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有关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已知,离子化合物甲是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
其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阳离子是一种5核10电子微粒;Q元素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乙为
上述某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与乙的浓溶液反应生成丙、丁、戊三种物质,其中丁在常温下为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B.丙和戊的混合物一定显酸性
C.丁一定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原子半径:X<Y<Z<W
3、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分别位于不同的主族,X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
Y为金属元素,Y与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所在族序数之和等于10。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B.沸点:XW2>Y2W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X<ZD.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
CuO
4、变色眼镜的镜片中加有适量的AgBr和CuO。在强太阳光下,因产生较多的Ag而变黑:2AgBr2Ag+Bri>室
内日光灯下镜片几乎呈无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室内室外(蹴)室外(强光)
A.强太阳光使平衡右移
B.变色原因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
C.室内日光灯下镜片中无Ag
D.强太阳光下镜片中仍有AgBr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照下,1molC也最多能与4moich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HC1
B.将苯滴入溟水中,振荡、静置,上层接近无色
C.邻二氯苯仅有一种结构可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
D.乙醇、乙酸都能与金属钠反应,且在相同条件下乙酸比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更剧烈
6、如图为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人教版)中NaCl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示意图。下列由此得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NaQ加人水中一—水分子与NnCl晶体作用--NaCl溶解并电两
人QQQQ人一
%QQ八O0叫
QQAQ%。Q册喀
磁豳幽
A.在H2O分子中,H或O原子均完全不带电荷
B.在NaCl晶体中,Na+和C「的排列整齐有序
C.Na+、C「在水中是以水合离子的形式存在
D.NaCl晶体的溶解和电离过程破坏了离子键
7、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了原子学说B,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C.提出了分子学说D.提出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8、为纪念门捷列夫发表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50周年,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上的大部分元素都是在地球上本身存在的自然元素,只有少数元素是人工合成的
B.118号元素0g位于第七周期0族
C.同主族元素的单质熔、沸点自上而下减小(不包括0族)
D.HIB族元素种类最多
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向浓度均为O.lmol-L1的FeCb和AlCb混合
AKsp[Fe(OH)3]<Ksp[Al(OH)3]
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出现红褐色沉淀
将Fe(NC>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
B样品已部分或全部变质
液,溶液变为红色
向lmL20%的蔗糖溶液中加入5滴稀硫酸,水
浴加热5分钟后,再向其中加入新制备的
C蔗糖水解不能生成葡萄糖
Cu(OH)2悬浊液,加热几分钟,没有砖红色沉
淀生成
D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溶液中含Br2
A.AB.BC.CD.D
10、已知过氧化氢在强碱性溶液中主要以HO2-存在。我国研究的ALH2O2燃料电池可用于深海资源的勘查、军事侦察
等国防科技领域,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Q和NaOH隹混合容液
A.电池工作时,溶液中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A1极迁移
B.Ni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O2+2e+H2O=3OH
C.电池工作结束后,电解质溶液的pH降低
D.A1电极质量减轻13.5g,电路中通过9.03x1()23个电子
1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硝基苯:B.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水分子的比例模型: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C
12、将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存在石墨烯B.石墨烯与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
C.石墨烯能够导电D.石墨烯属于短
13、如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图中生成铁锈最多的是乙区域
C.铁腐蚀时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
D.将铁闸与石墨相连可保护铁闸
1
14、常温下,用O.lOmol-L-盐酸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mol-L'CH3COONa溶液和NaCN溶液,所得滴定
曲线如图(忽略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t就—nxl.
