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1页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2页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3页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4页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学问点稳固练习班级:

姓名:

时间: 阅读小古文,答复以下问题。楚有祠(cí)者,赐其舍人②卮③(zhī)酒。舍人相谓日:“数人饮之缺乏,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suì)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思。②舍人:门客。③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相当于“壶”。[1]这个故事概括为一个成语是 。[2]请你再写出三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 、 。[3]“蛇固无足”中“固”的意思是 。[4]这个寓言故事挖苦了什么行为?课外阅读。道旁苦李信然⑨。然:果真这样。[1]文中形容路边李子树上李子多的一个词是〔 A.折枝 B.竞 C.多子[2]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的缘由是〔 A.道旁而多子 B.此必苦李C.取之信然[3]读了故事,我知道王戎是一个〔 。A.认真观看 B.依靠猜测C.故弄玄虚文言文阅读。揠苗助长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1]解释以下加点字的意思。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其子趋而往视之〔 〕[2]翻译以下的句子。[3]这个寓言故事告知我们什么样的道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高山流水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假设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假设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1〕俞伯牙所念: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2]翻译以下句子。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假设太山!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3]请说出成语“高山流水”比方什么?阅读文言文,答复以下问题。叶公好龙叶公子高①好〔hǎohào〕龙,钩②以写③龙,凿④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⑤而下之⑥,窥头于牖⑦,施⑧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⑨失其魂魄,五色无主⑩。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sìshì〕龙而非龙者也。〔注〕①子高:叶公的字。②钩:衣带上的钩。③写:摹画。④凿:古代〔yǒu〕:窗户。⑧施延长。⑨还〔xuán〕走:转身就跑。⑩五色无主: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黄。[1]给短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依据短文内容填一填。①天上的真龙知道 ,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②叶公并不是真的 ,他宠爱的只不过是 罢了。的话翻译出来。[4]这则寓言故事告知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1]下面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 〕A.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语言、动作很搞笑〕B.乡人托以子偕往〔一起,一同〕C.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回家〕D.解元尽处是孙山〔终点〕[2]这次考试落榜的人是〔 A.乡人子; B.孙山。[3]从上文看,孙山是个〔 〕的人。满腹经纶 B.能说会道C.自私自利 D.不通人情[4]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形容,它是〔 〕A.任人唯贤 B.同舟共济C.名落孙山 成名就阅读理解。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①处吾子②以处吾子矣。”遂居焉。〕①所以:用来。②处吾子:安排儿子的地方。③贾人:商人。④学宫:学含。⑤揖让进退: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制以下句中加点的字。其舍近墓 舍: 。(2)遂居焉 居: 。遂迁居市旁 迁: 。此可以处吾子矣处: 。[2]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孟子幼时,其舍近,常嬉为墓间之事。〔2〕此可以处吾子矣。[3]本文告知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课内阅读,答复以下问题。伯牙鼓琴假设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以下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C.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D.伯牙/破琴绝弦[2]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假设太山。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3]伯牙绝弦的缘由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4]请写出两个形容伯牙琴技超群的四字词语: 、 。[5]这篇文章告知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 ”,用“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知音”的诗句和名言。句: 言: 阅读《郑人买履》,完成文后问题。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把以下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②人曰:“何不试之以足?”[2]这篇寓言告知我们什么道理?阅读理解。掩耳盗铃闻之,悖⑥也!注释: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战胜后,逃在齐国。亡:逃亡。②负:用背驮东西。③况〔huàng〕然:形容钟声。④遽〔jù〕:马上。⑤恶:可怕,⑥悖〔bèi〕:荒唐。/”划出节奏来。[2]联系上下文理解。“以锤毁之”中的“之”是指: 。“恶人闻之”中的“之”是指: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行负。”这句话的意思是: 。[3]本文的寓意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破瓮救友光(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解释以下划横线字在文中的意思。①自是手不释书 自〔 〕②众皆弃去 去〔 〕③儿得活 得〔 〕④群儿戏于庭 于〔 〕[2]以下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闻讲《左氏春秋》,爱之”一样的是〔 〕A.故时有物外之趣B.其虫旧曾有之C.至之市 D.钱帅登之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水迸儿得活。[4]翻译以下句子。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5]司马光砸瓮救友这个故事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文言文阅读。陈际泰勤读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际泰者。〔注〕①外兄:表兄。②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临川四オ子”。④经生:研读经书的书生。[1]解释加点字词。遂通其义 则携至田所 其为文,敏甚 无假设际泰者 [2]翻译以下句子。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通。文: 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文: [3]本文强调了“勤”的重要性,请写出两个关于“動”的名句。阅读下面文言文,再做题。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①逆:违反。②不信:不真实,不行靠。[1]解释以下加点词。虎以为然,故送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2]翻译句子。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 ,这个成语常用来比方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邑人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