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1.学位证书制度: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2.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是指"除高等学校和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以外的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组织"。3.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4.教师聘任制度: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制度。5.教师的权利: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以及要求他人相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并为法律所确认、设定和保护。1)学制系统: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包括他们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相互关系的总合。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2)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事业组织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4)扫除文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事业组织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扫除文盲的教育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除文盲的教育。(5)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立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6)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同时,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校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7)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它们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民族团结教育。3、在国民教育和公共教育中不允许宗教团体和个人办学进行宗教教育。4、教育评估是对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办学条件、教育质量进行的综合或单项考核和评价。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及其有关部门的收费规定,确定收取学杂费的具体标准。6、学生有获得学金权,学金权包括奖学金、贷学金和助学金。7、学生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受到教师、学校的侵犯后,可以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8、国家鼓励社会各界在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推广方面与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合作。9、国家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学校组织的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和便利。10、我国教育经费筹措体制是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多元化投资体制。11、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12、在现行的国家预算体制中,财政列支的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教育基建费。13、国家对教科书的出版发行实行低价、微利政策,并对一些发行量小的教科书在一定时期内实行补贴政策。1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管好、用好教育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克扣。15、现代化教育手段包括广播电视教育、学校电化教育和卫星电视教育播放与接收在内的电化教育。16、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原则。17、我国对留学人员和留学工作的总方针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18、对公派留学的原则是“按需派遣、保证质量、学用一致”。19、违反教育经费规定的法律责任主体,主要是指参与教育经费预算核拨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教育行政机关及其负责人。20、违法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法律责任是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或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21、《教师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确立了教师资格制度。22、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始于其取得教师资格并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任职,终于解聘。23、 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公民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或自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向单位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功能。答:主要表现在:(1) 保证决策过程有序化;(2) 保持集中和分散的合理张力;(3) 保证教学机构的自治;(4) 保持对教育管理的程序性控制;(5) 保持对课程的适度控制;(6) 对教师职业进行规范;(7) 对教育财政进行法律控制。3、简述我国教育法实施的监督体制。答: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通过国家法律制度的制定和运用,来制约和督促社会各个方面执法守法的法律监督体制。这一监督体制包括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行政机关的行政监督,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以及执政党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等方面。4、试述我国的教育经费筹措体制。答:目前,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教育经费筹措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第二, 城乡教育费附加。第三, 校办产业、社会服务收入。第四, 社会力量捐资、集资。第五, 运用金融、信贷手段融资。第六, 设立教育专项资金。第七, 收取学杂费。5、简述我国教育立法的基本程序。答:一切法律、法规在其公布生效之前,都必须经过法定有决定权的机关讨论通过,一般说来,法律制定的法定程序可以分为如下四个步骤:1、 法律议案的提出。2、 法律草案的审议。3、 法律的通过。4、 法律的公布。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具体体现在:(一) 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相互关系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二)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地其他规定(1) 高等学校的校长: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也是高等学校最高行政负责人。(2) 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等。(3) 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2.简述高校的办学自主权。(1)招生权(2)专业设置权(3)教育教学权(4)科学研究权(5)对外交流权(6)校内人事权;(7)财产权.3.高校教师取得教师资格,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1)中国公民(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3)具有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4)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5.写出我国的教育方针。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教法制的必要性和依法治教的意义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是依法治国的需要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是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的需要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需要4.