A.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点②等于点③
B.点①所示溶液中:c(CN)+c(HCN)<2c(CD
+
C.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l)>C(CH3COO)>C(CH3COOH)
D.点④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H+)>0.10molL'
15、某小组同学探究铁离子与硫离子的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如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11
逐清加入
HFcCI府液
滴入FeCb溶液立刻有黑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入FeCL溶液,黑色沉淀增多后又逐渐
转化为黄色沉淀
KNaS涔液
t
逐濡筑人
滴入Na2s溶液立刻生成黑色沉淀,沉淀下沉逐渐转化为黄色。继续滴入Na2s溶液,
最后出现黑色的沉淀
.FcCI络液,
A.两次实验中,开始产生的黑色沉淀都为Fe2s3
B.两次实验中,产生的黄色沉淀是因为发生了反应Fe2s3+4FeCb=6FeCL+3s
C.向稀FeCb溶液中逐滴加入稀Na2s溶液至过量最后生成的黑色沉淀为FeS
D.在Na2s溶液过量的情况下,黑色沉淀中存在较多的Fe(OH)3
16、我国科学家提出了无需加入额外电解质的钠离子直接甲酸盐燃料电池体系,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甲酸钠
(HCOONa)的水解为电极反应和离子传输提供了充足的OH-和Na+。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为电池的负极,且以阳离子交换膜为电池的隔膜
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HCOO-+3OH--2e-=CO32,+2H2O
C.当电路中转移0.1mol电子时,右侧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2.3g
D.与传统的氯碱工业相比,该体系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同步发电和产碱
1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Na(s)黑>Na2O2(s)9⑵>Na2co3(s)
B.Fe3O4(s)Fe(s)>FeCl2(s)
C.SiO2(s)-SiCl4(g)>Si(s)
D.S(s)饿>SO3(g)>H2s04(aq)
18、下列有关物质与应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醛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所以福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
B.Ck和SO?都具有漂白性,所以都可以使滴有酚配的NaOH溶液褪色
C.碳酸氢钠溶液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D.氯化铝是强电解质,可电解其水溶液获得金属铝
19、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NaCl(aq)CO:»NaHC03(s)Na2cO3(s)
0
B.CuCCI*";*ACU(0H)2"£驰-►Cu
C.AlNaOHg,NaA102(aq).NaA102(s)
D.MgO(s)KN2aMg(N03)2(aq)»Mg(s)
20、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hCCh)和c(HCO3-)之和为Imol的NaHCCh溶液中,含有Na+数目为NA
B.5g21H和31H的混合物发生热核聚变反应:2iH+3iH-42He+ion,净产生的中子(\)n)数为NA
C.ILO.lmol/L乙醇溶液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0.8NA
D.56g铁与足量氯气反应,氯气共得到3NA个电子
21、化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树林晨曦中缕缕阳光是丁达尔效应的结果
B.为提高人体对钙的有效吸收,医学上常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补钙药物
C.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发射成功,其所用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D.城郊的农田上随处可见的农用塑料大棚,其塑料薄膜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2、新型材料B4c可用于制作切削工具和高温热交换器。关于B4c的推断正确的是
A.B4c是一种分子晶体B.B4c是该物质的分子式
D.B4c的电子式为:B£B
C.B4c是一种原子晶体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化合物F是一种食品保鲜剂,可按如下途径合成:
--------Cl,BNaOII/ll]O------------------CHjCHO--------1-HjO/=\
AV*(QH9cI)—;~~►C—*D►E——》CH=CH-CHO已知:RCHO+
-------------F
CH3CH0稀NaOHRCH(OH)CH2CHOO
试回答:
(1)A的化学名称是一,A-B的反应类型是一o
(2)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D所用试剂和反应条件分别是。
(4)E的结构简式是.F中官能团的名称是o
(5)连在双键碳上的羟基不稳定,会转化为埃基,则D的同分异构体中,只有一个环的芳香族化合物有一种。
其中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峰,峰面积比为2:1:2:2: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一.
