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课件_第1页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课件_第2页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课件_第3页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课件_第4页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课件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辨和排序。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重要和趣味,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体验帮助别人并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操作手册》

2、积木,粉红色、黄色、蓝色图形人手一份。

3、点卡、奖章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声响,引起幼儿兴趣,导入活动。

1、老师接,并告诉幼儿是长颈鹿超市打来的。

2、出示长颈鹿超市的货物排列零乱的情景。

3、请幼儿观看后谈自己的看法,并引导幼儿体验超市商品摆放整齐的好处:容易找到需要的物品、方便顾客、让环境整洁美观……

二、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上的物品摆放情况,学习按物品的特征排序。

1、按规律将积木特征进行排序。

(红色高——黄色矮——红色高——黄色矮)

2、按规律将盘子进行排序。

(蓝色圆形——粉红色三角形——黄色正方形——蓝色圆形——粉红色三角形——黄色正方形)

三、观察比较,按线索——纽扣的特征,寻找相应的小动物。

1、观看课件,现场示范如何根据纽扣的特征排序,找到相应的小动物。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3、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四、为小动物颁发奖牌。

1、请幼儿根据点数取相应奖牌数量。

(取奖牌时要求幼儿数一数再取)

2、为小动物挂奖牌。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设计思路:

在主题活动《排序》中,我们发现幼儿对按一定规律排序的技能掌握得不够理想。分析原因,幼儿对排序的概念比较陌生,缺少生活经验。因此,我们决定以数学活动《有趣的排序》为载体,以“排序”为线索,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积极发现,从而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按一定规律排序的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排序标记,初步了解排序的意义。

2、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排序。

3、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生活中有些东西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2、材料准备:

1)教具:数字卡(1~5)、笑脸娃娃、短直线;

2)学具:数字卡(1~5)、笑脸娃娃、短直线;人手一份排序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观察发现,初步了解排序的意义

1、出示数字卡(1~5),引导幼儿发现数字之间的。

提问:这些数字有什么秘密?

小结:这些数字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2、观察标记图示,了解排序的意义。

提问:你们看,这些数字卡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小结:这些数字卡可以表示队伍的顺序、比赛的名次等。数字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很多信息。

二、探索发现,初步了解排序的方法

1、观察笑脸娃娃,学习按规律排序。

提问:这些笑脸娃娃是按照什么顺序排队的?可以怎么排队呢?

小结:笑脸娃娃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的。还可以从大到小排队,或者交叉排队等。

2、观察短直线,学习按规律排序。

提问:这些短直线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可以怎么排列呢?

小结:短直线是按照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的。还可以从长到短排列或交叉排列等。

三、操作体验,尝试按规律排序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及要求。

提问:你们会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吗?比一比谁排得对!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

3、交流分享。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给它们排队的。引导幼儿互相评价作品。

提问:你给什么排队了?是怎么排的?为什么这样排?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上这样的排序?还可以怎么排呢?为什么这样排?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上这样的排序?)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这样的排序方法,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这样的排序方法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这样的排序方法——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这样的排序方法,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这样的排序方法——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这样的排序方法,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这样的排序方法——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这样的排序方法——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幼儿园课件:中班数学《风筝飘飘》活动目标:

1、感知风筝的外形特征,了解风筝的组成部分。

2、探索用几何图形拼搭风筝的方法,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谦让、分享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份几何图形拼图。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3、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4、课件《风筝飘飘》。

活动过程:

一、观察不同种类的风筝,感知风筝的外形特征。

1、出示各种各样的风筝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2、引导幼儿观察风筝的外形特征。

师:你们仔细看看这些风筝,它们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幼儿发现风筝都有尾巴、翅膀和身体。

3、引导幼儿了解风筝的组成部分。

师:风筝除了尾巴、翅膀和身体,还有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想一想。

(引出线)这条线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引出尾巴)这条尾巴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二、探索用几何图形拼搭风筝的方法。

1、出示拼图范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用到了哪些图形?这些图形是怎么拼搭在一起的?

师:小朋友们看,这张图片上的风筝是用什么图形拼出来的?这些图形是怎么拼在一起的?

2、引导幼儿探索用几何图形拼搭风筝的方法。

师:你们知道这个尾巴是用什么图形拼出来的吗?这个翅膀是用什么图形拼出来的?这个身体又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吗?你们试试用这些图形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出一个风筝来。

3、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拼出来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拼的风筝吧!你们喜欢谁的风筝?为什么?

