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教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7/29/wKhkGWVpt2yAPISUAAG3U-x9zmk039.jpg)
![伤仲永教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7/29/wKhkGWVpt2yAPISUAAG3U-x9zmk0392.jpg)
![伤仲永教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7/29/wKhkGWVpt2yAPISUAAG3U-x9zmk0393.jpg)
![伤仲永教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7/29/wKhkGWVpt2yAPISUAAG3U-x9zmk0394.jpg)
![伤仲永教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7/29/wKhkGWVpt2yAPISUAAG3U-x9zmk03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仲永》教案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文章大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课前预习:
学生:查工具书,认记字词
,疏通课文大意。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查阅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解释文题。
成长,是第一单元的主题,这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说到成长,我们就会想到人才、天才,都希望自己成长为人才,甚至都希望自己就是天才。
什么是天才?怎样才能成为天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古往今来有许多激励人们成材的格言,谁知道?(学生说)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从他身上我们看到,天才来自勤奋,聪明来自积累。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出示课题,解释文题。(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
出示目标,点出重点难点。
二、展示资料,介绍作者。
让“小老师”代替我,完成该部分的教学。
1.作家简介
2.作品展示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
学过的诗歌和作品:《京口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三、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让“小老师”代替我,完成该部分的教学。
老师纠正和补充个别字词的读音,个别语句的停顿。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隶(lì)扳(pān)谒(yè)称(chèn)
泯(mǐn)
2.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⑥余闻之也/久
四、翻译课文,解决重点。
让“小老师”代替我,完成课文前两段的翻译。
老师纠正和补充重点字词的解释,个别语句的翻译。
1.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下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于: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2.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附:翻译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五、重点研读,领会主旨。
1.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混然众人矣”。
2.思考:方仲永由神童论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3.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
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
六、当堂反馈,重在落实。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隶(lì)
谒(yè)泯(mǐn)
扳(pōn)
称(chèn)
2.下列语句的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C.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余闻之/也久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B.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C.利其然:以.……为利,形容词作动词。
D.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4.下列语句中的“之”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B.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C.余闻之也久:他,指仲永,代词,
D.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5.翻译下列语句。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6.方仲永由神童论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7.自读课文,熟读成颂。点名背诵。
七、小结
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结合板书总结所学、所悟,要含盖本课时的重点、难点。
八、作业
1.复习巩固所学的词语解释和语句翻译,进一步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将叙事部分改编成故事,题目为《仲永才尽》。500字。
3.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观点?
九、板书
不使学
神童——————————→庸人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在落实
1.朗读背诵课文。
2.解释和翻译。(前两段)
3.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翻译课文第3段。
让“小老师”代替我,完成课文前两段的翻译。(先朗读,再翻译)
老师纠正和补充重点字词的解释,个别语句的翻译。
附:翻译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三、齐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采用了议论的形式。
2.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3.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世”,揭示仲永才能混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四、精读课文,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简洁、洗炼的特点。
1.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什么作用?
使真切、形象,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
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五、齐读并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六、以“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感受。
要求:
①声音洪亮,用普通话发言。
②中心鲜明,讲话的层次清楚。
③时间在2分钟左右。
七、小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同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官方典范分居协议模板
- 2025年医学研讨会论文版权转让协议
- 2025年合作共赢协议版编制合同示例
- 2025年全球数字贸易规则与标准协议
- 2025年企业销售经理合同书格式模板
- 2025年不动产权分割协议
- 2025年化工企业仓储租赁中介服务合同
- 2025年冷冻食品销售渠道合作协议样本
- 2025年中外合作企业专利权保护协议
- 2025年光伏电站技术支持协议
- 地下矿山安全教育课件
- 国际市场营销教案
- 全球变暖对工业企业的影响
-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 2024年中国陪诊服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重磅发布
- 艺术欣赏与实践(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转基因调查分析报告
- 英语-时文阅读-7年级(8篇)
-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读书心得
- 数据挖掘(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产学研融合创新合作机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