24、(12分)有机物A具有乙醛和乙酸中官能团的性质,不饱和点B的摩尔质量为40g•mo「1,C中只有一个甲基,
能发生银镜反应,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
已知:①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2个碳碳双键的结构不稳定②RCH=CHOH-RCH2CHO
请回答:
(DD的名称是。
(2)A〜E中都含有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3)A+D7E的化学方程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
A.B能使滨水和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B.C与A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转化流程中浓H2s04的作用相同
D.可以用饱和Na2cCh溶液鉴别A、C、E三种无色物质
25、(12分)焦亚硫酸钠(Na2s2。5)可作为贮存水果的保鲜剂。现欲制备焦亚硫酸钠并探究其部分化学性质。
I.制备Na2s2O5
可用试剂:饱和Na2sCh溶液、浓NaOH溶液、浓H2s0八苯、Na2s(h固体(试剂不重复使用)。
焦亚硫酸钠的析出原理:2NaHS(h(饱和溶液)=Na2s2O5(晶体)+出0(1)
(1)如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一。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仪器E的作用是一。
(2)F中盛装的试剂是一。
H.探究Na2s2。5的还原性
(3)取少量Na2s2。5晶体于试管中,滴加1mL2moi/L酸性KMnCh溶液,剧烈反应,溶液紫红色很快褪去。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一。食品级焦亚硫酸钠可作为贮存水果保鲜剂的化学原理是防止食品
DL测定Na2s2O5样品的纯度。
(4)将10.OgNa2s2O5样品溶解在蒸储水中配制100mL溶液,取其中10.00mL加入过量的20.OOmLO.3000mol/L的
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后,用0.2500mol/L的Na2sCh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溶液20.00mL,Na2s2O5
样品的纯度为(保留一位小数),若在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Na2so3标准液的体积,会导致Na2s2O5样品的纯度
一。(填“偏高”、“偏低”)
26、(10分)漠化亚铜是一种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或见光都会分解,在空气中会慢慢氧化成绿色粉末。
制备CuBr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如图所示的三颈烧瓶中加入45gCuSO_r5H2。、19gNaBr、150mL煮沸过的蒸储水,60℃时不断搅拌,以适当
流速通入SCh2小时。
步骤2.溶液冷却后倾去上层清液,在避光的条件下过滤。
步骤3.依次用溶有少量SO2的水、溶有少量SO2的乙醇、纯乙酸洗涤。
步骤4.在双层干燥器(分别装有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干燥3〜4h,再经氢气流干燥,最后进行真空干燥。
(1)实验所用蒸储水需经煮沸,煮沸目的是除去其中水中的(写化学式)。
(2)步骤1中:①三颈烧瓶中反应生成CuBr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控制反应在60℃进行,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
③说明反应已完成的现象是o
(3)步骤2过滤需要避光的原因是o
CHBn
~~B:_Bnr;/FeBr;_________
(GlkBr)广I_I条件①一定条件0
C
(4)步骤3中洗涤剂需“溶有SO2"的原因是最后溶剂改用乙醛的目的是
(5)欲利用上述装置烧杯中的吸收液(经检测主要含Na2s03、NaHSCh等)制取较纯净的Na2so曾氏。晶体。请补
充实验步骤(须用到SO2(贮存在钢瓶中)、20%NaOH溶液、乙醇)
①。
②»
③加入少量维生素C溶液(抗氧剂),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④。
⑤放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27、(12分)硝基苯是制造染料的重要原料。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用下图装置制取硝基苯,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大试管里将2mL浓硫酸和1.5mL浓硝酸混合,摇匀,冷却到50〜60℃以下。然后逐滴加入1mL苯,边滴边振荡
试管。
②按图连接好装置,将大试管放入6(TC的水浴中加热10分钟。
完成下列填空:
(1)指出图中的错误_、
(2)向混合酸中加入苯时,“逐滴加入”、“边滴边振荡试管”的目的是、»
(3)反应一段时间后,混合液明显分为两层,上层呈一色,其中主要物质是一(填写物质名称)。把反应后的混和液
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搅拌,可能看到(选填编号)
a.水面上是含有杂质的硝基苯
b.水底有浅黄色、苦杏仁味的液体
c.烧杯中的液态有机物只有硝基苯
d.有无色、油状液体浮在水面
(4)为了获得纯硝基苯,实验步骤为:
①水洗、分离;
②将粗硝基苯转移到盛有―的烧杯中洗涤、用_(填写仪器名称)进行分离;
④干燥;
⑤_。
(5)实验装置经改进后,该同学按照上述实验步骤重新进行了多次实验,充分反应后有两种情况出现,请帮助他作出
分析:
①产率低于理论值,原因是一;
②产率高于理论值,原因是
28、(14分)(l)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引发二次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中含有NOx、HCOOH.
