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臣权压制、分散相权考_第1页
唐初臣权压制、分散相权考_第2页
唐初臣权压制、分散相权考_第3页
唐初臣权压制、分散相权考_第4页
唐初臣权压制、分散相权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初臣权压制、分散相权考

《新唐书官志》1:。三省之长“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稍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名,也都是宰相之职。这些变化都始于唐太宗一朝。1短短的二十多年中为什么制度一再发生某些变化,原因何在?过去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是:皇帝嫌宰相权重,故通过用他官参与宰相事务的办法以分其权。聂崇岐先生在《中国历代官制简述》一文中,在介绍了历代宰相制度演变,包括唐初在三省长官之外又设参议朝政等官“作为实际上的宰相”之后总括说:“这种制度的一变再变,里面都含有一个中心问题,那就是皇帝要抓权。”2所谓“抓权”,与多设他官“居宰相职”结合,具体便是指对原来宰相权重不放心,要借此分其权,便于皇帝最后控制。3也就是有的学者所说:“加强皇权,分散相权”4。然而唐太宗以他官参议朝政等,其指导思想是不是为了“抓权”,即嫌宰相权重,“不放心”,要分其权呢?恐怕不是。一房玄龄是发挥其“抓权”的表现按贞观年间宰相任职时间最长的是房玄龄,前后不会少于二十年5;而且长期担任尚书左仆射,位从二品,高过三品的宰相侍中、中书令;本人声望又高,“论者称为良相焉”。6因此,如果唐太宗要“抓权”,嫌宰相权重不放心,则重点之重点必定是房玄龄。然而事实是,历史上没有留下这方面任何材料:1.贞观十三年、十五年房玄龄以自己任宰相时间太久,“频表辞位”,如唐太宗嫌其权重,不是正好可以顺水推舟,批准所请,免其相职吗,可是为什么不但“优诏不许”,命他“仍总朝政”,而且随后于贞观十六年将他“进拜司空”,十八年又加太子太傅,二官皆位一品,高过所任尚书左仆射二品,即不断提高其地位、声望呢?1如果原来已嫌其权重,这样一来,岂非更加重了对皇权的威胁吗!2.更不好解释的是:贞观十八年(644)唐太宗征辽东,竟以房玄龄为“京城留守”,即由他独自主持全国政务和出征大军的粮食、军械供应等事,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2;而且命他“得以便宜从事,不复奏请”。3如非毫无猜忌和分其权之心,能赋予如此大权吗?3.还有一事也可证唐太宗对房玄龄的极端信任:在唐太宗出征辽东路途中,“或诣留台(指长安留守政权)称有密,玄龄问密谋所在,对曰‘公则是也’。玄龄驿送行在。上闻留守有表送告密人,上怒,使人持长刀于前,而后见之。问告者为谁?曰‘房玄龄’。上曰‘果然’。叱令腰斩。玺书让玄龄以不能自信,‘更有如是者,可专决之。’”4连“告密”内容是什么都不问,就把对方杀了,只能表明对房玄龄信任已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当然,从另一角度也可以说,唐太宗这时远在外地,对京城鞭长莫及,杀告密人是一种姿态,万一房玄龄果有不轨行为,这样便可以稳住他,不致变生须臾,腹背受敌。可是如果出于这种谋略,征辽东归来便应细究其事,而事实是一直毫无动静,对房玄龄委任如初。贞观廿一年唐太宗出巡外地,不但再一次以房玄龄留守,而且还留下了一段佳话:唐太宗在出巡途中,提升司农卿李纬为民部尚书,“玄龄时在京城留守。会有自京师来者,太宗问曰:‘玄龄闻李纬拜尚书如何(说)’对曰‘玄龄但云李纬好髭须,更无他语’。太宗遽改授纬洛州刺史。”5玄龄意思当是李纬除髭须好,无他才干,太宗立即醒悟而行改授,君臣之际默契如此,这哪里是“抓权”,明明是“让权”!4.还有一事也反映当时不可能存在君相权力之争。这就是房玄龄“善归人主”。中唐柳芳曾概括说:“房、杜(杜如晦)佐太宗,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杜不言功;王(珪)、魏(征)善谏诤,而房杜让其贤;英(李世)、卫(李靖)善将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归人主,为唐宗臣,宜哉!”6“是后新进用事,玄龄身处要地,不吝权,善始以终。”