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 题型研究7 加试实验(二)-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_第1页
高考物理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 题型研究7 加试实验(二)-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_第2页
高考物理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 题型研究7 加试实验(二)-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_第3页
高考物理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 题型研究7 加试实验(二)-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_第4页
高考物理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 题型研究7 加试实验(二)-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研究7加试实验(二)考纲解读实验名称考试属性说明必考加试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1.不要求对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进行误差分析2.不要求推导相邻两个明条纹或暗条纹中心间距的计算公式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同时练习使用测量头)√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1.实验原理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eq\r(\f(l,g)),可得出g=eq\f(4π2,T2)l,测出单摆的摆长l和振动周期T,就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2.实验器材单摆、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停表.3.实验步骤(1)做单摆:取约1m长的细丝线穿过带中心孔的小钢球,并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结,然后把线的另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让摆球自然下垂,如图1所示.图1(2)测摆长: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摆线长L(精确到毫米),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直径D,则单摆的摆长l=L+eq\f(D,2).(3)测周期: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小于5°),然后释放摆球,记下单摆摆动30~50次的总时间,算出平均每摆动一次的时间,即为单摆的振动周期.(4)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5)数据处理的两种方法方法一:计算法根据公式T=2πeq\r(\f(l,g)),g=eq\f(4π2l,T2).将测得的几次周期T和摆长l代入公式g=eq\f(4π2l,T2)中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再算出g的平均值,即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方法二:图象法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eq\r(\f(l,g))可得l=eq\f(g,4π2)T2,因此以摆长l为纵轴,以T2为横轴作出的l-T2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2所示,求出图线的斜率k,即可求出g值.g=4π2k,k=eq\f(l,T2)=eq\f(Δl,ΔT2).图24.注意事项(1)悬线顶端不能晃动,需用夹子夹住,保证悬点固定.(2)单摆必须在同一平面内摆动,且偏角小于5°.(3)选择在摆球摆到平衡位置处开始计时,并数准全振动的次数.(4)小球自然下垂时,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悬线长L,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然后算出摆球的半径r,则摆长l=L+r.(5)选用一米左右的细线.例1实验小组的同学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1)实验前他们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导出了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eq\f(4π2L,T2),其中L表示摆长,T表示周期.对于此式的理解,四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同学甲:T一定时,g与L成正比;同学乙:L一定时,g与T2成反比;同学丙:L变化时,T2是不变的;同学丁:L变化时,L与T2的比值是定值.其中观点正确的是同学__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2)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可供选用:A.长约1m的细线B.长约1m的橡皮绳C.直径约2cm的均匀铁球D.直径约5cm的均匀木球E.停表F.时钟G.分度值为1mm的米尺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分度值为1mm的米尺,他们还需要从上述器材中选择:________(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3)他们将符合实验要求的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其上端固定,下端自由下垂(如图3所示).用米尺测量悬点到________之间的距离记为单摆的摆长L.图3(4)在小球平稳摆动后,他们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则单摆的周期T=________.(5)如果实验得到的结果是g=10.29m/s2,比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大,分析可能是哪些不当的实际操作造成这种结果,并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丁(2)ACE(3)小球球心(4)eq\f(t,n)(5)可能是振动次数n计多了;可能是测量摆长时从悬点量到了小球底部(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解析(1)由于重力加速度g是确定的,故丁同学理解正确.(2)根据实验原理g=eq\f(4π2L,T2),应测量L和T,故选A、C、E.(3)摆长是指悬点到球心的距离,不是摆线长.(4)nT=t.(5)由g=eq\f(4π2L,T2)知可能是L测量偏大,或T测量偏小.变式训练1.下表是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摆长l/m0.50.60.81.1周期T2/s22.02.43.24.4(1)利用上述数据,在图4的坐标系中描绘出l-T2图象.图4(2)利用图象,取T2=4.2s2时,l=________m,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见解析图(2)1.059.86解析由T=2πeq\r(\f(l,g))得l=eq\f(g,4π2)T2,所以图象是过原点且斜率为eq\f(g,4π2)的一条直线.(1)l-T2图象如图所示.(2)T2=4.2s2时,从图中可读出其摆长l=1.05m,将T2和l代入公式g=eq\f(4π2l,T2),得g≈9.86m/s2.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实验原理用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AO对应的出射光线O′B,确定出O′点,画出折射光线OO′,然后测量出角θ1和θ2,代入公式计算玻璃的折射率.2.实验器材白纸、图钉、大头针、直尺、铅笔、量角器、平木板、长方形玻璃砖.3.实验过程(1)铺白纸、画线.