cU—小)等二次污染物。
①ImolPAN中含有的。键数目为oPAN中除H外其余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NO能被FeSO4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Fe(NO)(H2O)5]SO4,该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中心离子的
核外电子排布式为o
③相同压强下,HCOOH的沸点比CH30cH3(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2)PM2.5微细粒子包含(NH。2SO4、NH4NO3等。
®(NH4)2SO4晶体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_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d.范德华力e.氢键
②NH4NQ3中阳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阴离子的中心原子轨道采用_______杂化。
85
(3)测定大气中PM2.5的浓度方法之一是卜射线吸收法,上射线放射源可用Kro已知Kr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
个,则巴=______(填数字)。
示,设晶体中与每个Kr原子紧相邻的Kr原子有m个,晶胞中Kr原子为n
n
29、(10分)离子液体是一种由离子组成的液体,在低温下也能以液态存在,是一种很有研究价值的溶剂。研究显示
最常见的离子液体主要由图示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
HH
四。」一
H5C2-N§N、c2H$
1
H
回答下列问题:
⑴按电子排布,A1划分在元素周期表中的_____区(填“s”“p”“d”或“ds”),图中负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2)基态Cl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3)图中正离子有令人惊奇的稳定性,它的电子在其环外结构中高度离域。该正离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o
该化合物中不存在一(填标号)»
A.离子键B.极性键C.非极性键D.配位键E,氢键
(4)C、N、H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与CH4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但是H-N一
H的键角小于H-C-H的键角,原因是»
(5)A1N是一种陶瓷绝缘体,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和硬度,其立方晶胞如图所示,A1原子周围紧邻的A1原子有个。
已知:氮化铝的密度为dg/cnP,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最近的N原子与Al原子间的距离为pm。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C
【解析】
A.浓盐酸与Mn(h的反应需要加热,故A错误;
B.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应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
C.蒸储时温度计测定微分的温度,冷却水下进上出,图中操作合理,故C正确;
D.乙酸乙酯能与NaOH溶液反应,小试管中应为饱和Na2cCh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2、A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离子化合物甲是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其中阴
阳离子个数比为1:1,阳离子是一种5核10电子微粒,该阳离子为NIV,则X为H元素;Q元素原子半径是短周期
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Q为Na元素,因此Y、Z、W均为第二周期元素,阴离子组成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Na,则阴
离子为碳酸氢根离子,则甲为NHJlCCh,因此Y为C元素、Z为N元素、W为O元素;乙为上述某种元素的最高价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与乙的浓溶液反应生成丙、丁、戊三种物质,则乙为氢氧化钠或硝酸,与碳酸氢核反应生成
氨气,碳酸钠和水或硝酸核、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丁在常温下为气体,则丁为氨气或二氧化碳,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N元素,W为O元素,Q为Na元素,甲为NH4HCO3,乙为NaOH
或硝酸,丁为氨气或二氧化碳,丙、戊为碳酸钠或硝酸钺和水。
A.甲为NH4HCO3,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钱根离子、HCO3一中还含有共价键,故A正确;
B.丙和戊的混合物可能为碳酸钠溶液或硝酸铁溶液,碳酸钠水解后溶液显碱性,故B错误;
C.丁可能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C错误;
D.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XVWVZVY,
故D错误;
答案选A。
3^C
【解析】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分别位于不同的主族,X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X
与W所在族序数之和等于10,则X处于WA主族,W处于VIA族,结合原子序数可知,X为C元素、W为S元素;
