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刮痧的基本理论
及现代临床发展
刮痧是利用表面光滑的硬物作为刮痧器具,配以刮痧介质,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经络、穴位、疾病反应点等)进行反复刮拭,刮出痧疹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概念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译文:东方地区,是天地之气开始发生的地方,盛产鱼盐,靠海傍水,当地居民喜欢吃鱼和咸味的食物,居处安定,以鱼盐为美食。然而,多食鱼会使人体内积热,过食咸味易伤血液。所以,当地居民大都肤色较黑、肌肉纹理也较疏松,所生之病多为痈肿疮疡一类,治疗适宜用砭石。因此,砭石疗法是从东方传来的。砭法从哪来?中医六法:砭、针、灸、药、按跷、导引砭具早在砭石尚未成为一种特地的医疗工具之前,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石器,为了促进肿疡破溃,小型的石刮消器,可以兼用作刺破皮肉、排除脓血的工具。又如为了解除、减轻、转移肢体或内脏的疾苦,小型的石锤之类,可以兼用作敲击或按摩治疗的工具。这类早期的砭石包括不同类型的打制小型石器。逐步出现了经过磨制加工的某些专供医疗用的砭石,用于熨法的砭石;用于按摩的砭石;用于切割痈脓,刺泻淤血的砭石;用于叩击体表的砭石。针具的发展经历了砭石、铜针和铁针三个阶段。唐代学者颜师古所说的“古者攻病则有砭,今其术绝矣”,自南朝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期间,有关砭石的记载寥若晨星,在民国时期,却出版了一本名为《砭经》的小册子。作者署名砭道人。砭石古砭术疗法产生于石器时代,砭石出土最多当属山东省,也正是《黄帝内经》所述砭石盛行的“东方之域”,年代距今一万年。BELIVEITWILLBECOMEBETTER砭术在民间传而不失,流传最广的砭术分支是在古砭术刮法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刮痧疗法。《路史》《说文解字》《山海经·东山经》先秦时期西汉东汉以后“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砭法盛行于殷商时期“可以为砥(砭)针,治痈肿者”
砭术仍在太医和名医间应用承传,太仓公淳于意是用砭高手。“砭,以石刺病也”《黄帝内经》、《难经》、《周礼·天官》、《管子》、《春秋左传》、《韩非子》、《列子·黄帝和力命》、《说苑》、《淮南子》等古代典籍中都有大量砭法治疗和保健的记录。史书和医学典籍上已不大见有关砭术的记载,《后汉书·华佗列传》的记载里,只说他精于方药、针灸,导引与全身麻醉的外科手术,未提到砭法砭术刮痧疗法历史路演小结刮痧机制:疏通气血瘀滞刮痧部位:刮背-四肢-穴位-经络刮痧工具:
明清前:砭石,竹叶,麻绳,贮麻,麻线,棉麻线,桃枝,铜钱,瓷碗,刮子脚明清后:铜钱为主,水牛角,玉石,砭石,形状各异:椭圆形,方形,缺口形,三角形,刮痧梳子等。刮痧介质:明清前为水,药汁,香油,食用油,桐油,猪脂,现在有专用刮痧油和刮痧活血剂辨治理论《痧胀玉衡》《痧症全书》提出气血辨证方法,辨证重视“在气在血”“治之须辨经络,脏腑,在气在血”“治痧先当治气”“治痧必兼治血”叶天士提出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王清任提出血瘀论“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久病多瘀,怪病为瘀,它法它药无效多为血瘀等无形之血瘀的思路。中国近现代刮痧研究和推广应用经历的六个阶段1.联络复兴期(1988-1992)1988年之前,刮痧疗法在医疗机构很少使用,只是乡村和民间医生偶然应用的外治法之一,医学界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2.快速发展期(1992-1997)台湾吕季儒先生《吕教授刮痧健康法》《吕教授刮痧健康法76种临床教材》《吕教授刮痧疏经健康法300种祛病临床大辞典》3.流派纷呈期(1997-2002)王敬、杨金生、张秀勤、郝万山、侯志新、陆文琴各成一派,四份天下。开创了循经刮痧、分部刮痧、无痛刮痧、微创刮痧等新格局,可谓是百家争鸣、流派纷呈。4.保健规范期(2002-2007)2002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等领导陪同下,视察鞍山市劳动局创新组织的以刮痧保健为主的社区创业就业基地后,专门做出指示:“把刮痧作为一个大众自我保健和就业的技术去推广”。5.完善提高期(2007-2012)从过去的按照部位的循经刮痧发展到了指导刮痧之前的辩证施治、辨别体质,再到以刮痧为主联合拔罐、按摩、食疗等其他传统疗法综合治疗,进一步突出中医理论对刮痧技术的指导作用6.