7这些都是说房玄龄为相,极力提高太宗威望,不居功,不揽权,“君臣之契深矣!”8所有以上史料都证明:贞观年间唐太宗不可能存在嫌房玄龄权重,对他不放心,要分散其相权的指导思想。那么会不会是唐太宗嫌其他宰相权重,而要“抓权”,“分散相权”呢?同样不可能。据万斯同《唐将相大臣年表》(以下简称《万表》),除房玄龄外,贞观年间三省长官即正式宰相先后有十六人,如以权重可能导致太宗猜忌,以至需变更某些制度来对付者作为标准,以下七人在位时间短,不足以成此气候,均可不计:萧,尚书左仆射,半年即罢。封德彝,尚书右仆射,同年卒。宇文士及,中书令,同年罢。杜如晦,侍中,右仆射,多病,不到两年逊位。刘洎,侍中,一年半赐死。1岑文本,中书令,不到一年卒。褚遂良,中书令,半年后唐太宗崩。而其余九人的经历,也都反映不出唐太宗对他们猜忌,要分其权的意图:高士廉,为尚书左仆射八年。2“任遇益隆,多所表奏,成辄焚稿,人莫知之”,也属和房玄龄类似“善归人主”的人物。死后太宗甚至驰出宫门,欲亲吊祭3;评价他“为官亦无朋党”,只不过“骨鲠规谏”不够而已。4魏征、王珪,先后为侍中均四年余,主要功绩都是敢于规谏。规谏固然可以影响大政方针,但是否采纳,主动权操在太宗手中,非如房玄龄、高士廉等直接处理政务,权力较难控制。5特别是魏、王二人原系太子建成党羽,魏征当年还曾建议建成早除太宗,归顺太宗后一切行动自在太宗众多旧属时刻注视之中。贞观六年一次宴会,太宗亲信长孙无忌还在说:“王珪、魏征往事‘息隐’(指建成),臣见之如仇,不谓今者又同此宴。”6这一前提,就决定了魏征、王珪不可能也不敢揽权妄为,太宗也没有必要加以猜忌。李靖,善于用兵,立战功累累,但因原为隋官,被俘归降7,故一生小心谨慎,“每与时宰参议,恂恂然似不能言”,为尚书右仆射不到四年,就“上表乞骸骨”,太宗把他视为“能知止足”的“一代楷模”。8和李靖情况略同的杨恭仁、杨师道兄弟,原为隋宗室,恭仁且官吏部侍郎,地位高过李靖;归唐后二人先后为侍中、中书令十年。恭仁“性虚淡,必以礼度自居,……时人方之石庆”9;师道尚公主,太宗评他“性谨审,……而懦不更事”。10显然,三人都不具备遭猜忌条件。此外,温彦博,原为隋官,归唐较早,为中书令六年、尚书右仆射一年。“性周慎,既掌机务,谢宾客不通”,卒后,太宗评他“以忧国之故,劳精竭神……致夭性灵”,故“谥曰恭”。11马周少孤贫,“一介草茅”,因缘时会,为太宗重用,为中书令近四年卒。太宗曾说“暂不见则便思之”,赐书“股肱之寄,诚在忠良”,相互关系被视为“君宰之间不胶漆而固,恨相得晚”。12以温、马之恭慎、忠良,太宗又何必要向他们“抓权”?剩下只有一个长孙无忌,曾经有可能成为猜忌对象,因为他有显赫家世,是“佐命元勋”,又是皇后之兄。故贞观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才半年,便“有密表称无忌权宠过盛”者,太宗当时虽对他甚为信任,但因无忌本人固求,长孙皇后又为之陈请,“太宗不获已”,乃免无忌仆射职。(13)不过从贞观七年进拜无忌为司空(位一品),且“知门下省事”,即参与宰相政务13,以及贞观十九年征辽东,又命他以司徒(位一品)“摄侍中”作为宰相随行,提供谋略看1,可以说,唐太宗对无忌为宰相是从无猜忌之心的,否则便不会一再任命了。二被任命为御史及宗室那么究竟唐初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以为主要就是为了广泛任用人才,使之参与宰相事务,以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1.《资治通鉴》贞观元年九月“御史大夫杜淹参预朝政。他官参预政事自此始”。2其主要原因当有二:第一,两省长官当时皆缺。侍中高士廉八月因微过已出为安州大都督;中书令宇文士及则因“或告其反”,虽“无状”,仍罢为殿中监。3为免削弱统治质量与效率,需增补人选,由于杜淹资历、声望皆不够4,所以想出了赋予“参预朝政”名义这一办法。5第二,其所以选上杜淹,则是因为他“多识典故”,且善于识别人才,参预宰相政事后,“前后表荐四十余人,后多知名者”6,是其证。而识别、推荐人才正是当时巩固统治的关键。