Y与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相等,即二者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6,又由于分别位于不同的主族,只能为IA、VA
族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则Y为Na、Z为P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分别位于不同的主族,X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X
与W所在族序数之和等于10,则X处于IVA主族,W处于VIA族,结合原子序数可知,X为C元素、W为S元素,
Y与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相等,即二者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6,又由于分别位于不同的主族,只能为IA、VA
族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则Y为Na、Z为P元素,
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大小为:Y(Na)>Z(P)>W(S)>X(C),故A
错误;
3.0分别与*、Y形成的化合物为CS2、Na2S,CS2为共价化合物,Na2s为离子化合物,则沸点:Na2S>CS2,故B
错误;
C.X、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碳酸、磷酸,碳酸酸性比磷酸弱,故C正确;
D.非金属性Z(P)VW(S),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氢化物稳定性PH3VH2S,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4、C
【解析】
据可逆反应的特征和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答。
【详解】
CuO
A.强太阳光使平衡2AgBr2Ag+Bn右移,生成较多的Ag,从而镜片变黑,A项正确;
B.变色是因为溟化银的分解反应可逆,其平衡移动符合勒沙特列原理,B项正确;
C.室内日光灯下镜片中仍有Ag,C项错误;
CuO
D.强太阳光下,平衡2AgBr2Ag+Bo右移,但不可能完全,镜片中仍有AgBr,D项正确。
本题选D。
5、B
【解析】
A.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烧,取代1个氢原子消耗Imol氯气,同时生成氯化氢;
B.苯与滨水不反应,发生萃取;
C.如果苯环是单双键交替,则邻二氯苯有两种;
D.醇羟基氢活泼性弱于竣羟基氢。
【详解】
A.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崎,取代1个氢原子消耗Imol氯气,同时生成氯化氢,ImoIClh最多能
与4moicL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HCL故A正确;
B.苯与澳水不反应,发生萃取,滨易溶于苯,苯密度小于水,所以将苯滴入溟水中,振荡、静置,下层接近无色,
故B错误;
C.如果苯环是单双键交替,则邻二氯苯有两种,邻二氯苯仅有一种结构可证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
故c正确;
D.醇羟基氢活泼性弱于竣羟基氢,所以乙醇、乙酸都能与金属钠反应,且在相同条件下乙酸比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更剧烈,故D正确;
故选:Bo
6、A
【解析】
A.在H2O分子中,O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很强,O原子与H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偏向于O,使得O原子相对显负
电性,H原子相对显正电性,A项错误;
B.在NaCl晶体中,Na+和C「整齐有序地排列,B项正确;
C.Na+、Cl-在水中是以水合离子的形式存在,C项正确;
D.NaCl晶体的溶解和电离过程,使原本紧密结合的Na+与C1-分开,成为了自由的水合离子,破坏了Na+与Ct之间
的离子键,D项正确;
答案选A。
7、B
【解析】
A.提出原子学说的是卢瑟福,B.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主要是门捷列夫所做的工作,C.提出分子学说的是阿伏加德罗,D.
法国化学家勒沙特列提出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故选择B。
8、C
【解析】
A.元素周期表上的大部分元素都是在地球上本身存在的自然元素,只有少数元素是人工合成的,超铀元素中大多数是
人工合成的,故A正确;
B.118号元素Og一共有7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所以位于第七周期0族,故B正确;
C.第VHA族元素形成的单质都可以形成分子晶体,自上而下随着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其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故
其熔、沸点增大,故C错误;
D.因为HIB族中含有锄系和铜系,所以元素种类最多,故D正确,
故选C。
9、A
【解析】
A.因Ksp[Fe(OH)3]<Ksp[Al(OH)3],Fe(OH)3的溶解度较小,故先和NaOH发生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A正确;
B.Fe2+和N(V、H+在同一溶液中时,可以发生反应,Fe?+反应生成Fe3+,故加入KSCN后溶液会变红,但不能判断
为变质,B错误;
C.水浴反应过后应加入NaOH使体系为碱性,若不加NaOH,原溶液中未反应的硫酸会和Cu(OH”发生反应,不会
生成砖红色沉淀,C错误;
D.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该溶液中也可能含有Fe",Fe-"也能将1-氧化为单质碘,D错误;
故选A.