①如图5所示,将白纸用图钉按在平木板上,先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作为界面,过aa′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线MN,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图5②把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一条长边bb′.(2)插针与测量①在线段AO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的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依次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1、P2的像及P3,记下P3、P4的位置.②移去玻璃砖,连接P3、P4并延长交bb′于O′,连接OO′即为折射光线,入射角θ1=∠AOM,折射角θ2=∠O′ON.③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和折射角,查出它们的正弦值,将数据填入表格中.④改变入射角θ1,重复实验步骤,列表记录相关测量数据.4.数据处理计算每次的折射率n,求出平均值eq\x\to(n).5.注意事项(1)玻璃砖应选用厚度、宽度较大的.(2)大头针要插得竖直,且间隔要大些.(3)入射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在15°~75°之间.(4)玻璃砖的折射面要画准,不能用玻璃砖界面代替直尺画界线.(5)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和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例2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6所示.图6(1)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为n=________(用图中的θ1、θ2表示);(2)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________(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答案(1)eq\f(cosθ1,cosθ2)eq\b\lc\(\rc\)(\a\vs4\al\co1(或\f(sin90°-θ1,sin90°-θ2)))(2)大解析(1)光线由空气射入玻璃的入射角i=90°-θ1,折射角r=90°-θ2,由折射率的定义可得:n=eq\f(sini,sinr)=eq\f(sin90°-θ1,sin90°-θ2)=eq\f(cosθ1,cosθ2);(2)根据平行玻璃砖对光线的影响可知,玻璃砖宽度越大,侧移量越大,折射角的测量误差越小.变式训练2.如图7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纸面插上大头针P1、P2确定入射光线,并让入射光线过圆心O,在玻璃砖(图中实线部分)另一侧垂直纸面插大头针P3,使P3挡住P1、P2的像,连接OP3.图中MN为分界面,虚线半圆与玻璃砖对称,B、C分别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圆的交点,AB、CD均垂直于法线并分别交法线于A、D点.图7(1)设AB的长度为l1,AO的长度为l2,CD的长度为l3,DO的长度为l4,为较方便地表示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用刻度尺测量________,则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________.(2)该同学在插大头针P3前不小心将玻璃砖以O为圆心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由此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l1和l3eq\f(l1,l3)(2)偏大解析(1)设圆形玻璃砖的半径是R,则入射角为i=∠AOB,sini=eq\f(l1,R),折射角r=∠COD,sinr=eq\f(l3,R),n=eq\f(sini,sinr)=eq\f(l1,l3),即需要测量l1和l3.(2)P3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相当于减小l3,折射率n将偏大.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同时练习使用测量头)1.实验原理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Δx与入射光波长λ,双缝S1、S2的间距d及双缝与屏的距离l满足的关系式为Δx=eq\f(l,d)λ.2.实验器材双缝干涉仪、光具座、光源、学生电源、导线、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璃屏、测量头、刻度尺.3.实验步骤(1)安装仪器.如图8所示.图8①将光源、遮光筒、毛玻璃屏依次安放在光具座上.②接好光源,打开开关,使白炽灯正常发光.调节各部件的高度,使光源灯丝发出的光能沿轴线到达光屏.③安装单缝和双缝,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使双缝和单缝的缝平行.(2)观察与记录.①调单缝与双缝间距为5~10cm时,观察白光的干涉条纹.②在单缝和光源间放上滤光片,观察单色光的干涉条纹.③调节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第1条亮条纹的中心,记下手轮上的读数a1;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向一侧移动,当分划板中心刻度线与第n条相邻的亮条纹中心对齐时,记下手轮上的刻度数a2,则相邻两条亮条纹间的距离Δx=eq\f(|a1-a2|,n-1).④换用不同的滤光片,测量其他色光的波长.(3)数据处理:用刻度尺测量出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l,由公式λ=eq\f(d,l)Δx计算波长,重复测量、计算,求出波长的平均值.4.注意事项(1)调节双缝干涉仪时,要注意调节光源的高度,使它发出的一束光能够沿着遮光筒的轴线把屏照亮.(2)放置单缝和双缝时,缝要相互平行,中心大致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3)调节测量头时,应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和条纹的中心对齐,记清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和另一条纹的中心对齐,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两次读数之差就表示这两个条纹间的距离.(4)不要直接测Δx,要测几个条纹的间距,计算得Δx,这样可以减小误差.(5)白光的干涉观察到的是彩色条纹,其中白色在中央,红色在最外边.例3(2016·4月浙江选考·21)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选用红色滤光片和间距为0.20mm的双缝,双缝与屏的距离为600mm.某同学正确操作后,在目镜中看到如图9甲所示的干涉条纹.换成紫色滤光片正确操作后,使测量头分划板刻线与第k级暗条纹中心对齐,在目镜中观测到的是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此时测量头的读数为25.70mm.沿同一方向继续移动测量头使分划板刻线与第k+5级暗条纹中心对齐,此时测量头标尺如图丙所示,其读数是________mm.紫光的波长等于________nm.图9答案D19.40420解析换成紫色滤光片后,光的波长变小,条纹间距变小,B错,条纹方向不变,C错,分划板中心刻线的位置是不变的,A错,D对;游标尺的读数为19mm+8×0.05mm=19.40mm;根据波长计算公式λ=eq\f(d,L)Δx,可得λ=420nm.变式训练3.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如图10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图10(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到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2)本实验的步骤有: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沿遮光筒的轴线把屏照亮;②按合理的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③用刻度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条纹间的距离.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答案(1)EDB(2)放置单缝、双缝时,必须使缝平行单缝、双缝间的距离要适当要保证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解析(1)滤光片E可以从白光中选出单色红光,单缝D是获取线光源,双缝B是获得相干光源,最后成像在毛玻璃屏A上.