直到贞观三年,唐太宗依然叮嘱宰相“当广求贤人,随才授任,此宰相之职也”。7可见用杜淹并非出于猜忌已有宰相之动机。82.《资治通鉴》贞观三年二月“以尚书右丞魏征守秘书监,参预朝政”。9这是宰相制度有所变化后第二个任命的人。其主要原因当有二:第一,和杜淹情况略同,当时恰好中书令房玄龄升尚书左仆射,其位空缺;如增补宰相,而魏征资历不够10,故再一次行新制。第二,魏征敢于并善于谏诤,太宗正是看准这一特点,命他“参预朝政”的。其证一:《贞观政要》记唐太宗对魏征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于是“(贞观)三年,(魏征)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11其证二:太宗后来对魏征说“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公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也,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12这个“枢要之职”,自包括最初的“参预政事”,其目的显然是要他通过宰相之职,参加宰相会议,广泛了解大政方针,以便有效谏诤。也就是说,任用他主要是针对皇帝的,而不是为了分其他宰相之权。3.《资治通鉴》贞观四年二月“守户部尚书戴胄为户部尚书,参预朝政”。(13)这是第三个被如此任命的人。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和杜淹、魏征时情况略同,自贞观三年末右仆射杜如晦病罢,其位空缺;而戴胄也是资历不够1,只得“参预朝政”。第二,戴胄的优点是“明习律令,尤晓文簿”,“达于从政,处断明速”,即长于吏才。以前为大理少卿,曾多次与太宗辩论,“犯颜执法”;后为尚书左丞,掌尚书省吏事,“议者以为左右丞称职,武德以来一人而已”。2用戴胄参预朝政,显然是从他明律令,擅长吏事角度考虑。当时左仆射房玄龄、侍中王珪、中书令温彦博、参预朝政魏征四人,在这一方面皆有所欠缺,用戴胄便可弥补诸相之不足。特别是当时权力最重的房玄龄,以及声望甚高的魏征“均与之亲善”3,如果太宗有“抓权”和猜忌之心,要用人分房、魏之权,也绝对轮不上他。4.《资治通鉴》贞观四年二月,与用戴胄同时,以“太常少卿萧为御史大夫,与宰臣参议朝政”。4这是第四个被任命此职的人。萧此人,颇具特色。一方面他是后梁皇室,又是隋炀帝皇后之弟,有显赫家世。归唐后于唐高祖时已为宰相内史令(后称中书令),有统治经验,“凡诸政务,莫不关掌”;而且在太宗与太子建成争夺皇位斗争中站在太宗一边,为此后来太宗曾赐以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由于以上之故,太宗即位不久即用为尚书左仆射。但另一面他心胸狭窄,“性多猜贰”,以至太宗在他死后所谥二字竟是“贞褊”。所以贞观元年仅任左仆射半年,即因奏诋房玄龄而“忤旨”罢相。5贞观四年这次又以御史大夫参议朝政,由于正宰相时为房玄龄,因而太宗意图似可理解为有猜忌成分,即有意利用二人过去矛盾,以分房玄龄等之权。然而实际情况又不像。因为据《通鉴》记载,第一,萧“与宰相参议朝政。气刚而辞辩,房玄龄等均不能抗”,但“上多不用其言”;第二,房玄龄等“尝有微过”,“劾奏之”,但“上竟不问”,“由此怏怏自失”,于是罢御史大夫,“不复预问朝政”,在位前后仅五个月。6如果太宗原本确对房玄龄有上述猜忌、分权意图,萧作为合适人选,即使短时期内谋略不当而“多不用”,劾奏琐碎而“不问”,但时间一长总会起作用的,为什么一下子就免职呢?这当表明,太宗用他并不存在对宰相猜忌、分权意图,当是从其忠心、资历和富有充任宰相经验着眼的,本希望他能吸取贞观元年免相之教训,与房玄龄等配合,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谁知所言一不用,便“怏怏自失”,眼看或许会导致相反后果,于是只得再次予以免职。太宗这一指导思想还可从以下事实窥得:贞观九年十一月萧再一次以“特进”(正二品)身份参预政事,太宗同时赐诗(见上)且夸他在当年“高祖有废立之心”时支持自己,是“社稷臣”7,似向群臣表示又起用他主要着眼于此,并有怀旧感恩之意。