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法制能够促进和保障教育平等依法治教的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学校管理秩序和教育教学秩序,为实现学校的宗旨提供保障,因此,它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基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法制能够促进依法治校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法制的基本要求:1.有法可依2.有法必依3.执法必严4.违法必究教育法调整的教育关系教育关系是基于人们的教育行为而在国家、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自然人以及教育系统以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由于教育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教育法通过规定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以权利、义务为核心,指引、评价人们的行为,保护合法的教育关系,制裁不合法的教育关系,从而达到调整社会的教育关系目的。教育法具有强制性关于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教育法律规范是具有特定的内在逻辑结构,并通过教育法律文件中的具体条文表现出来的,用于调整人们教育行为的一般行为规范。教育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构成教育法律规范的各个要件及逻辑关系。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由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法定条件:法律规范同生活状态联系起来的部分,它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这一规则生效行为准则:指行为规则本身,它对权利和义务作出安排,规定可以如何行为、应当如何行为、禁止如何行为法律后果:也称“制裁”,是指对违反这一规则将采取的国家强制措施(注:教育法律规范在逻辑上必须要具有这三个要素并缺一不可)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规定的行为规则的性质,可分为禁止性教育法律规范、义务性教育法律规范和授权性教育法律规范法律后果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符合教育法律规范的规定,就会受到教育法律规范的肯定,得到一定的奖励或鼓励。这是肯定式的法律后果。二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违反教育法律规范受到的制裁,它说明人们违反这一规则时国家将给予的处置。这是否定式的法律后果。一个教育法律规范可以不规定肯定式的法律后果,但不能缺少否定式的法律后果。如果缺少这一部分,教育法律规范就是不完整的,也不能得到正确适用的。教育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然会形成各种各样的联系,这种联系,称之为社会关系,其中有一些社会关系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称之为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包括三个要素: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权利与义务)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享有权利的一方称为权利主体,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主体,统称为权义主体。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三类:个人主体(自然人)、集体主体(法人及非法人组织)、国家主体(以国际法主体的名义参与国际教育活动、签署国际教育协议等)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和物质财富(动产和不动产)非物质财富(创作活动的产品和与人身相连的非财产性财富)行为(作为及不作为)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为:权利与义务教育违法行为的四个要件:教育守法就是在教育活动中遵守教育法,依法办事主动守法与被动守法教育违法,指不依法办事,不正确行使权利,不履行法定义务,不遵守教育法规定的禁止性规定。违反教育法的行为一般应具有四个条件:1.必须是违反教育法规定的行为2.必须是行为人的行为侵害了教育法所保护的对象,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3.行为人具有故意或过失行为4.行为人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者是依法设置的法人追究教育法律责任的原则是:“责由法定、依法定责”指违法者承担的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范围是由教育法规定的,应当依据教育法的规定来对违法者追究责任依法追究责任:指法定的教育法律责任追究主体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法者的行为予以追究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在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教育关系中,教育行政机关、学校、教师和学生是四个最重要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教育行政机关我国的教育行政机关是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是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分。它既有别于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也有别于学校。教育行政机关,是依法成立的,代表国家行使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我国的教育行政机关按照其所拥有的权限和管辖范围,可以分为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和地方教育行政机关。职权范围及于全国的教育行政机关是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即国家教育部,依照《教育法》的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统管全国的教育事业;职权范围及于一定地域的教育行政机关为地方教育行政机关,《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教育行政机关在行政法上的主体资格教育行政机关依法有权对社会中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以及公民个人的有关教育的活动进行必要的组织、管理、监督和协调。教育行政机关作为教育法律关系最重要的主体,它可以以多种身份参加教育法律关系以管理者的身份同相对一方当事人发生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以命令和服从的关系形式表现以授权者的身份同相对一方当事人发生授权与被授权的法律关系教育行政机关的权利:1.教育行政立法权2.教育行政决定权3.教育行政命令权4.教育行政强制权5.教育行政处罚权6.教育行政执行权7.教育行政监督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是不是行政主体?行政机关与其工作人员联系紧密,不可分割,但不能将二者等而视之。工作人员与国家之间是一种职务关系。其职务行为一切后果均归于所属国家行政机关。其本人不能成为行政主体。《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三条的规定,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范围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教育行政机关所属学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不是教育公务员。只有具有教育公务员身份的人才能适用国家公务员的法律制度。学校是行政主体么?学校是教育法调整的重要对象,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律上的学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学校的法律地位,主要是指学校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责任能力。学校是否为行政主体,关键看法律、法规的授权学校及其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学校的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上,教师具有两种身份,普通公民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基于特定的职业性质而产生和存在的,它具有如下特点: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并由教育法律规范所设定。2、与教师职务和职责紧密相连。3、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能予以保证的。教师的权利:教师的权利,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享有的由《教育法》、《教师法》等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依据《教育法》、《教师法》对我国教师现阶段的权利所作的具体规定,教师享有下列六个方面的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简称教育教学权。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简称科学研究权。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简称管理学生权。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简称获取报酬待遇权。