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_第1页
学堂乐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_第2页
学堂乐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_第3页
学堂乐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_第4页
学堂乐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堂乐歌一·产生背景19世纪末,在变法维新思潮影响下,"创办新式学堂,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开展现代科学教育"的潮流开始兴起。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废除科举。新式学堂纷纷建立,中国现代教育由此发轫,音乐作为美育的方式在那个时代先进人物的心目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开始意识到,如若不想在被欺负,只有"学夷以制夷"。只有学习西方现代科学,才能了解我们的差距,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迎头赶上,缩小差距。二·概念学堂乐歌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简单来说就是指清末明初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及其所教唱的歌曲。三·学堂乐歌的题材1·富国强兵,抵御外敌题材占据首要地位2.宣扬男女平等,呼吁妇女解放的题材3·鼓励学生学习新文化,树立新风气4·抒情歌曲四·学堂乐歌的来源1·欧美和日本的曲调(《送别》)2·采用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竹马》《满江红》)3·自创歌曲(采用西洋方法作曲的学堂乐歌《黄河》)五·代表人物及作品李叔同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曾创办中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1942年10月13日在福建泉州开元寺圆寂。李叔同所创作的歌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根据歌词意思,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爱国歌曲:如《祖国歌》和《我的国》等早期歌曲。还有出家后创作的《厦门第一届运动会会歌》2、抒情歌曲:李叔同创作的抒情歌曲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表现淡泊宁静的高尚情操的,如《幽居》、《幽人》等;二是寓情于景,抒写在大自然中的感受,如《春游》、《早秋》、《西湖》等;三是描写游子思乡,怀念往昔的,如脍炙人口的《送别》以及《忆儿时》和《梦》。这些抒情歌曲不仅意境幽远,往往还蕴含着更为深邃的寓意。3、哲理歌曲:如《落花》、《悲秋》等以及出家后写的《清凉歌集》内有《清凉》、《山色》、《花香》、《世梦》、《观心》五首,这些歌词都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代表作:1·采用欧美日本旋律填词而成的:《送别》(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西湖》《忆儿时》《梦》2·采用民间曲调填词而成的:《祖国歌》《我的国》3·自己写词写曲的:《直隶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校歌》《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校歌》《出军歌》《春游》《留别》《早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歌》《三宝歌》共8首沈心工沈心工(1870-1947),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音乐教育家,上海人。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幼年在家塾受教,1890年底中秀才,1895年执教于上海圣约翰书院,1896年考入南洋公学师范班;1902年4月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1903年回国,任职于南洋公学。他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得到启发,一生致力于音乐教育,曾在日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创作,所编歌曲题材广泛、内容浅显易懂,且成为最早使用白话文进行歌词写作的音乐教育家。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多数是采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少数采用中国传统民歌填词或专门作曲,为学堂乐歌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作品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黄河》、《从军歌》、《爱国》鼓吹国民革命、歌颂共和新政的:《革命军》、《美哉中华》提倡男女平权,重视科学的:《女学歌》、《电报》《纺织》儿童歌曲:《体操─兵操》、《赛船》、《竹马》、《铁匠》六首自编曲调的歌:《黄河》、《革命必先格人心》、《军人的枪弹》、《采莲曲》、《今虞琴社社歌》和《辍悼歌》黄河曾志忞曾志忞[mǐn](1879-1929)号泽民,上海人。1903年,曾志忞发表了以简谱和五线谱对照的由他自己填词的乐歌《练兵》、《游春》、《扬子江》、《海战》、《新》、《秋虫》等。他的成就主要在音乐理论方面:《音乐教育论》:是我国最早的一篇系统阐述近代音乐教育问题的论文《和声略意》:是中国人写作的讲述西洋和声学知识的第一篇文章,成为我国引进西洋和声学的先驱。六·历史意义1.为中国近代音乐史奉献了一批早期的优秀音乐作品。2.学堂乐歌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是中国对西方音乐文化一次比较深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