一年后虽因某种原因出为外官而罢此职,但贞观十七年又以太子太保(从一品),“同中书门下三品”(此亦当时“他官居宰相职”的一种新制度,见下)。不久,萧故态复萌,而且劾奏房玄龄等宰相的罪名竟是“朋党不忠,执权胶固”,不再是“微过”了;这时太宗刚从辽东征战归来不久,联系出征初之“告密”事(见前),如果太宗用萧存在对房玄龄等诸相猜忌、防范之心,则岂非正好就此大加追查吗,然而事实是太宗立即驳斥说:“卿言得无太甚!……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朕虽不能聪明,何至顿迷臧否,乃至于是”,加上他事“忤旨”,萧第三次被免去相职。8这就再一次表明太宗一再起用萧是“取其所长”,并有感恩之意,想让他与诸宰相和谐共事,而不是掣肘,此旨既然无法实现,立即果断处理。5.《通鉴》贞观四年十一月“以右卫大将军侯君集为兵部尚书,参议朝政”。1这是唐初第五个被任命此职的人。其原因主要当系历年西北用兵,宰相中除右仆射李靖外,需要再增一有军事才干的人为兵部尚书,且参预朝政,旨在宰相议事时保证军事决策的稳妥、高明,故侯君集参预朝政前后十二年,仍多次率军出征西北,却无一其他方面包括在朝与其他宰相,特别是李靖争权的记载。由于“建成、元吉之诛也,君集之策居多”2,所以也和用萧一样,用他似不排除太宗借以感恩之因素,未必有意要分谁的权。为免烦琐,考证到此为止。因为唐初宰相制度发生这些变化时,以上五人是最早被任命的,由贞观元年一直延续到贞观十三年,再无他人参预3,是足以体现唐太宗和统治集团变更这些制度的指导思想的。而如上所考,既然它们基本上是为了提高统治质量与效率,则自然也就表明“抓权”、“分散相权”诸说未必符合事实了。还要补充两点。第一,《通鉴》贞观八年七月尚书右仆射李靖“以疾逊位,许之。……以靖为特进,封爵如故,……俟疾小瘳,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胡注“唐初政事堂在门下省。欧阳修曰平章事之名始此”。如所周知,“平章”之词始于《尚书·尧典》,此处“平章事”乃参与商议政事之意,并非官衔,“平章”乃动词,整个太宗一代均不例外。设于门下省的政事堂乃当时宰相议事之所。4李靖从右仆射退下,允许疾瘳仍可三两日一次参与商议政事,显然是一种荣宠,故同时加“特进”之衔,称“优诏”5,并无分谁权力之意。而且另创“平章政事”,不用当时已很习惯的“参预朝政”等,可能也以此表示是资历深、官品高者退下参政,与资历不够者参政不同。后来贞观九年萧瑀以“特进”身份参预政事(见上);贞观十七年高士廉解右仆射,以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依旧平章事”,指导思想当均如此。6第二,贞观十七年四月,萧瑀、李世“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自此始”。7按用萧瑀情况已见前,而太宗用李世也与所谓对诸相不放心,要“抓权”的意图无干。原来李世乃仅次于李靖的杰出军事人才,一直率军征战或捍卫边地,功勋卓著,“使突厥畏威遁走”;同时他又出任过并州大都督、晋王李治(后来的高宗,当时年少,其大都督是遥领)的主要辅佐长史,所以贞观十七年李治为皇太子后,太宗即有此任命,以李世为太子詹事(主要辅佐),且同中书门下三品,对他说“我儿新登储贰,卿旧长史,今以宫事相委”,随后又说:“朕将属以幼孤(指李治,时年十五岁),思之无越卿者”。8由此可见太宗这次用李世,实是看中其才干,先让他在政事堂挂上号,是在为未来皇帝储备忠心又能干宰相之意9,并非要分谁的权,随后贞观十九年征辽东,又把李世拉出去任行军大总管,仅留房玄龄在京城独掌大权,也是充分证明。总之,参预朝政也好,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也好,唐初这些宰相制度的演变,其原因用皇帝“抓权”,对宰相猜忌、不放心,要分散相权去解释,至少就唐初太宗这一朝言,是基本上找不到史料依据的,而如说它主要出于提高统治质量和效率的需要,则比较符合唐太宗的情况和当时形势。因为唐太宗和后来的明太祖不同:要说明太祖出身低微,家族孤弱,即帝位后面对家世显赫、高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