深入研究期(2012-)通过行为学、物理工程学、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综合揭示了痧的本质,探究刮痧疗法的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制中国近现代刮痧研究和推广应用经历的六个阶段李湘授:《特种刮痧疗法》本法以经络学说为指导,辩证施刮为核心。注重整体调节,强调运板技巧。吕季儒教授:台湾著名预防医学专家,痧灸经络疗法先驱者,刮痧排毒健康法创始人。张秀勤:“中国美容保健刮痧第一人”全息刮痧及全息经络刮痧美容健康法创立者李道政先生:创立虎符铜砭刮痧,广东省中医院客座专家,经三十多年古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探索,运用铜砭刮痧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刮痧的作用机理
刮痧,是以十二经络皮部理论为基础,在刮拭经络穴位时,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激发营卫之气,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固守正气、祛除邪气,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刮痧的现代医学研究刮痧具有镇痛作用,可治疗头痛风湿痛胃痛等疼痛性疾病;刮痧对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和淋巴循环有增强作用,可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刮痧对循环、呼吸中枢具有镇静作用;刮痧还具有强心发汗,增强免疫和养颜美容,防止皮肤老化等作用。认知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刮痧器具蓖麻蚌壳铜钱瓷勺牛角玉石根据身体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材质和形状的刮痧用具
刮痧油
是中草药与医用油精炼而成的油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解肌发表、缓解疼痛、帮助透痧,以及润滑护肤增效等作用。适用于成人刮痧,或刮痧面积大者,或皮肤干燥者。
刮痧介质刮痧乳是天然植物合成的乳剂,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润滑护肤增效的作用。宜用于儿童刮痧,或面部、耳部刮痧刮痧的体位俯卧位坐位仰卧位俯卧坐位点线面位认知刮痧场景
是人体最佳最直观的排毒部位和排毒器官,它有巨大的血管系统,容纳了人体1/3的循环血量,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约有240万个毛孔,能蒸发水分,排泄毒素,既是治疗时的治病孔窍,也是退病的通道。人体每天从皮肤中排出的污物约为8-12克,刮痧加速了污物毒素的排出。通过对血管“挤压推拍刮”使细胞的间距拉开,这种挤压就像透析一样,是种渗透关系,利用血管壁内外的压力差使已经污糟的血液暂时渗透到管壁外,再由人体内经络系统的推动和自身的溶血功能使之排出体外。皮肤结构图皮肤点:腧穴和以痛为腧的部位线:经络循行路线
皮部,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循行分布部位的分区。由于正经有十二条,所以体表皮肤亦相应地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之为“十二皮部”。十二皮部位居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功能。《素问皮部论》“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合于脏腑也”,皮部--络脉--经脉--六腑--五脏,成为疾病传变的层次;同样脏腑,经络的病变也可反应到皮部。故可以通过外部的诊查和施治可推断和治疗内部的疾病。通过皮部与络脉,经脉乃至脏腑气血的沟通和内在联系而发挥作用面:皮部/脏腑映射区位:神经支配认知刮痧方法1、面刮法:将刮痧板的1/2长边或整个长边接触皮肤,向刮拭方向倾斜30~60度均匀地向同一方向刮拭。适用于躯干、四肢、头部的平坦部位。2、单角刮法:用刮痧板的一个角朝刮拭方向倾斜45度在穴位处自上而下刮拭。适用于刮穴。3、双角刮法:以刮痧板凹槽部位对准记住棘突,向下倾斜45度自上而下刮拭,适用于脊柱部位。4、点按法:将刮痧板角与穴位呈90度垂直,向下按压,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片刻后迅速抬起。适用于人中、膝眼等穴位。基本刮痧方法:5、厉刮法:将刮痧板角部与穴区呈90度垂直,刮痧板始终不离开皮肤,并施以一定的压力作短距离(约2~3cm)前后或左右摩擦刮拭。适用于头部全息穴区。6、平面按揉法:有刮痧板角部的平面小于20度角按压在穴位上,做柔和、缓慢的旋转运动。适用于合谷、足三里、内关以及手足全息穴区和其他疼痛敏感点。7、垂直按揉法:将刮痧板的边缘以90度角按压在穴区上,做柔和、缓慢的按揉。适用于骨缝的穴位及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穴区。8、疏理经气法:沿经脉的循行部位,用刮痧板长边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循经刮拭。适用于分段刮拭结束或保健刮痧时对经络进行整体疏理,放松肌肉,消除疲劳。刮痧治疗的顺序和方向刮拭顺序:
