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语言表达,简明准确语言表达,生动得体语言表达简明简,即简要、简洁;明,即明白,清楚。“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说话要尽可能简洁,不能啰唆;“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接受。用一句话来概括,简明就是用简洁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不啰嗦、无语病方法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游离中心和话题的内容应删去。(一)语言简明最近我发现,鱼尾纹已悄然爬上了妈妈的眼角。我拿出了平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零用钱,跑到商店里,想给妈妈买支眼霜。各种品牌的眼霜看得我眼花缭乱,昂贵的价格更让我感到囊中羞涩。我想,眼霜那么贵,利润一定很高,看来卖化妆品能挣不少钱呢!最后,我只好失落地走出了商店。这一段写“我”去商店里给妈妈买眼霜,表现“我”对妈妈的感恩之情。文中画线句子偏离中心,分散了叙事的主题,使语段不明了,应该删掉。小结:要想做到“语言简明”必须对文字进行修剪,只保留能突出中心的文字,删掉那些偏离中心的文字。点拨关键(1)行文时要围绕中心来写,不旁生枝节。(2)在没有特殊的表达需要时,要避免词语的重复。例:我第一个首先发言。句中的“第一个”和“首先”重复,可删掉其中一个。改为“我第一个发言。”或“我首先发言。”(3)还要注意不要堆砌词语。文中“极高”与“盛”语义重复,都是用来形容教授名声之高的;“务必”已有必须、一定要之意,与“一定”词义相仿。因此,要删掉的词语一为“极高”,一为“一定”或“务必”中的一个。巧用替代法——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只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可避免啰嗦。(换个词,别重复)消除歧义法——避免含糊,消除歧义
1.读音不同造成歧义汉字绝大多数是单音的,但也有一些字词是多音的,这种多音的字词在口语表达时不会造成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有时会造成歧义。例如:
①这个人的头发长得奇怪。②好a读书不好b读书。例①中的“长”字是一个多音字,既可读zhǎng,作动词用;又可读cháng,作形容词用。在句中“长”字读音不同时,意思显然不一样。例②中的“好”字也是一个多音字,既可读hǎo,“易于,便于”的意思;又可读hào,“喜爱、喜欢”的意思。“好a”和“好b”两者读音互异时,句子的意思就不同。3.停顿不同造成歧义有时句子因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这在口语中不会造成歧义,但在书面表达时会引起歧义。例如:①a.这份报告,我写/不好。b.这份报告,我/写不好。②a.你说不过他/也得说。b.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例①因停顿不同,就表达出了两种意思。a句表示不赞成自己写这份报告;b句表示自己没把握把这份报告写成功。例②同样因停顿不同,句子含有两种意思。a句表示“你”必须得说,是指“你”一个人说;b句是指“你”和“他”两个人都得说。
4.同音词混淆造成歧义
同音词在书面表达时不会出现歧义,但在口语表达时易发生混淆,造成歧义。例如:
①这女孩子有点儿jiāoqì。②这种食物可以zhì’ái。例①中的jiāoqì既可指“骄气”,又可指“娇气”。例②中的zhì’ái既可指“致癌”,又可指“治癌”。
5.词的多义性造成歧义
汉语中的词绝大多数是多义的,但它们进入具体的语境后,词义就变得单一了。然而有些词语在进入句子后,它的多义现象并未消除,因而引起歧义。例如:
①王大夫看病去了。②这辆自行车没有锁。例①中的“看病”既可指给病人医治疾病,又可指找医生给自己看病。例②中的“锁”既可作名词,“锁链”的意思;又可作动词,指给自行车上锁。
6.结构、层次划分的不同造成歧义
有时因短语结构关系的不固定而造成歧义和一个语段不同层次的划分而造成歧义,两者很难分得清楚。
A.结构不固定产生歧义。一类词语与另外一类词语组合,产生的关系可能不止一种,但由于词义的相互制约常不可能产生多种关系。如果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短语仍保留了多种结构关系,那就会产生歧义。例如:
①研究方法十分重要。②开会吧,学生家长都到齐了。
例①中的“研究方法”是指研究的方法(偏正关系),还是指研究某种方法(动宾关系),因结构关系的不固定产生歧义。例②中的“学生家长”是指学生和家长(联合关系),还是指学生的家长(偏正关系),结构不固定也产生了歧义。
B.层次切分不同造成歧义。一个语段在进行层次分析时,如果出现不同的切分方法产生不同的意思,就出现了歧义。例如:
①赞成李老师的建议。②咬死了猎人的狗。
7.语义关系不明造成歧义语义关系不明确,主要指施受关系不清、领属关系不清和修饰关系不清。
A.施受关系不清。例如:
①反对的是少数人。②这个人连老师也不认识。例①“反对的”本身有两种解释:所反对的和反对的。如果把“少数人”当作是受事者,那意思是“反对少数人”;如果把“少数人”当作是施事者,那意思是“少数人反对”。例②如果把“老师”当作是受事者,那意思是“这个人不认识老师”;如果把“老师”当作是施事者,则是“老师不认识这个人”。
B.领属关系不清。例如:
①我们图书馆收藏了著名学者章炳麟的书。②要研究杜甫,就要力争阅读杜甫的全部论著。例①中的“章炳麟的书”是指他写的书,还是指他收藏的书,因领属关系不明确,引起歧义。例②中“杜甫的全部论著”是指杜甫所作的论著,还是指有关评论杜甫的全部论著,也因领属关系不明确,产生歧义。
8.省略不当造成歧义在有一定语境的上下文里,某些句子成分是可以省略的,但是如果省略不当,就会引起歧义。例如:
①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皮包。②张翔剪了一个纸人,在蜡烛前左右移动。例①中的第二个分句里,因主语省略不当造成歧义,“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皮包”的究竟是“张原”还是那位“老人”呢?不明确。例②中同样因主语省略不当,造成“在蜡烛前左右移动”的是“张翔”还是“纸人”意思不明确。