10、C
【解析】
A.根电池装置图分析,可知A1较活泼,作负极,而燃料电池中阴离子往负极移动,因而可推知OH-(阴离子)穿过阴
离子交换膜,往AI电极移动,A正确;
B.Ni为正极,电子流入的一端,因而电极附近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得电子,又已知过氧化氢在强碱性溶液中主要以
HO2一存在,可知HO?一得电子变为OH-,故按照缺项配平的原则,Ni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Ch-+2e-+H2O=3Oir,B正确;
C.根电池装置图分析,可知A1较活泼,A1失电子变为AP+,AN+和过量的OH-反应得到AKV和水,A1电极反应式为
AI-3e+4OH=AlO^+ZthO,Ni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O2+2e+H2O=3OH,因而总反应为2A1+3HOH2A1O2-+H2O+OH,
显然电池工作结束后,电解质溶液的pH升高,C错误;
D.A1电极质量减轻13.5g,即AI消耗了0.5mol,Al电极反应式为Al-3e+4OH=AIO2+2H2O,因而转移电子数为
0.5X3NA=9.03X1023,D正确。
故答案选Co
【点睛】
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步骤类似于普通原电池,在书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电极反应式作为一种特殊的离子反
应方程式,也必需遵循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2.写电极反应时,一定要注意电解质是什么,其中的离
子要和电极反应中出现的离子相对应,在碱性电解质中,电极反应式不能出现氢离子,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电极反
应式不能出现氢氧根离子;3.正负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在得失电子守恒的条件下,相叠加后的电池反应必须是燃料燃烧
反应和燃料产物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叠加反应式。
11,A
【解析】
A.硝基苯中硝基中的N原子与苯环相连,氧原子只能与N相连,故A正确;
B.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项错误;
C.由H2O分子的比例模型是:京4,故C错误;
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14,碳原子为:"C,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A。
12、D
【解析】
A项、石墨烯属于碳的一种单质,在自然界有存在,故A正确;
B项、石墨烯与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故B正确;
C项、石墨烯与石墨都易导电,故C正确;
D.石墨烯属于碳的单质,不是烯危,故D错误;
故选D。
13、D
【解析】
A.海水溶液为弱碱性,发生吸氧腐蚀,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才发生析氢腐蚀,故A正确;
B.在乙处,海水与氧气接触,与Fe最易形成原电池,发生的吸氧腐蚀的程度最大,生成铁锈最多,故B正确;
C.铁腐蚀时作负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Fe-2e=Fe2+,故C正确;
D.将铁闸与石墨相连,铁比碳活泼,铁作负极失电子,可以加快海水对铁闸的腐蚀,故D错误;
答案选D。
14、D
【解析】
A.根据电荷守恒点②中存在c(CH3COO-)+C(OH-)+c(CD=c(Na*)+c(H*),点③中存在
c(CN-)+c(OH-)+c(Cr)=c(Na")+c(H"),由于两点的溶液体积不等,溶液的pH相等,贝!|c(Na*)不等,c(lT)分别相等,
因此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不等,故A错误;
B.点①所示溶液中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HCN、NaCl,存在物料守恒c(CN-)+c(HCN)=2c(C「),故B错误;
C.点②所示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iCOONa、CH3COOH和NaCL溶液的pH=5,说明以醋酸的电离为主,
因此c(CH3coe故C错误;
D.点④所示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氯化钠,浓度均为0.05mol/L,则c(Na+)=c(C1)=O.05mol/L,
c(CH3COO)+c(CH3COOH)=0.05mol/L,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c(OH)+c(C「)=c(Na*)+c(H+),因此
-
c(CH3COO)=C(H*)-C(OH),则
c(Na)+c(CH3coOH)+c(H*)=0.05mol/L+0.05mol/L-c(CH3COO)+c(H)=0.Imol/L-c(H*)+c(OH)+c(H0=0.Imol
/L+c(OH')>0.Imol/L,故D正确。答案选D。
15、D
【解析】
实验开始时,生成黑色沉淀为Fe2s3,由于硫化钠具有还原性,可与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黄色沉淀为S,
硫化钠过量,最后生成FeS,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开始试验时,如生成硫,应为黄色沉淀,而开始时为黑色沉淀,则应为Fe2s3,故A正确;
B.硫化钠具有还原性,可与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方程式为Fe2s3+4FeCb=6FeCL+3S,故B正确;
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硫化钠过量,则生成FeS,为黑色沉淀,故C正确;
