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说课稿_第1页
北伐战争说课稿_第2页
北伐战争说课稿_第3页
北伐战争说课稿_第4页
北伐战争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伐战争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战役——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控制着中央政权时期,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这场战争是在中国的影响和领导下进行的,它不仅打击了反动派的势力,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奠定了基础。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北伐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对于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理解中国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掌握相关的历史概念和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发言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中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

难点:中国在北伐战争中的作用和影响。火烧云说课稿_说课稿【说教材内容】

《火烧云》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2篇课文。火烧云是一篇描绘大自然美景的文章。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说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句子,培养观察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景的能力。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说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能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说教学难点】

课文中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语句是学习的难点。

【说教法与学法】

.直观教学法:由于对火烧云的感受只存在与我们的生活中,为了让学生的感受更加直观,我们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通过让学生观看火烧云的录像,从视觉上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它的形状的千变万化。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2.朗读体会法:通过让学生充分的感情朗读,从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描写的美感。

3.启发诱导法:通过启发诱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从而突破难点。

4.学法指导:通过观看录像和感情朗读以及小组合作等方式,教给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观看录像培养学生观看带色有动画的科教片的好习惯;通过感情朗读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习惯;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火烧云的特点,这一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更深入的了解火烧云的特点,看它还有什么更神奇的魅力吸引着我们。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播放火烧云录像)看完了录像大家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谈感受。这么美的景象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29课自己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大屏幕出示思考题)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火烧云的颜色有哪些?形状有哪些?还有什么在变化?

3、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你喜欢的词语、句子。

4、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懂?说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二、讨论交流以上问题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美丽景象。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6、火烧云的颜色很多如:红彤彤的、金灿灿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等。(板书颜色词语)形状也很特别如:马、狗、狮子等(板书动物名称)在变幻着。师读相关句子。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呢?(板书AABB式词语如:红通通、黄澄澄……金灿灿……)这种词语你还能说出哪些呢?除了这些还有哪些美丽的词语呢?指名说。这么多美丽的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火烧云呀!真是太神奇了!你喜欢哪些词语或句子呢?并说出为什么喜欢?(生自由说)师加以指导并有感情的范读相关句子让学生体会美在什么地方?根据学生说的内容相机板画火烧云的色彩美和形状美。解决第一个问题。

7、不理解的词语或问题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学生提问题师作好记录)解决第二个问题。花钟说课稿_说课稿一、导入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课的教学设计,这堂课的主题将围绕“花钟”展开。在此之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堂课的设计理念和目标,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我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能够自由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花的生长特点及开花规律,了解“花钟”这一自然现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搜集资料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

1、教学内容:

a.花的生长特点及开花规律;

b.“花钟”现象及其成因;

c.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2、教学方法:

a.观察实验法:通过观察花的生长和开花现象,让学生亲手实验,了解“花钟”现象及其成因。

b.合作学习法:分组进行资料搜集、实验操作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c.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花的生长过程和“花钟”现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美丽的花朵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论花的美丽之处,引出本课的主题——“花钟”。

2、新课学习:

a.花的生长特点和开花规律:通过图片、动画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花的生长特点和开花规律。

b.“花钟”现象及其成因:通过实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花钟”现象及其成因。

c.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介绍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观察和实验。

3、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讨论: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教师点评总结。

5、课堂小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花钟”现象及其成因以及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评价与反馈

1、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观察学生的表现、口头提问、小组讨论等。

2、反馈方式: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方法。

七、总结与反思

课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思考本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方法。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说课稿分数乘法说课稿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P28~P30分数乘法第1节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法的法则。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加法,百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百分数除法以及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奠定基础。

2、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式题。

3、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通过动手操作,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式题。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作为小学生特别对上板演更有浓厚的兴趣,抓住这一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这一因素,通过看图列式,把应用题转化为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达到知识的迁移的目的。

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为了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我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看、想、算、说相结合,具体遵循从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由旧知到新知的迁移,由机械学习到意义识记的转化。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对比练习,加深理解

在基本练习后,我安排了一些对比练习,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如:把2/3×4与2/3+4进行比较;3/4×2与3/4÷1/2进行比较;体会分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异同。同时进行看图列式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首先复习旧知:1.什么叫分数?2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怎样读?2.把下面各数化成最简分数:3/4016/6410/255/189/2740/6012/3675/100并说说你是怎样约分的?

然后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整数乘法、分数加法,也初步学习了找单位‘1’和列简单的算式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要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内容——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法)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分析】

通过多媒体演示及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理解图意列出算式:1/5+1/5+1/5+1/54个1/5相加是多少?(板书:1/5×4=4/5)通过观察分析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1)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看表演吗?请看屏幕”(出示多媒体)表演前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小明的妈妈买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生答)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答)如果想知道小明吃了多少蛋糕请同学们列出算式:(板书:1/5×4=4/5)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分数乘整数的知识。(板书:分数乘整数)

2)探索规律:先让同桌的学生互相说说再点几名学生谈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一个整数与一个分数相乘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板书:一个数×一个数=这个数的几分之几)用因数×因数=积的规律说明。并介绍用图画表示的方法。(出示多媒体)最后学生齐读规律并练习说一说。

3)教学例2【分析】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理解图意列出算式:3/4×2=这道题怎样计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然后教师归纳:我们有一个数3/4和另一个数2相乘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因数×因数=积的规律说明。(出示多媒体)同时介绍用图画表示的方法。(出示多媒体)最后练习说一说。将心比心说课稿一、说教材

《将心比心》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侧重于关爱他人的教育,教育学生以善良体察善良,以善良回报善良。而课文《将心比心》以其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催人泪下,撼人心扉,它告诉我们:生活中多一点将心比心的感悟,就会给人带来温暖的阳光和无穷的力量。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及本班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上下文和生活中的事例理解“将心比心”的意思,学会生字及生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在生活中要处处替别人着想,要善于宽容和理解别人。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及生活中的事例来理解“将心比心”的含义,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

四、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本课主要采用情景导入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2、学法:本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

五、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导入新课《将心比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交流反馈。

3、理解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重点感悟。

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

2、交流反馈。

3、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母亲在说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

4、交流反馈。

5、反复读母亲的话,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6、交流反馈。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8、自由读全文,思考:从这篇课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你有什么收获?

9、交流反馈。

10、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课外延伸:结合班级中开展的“阳光暖人心”活动,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处处替别人着想,要善于宽容和理解别人。说课稿《千米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掌握常用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首先通过直尺和米尺让学生感知已学过的长度单位间的关系1000毫米;1米;1000米;然后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并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教材的这种编排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长度单位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通过观察、思考和实际测量等活动,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和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四、说教法与学法

本课我采用了直观操作法、讲解法、练习法和谈话法等教学方法。为什么要采用以上的教法呢?因为直观操作法可以帮助形成表象,加深印象;讲解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练习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谈话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及时反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法指导上,我着重指导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