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简称民主管理权。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简称进修培训权。教师的义务,是指教师依照《教育法》、《教师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根据《教育法》、《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应履行以下六个方面的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是法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2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学生较易受到侵犯的权利学生的受教育权学生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力学生的人格尊严学生的身体健康权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学生的通信自由权和通信秘密权学生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3条明确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地位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行政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因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他行政主体行使起行政职权而发生,主要包括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机关相互之间的关系。行政关系经行政法确认和调整后便成为行政法律关系。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就是一种重要的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1.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总是法律关系的一方,即行政主体必须参加行政法律关系。2.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一般有两个:一个是行政主体,一个是行政相对方3.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隶属型而非平权型的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地位是不对等的。2、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的意思表示也是不对等的。3、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中也存在不对等性。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由法律规定的,当事人不能自己选择权利和义务,而只能按法律规定的要求去做,必须依据法律规范取得权利并承担义务。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违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承担的法律后果。由于教育法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属于行政法,因此,行政法律责任就成为最主要的一种教育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是基于行政法律关系而发生的,对于行政主体而言,不依法作出行政行为,不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皆要承担法律责任;对于行政相对方而言,不履行法定义务,同样要受到法律的追究。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具体方式主要是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其所属的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的一种制裁。行政处分是一种内部责任形式,是行政主体对其系统内部的工作人员实施的一种惩戒。行政处分共有六种形式,即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行政处罚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给予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而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个人、组织的一种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以行政处罚的内容为标准,行政处罚可分为四类:1、申诫罚。2、财产罚。3、行为罚4、人身罚。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虽然都是一种行政制裁措施,但二者仍有较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1、行政处罚是由具有对外管理职能、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作出的,而行政处分属于内部行政行为。2、行政处罚的对象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而行政处分的对象只能是作为公民的个体主体。3、行政处罚属于外部行政行为,以行政管辖关系为基础,而行政处分属于内部行政行为,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前提。4、对行政处罚不服的,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相对方可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通过复议与行政诉讼获得救济,而对行政处分不服的,相对方只能向有关部门申诉。教育行政机关具有哪些行政处罚权呢?1998年3月6日国家教委发布的《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第三章(第九——十九条)对处罚种类和主要违法情形作了明确规定。其中第九条规定:“教育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颁发、印制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及其它学业证书;(四)撤销违法举办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五)取消颁发学历、学位和其他学业证书的资格;(六)撤销教师资格;(七)停考,停止申请认定资格;(八)从这个法律条文可以看出,教育行政处罚法主要是:申诫罚、财产罚和行为罚三类。法律的责任年龄:行政法律的责任年龄1.14周岁到18周岁的公民为限制行政责任能力时期2.14周岁以下属于无行政责任能力时期3.18周岁以上为完全行政责任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以上及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的人)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以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要负刑事责任,对其他罪均不负刑事责任)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以满16周岁的人)关于民法教育中存在许多民事法律纠纷,解决这些纠纷的主要法律依据就是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所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这是民法与行政法的根本区别,也是民法的本质特征。这种平等主体间的关系可发生在公民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也可发生在法人之间。与学校有关的事故责任认定问题:学校事故的主要表现1.学校管理不严造成的事故2.因学校建筑物存在质量问题造成的事故3.因学校设施设备陈旧造成的事故4.体育课和运动会上出现的事故5.上文化课和实验课是出现的事故6.劳动和文生扫除时出现的事故7.学生之间在校自由活动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出现的事故8.因食物中毒造成的事故9.因校内车辆行驶造成的交通事故10.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时出现的事故学校是不是学生的监护人?学校担任监护人的前提条件:1.学校成为监护人,前提条件有两个:2.被监护人没有父母和其他近亲属,或者其父母和其他近亲属无监护能力3.被监护人父母的所在单位是学校结论:学校是学生监护人的说法,在法律上是没有依据的。监护与教育保护:学校无监护职责,但是具有法定的教育保护职责教育保护:是《教育法》规定的国家和学校对学生人身安全给予保护的制度,包括国家教育保护和学校教育保护学校教育保护是指学校作为承担公共教育职能的社会机构,由《教育法》等法律赋予的对在校学生的人身健康给予与学生的年龄相当的关注和照顾。监护与教育保护的区别:1.监护和教育保护的主体和对象不同2.监护和教育保护产生的根据不同3.监护和教育保护的法律关系的性质不同4.监护人和教育保护职责的产生方式不同5.监护和教育保护的内容不同6.监护和教育保护的手段不同7.监护和教育保护存在的时间不同8.监护和教育保护的职责不同刑法和刑罚: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应负何种刑事责任,并给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即规定“罪”与“罚”(刑罚)的法律。广义的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包括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又称单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又称附属刑法、附属刑法规范)。