.2.4规定的数值时,应设置中间缓和曲线。中间缓和曲线的长度应根据计算确定,不得短于20m。复曲线每个圆曲线的长度不得短于50m,其超高应在正矢递减范围内,从较大超高向较小超高均匀顺坡。第二节技术标准复曲线可不设中间缓和曲线的两圆曲线的最大曲率差
线路允许速度(kn/h不设中间缓和曲线的两圆曲线的最大曲率差1/60001/40001/20001/1000第二节技术标准第1.2.9条线路设备大修时,缓和曲线及两线间的夹直线长度不应低于原线路标准。第1.2.10条轨距指钢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直线标准轨距为1435mm。曲线轨距按表1.2.5规定的标准在内股加宽。曲线半径(m)轨距加宽(mm)R≥295O295>R≥2455245>R≥19510R<19515第二节技术标准第1.2.11条曲线轨距加宽递减。1.曲线轨距加宽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递减。如无缓和曲线,则在直线上递减,递减率不得大于1‰。2.复曲线应在正矢递减范围内,从较大轨距加宽向较小轨距加宽均匀递减。3.两曲线轨距加宽按1‰递减,其终点间的直线长度不应短于10m。不足10m时,如直线部分的两轨距加宽相等,则直线部分保留相等的加宽,如不相等,则直线部分从较大轨距加宽向较小轨距加宽均匀递减。在困难条件下,站线上的轨距加宽可按2‰递减。4.特殊条件下轨距加宽递减,铁路局可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但不得大于2‰。第二节技术标准第1.2.12条曲线应保持圆顺。曲线正矢作业验收容许偏差管理值如表1.2.6的规定。曲线半径R(m)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差(mm)圆曲线正矢连续差(mm)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mm)R≤25061218250<R≤35051015350<R≤4504812450<R≤800369R>800υmax≤120km/h369υmax>120km/h246注:曲线正矢用20m弦在钢轨踏面下16mm处测量。第二节技术标准在复曲线的大小半径连接处,正矢与计算正矢的容许差,按大半径曲线的缓和曲线规定办理,缓和曲线与直线连接处不得有反弯或“鹅头”。现场曲线的始终点、缓和曲线长度、曲线全长、曲线半径、实设超高均应与设备图表保持一致。正矢容许偏差经常保养管理值如表1.2.7的规定。曲线半径R(m)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差(mm)圆曲线正矢连续差(mm)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mm)正线及到发线其他站线正线及到发线其他站线正线及到发线其他站线R≤2507814162124250<R≤3506712141821350<R≤4505610121518450<R≤800458101215R>8003468912注:专用线按其他站线办埋。第二节技术标准第1.2.13条线路大、中修时,应调整线路对桥梁的偏心、建筑物限界和线间距等。第1.2.14条线路大、中修平面设计时,应减少或消除直线漫弯。第1.2.15条曲线地段应按下列条件安装轨距杆或轨撑:1.铺设木枕时,正线半径为800m及以下和站线半径为450m及以下的曲线,按表1.2.8的规定安装。半径为350m及以下的曲线和道岔导曲线,可根据需要同时安装轨距杆和轨撑。第二节技术标准曲线半径(m)轨距杆(根)轨撑(对)25m钢轨12.5m钢轨25m钢轨12.5m钢轨R≤350105147350<R≤450105105450<R≤6006~103~56~103~5600<R≤800根据需要安装2.铺设混凝土枕时,在行驶电力机车区段半径为600m及以下的曲线、其他区段半径为350m及以下的曲线,可根据需要比照表1.2.8安装,或采用保持轨距能力较强的弹性扣件。设有轨道电路的线路,安装轨距杆时,应使用绝缘轨距杆。第二节技术标准第1.2.16条线路大、中修时,应改善线路坡度。如既有线路坡度超过限制坡度且改善困难时,可保持原状。线路大、中修纵断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计长坡段。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最小坡段长度不应小于600m,特别困难条件下最小坡段长度不应小于400m;其他线路坡段长度不应小于该区段到发线有效长度的一半,个别困难地段也不应小于200m。