总原则为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先背腰后胸腹,先躯干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为减少脱穿衣服的次数,可先刮暴露部位,再刮躯干部、下肢、最后刮足部。全身刮痧者顺序:头、颈、肩、上肢、胸腹、背腰及下肢;颈部刮痧顺序为:头、颈、肩、上肢;肩部刮痧顺序为:头、颈、肩上、肩前、肩后、上肢;背腰部刮痧顺序为:背腰部正中、脊柱两侧、双下肢。
刮痧的禁忌症1、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2、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期,肝肾功能不全者3、韧带、肌腱急性损伤部位,新发生的骨折部位4、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疤痕部位,原因不明肿块及恶性肿瘤部位5、妇女月经期下腹部,妊娠期下腹部及腰骶部、三阴交、合谷6、感染性皮肤病患处,皮损处,糖尿病患者皮肤破溃处,严重下肢静脉曲张局部。7、醉酒、过饥、过饱、过度疲劳者。刮痧的注意事项1、应避风、注意保暖。2、冬季刮痧后,应将被刮部位覆盖再走出室外,面部刮痧半小时后方可到室外活动。3、根据病症及病人耐受情况确定每次治疗时间,遵循优先治疗主要病症原则。4、刮痧治疗时,不要过分追求痧的出现,防止刮拭过度,消耗正气,或造成软组织损伤。5、刮痧治疗后可饮热水一杯约300ml,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6、刮痧治疗后一般4小时左右方可洗浴。7、刮痧过程中产生的酸、麻、胀、痛、沉重等感觉,均属正常反应。8、刮痧后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都是刮痧的正常反应,数天后即可自行消失,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9、刮痧后排病反应:发烧、腹泻、皮疹、呕吐、血尿等等需要和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如果反应剧烈请及时就医。晕刮急救
出现晕刮的原因:不宜刮痧者刮痧(见刮痧禁忌);施术者手法不当;受刮者强忍疼痛。晕刮症状:头晕,脸色发白。急救措施:先让病人躺平,房间通风。声音平和且坚定地与患者保持沟通。先点内关穴,急救加极泉穴,待患者冷汗冒出或腹泻或呕吐即复安全。注意:急救时不要多人按,晕板者相对虚弱,首先按内关,按时要确定按准穴位,极泉穴亦同。内关穴:微屈腕握拳,从腕横纹向上3横指,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极泉穴:上臂外展,在腋窝顶点处可触摸动脉搏动(腋动脉),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刮痧临床案例
解析刮痧工具--虎符铜砭
铜的杀菌铜有抗癌铜是好的导体
黄铜与人体能达到非常优的共振频率黄铜摩擦产生高温,化解脉里瘀结
黄铜材质的工具刮痧最易出痧,治疗效果也最好1、抹油:先抹一层油,油不宜太多,太多打滑不易出痧。2、轻刮:轻轻刮拭表皮,将卫气拨开。皮肤表面是卫气所在,刮痧治病入营不伤卫(营气行于脉中之气,卫气行于脉外之气)。3、角度:刮板与皮肤成45°,刮板刮下去,提上来。4、力度:下板力度均匀,板压控制在300-500克每公分,以受刮者不受惊、能忍受度为主。5、频率:频率稳定,(心跳一次落板3—4次)。不紧不慢,力才能达。过快力浮于表面,过慢力太软透不入里。切勿用力过猛。铜砭刮痧基本要素6、顺序总则: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躯干后肢体,顺着肌肉骨骼方向,这样疼痛感相对减轻,气也切的进去。
细则:
自上往下刮:
1)刮痧引邪出表,引邪下行。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下行为顺,上行为逆。
2)刮痧时患者以坐姿刮痧为主,从上至下刮拭,造气的力与地之引力形成合力,倍增疗效。3)刮四肢要刮到末梢,刮板带出指间去,以指甲边缘出痧为度。