狭义刑法仅指把规定犯罪与刑罚的一般原则和各种具体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加以条理化和系统化的刑法典,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就是我国的刑法典。教育法律属于非刑事法律,但教育法律中也有一些条款涉及犯罪和刑罚问题。刑法的特点刑法不以特定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刑法的制裁方式最为严厉。刑罚是指国家审判机关依据刑法规定,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制裁方法。刑罚的特征是:(1)只能适用于犯罪分子;(2)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3)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4)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措施。对不同的犯罪用不同的刑罚予以惩罚。我国的刑罚分为两类:一类为主刑,一类为附加刑。主刑是对犯罪人适用的主要的刑罚方法,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主刑1、管制。2、拘役。3、有期徒刑4、无期徒刑其5、死刑附加刑(附加刑亦称从刑,既能独立适用,也能附加于主刑适用,分为3种)1、罚金(罚金属于财产刑)2、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属于资格刑)3、没收财产(没收财产属财产刑)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1.有损害事实2.损害的行为必须违反教育法3.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教育法律救济:教育行政法律救济教育民事法律救济教育刑事法律救济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实施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一)坚持依法治校,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二)坚持依法治校,强化师德师风管理。(三)坚持依法治校,强化校园文化管理。(四)坚持依法治校,强化学校收费管理。(五)坚持依法治校,强化学校安全管理一、概念解释题1.学位证书制度: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国家实行学位证书制度。2.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是指"除高等学校和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以外的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组织"。3.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4.教师聘任制度: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制度。5.教师的权利: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以及要求他人相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并为法律所确认、设定和保护。6.依法治教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管理和发展教育的活动。7.教育法规是调整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8.办学自主权,是学校在法律上享有的、为实现其办学宗旨而独立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并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格和能力。9.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资格认定制度。二、辨析题1.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2.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3.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变更和终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批准、注册或备案手续。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行政负责人必须由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住中国境内定居并具备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在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三、简答题1.简述高校的办学自主权:(1)招生权(2)专业设置权(3)教育教学权(4)科学研究权(5)对外交流权(6)校内人事权;(7)财产权.2.高校教师取得教师资格,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1)中国公民(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3)具有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4)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3.写出我国的教育方针。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四、论述题。2.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即在教学工作中,应当如何做到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品行的公正评价(1)获得公正评价,是教育法赋予学生一项基本的权利,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切实保证学生的这项权利不受侵害。(2)教师要采取公止客观的态度,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不分亲疏(3)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品行的评价标准要统一,不能以多种标准来评价学生(4)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评价内容的基本要求,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使每个学生获得公正评价1、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有哪几部?答:有七部。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简述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的含义。答:即非歧视原则。这个原则包括起点上的平等、过程上的平等和终点上的平等三方面含义,这三个方面也是教育机会平等原则实现的三个台阶。起点上的平等,是指受教育者在入学上的平等,即平等的入学机会。过程上的平等,是指就学过程的平等。终点上的平等,是指学业成就上的平等。3、《教师法》规定教师可以提出申诉的情形有哪些?有三种情形:答:(1)认为学校侵犯其教师法规定权益的;(2)对学校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3)认为当地人民政府侵犯其教师法规定的合法权益的。4、高校的教学自主权是如何体现的?答:高校的教学自主权主要表现为:(1)教学计划制定权(2)选编教材权(3)组织实施教学权三、论述题:试述我国教育法规的表现形式。答: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是国家制定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以下几种:(1)宪法中有关教育的规定;(2)教育法律,又分教育基本法律和教育单行法律;(3)教育行政法规;(4)地方性教育法规;(5)教育规章,按制定发布机关可分为部门教育规章和政府教育规章两类;之外,教育国际条约和协定也是教育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四、分析案例:案例一:2000年6月20日,北京中华研修大学聘任的老师李某,在课堂上与学生宋某发生冲突。事后,宋某提出让李某赔偿医药费及精神损失费2500元的要求。同年6月30日,该大学在得到李口头委托的情况下,将其课酬费2500元作为赔偿费给了宋某。三个多月后,李将学校告上了法庭。诉称:学校未经我同意,擅自将应发给我的2500元课酬费给了宋某。现要求大学返回问:李某能要回自己的课酬费吗?为什么?答:能。因为公民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李某受聘于中华研修大学进行授课,该校应按约定支付课酬费。李某在教学中与学生发生纠纷,由此引发的精神损失、医药费损失赔偿问题,应由李某与学生宋某自行协商或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而中华研修大学直接将李树春的课酬费2500元作为赔偿款给付宋某,没有法律依据。况且,中华研修大学不能证明李某曾授权让该大学代为向宋某给付赔偿款,故中华研修大学向宋某支付的2500元赔偿款不能视为是其向李树春支付的课酬费。因而李某能要回应由中华研修大学支付课酬费2500元及利息。案例二:武某是某大学临床医学系大二学生。2006年1月17日,参加医用物理学考试时夹带资料,被监考老师发现。同日,学校作出《关于武某同学作弊的处分决定》,除该科成绩以零分记外,依《本大学处理考试作弊的规定》取消其学业结束时授予学位的资格,同时给予记过处分。第二学年,武某重修该课程,考试成绩为79分。2007年6月21日,武某取得该大学毕业证书,但未取得学士学位。问:该大学依《本大学处理考试作弊的规定》,不授予武某学位的做法对吗?为什么?答:不对。学校不能以武某作弊为由取消其学位授予资格。因为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2005年3月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凡考试作弊者,该课程考核成绩记为无效,并由学校视其违纪或者作弊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及留校察看处分的,经教育表现较好的,在毕业前对该课程可给予或者重修机会。