2.相邻坡段的连接,应按原线路标准设计为抛物线型或圆曲线型竖曲线。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线路,采用抛物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2‰,应设置竖曲线。20m范围内竖曲线的变坡率,凸形不应大于1‰,凹形不应大于0.5‰。采用圆曲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3‰,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半径应为20000~10000m,困难地段不应小于5000m。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坡度代数差大于等于1‰时,应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15000m,且长度不应小于25m。竖曲线不得与竖曲线、缓和曲线重叠,不得侵入道岔及无碴桥梁上。第二节技术标准第1.2.17条在电气化铁路区段进行线路设备大修时,为了改善既有线路坡度,应适当调整接触网高度。第1.2.18条两线路中心距不大于5m时,其轨面标高应设计为同一水平,困难地段高度差可不大于300mm,但易被雪埋地段的轨面标高差不应大于150mm,道口处不应大于100mm。第1.2.19条大修地段与非大修地段的连接顺坡,应设在大修地段以外。其顺坡率为: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2.0‰,允许速度为120km/h(不含)~16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1.0‰,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不应大于0.8‰。第二节技术标准第1.2.20条曲线上股钢轨内侧轨腰上,要在准确位置标出ZH、HY、QZ、YH、HZ字样,对应的曲线五大桩桩不得移动其位置;120km/h以上正线缓和曲线应按2.5米一个正矢点标记,圆曲线按每5米一个正矢点标记,120km/h及以下正线缓和曲线应按5米一个正矢点标记,圆曲线按每10米一个正矢点标记;缓和曲线及其进圆曲线第一正矢点上用F=X,H=X标记准确的正矢、超高值,Ⅱ型枕标记在砼枕迎列车方向侧面,Ⅲ型枕标记在砼枕曲上股斜面,在圆曲线内可不再标记,只标点号;正矢点一律用红底白△标在曲线上股轨头非工作边。轨号、曲线正矢、超高标记必须以红底白字进行刷新,曲线标、坡度标等标志字体一律用统一的字模喷印,并经常保持清晰。第二节技术标准第1.2.21条曲线的直缓、缓圆、中心点、圆缓、缓直等五个曲线桩点的位置应与线路设计曲线要素点一一对应。第1.2.22条线路平面及纵断面应保持原有技术标准状态,如曲线几何参数等要素有变动时及时通知上级有关技术部门。第三节检查方法第1.3.1条曲线静态检查每月利用道尺、弦线等检查工具对轨距、水平、三角坑、高低及道床、联结零件、枕木、路基、外观及标记标志等结构病害全面检查1次,对线路薄弱地段和病害处所根据现场实际加密检查及重点检查。第1.3.2条曲线正矢静态检查利用弦线等检查工具每季应不少于1次全面检查。第1.3.3条正线曲线静态检查宜采用轨道检查仪检查线路,提高静态检查质量,加强曲线状态分析,指导线路养修工作。第1.3.4条曲线动态检查采动轨检车、车载、添乘仪等对轨道不平顺进行检查,指导线路养修工作。第四节常见病害识别第1.4.1条曲线地段轨距,用道尺或轨道检查仪等工具在钢轨塌面下16mm处测量,除按规定外,正线和到发线不得超过+6,-2毫米,轨距变化率不大于1‰。站线上的轨距递减不大于2‰递减。第1.4.2条曲线地段水平,除按规定设置超高外,正线和到发线不得超过6毫米,在18米范围内三角坑不得超过5毫米。站线上不得超过8毫米,在18米范围内三角坑不得超过7毫米第四节常见病害识别第1.4.3条曲线地段正矢,正线上用20米弦在钢轨塌面下16mm处测量,站线上一般用10米弦在钢轨塌面下16mm处测量。标准按表1.2.5及1.2.6掌握.第1.4.4条曲线地段高低,用10米弦在任何一点测量,正线及到发线误差不超过6毫米。站线上不得超过8毫米。第1.4.5条曲线地段曲线要素与技术资料不符,现场曲线头尾里程、缓和曲线长度、圆曲线半径、超高与技术台帐资料中内容至少有一处不一致。第四节常见病害识别第1.4.6条曲线地段扣件,扣板、轨距挡板应靠贴轨底边。扣板(弹片)扣件扭矩应保持在80~140N·m。