所以排列顺序为:C、E、D、B、A.(2)在操作步骤②时应注意的事项有:放置单缝、双缝时,必须使缝平行;单缝、双缝间的距离要适当;要保证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1.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v′,算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相等.2.实验器材斜槽、小球(两个)、天平、直尺、复写纸、白纸、圆规等.图113.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2)按照如图11所示实验原理图甲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末端水平.(3)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4)不放被撞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小球所有的落点都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如实验原理图乙所示.(5)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撞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6)连接ON,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1eq\x\to(OP)=m1eq\x\to(OM)+m2eq\x\to(ON),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7)整理好实验器材放回原处.(8)实验结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系统的动量守恒.4.数据处理验证表达式:m1·eq\x\to(OP)=m1·eq\x\to(OM)+m2·eq\x\to(ON)5.注意事项(1)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2)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3)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4)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例4某同学用如图12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上,让a球仍从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图12(1)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A.斜槽轨道末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B.小球a、b的质量ma、mbC.小球a、b的半径rD.小球a、b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tE.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eq\x\to(OA)、eq\x\to(OB)、eq\x\to(OC)F.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2)放上被碰小球b,两球(ma>mb)相碰后,小球a、b的落地点依次是图中水平面上的________点和________点.(3)某同学在做实验时,测量了过程中的各个物理量,利用上述数据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那么判断的依据是看________和________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等.答案(1)BE(2)AC(3)ma·eq\x\to(OB)ma·eq\x\to(OA)+mb·eq\x\to(OC)解析(1)B点是不发生碰撞时a球的落地点,A点是发生碰撞后a球的落地点,C点是碰后b球的落地点.设小球a运动到轨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B,与球b发生碰撞后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A,碰后b球的速度大小为vC,本实验就是要验证关系式mavB=mavA+mbvC是否成立.因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高度相同,下落时间相同,它们在水平方向上位移与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成正比,所以本实验也可以变换成验证ma·eq\x\to(OB)=ma·eq\x\to(OA)+mb·eq\x\to(OC)是否成立,B、E正确.(2)两球碰撞后,a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速度较小,下落时间相同时,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也较小,所以小球a、b的落地点依次是图中水平面上的A点和C点.(3)根据(1)的分析,判断两球碰撞过程中的动量是否守恒的依据是看ma·eq\x\to(OB)和ma·eq\x\to(OA)+mb·eq\x\to(OC)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等.变式训练4.如图13所示为实验室中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13(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A.m1>m2,r1>r2B.m1>m2,r1>r2C.m1>m2,r1=r2D.m1<m2,r1=r2(2)为完成此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___.(填下列对应的字母)A.直尺B.游标卡尺C.天平D.弹簧秤E.秒表(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若关系式(用m1、m2及图中字母表示)________成立,即表示碰撞中动量守恒.答案(1)C(2)AC(3)m1·eq\x\to(OP)=m1·eq\x\to(OM)+m2·eq\x\to(ON)解析(1)在小球碰撞过程中,对水平方向用动量守恒定律有:m1v0=m1v1+m2v2在碰撞过程中,碰后入射小球的速度方向保持不变,就要求m1>m2,为了使两球发生正碰,两小球的半径要相同,即r1=r2;故选C.(2)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为碰后被碰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碰撞前入射小球的速度为:v1=eq\x\to(OP)·eq\r(\f(g,2h))碰撞后入射小球的速度为:v2=eq\x\to(OM)·eq\r(\f(g,2h))碰撞后被碰小球的速度为:v3=eq\x\to(ON)·eq\r(\f(g,2h)).若m1v1=m1v2+m2v3,则表明通过该实验验证了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代入数据得:m1·eq\x\to(OP)=m1·eq\x\to(OM)+m2·eq\x\to(ON);所以需要测量质量和水平位移,必需用到的仪器是直尺、天平.故选A、C两项.(3)由(2)中的分析可知,实验中需验证的表达式为:m1·eq\x\to(OP)=m1·eq\x\to(OM)+m2·eq\x\to(ON).1.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D.直径为1.8cm的铁球(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用L、n、t表示).(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组次123摆长L/cm80.0090.00100.0050次全振动时间t/s90.095.5100.5振动周期T/s1.801.91重力加速度g/(m·s-2)9.749.73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________s,g=________m/s2.答案(1)AD(2)eq\f(4π2n2L,t2)(3)2.019.76解析(1)单摆模型需要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①摆线长远大于小球的直径;②小球的密度越大越好.