D.在Na2s溶液过量的情况下,三价铁全部被还原,黑色沉淀为FeS,且Fe(OH)3为红褐色,故D错误。
故选:D。
16、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A电极上HCOO-转化为CO3%发生反应HCOO-+3OH--2e”=CO3*+2H2O,C元素由+2价升高为
+4价,所以A为负极,B为正极。当负极失去2moie时,溶液中所需Na+由4moi降为2mol,所以有2moiNa+将通过
交换膜离开负极区溶液进入正极区。正极th得电子,所得产物与水发生反应,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1由于
正极区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增多,所以需要提供Na+以中和电性。
【详解】
A.由以上分析可知,A极为电池的负极,由于部分Na+要离开负极区,所以电池的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HCOO-+3OH--2e-=CO3*+2H2O,B正确;
C.依据负极反应式,当电路中转移0.1mol电子时,有0.1molNa+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右侧,右侧参加反应的Ch质量
为里网x32g=0.8g,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2.3g+0.8g=3.1g,C不正确;
4
D.与传统的氯碱工业相比,该体系没有污染环境的气体产生,且可发电和产碱,D正确;
故选C。
17、A
【解析】
A.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a2(h,NazOz与CO2反应生成Na2co3,能实现转化,故A正确:
B.Fe与Ch燃烧,反应生成FeCb不能生成FeCh,故B错误;
C.在高温下,SiO2与与盐酸溶液不反应,故C错误;
D.S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得到三氧化硫,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氯气是强氧化剂,与变价金属单质反应时,金属直接被氧化为最高价。
18、C
【解析】
A.甲醛可使蛋白质变性,可以用于浸泡标本,但甲醛有毒,不能作食品的保鲜剂,A错误;
B.滴有酚酸的NaOH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溶液褪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体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
错误;
C.小苏打能够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正确;
D.电解氯化铝的水溶液得到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铝,制取不到A1,电解熔融氧化铝生成铝,D错误;
答案为C。
【点睛】
Ch和SOz都具有漂白性,但漂白原理不同;二氧化硫使滴有酚酸的NaOH溶液褪色体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二氧化硫使
滨水、高铳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19、C
【解析】
A.NaCl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不能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但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故不正确;
B.CuCL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和葡萄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沉淀,不能得到铜,故错误;
C.A1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偏铝酸钠溶液加热蒸干得到偏铝酸钠固体,故正确;
D.MgO(s)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硝酸镁溶液电解实际是电解水,不能到金属镁,故错误。
故选Co
20、D
【解析】
A.n(H2CCh)和n(HCCh-)之和为Imol的NaHCOj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知含有Na+数目大于NA,A错误;B.不能
确定5g21H和31H的混合物各自微粒的质量,因此不能计算产生的中子数,B错误;C.溶剂水分子中还存在共价键,
C错误;D.56g铁是ImoL与足量氯气反应,氯气共得到3NA个电子,D正确,答案选D。
点睛: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目的关系涉及的知识面广,涉及到核素、弱电解质电离、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
胶体、化学键等知识点。与微粒数的关系需要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及离子数、电荷数、
化学键之间的关系,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转移电子数目时一定要抓住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化合价的改变以及物质的量,
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或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就是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
21、C
【解析】
A.空气中微小的尘埃或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阳光照射时产生丁达尔现象,A项正确;