弹条扣件的弹条中部前端下颚应靠贴轨距挡板(离缝不大于1mm)或扭矩应保持在80~150N·m。Ⅲ型扣件后拱内侧距预埋件端部应不大于10mm,扣压力应保持在8~13.2kN。扣件伤损达到下列标准,应有计划地修或更换:1.螺旋道钉折断、浮起,螺帽或螺杆丝扣损坏,严重锈蚀。2.垫圈损坏或作用不良。3.弹条、扣板(弹片)损坏或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4.扣板、轨距挡板严重磨损,扣板、轨距挡板前后离缝超过2mm。5.挡板座、铁座损坏或作用不良。橡胶垫板压溃或变形(两侧压宽合计:厚度为7mm的橡胶垫板超过15mm,厚度为10mm的橡胶垫板超过20mm)丧失作用,橡胶垫片损坏时,应进行更换。第四节常见病害识别第1.4.7条曲线地段翻浆,道床或路基有翻浆冒泥、不均匀下沉,造成线路几何尺寸变化较快,应进行清挖或换填处理。第五节常见曲线病害整治第1.5.1条岔后附带曲线正矢整治。由于我段在更换P60轨道后,没有进行过岔后附带曲线定桩和正矢重新计算,使目前我段岔后附带曲线普遍存在正矢超限、鹅头弯等病害,现将正矢计算及桩点确定的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第五节常见曲线病害整治1.先将附带曲线两端鹅头消除拨直,再将附带曲线目测拨顺,然后在附带曲线内用10米弦量出不少于5个点的正矢,计算出平均正矢作为计算本条曲线半径的依据。第五节常见曲线病害整治2.计算附带曲线半径3.确定桩点道岔中心至附带曲线交点的距离为L1,附带曲线切线长为T,道岔岔后长度为b,辙叉角为a,岔尾至附带曲线起点ZY的距离为l。第五节常见曲线病害整治
9#12#18#a辙叉角
602012511
404514911301014711道岔类型P43、P50
P60P43、P50
P60P60b(米)
15.009
15.730
19.962
21.054
33.802L1(米)
9.0553D
12.0417D
18.0284DT(米)
0.0554R
0.0416R
0.0278Rl(米)
L1-T-b
L1-T-b
L1-T-bL园(米)4.特殊线路反向曲线两超高设置。一般情况下道岔导曲和岔前曲线形成反向曲线、道岔导曲和岔后曲线形成反向曲线及站线夹直线长为10米反向曲线。对于以上情况,一般考虑采用较小的超高设置为15mm。那么最主要的就是超高该怎么顺坡?第五节常见曲线病害整治第五节常见曲线病害整治前两种情况,可以理解为一种情况,既道岔导曲和相邻曲线形成反向曲线,该反向曲线夹直线一般为8米。道岔导曲水平允许下限值-2mm,一般情况下为0,考虑到18米范围内站线道岔三角坑不得出现超临修10mm,ZY点至曲线方向10米处的超高不大于10mm。考虑到站线曲线长度较短,按照曲线无缓和曲线顺坡,但顺坡率按不超过2‰控制。第五节常见曲线病害整治若果半径200米,夹直线10米的反向曲线。考虑到18米范围内站线轨道三角坑不得出现超临修10mm,ZY点至至曲线4米处的超高不大于5mm。考虑到站线曲线长度较短,按照曲线无缓和曲线顺坡,但顺坡率按不超过2‰控制。第五节常见曲线病害整治第1.5.2条曲线正矢整治。一、计算方法1、圆曲线计划正矢的计算fc=L2/8R式中:L----弦长,一般为20m,当曲线状态不良为确保曲线圆顺,增加正矢点时,为10m;fc----圆曲线正矢(mm);R----曲线半径(m)。当L=20m时,fc=L2/8R=20*20/8R=50000/R;当L=10m时,fc=L2/8R=10*10/8R=12500/R;当L=5m时,fc=L2/8R=5*5/8R=3125/R;第五节常见曲线病害整治2、缓和曲线计划正矢的计算(1)缓和曲线正矢递增率fs=fc/n式中:fc---圆曲线正矢(mm);n----缓和曲线的分段数,其值为l0/
,其中l0为缓曲长,
为测点间的距离,一般为10m。(2)缓和曲线各点的计划正矢缓和曲线始点0点(ZH)点的正矢f0=fs/6缓和曲线第1点的正失f1=fs缓和曲线第2点的正失f2=2fs缓和曲线第3点的正失f3=3fs…缓和曲线终点(HY)的正矢fhy=fc-f0第五节常见曲线病害整治3、测点不在曲线始、终点时计划正矢的计算前述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的长度都假定是10m的整数倍,但在实际工作中,缓和曲线的长度一般都设置成10m的整数倍,而圆曲线的长度一般都不是10m的整数倍,因此第二缓和曲线的始、终点就不可能恰好落在测点上。这样缓和曲线始、终点左右相邻测点的计划正矢,都要作为一种特殊情况另行计算。第五节常见曲线病害整治(1)第二缓和曲线始点(HZ)左右邻点计划正矢的计算HZ不在测点上,位于缓和曲线上的n点和直线上的n+1点之间,n点距HZ点的距离为b,n+1距HZ点的距离为a,相应的正矢分别为fn和fn+1,