所以应选A、D.(2)由T=eq\f(t,n),T=2πeq\r(\f(L,g))得g=eq\f(4π2n2L,t2)(3)T=eq\f(t,n)=eq\f(100.5,50)s=2.01sg=eq\f(4π2n2L,t2)=eq\f(4×3.142×502×1,100.52)m/s2≈9.76m/s2.2.(2016·杭州模拟)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图2(1)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2甲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代号).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2)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0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mm,单摆摆长为________m.(3)下列振动图象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约为1m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D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象,已知sin5°=0.087,sin15°=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答案(1)AC(2)12.00.9930(3)A解析(1)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是为了防止运动过程中摆长发生变化,如果需要改变摆长来探究摆长与周期关系时,方便调节摆长,故A、C正确.(2)游标卡尺示数为:d=12mm+0×0.1mm=12.0mm;单摆摆长为:L′=L-eq\f(1,2)d=0.9990m-0.0060m=0.9930m(3)当摆角小于等于5°时,我们认为小球做单摆运动,所以振幅约为:1×0.087m=8.7cm,当小球摆到最低点时开始计时,误差较小,测量周期时要让小球做30~50次全振动,求平均值,所以A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3.用三棱镜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一侧插入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如图3所示.图3(1)在题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2)为了测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在图上标出它们.(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________.答案见解析解析(1)如图所示,画出通过P1、P2的入射光线,交AC面于O,画出通过P3、P4的出射光线交AB面于O′,则光线OO′就是入射光线P1P2在三棱镜中的折射光线.(2)在所画的图上注明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画出虚线部分,用量角器量出θ1和θ2(或用直尺测出线段EF、OE、GH、OG的长度).(3)n=eq\f(sinθ1,sinθ2)(或因为sinθ1=eq\f(EF,OE),sinθ2=eq\f(GH,OG),则n=eq\f(EF·OG,OE·GH)).4.某同学用大头针、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测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开始时玻璃砖的位置如图4中实线所示,使大头针P1、P2与圆心O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垂直于玻璃砖的直径边,然后使玻璃砖绕圆心O缓慢转动,同时在玻璃砖直径边一侧观察P1、P2的像,且使P2的像挡住P1的像.如此观察,当玻璃砖转到图中虚线位置时,上述现象恰好消失.此时只需测量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可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请用你的测量值表示出折射率________.图4答案玻璃砖直径边绕O点转过的角度θn=eq\f(1,sinθ)解析由题意可知,当玻璃砖转过某一角度θ时,刚好发生全反射,在直径边一侧观察不到P1、P2的像,作出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可知,当转过角度θ时有sinθ=eq\f(1,n),则n=eq\f(1,sinθ).5.(2016·宁波市联考)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某同学安装实验装置如图5甲所示,调试好后能观察到清晰的干涉条纹.图5(1)根据实验装置知,②、③、④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次实验时,该同学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3)转动手轮,使分划线向一侧移动到另一条亮纹的中心位置,再次从螺旋测微器上读数.若实验测得4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为x=0.960mm,已知双缝间距为d=1.5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1.00m,则对应的光波波长λ=________.答案(1)滤光片单缝双缝(2)1.180mm(3)4.8×10-7m解析(1)该实验是让单色线光源通过双缝在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所以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光屏.(2)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1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18.0mm=0.180mm,所以最终读数为1.180mm(3)Δx=eq\f(x,4-1)=0.320mm,根据Δx=eq\f(L,d)λ得,λ=eq\f(dΔx,L)=1.5×10-3×0.320×10-3m=4.8×10-7m.6.“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6甲所示.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图6(1)如图乙所示,移动测量头上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1.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向右移动对准第4条亮纹的中心,此时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x2如图丙所示,则读数x2=________mm.(2)已知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计算波长的公式λ=________.(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3)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_______或________的方法.答案(1)0.350(2)eq\f(dx2-x1,3L)(3)减小双缝间距离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解析(1)图丙中固定刻度读数为0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35.0mm=0.350mm,所以最终读数为:0+0.350mm=0.350mm.(2)根据Δx=eq\f(L,d)λ得:λ=eq\f(Δx·d,L)=eq\f(dx2-x1,3L).(3)根据Δx=eq\f(L,d)λ知,对于某种单色光,要增大双缝间距Δx,可以采用的办法是:减小双缝间距离或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7.气垫导轨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实验步骤如下:图7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由电动卡锁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e.按下电钮放开卡锁,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