B.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是市面上常见的一种补钙药剂,葡萄糖酸钙属于有机钙,易溶解,易被人体吸收,医学上常以葡
萄糖为原料合成补钙药物,B项正确;
C.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主要材料是硅而不是二氧化硅,C项错误;
D.塑料薄膜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项正确;
所以答案选择C项。
22、C
【解析】
A.新型材料B4c可用于制作切削工具和高温热交换器,表明了B4c具有硬度大、熔点高的特性,而分子晶体硬度小、
熔沸点低,A错误;
B.B4c属于原子晶体,组成微粒是C、B原子,不含分子,因此B4c不是该物质的分子式B错误;
C.新型材料B4c可用于制作切削工具和高温热交换器,表明了B4c具有硬度大、熔点高的特性,说明该物质属于原子
晶体,C正确;
■■
B
D.原子晶体中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B4c中C和B形成四对共用电子,电子式为:D错误;
B
故合理选项是C.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1^0
23、对二甲苯(或1,4-二甲苯)取代反应CH2cl+2NaOH—;aCl"CII:OH+NaCl
O2/C11或Ag,力口热碳碳双键、醛基8O-CH=CH),
CII-CHjCIIO
52cliO
【解析】
由流程转化关系,结合题给信息可知,D为CH.CHO。运用逆推法,C为20H,催化氧化生
成CH、0-CHO;B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Y^-CIhOH;
A为Clh<^-CH3,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侧链的取代反应生成dl,-(2)-CII()与
OH
乙醛发生信息反应生成CH1H—CHJCHO,CHLl—CH,(H()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CH=CII-CH()o据此解答。
【详解】
(1)A的结构简式为CH,-^2^-
CH,,名称为对二甲苯或1,4-二甲苯;A-B的反应为CH,CII3在光照
条件下与氯气发生侧链的取代反应生成CH,Y2y-ChCI。
(2)B-C反应为Qh-^-CH2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叫gnah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12o
为:(11X1+2NaOH-'―^CIL(()
1△-O"I!H+NaCL
(3)C-D的反应为CHLQ~CH2()H在铜或银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H,
因此C-*D所用试剂和反应条件分别是O2/Cu或Ag,加热。
(4)E的结构简式是(HIH-CHJCHO。F的结构简式为CH,CH=CH-CIK),分子中官能团的名
称是碳碳双键、醛基。
(5)D为,D的同分异构体中,只有一个环的芳香族化合物说明侧链为链状结构,其可能为醛、
酮、含苯环的乙烯基酸和乙烯基酚,其中芳香醛有3种(除去D)、芳香酮1种、含苯环的乙烯基酸1种、乙烯基酚3
种,共8种;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峰,峰面积比为2:1:2:2: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为O—CH=CH?和(IICHO.
24、正丙醇HCOOH+CH3cH2cH20HHO+HCOOCH2CH2CH3ABD
A2
【解析】
不饱和烧B的摩尔质量为40g・mori可知B的分子式为C3H船不饱和度为2,同一个碳原子上不能连两个碳碳双键,
可推测B为丙焕:CH3OCH,B物质与H2O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由已知信息②RCH=CHOH-RCH2CHO可知C
为丙醛CH3cH2CHO,丙醛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正丙醇CH3cH2cH2OH。根据E的分子式可推知A为甲酸,其分
子中既含有竣基又含有醛基,则有机物A具有乙醛和乙酸中官能团的性质,A〜E中都含有碳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是®/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不饱和烧B的摩尔质量为40g-moF1可知B的分子式为C3H4,不饱和度为2,同一个碳原子上不能连两个碳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品牌形象设计委托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智能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内蒙古劳动合同书模板
- 2025电子产品租赁合同模板
- 2025租赁合同违约金条款
- 2025授权代理的合同范本协议
- 2025年签订服务合同的关键注意事项
- 2025汽车购买合同协议书
- 2025硕士劳动合同争议调解
- 高空广告字维修合同
- 第五版-FMEA-新版FMEA【第五版】
- 《绿豆芽的生长》课件
-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设备完好标准SHS
- 知道智慧网课《科技伦理》章节测试答案
- 2024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植物嫁接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川教版(三起)六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卷
- 工程居间合同范本电子版
- 写字楼客户服务与物业管理关系案例
- 中医超声雾化疗法临床应用标准
- 8.4 AutoCAD拼画滑动轴承装配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