该规章没有规定考试作弊者可以取消授予学士学位的资格。该大学制定的《本大学处理考试作弊的规定》对“考试作弊”的处理方法明显重于上述规章的规定,属与上述规章相抵触,应属无效。因而该大学依该校规取消授予武某学位资格的做法是不对的。《高等教育法规概论》总复习一.选择题.1.我国建国以来,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第一部有关教育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A2.教育行政法规是由---------制定和发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教育部C3.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A.传统文化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C.知识与技能D.讲文明礼貌B4.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属于-----------。A.企业法人B.社会团体法人C.机关法人D.事业单位法人D5.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A.传授专业知识B.传授实验技能C.教书育人D.为人师表C6.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A.低于B.高于C.同等于D.不低于或者高于D7.学校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教师,可以给予--------。A.行政处罚B.行政处分或解聘职务C.撤销教师资格D.追究民事法律责任B8.在我国教育法系中,居于第一层次的法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C9.《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制定机关为--------。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B10.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保障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A.保障B.前提C.先锋D.基础D1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A.传授专业知识B.传授实验技能C.教书育人D.为人师表C12.高等学校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的原则,由高等学校的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A.服从学校发展需要B.由教师自己申请C.学校规章制度确立D.双方平等自愿D13.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为----------。A.9年B.10年C.11年D.12年A14.受教育者有在----------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A.学业成绩B.品行C.身体状况D.学业成绩和品行D15.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日内,作出处理。A.20B.30C.45D.60D16.世界上最早对教育进行立法,也是最早研究教育立法的国家是-----------。A.美国B.日本C.德国D.英国C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基本法源是------------。A.宪法B.民法C.行政法D.民法通则A18.教育部门规章是由---------制定和发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教育部D19.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和民族团结的教育。A.传统文化B.法制、国防C.知识与技能D.讲文明礼貌B20.国家举办的高校实行------------。A.党委负责制B.校长负责制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董事会负责制C21.高等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由权责分配和学校工作的特性所决定的----------关系。A.管理B.隶属C.平等D.上下级A22.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A.创新精神B.丰富知识C.高尚品德D.聪明智慧A23.高等学校的学生思想品德合格,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或者修满相应的学分,-----------。A.准予毕业B.准予授予学位C.准予结业D.准予肄业A二.判断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都是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律。(错)2.教育部所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是我国的部门教育行政规章。(对)3.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对)4.学位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水平的法律证书。(错)5.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错)6.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7.名称为“XX大学”的高等学校的设立,除了要达到设立高等学校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的一般条件外,还必须是有四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错)8.高等学校可以根据社会需求、自身的办学能力来自行确定招生规模。(错)9.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10.教师获聘上岗后,学校应对他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对)11.高等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既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又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对)12.高等学校的学生在校内组织学生团体,必须按照《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向当地民政部门核准登记。(错)13.教师认为学校侵犯其合法权益,或者对学校作出的处理不服时。可以向学校所在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申诉。(对)14.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三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对)15.张某是一高校教师,他对学校给予的行政记大过处分不服,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学校对他的行政处分。(对)16.教育法律根据制定机关和调整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教育基本法和教育单行法或部门教育法。(对)17.《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国务院颁发的教育行政法规。(错)18.学位证书的发放是一种国家特许的权利。(对)19.学位是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教育机构授予个人的一种终生的学术性称号,表明学位获得者所达到的学术或专业学力水平。对20.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自行决定收费标准并公开收费项目。错21.在高等学校中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活动,应当遵守法律。对22.高等学校可以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对)23.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的具体任职条件由国务院规定。(对)24.高等学校的学生,如果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经过学校批准之后,可以结婚。(错)25.教师有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对)26.教育部所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是我国的教育行政法规。(错)27.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及行政责任。(错)28.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29.高等教育就是指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的高等学历教育。(错)30.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体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错)31.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党委书记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错)32.高等学校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由高等学校的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受聘合同。(对)33.