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小教学设计1_第1页
比大小教学设计1_第2页
比大小教学设计1_第3页
比大小教学设计1_第4页
比大小教学设计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比大小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

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具体情境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

教学难点

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情境图)

今天是一(1)班的小明的生日,他给好朋友们准备了好吃的东西。

二、新授

1、比大小。

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指导学生观察,按序号说一说几号最大,几号最小?几号比几号大?几号比几号小?

你还能比较那些物体的大小?

小结比大小的方法,指导学生体会大小是相对的。

2、比多少。

思考:哪杯装得最多?哪杯装得最少?

交流探究。

指导学生观察发现:第二杯装得最多,第三杯装得最少。

3、比较两个不同形状的杯子,谁装得多?

你还能比较那些物体的多少?

小结比多少的方法,指导学生体会多少是相对的。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情境图)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我们今天学了什么?

五、作业设计

完成教材“练一练”习题。

观察三块蛋糕,想一想,哪块最大?哪块最小?

小组内先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

动手操作验证。

小组内先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比较。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过生日

比大小、比多少

比大小教学设计2

课题:比大小(二)

内容:小数的性质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活动,经历用几何模型研究小数的过程。

2、用直观的方式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

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

基本教学过程:

一、一、创设问题情境

1、比较大小。()()

2、()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思考一下,和谁大?你是怎样想的?

2、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在图上涂一涂,再来比一比。学生在书上涂一涂,比一比,再说一说。

3、和怎么会相等呢?这是不是一种巧合?

4、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与应用

1、第10页试一试1、2。

2、第11页练一练1。

3、第2、3题。

4、阅读。《你知道吗?》

四、总结。

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图一图、比一比,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规律。并能熟练的应用这一规律。

比大小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授课人

所在单位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在涂一涂,比一比中培养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应用能力,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的活动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难点: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小数的意义不同。

课前准备

教师

视频投影仪、图例

学生

两张同样大的方格纸、彩笔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

情境

发现

问题

我们已经和小数成为了好朋友,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了。

1、大家来看这样两个小数和谁大呢?

2、你想通过什么方法证明=呢?

学生可能回答03.=

学生汇报

课伊始激发学生学习的的热情,只有与小数成为好朋友,学生才能高兴地去发现它的奥妙和神奇。

二、动手

操作。

体验

探究。

(一)引导

第一次发现

3.和老师一起动手试一试,好吗?

4.快拿两张方格纸用彩笔涂一涂,表示和

教师巡视

5.在黑板粘贴的图例上随着学生的汇报涂色。

6.在小组内一起数一数涂色的方格数。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7.指名汇报(板书:=)

1.学生动手操作,用彩笔。

2.互相欣赏。

3.指名汇报涂色的过程。

4.学生小组合作。

5.学生汇报。

得出结论=

但表示的意义不同。

通过操作使学生对前面学习的分数的意义进行回顾。涂色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通过数一数方格使学生亲身经历涂色部分面积是相等的过程。

(二)引导第二次发现

1.视频投影仪出示教材,P10T1.和谁大?

2.指名一边涂色一边汇报

1.学生在教材上完成涂色、比较。

2.同桌交流得出结论:

再次实际操作使学生感受到这两个小数也是一样大的。

(三)引导第三次发现

1、投影仪出示教材的第2题,2个同样大的方格。

2、提问:你想怎样涂色,使两部分相等?

3、快动手试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结果

4、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汇报。

6、教师板书

==

==

……

1、学生自由回答。

2、学生自由涂色、写数。

3、小组合作交流。

4、小组代表汇报,说明理由。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的思维从几个数拓展到许多组数的比较。

(四)引导学生总结概括。

1、提问:通过以上这些活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在小组内交流。

3、师板书结论:强调小数大小相等,但表示的意义不同。

1、小组合作交流。

2、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3、得出结论: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就可以)

由具体实例归纳一般规律,使学生对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感性上理解小数的意义。

三、联系

生活。

趣味

拓展。

1.指板书

提问:你还可以运用生活实际来说明两个小数是相等的吗?

2.师: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大小不变,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应用,请看投影仪,你会填吗?

=()元

米=()米

千克=()千克

8元=()元

3.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小数吗?

板书:

()=()=()

4.教师巡视

5.指导汇报

师板书:

==

学生可能汇报:

0.5元表示5角;

元表示5角0分;所以=

1.学生独立解答

2.集体交流

3.学生自由选择小数独立完成

4.同桌之间交流

5.学生汇报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蕴含着生活。

通过这一开放性问题,使学生灵活运用小数这一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交流加深对这一规理解与应用,激发学生感受小数的神奇。

四、总结

升华。

回归

生活。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想对小数朋友说什么呢?

2.到生活中去寻找两个小数相等的例子,好吗?