9.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①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②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简单,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例①中的“这方面”指代不明,是指代“搜集史料”呢,还是指代“鉴定和运用史料”呢?例②中的“这方面”也指代不明,是指代“欣赏一首好诗”呢,还是指代“创作一首好诗”呢?
10.“和”、“对”、“在”等词引起歧义
C.“在”字引起歧义。介词“在”与方位名词组成“在……上”、“在……中”等来表示方位时,会引起歧义。例如:①小王在火车上写字。②他在水中做实验。例①可以表示把字写在火车上面,也可以表示在火车里把字写在别的什么东西上。例②可以是他整个人在水里操作实验,也可以是他在水外而实验操作在水中完成,意思不明确。
11.缺少标点造成歧义有时句子因缺少标点符号,造成在不同的地方停顿,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理解,这与前面因停顿不同造成歧义有相似之处。例如: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青菜豆腐不可少分文不取例句因缺少标点就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
a.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青菜豆腐不可。少分文不取。
b.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青菜豆腐不可少。分文不取。
9.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①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②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简单,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例①中的“这方面”指代不明,是指代“搜集史料”呢,还是指代“鉴定和运用史料”呢?例②中的“这方面”也指代不明,是指代“欣赏一首好诗”呢,还是指代“创作一首好诗”呢?
12.缺少必要的限制造成歧义几个事物是合在一起有某种情况,还是分开来有某种情况,要表示清楚。如果让人感到似乎是合在一起的,又似乎是分开来的,就会产生歧义。例如:
路面宽阔,可供四辆大型汽车同时行驶,两侧还有两米多宽的人行道。例句中的“两侧还有两米多宽的人行道”,是两侧“一共有两米多宽”,还是每侧“有两米多宽”?因没有明确限制,意思不明确。13.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造成歧义汉语中的许多句子,可以靠意义来组合,这样也就不用关联词语。可有些句子,因缺乏必要的关联词语,或虽用了关联词语,但把关联词语省去了一部分,因而造成歧义。例如:
①他未按学生会的决定,把比赛日期告诉给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②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例①因缺少必要的关联词,从而造成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学生会让他“把比赛日期告诉给对方”,但他没有告诉。第二种是学生会决定比赛日期实行保密,但是他却违背学生会的决定,而“把比赛日期告诉给了对方”。例②由于缺乏和“只要”相呼应的关联词,由此导致双方责任不明,造成至少有三种理解。借助书面方法消除歧义譬如可以通过增设语境、调换词语、变更语序、增加修饰语、添加标点符号和添加关联词等方法来消除歧义。例如:
①我去上课。可以利用加插词语的方法把句子的意思表达清楚。“我去(给学生)上课”或“我去(听老师)上课”。
②他站在广场上,一边站着一个孩子。可以利用改换词语的方法把句子的意思表达清楚,“他站在广场上,两边各站着一个孩子”或“他站在广场上,旁边站着一个孩子”。
③我要热饭。可以利用创设语境的方法把句子的意思表达清楚。“我要热饭,(不去洗菜)”或“我要热饭,(不要冷饭)”。
④围剿土匪的部队。可以利用改变结构的方法把句子的意思表达清楚。“土匪的部队被围剿”或“部队围剿土匪”。
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点拨关键点拨关键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对联与场景的对应,要求选对应恰当的一项。此类题常常设置了一个生活化的情境,体现出语文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应用性。在解题时,要体会诗句或对联的内涵,体会其描绘的意境、表达的情感、表述的意义。此类题也常常以文化常识为设题材料,如传统节日、历史人物、名胜风景等,备考复习时要注意分类积累。在考试时,也可在材料中筛选出相关的词语,与选项内容一对照,分析异同,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语言准确D2.有同学生活中比较浪费,老师想劝勉他厉行节约,以下最合适的一句是(
)。A.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B.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C.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D.以耕读为本,以勤俭为德CA.“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一个人立志追求真理,却又以穿粗布吃淡饭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这句话是说心中有道,志于求仁才是最重要的,只讲物欲要求的生活是不完全的,是低层次的;没有充实精神的物欲要求是空虚的,心灵空虚的人就如一具行尸走肉。只有对精神层次的追求超过于对物质的追求时,我们的生命才会富有价值和意义。本句与厉行节约不相关,不合适。B.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意思是:君子不贪心就不被外物所役使,就可以走直道。语出北宋司马光的《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认为,具有好品德的人都有俭朴的作风,而好的品德正是从俭朴中产生出来的。本句与厉行节约不相关,不合适。C.“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意思是: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可以用来劝勉人厉行节约,合适。D.“以耕读为本,以勤俭为德”意思是:以耕种、读书为根本,以勤奋、节俭为品德。语境是学生浪费,老师劝勉其厉行节约,不合适。语言鲜明、生动