某教师受到学校的行政大过的处分,他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不接受他的诉讼。(错)34.我国实行12年制的义务教育。(错35.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和分工负责原则。其中,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对)36.明知校舍或者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37.教师资格证书终身有效,在一定区域内通行,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稳定性。(错)38.高等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具有不对等性。(对)39.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对)40.获得高校的教师资格,必须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中国公民。(错)41.教师的解聘是指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合同的行为。(错)42.高等学校具有校内人事权,可以自行调整学校内部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津贴和工资分配。(对)三.简答题。2.高等学校学生的基本权利1)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这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2)获得学金权;(3)获得“公正评价权”;(4)获得学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权;(5)申诉起诉权。2、高校学生的特殊权利(1)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权;(2)组织社团权。(1)教师申诉制度的含义和特征定义: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或认为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法定权利,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对内部行政行为可以采取教师申诉制度,但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行政性的法律救济制度。(2)教师申诉制度的具体内容教师申诉制度主要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形():1、教师认为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2、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3、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由《教师法》规定的合法权益的。高等教育法》规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设四级: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几种基本的教育法律关系(1)学校与政府的关系(2)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财产所有权关系、相邻关系、合同关系(3)学校与教师、学生的关系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在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是一种雇佣关系。在国家举办的学校,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则是一种区别于劳动管理的具有人事性质的行政法律关系,即领导和服从关系。11.教师聘任制的基本特征。教师聘任制度包括聘任双方的权利义务,对教师考核内容规定等。教师聘任合同期限的内容可包括试用期,一般为一年。根据聘任期限的不同,可将教师聘任合同分为以下几类:1、有固定期限的聘任合同,又称定期聘任合同;2、无固定期限的聘任合同,又称无定期聘任合同;3、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聘任合同。1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分哪几个阶段?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教育法的功能1.能保证贯彻国家对于教育的基本方针、原则需要一个具有完备的体系法律2.能保证教育重大方针决策的有序、公正。钱怎么花,人怎么用,学位怎么给等。3.能保证教育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民正当权利。4.有明确内容的法律。对于权利、义务规定明确,法律责任清晰,执法主体明确等。5.有完善的法律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6.能与现代社会、现代教育观念相适应的法律。高校教师的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二)教育教学的义务;(三)思想教育的义务;(四)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五)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六)提高自身水平的义务。法律责任则是指因违法、违约或者直接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产生的不利法律后果,教育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教育法所规范的社会关系而需承担的制裁性后果。教育法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有关教育的法律”。违反教育法应该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等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一、填空题1.教育法是调整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教育法规定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3.教师主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4.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要求,也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管理效率、保护有关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需求。5.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6.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教师资格。7.《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8.学校依法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承担教育、管理、保护责任。9.《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从而奠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构成了教师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10.在我国,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______D)。A、教师负责制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D、校长负责制2.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______(A)。A.在全国范围适用B.只在本地区适用C.只在本校适用D.在外国也适用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______。(C)A权利B义务C权利和义务D权力4.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______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A校长B学校负责人C有关直接负责人D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5.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______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单位集体用餐协议模板解析
- 2024年机票代理购买协议范本
- 2024防火安全门供应安装协议
- 2024年建筑项目保险协议范例全书
- DB11∕T 1725-2020 蔬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 2024年上海劳务派遣协议格式
- 2024年度牛肉购销协议范本
- 2024年汽车托管租赁模板协议
- 2024年道路施工合作协议范本
- 文书模板-《住房换瓦协议书》
- 等级评审护理汇报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心理咨询中知情同意的伦理困境与解决途径
- MapGIS国土资源云平台解决方案
- 新疆历史印记课件
- 2024年西南民族大学招聘教师历年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第二单元 多彩的音乐风格学习项目一 中国音乐万花筒-苗族民歌与彝族民歌》教案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新版2024)
- 离职证明(标准模版)
- 内部项目跟投协议书模板
- 2024城市公共设施适老化设施服务要求与评价
- 专题05 狼(含答案与解析)-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