看谁细心,找的最多

学生自由谈体会。

通过这一简短的提问,使学生更加喜欢小数,为进一步探索小数点的规律以及小数加减法作了铺垫。

让数学回归生活,学以致用。

比大小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材分析〗

“比大小”是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基于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理念及教材的编写意图,我们将课堂教学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1.分类整理——意在从一组原始材料出发,让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思考发现:要比较分数的大小必须先观察分数的特点。这样设计,真实再现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使学生自然地运用到分类整理的方法。

2.探索规律——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分、折、涂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尝试概括比大小的规律。

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和游戏情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有意识地联系生活,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交流解决。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座落在市政治、文化中心,周边环境相对比较好。学生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大部分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由于学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知识面很广,求知欲望也很高。因此,教师在本节课中及时鼓励、适时引导,营造自主的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自发地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

〖教学设计〗

(一)分类整理

师:分数王国的小伙伴们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1/2,1/4,2/3,3/4,2/5,3/5,5/6,6/7,3/8。

(学生读一读。)

师:大家看,这么多的分数如果进行比较,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太麻烦了。

师:能不能把这些分数分类整理一下?试试看。

(同桌试着分类整理。)

分母相同的分数:1/4和3/4;2/5和3/5。

分子相同的分数:1/2和1/4;2/3和2/5;3/4,3/5和3/8。

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5/6和6/7。

(二)探索规律

1.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师:任选一组分母相同的分数,用图形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

1/4和3/4;2/5和3/5。

(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如:

3/4○1/43/4○1/4

3/4○1/43/4○1/4

3/4○1/4

2.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

板书:1/2和1/4

(猜一猜,再验证,四人小组交流,全班汇报验证过程。)

3.反馈评价

(1)61页试一试:填分数,比大小。

()○()

()○()

(2)按分数先涂上颜色,再比较大小。

3/10○7/10

1/8○1/4

4.总结规律

(1)思考讨论:①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有什么规律?

②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有什么规律?

(2)学生总结:①在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时,看分子,分子大的就大,分子小的就小;

②在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时,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就小,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3)思考:2/3和2/5;3/4,3/5和3/8;5/6,6/7谁大谁小?

(全班交流:分母不同,分子相同但不是1,像这样的分数你会比较大小吗?分子、分母都不同呢?如果不能解决可以存入问题银行。)

(三)用规律,解决问题(教材62页“练一练”)

1.按分数涂颜色,并比较分数的大小。

2.在正方形中,涂出它的1/4。

3.第3题。4.数学游戏:我说你拿。(小组竞赛)

生1:拿出全部的3/10。

生2:我应该拿3根。

生3:拿出全部的12。

生4:我应该拿5根。

……

5.联系生活,发现问题。

师:你在生活中发现过分数比大小的例子吗?会解决了吗?说一说。

(生举例。)

〖教学反思〗

学生在整堂课中反应积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用图形直观验证猜想的方法十分感兴趣,效果也不错。针对学生情况,我适度地拓展知识的广度,如:交流“分母不同、分子相同但不是1”及“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比大小,出现学生自发地运用图形探讨结果的场面,也为以后的知识系统性打下基础。但还应更关注群体教学环境下的个别学生,克服这些学生为活动而活动、随波逐流的倾向。

〖案例点评〗

本教学设计有下列几个特点。

1.从给分数分类入手,先观察分数特点以便更好由学生总结分数比大小的方法。

2.为学生提供大量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和空间,突出体现教师的组织、引导、合作者角色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数学问题的设计不拘泥于教材,更多地挖掘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

比大小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比大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情感与价值观: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比较大小的方法。

2、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情境图、板书用小图片。

教学过程

一、辅助环节(1分钟左右)

1.板书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比大小”。请认真看老师板书,下面请大家跟老师齐读两遍。

1.揭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1、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孩子们,有信心吗?(有)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

现在,请大家跟着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自学时,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

1.出示自学指导

(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把书翻到第17页。手指第17页的图,思考并指名学生回答:

1.数一数:猴子有几只?梨有几个?桃有几个?香蕉有几个?

2.猴子的只数和桃的个数有什么关系?3和3中间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这样一个对着一个摆有什么好处?

3.猴子的只数和香蕉的个数有什么关系?3和2中间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4.猴子的只数和梨的个数有什么关系?3和4中间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5.你能分清“﹥”、“﹤”吗?他们的形状有什么不一样?

二、“先学”环节(14分钟左右)

1、学生看书自学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

(2)汇报交流。(板书:17页情境图)

2、检测自学效果。

过渡:同学们自学得都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比一比谁能做对思考题。

(1)出示思考题,学生独立完成。

①照着书上的日字格描一描“>”“<”“=”。

②教材第17页“做一做”。

(2)学生展示。

三、“后教”环节(10分钟左右)

1、更正(生生合作)

谁有不同答案请上来更正。提示:用红笔改,哪个地方错了先圈起来,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1)议一议。

①2=2,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对?你是怎样想的?