“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能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不同语气的句子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感情色彩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生动”是就表达效果来说的,指能用形象、传神、鲜活的词句使所描述的对象可感可亲。
这类题目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考查题目,从多种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命题,注重了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境,是新高考命题理念的鲜明体现。
解题策略:1.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2.根据题目要求,观察材料内容,分析其表达方面突出之处,如用词、句式、修辞等。3.结合材料,分点分析。3.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不超过40个字。答案:拖延症是生命的盗贼,它会在不知不觉中,盗取你的热情,偷走你的机会。解析:由题干来看,“拖延症”的表现为“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据此可分析出“拖延症”的危害:会使计划落空,会使理想付诸东流,会使本来可以成功的事情失败,而且会使人明知犯了错误还不改正。答题时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把上述危害表述出来即可。语言得体日常交际中,注意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汉语中不少词语有明显的表意倾向性,用于自谦的,称谦辞;用于对他人表示敬意的,称敬辞。谦辞和敬辞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对象和使用范围,只有分清了使用对象和使用范围,才能言随旨遣。1.“家大舍小令外人”:自己亲属中的长辈、年长的平辈,如家父、家慈、家兄等。亲属中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如舍妹、舍侄等。称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堂、令嬡等。2.用“小”“拙”“鄙”“寒”“愚"等字表谦。“小”:渺小低微的。(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愚笨拙劣的。(如拙荆,称自己的妻子)“鄙”:粗鄙浅陋的。(如鄙人,谦称自己)“寒”:穷困贫苦的。(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愚昧无知的。(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3.用“贵”“尊”等字表敬。“贵”:尊贵的。(如贵庚,称别人年龄)“高”:高明的。(如高见,称对方见解)“贤”:贤能的。(如贤弟,称比自已小的男子)“尊”:尊贵的。(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光耀的。(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华”:光耀美丽。(如华诞,称对方生日)“雅”:规范、高尚。(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仁爱、宽厚。(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显赫、盛大。(如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有时题目选用的词语文言文色彩较重,如“哂”“赐正”“忝”等,对缺乏文化积淀的考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多做积累.勤加练习,注意培养语感。4.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使用公筷广告:长筷短筷,筷筷都是你我的爱。B.论文答辩致谢语:感谢聆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
- 年产50台大型气体压缩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企业中的项目组织管理第07章
- 2025版空调设备销售与安装一体化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中小学生数学寒假培训班
- 国外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特点
- 重庆市南川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 四川省泸州市泸州高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冬季用电防火安全
- 河北省唐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专题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申根签证申请表模板
- 陕西延长石油精原煤化工有限公司 60 万吨 - 年兰炭综合利用项目 ( 一期 30 万吨 - 年兰炭、1 万吨 - 年金属镁生产线)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
- 大病救助申请书
- 法学概论-课件
- 厦门物业管理若干规定
- 外科护理学试题+答案
- 齐鲁医学屈光和屈光不正汇编
- 货架的技术说明(一)
- 【高等数学练习题】皖西学院专升本自考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工抵房协议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