三、看课件《风筝飘飘》,进一步了解风筝的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发现画面中的不同之处。

师:小朋友们看,这个画面上有什么?这些风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引导幼儿发现这些风筝的颜色、大小、形状等都有所不同。

2、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种类的风筝的特征。

师:这些风筝都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幼儿发现这些风筝的形状、大小、颜色等都有所不同,从而进一步了解不同种类的风筝的特征。大班数学《有趣的数学符号》幼儿园大班教案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2、区分10以内数的数量关系,正确使用符号。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比较判断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黑板若干块,分别画好左右两边的格子,左边格子里画好数字1——10,右边格子里画好符号“<”、“>”和“=”。

2、数字卡1——10,符号卡“<”、“>”和“=”若干。

3、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符号

1、出示黑板,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其意思。

师:小朋友,我们来看一下这块小黑板,左右两边都有一些数字和符号,你们认识它们吗?

师:左边的格子里有数字,它们是1——10。右边的格子里也有一些符号,它们是“<”、“>”和“=”。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符号,学着用这些符号来表示一些数量的关系好吗?

2、学习认识符号“<”、“>”和“=”。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两个符号分别叫什么名字吗?(请幼儿讲述)其实这两个符号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符号“<”表示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符号“>”表示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大;符号“=”表示两个数相等。现在小朋友们一起跟着老师读一读这些符号好吗?(引导幼儿齐声朗读一遍)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使用这些符号好吗?学的时候小朋友们一定要认真仔细听老师讲解哦!

二、区分10以内数的数量关系,正确使用符号。

(一)学习使用“<”、“>”和“=”号进行数量比较。

1、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并使用符号。

(出示数字卡1和3)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一组数字卡,上面是数字几?(数字1)下面呢?(数字3)那这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呢?谁比谁大呢?谁比谁小呢?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出示符号卡“<”)这个符号表示什么呢?谁来告诉老师?(指名回答)对了,这个符号表示数字3比数字1大。那我们就可以在3和1之间画上这个符号(教师完成操作)。现在谁来告诉老师这两个数字卡之间的大小关系呢?(指名回答)真棒!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引导幼儿齐声朗读一遍)

(出示数字卡4和2)师:那我们现在再来看另一组数字卡,上面是数字几?(数字4)下面是数字几?(数字2)那这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谁比谁大呢?谁比谁小呢?这次我们可以用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出示符号卡“>”)这个符号表示什么呢?谁来告诉老师?(指名回答)这个符号表示数字4比数字2大。那我们就可以在4和2之间画上这个符号(教师完成操作)。现在谁来告诉老师这两个数字卡之间的大小关系呢?(指名回答)真棒!现在我们一起跟着老师读一读好吗?(引导幼儿齐声朗读一遍)

2、学习比较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并使用符号。

(出示数字卡6、4和5)师:那我们现在来比较三个数的大小关系,看这三个数6、4和5之间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它们。(教师排列数字卡)那我们可以怎样使用这些符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呢?谁来告诉老师?(请幼儿讲述并完成操作)现在谁来告诉老师这三个数字卡之间的大小关系呢?(指名回答)真棒!现在我们一起跟着老师读一读好吗?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数学符号》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其意义。

2、学习用简单的办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准备:

1、小兔、小鸭、小猫图片各一幅,悬挂在教室的左、中、右三面墙上。

2、小兔、小鸭、小猫头饰若干。

3、数字卡片“1”和“2”。

4、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认识“<”、“>”和“=”。

(1)教师出示小兔、小鸭、小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

(2)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和“=”,引导幼儿观察这三个符号,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样子。

(3)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比较一下小兔、小鸭和小猫的数量,把相对应的符号贴在空白处。

(4)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表示少的数量,用“>”表示多的数量,还可以用“=”表示相等的数量。

2、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2)请幼儿用数字“1”和“2”来表示两组物体的数量,把正确的数字贴在相应的位置。

3、操作练习。

(1)请幼儿按要求完成操作材料中的练习题。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4、活动结束。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发现生活中会转动的物体,并感受转动的有趣。

2、激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兴趣,并乐意用自制的陀螺等玩具进行探索。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各种会转的物品)。

2、制作陀螺的材料:圆片、彩笔、竹棒

3、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东西,请你们看看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陀螺)师:那这个陀螺是怎么转的呢?请你们去玩一玩。

二、基本环节

1、探索发现生活中会转的物品。

师:刚刚小朋友们都玩的很开心,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可以转动的呢?在家里,或者在街上、公园里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可以转的呢?

师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会转的东西,真有趣。

2、探索转动的奥秘。

师:那这些东西为什么可以转动呢?谁来猜一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