②2﹤3,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对?你是怎样想的?中间是“﹤”前面那个数是大数还是小数?后面那个数呢?

③5﹥4,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对?你是怎样想的?中间是“﹥”前面那个数是大数还是小数?后面那个数呢?

④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记住“﹥”、“﹤”的写法?(尖尖对小数)

(2)小组内对改、统计正确率、小结。

板书设计

比大小教学设计6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前几天,学开展了一场“少年演讲比赛”出示主题图

问:谁的得分高一些呢?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比大小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1)组织讨论:说一说自己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2)交流汇报

3)探索比较方法

①先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②引导探索

举例说明,比较和

通过比较,观察数位特征,逐步将学生引导到从数位来考虑问题,使学生明白: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相同,就看百分位上的数……

4)练一练

比大小

○○○

○○○

2.把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1)再次呈现主题图,问:张华比李明表现好一点但不是10分,你给张华多少分?

试一试:把三人的得分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①学生各自给张华打分

②按大小顺序排列

2)探索比较方法

在、、中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

(先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分组讨论,探索比较合理的比较大小的方法)

3)练一练

把、、按大小顺序排列

()>()>()

三、课堂练习

练一练第1--4题

四、课后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比较两个小数的方法

五、作业布置:

P10第5题

比大小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7页,练习第5、6题,比大小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猴子和香蕉比)

(1)学生观察得出,猴比香蕉多,教学3>2(板书3>2),教学反思《比大小教学设计及反思》。

(2)请学生观察“>”,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开口大,朝大数。

(3)师:“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吗?”

3、教学“”、“”开口向左是大于号;“米

2、他们的成绩出来了!郑强的得分是分,李明的得分是分。谁的得分更高一些?可以怎样表示?板书:”和“”和“,开口向右小于号

(7)指导书写“=”“>”和“<”

二、总结

同学们今天有哪些收获?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好朋友“<”“>”“=”,还帮助了猴子兄弟,同学们都很有爱心。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玩我们的数字游戏哦!

检测练学

1.闯关题《课本19页6,7,8以及典型列题》

2.游戏:

(1)教师出示两张数字卡片,学生用手势比多少。

(2)同桌合作,一名学生写两个数,另一名学生比多少?

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建立符号感。

教学方法:

演示法、谈话法、比较法。

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主题图;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1、4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

提问:

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5.发散思维。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

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知识运用

(一)教科书第17页“做一做”第1题、2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二)做教科书第18页练习三第3题

1.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猫和狗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三)游戏:看谁找得快

1.教师出示数字2和4,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

2.小组游戏: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

3.填第19页第6题,相互评价。

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通分的意义;

掌握通分的方法,能运用通分的知识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在比较大小的同时体会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中,感受通分的必要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运用转化原理,组织好铺垫训练,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迁移。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铺路搭桥,激活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去获取新知;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课堂评语,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3)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意练习的形式、梯度和侧重点,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语:我们学习了分数大小的比较有两种情况,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是哪两种情况?

有部分同学很快说出:一种是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较

大;另一种是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较大

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的复习题,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对:

在圆圈里填上﹤﹥或﹦

23441124○○○○55789736

二、探究新知

教师导入新课:如果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呢?

1、教师谈话引入: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读书,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人民的好警察任长霞》,这本书介绍了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的先进事迹,我们书中的同伴红红和亮亮正在读这本书。

2、出示图片,交流方法。

2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形、实物,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大小。

2、经历质疑、验证和归纳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一张画有两个完全一样图形的纸,若干个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回顾本单元分数的知识点,提出问题3/4和1/4谁大?(电脑出示)

(小组活动)利用准备好的学具,看能想出几种方法比较出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交流汇报: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共同点评。(这里,学生可能想到以下几种方法。

1、通过涂色,比较涂色面积的大小,进而比较分数的大小;

2、通过数小棒的方式,发现一个整体的3/4要比这个整体1/4的小棒根数多;

3、想象某种情境,比较他们的大小;

4、利用“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这样的规律来比较分数的大小。

二、验证规律

对于“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这个规律,多数同学没有理解,有疑问,师生共同验证这个规律。(利用电脑出示幻灯片,比较这几组数的大小,)

验证后的结论: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

三、数学游戏(小组合作,体验多个分数比较大小)

四、总结收获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并了解其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

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及其他有关图片。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21教育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猴子梨桃子香蕉

343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3>23<4

3等于33大于2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的?

2、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

(4)一只小熊吃一个玉米,玉米够吗?

三、练一练

第18页练习三的第3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符号“>”、“<”和“=”来表示,比较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

4

一、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梨桃香蕉)

343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