为测点间的距离,等于弦长的一半,a+b=
,则:fn=1/6fs[(1+b/
)3-2(b/
)3]fn+1=1/6fs(b/
)3(2)第二缓和曲线终点(YH)左右邻点计划正矢的计算第二缓和曲线终点(YH)不在测点上,位于圆曲线上的n点和缓和曲线上的n+1点之间,n点距YH点的距离为a,n+1点距YH点的距离为b,相应的正矢分别为fn和fn+1,则:fn=fc-1/6fs(b/
)3fn+1=fc-1/6fs[(1+b/
)3-2(b/
)3]第五节常见曲线病害整治(3)第二缓和曲线上其他各点计划正矢的计算第二缓和曲线上其他各点计划正矢,可根据各点正矢与其距终点HZ距离成直线比例的关系,按下式求取:fi=fc/l0*li式中:fi----缓和曲线上距HZ点为li的测点正矢;第五节常见曲线病害整治第1.5.3条曲线线间距加宽1.曲线地段线距加宽原因车体长L=26m,转向架中心距Z=18m,列车在曲线上时,车辆中部向内凸W1,两端向外凸W2外轨超高引起的内侧倾斜W3;第五节常见曲线病害整治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式中R-曲线半径(m)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h=外轨超高(mm);第五节常见曲线病害整治第1.5.3条方向不良的原因及整治1.发生方向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路基病害。由于路基施工质量以及后期养护不及时原因,造成路基存水、翻浆冒泥、下沉等现象。另外,在线桥结合部以及半挖半填地段极易造成路基病害;2)拨道方法不当。在日常的工作中,大部分工班长凭借经验拨道,造成长期误差累积形成曲线方向不良。3)养护不当、不及时。拨正曲线时,不结合高低水平整治,而采取单纯拨道的方法;钢轨死弯、轨底坡不一致;枕木头间隙;不及时回填道床和安装防爬器;起拨道放置压机不当;捣固不均匀等;4)线上材料腐朽、失效或不足。枕木不能持钉、砼枕失效、挡肩破损、枕木开裂、石砟不饱满,防爬设备、轨距杆、轨撑缺失或失效、胶垫胶垫压溃等第五节常见曲线病害整治2.方向不良整治措施1)针对曲线不良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路基病害就整治路基病害,设备不足或失效就加强设备,列车横向水平推力大,可采用增加轨距杆和轨撑等办法解决;2)综合整治。曲线不良原因很复杂,必须采用综合整治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美术欣赏课教学计划范文
- 幼儿园财务工作计划报告
- 幼儿教师的暑假培训计划
- 摄影爱好者协会2012年工作计划
- 总裁办公室工作计划
- 2024度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 2024新学期学生会外联部工作计划
- 高一班主任有关教学方面的工作计划
- 人防包村联户工作计划
-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原电池 化学电源(第一课时)课件
- 镇固定资产移交管护协议书范文
- 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二)客观题试题及解答参考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创新实践
- 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平台建设及运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康复评定》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身临其境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吉林省长春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中国宝安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 新《药品管理法》考试题及答案
- HY/T 0394-2024海洋观测装备水下结构防腐防污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