首开四穴及阳脉首刮大椎、大杼、膏肓、神堂(见图)大椎宣肺、大杼养血、膏肓滋阴、神堂安神大椎穴(督脉),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抒(膀胱经),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膏肓(膀胱经),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神堂(膀胱经),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四穴同用为刮痧治疗各病的主要部位,亦为经验用法。魄户延伸阅读:中国民间刮痧术阳脉(督脉及双膀胱经)督脉:1)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可通一身之阳气,总督一身之阳经,取之挟正以驱邪,故又称为“阳脉之海”。2)其次,督脉行于脊里,上行于脑,并出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髓和肾有密切关系。足太阳膀胱经:1)“太阳者,天之巨阳也,弥纶万物”,膀胱经主一身之表,“腠里毫毛其应外邪侵袭,首当其冲”。2)五脏六腑之背腧穴均位于膀胱经上,故刮拭膀胱经腧穴可通调膀胱之经气而调五脏六腑之功能。3)五脏藏五志:肺藏魄(魄户),心藏神(神堂),肝藏魂(魂门),脾藏意(意舍),肾藏志(志室)4)黄鹤龄《痧证全生》“盖此刮法,所以得效最捷者,与世不同者,因人脏腑各俞俱系于背,又足太阳膀胱经脉由背上行,膀胱者,诸阳之首,刮则气血数分数合,使表里阳气流行,而一切凝结之邪自解矣”脊柱骨锁骨小腿胫骨7、重病刮骨头:第一刮脊柱骨、第二刮锁骨、第三刮胫骨。非此不能起死回生,是临床最安全效果最佳的方法。8、刮透同样的力度同样的范围不再冒新痧;经常刮痧的人不容易出痧,以毛孔张开为度,以皮肤发热为度。9、时间刮背的时间控制在45分钟至一小时,不能过分刮拭。10、细节刮法根据体表不同部位选择刮板合适的凹凸部位刮痧。刮板小头刮骨缝。11、磨法刮板贴近皮肤,角度接近0°,压板下去,顺时针打圈挤压。12、沟通施术者与受刮者保持沟通,力度如何?痛不痛?能不能忍受?观察受刮者状态,防止晕板。李氏砭法(虎符銅砭刮痧)铜砭刮痧核心理论整体论:中医的整体论是虎符铜砭刮痧的灵魂通论:刮痧动阳气治病扶正祛邪,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健,手段有补泻,目的只有一个,是为了通肝胆论:五脏病都是由肝胆引起的。治肝十法,归为一法,治肝实脾生物全息胚论:内臟器官在人体皮肤上都能找到投影部位,人体内部疾患通过皮肤反映出来,皮肤成了内臟的巨大外象谿谷理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谿,肉分之间,谿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徐而和论:刮痧时要不疾不徐,把握火候的手法。通过和缓的力度和手法,缓缓致气。在驱邪同时,使气血充盈,从而达到驱邪不伤正的效果。四井排毒论:在膀胱经和督脉打通以后,把身体毒素赶到手和脚。脊柱中心错位疾病理论:病在前面,根都在背后,也就是脊柱,脊柱错位也是许多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
主诉:脸上起红疹、间断红肿、掉皮伴间断瘙痒一年缘患者于2018年1月初全脸起红疹、掉皮、间断红肿、局部有黄色颗粒状分泌物,多于洗脸后出现,掉皮,伴间断瘙痒,于一年间多次就诊,诊断为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予药物他克莫司、糠双莫米乳膏等外用及中药内服后皮疹可稍有消退,病情控制一般,停药后反弹严重,严重时全脸红肿,并蔓延至脖颈处,现患者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于2018年8月来我院刮痧门诊就诊。既往史有甲状腺癌切除术西医诊断: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中医诊断:瘾疹(风热湿盛)皮肤类疾病----玫瑰糠疹刮痧者:广东省中医院雷丽芳四诊摘要患者神清,精神可,脸可见散在红疹、红肿伴瘙痒。无口干口苦、纳可,眠较差、多梦、易醒,二便调,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辨证思维患者,女性,35岁,因“全脸起红疹、红肿伴瘙痒”就诊,四诊合参当属祖国医学“瘾疹”的范畴,辨证为风热湿盛缘患者久居岭南湿热之地,外感风热,风热外袭,故发为本病。红斑、风团为风热之邪蕴结肌肤表现,瘙痒为风邪侵表,气血不和的表现。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均符合风热湿盛之辩证。综上所述,本病病因为风热之邪,湿邪为盛;病机为风热湿邪,病位在肌肤、肺,病性属实。治则:疏肝祛热祛湿。以手心经心包经和足太阴脾经经穴为主。病机十九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少阴经对外承接热气的影响,对内透发络脉瘀阻。凡疮疡火毒可调手足少阴经。病位在皮肤,且太阴经对外接纳湿气的影响,凡见诸湿肿满,气机失调皆可用太阴经来调。方案:1、颈部全部刮到,重点颈椎第七节旁映射区2、大椎、风府、风池、甲状腺四穴3、心经、心包经、肺经、三焦经4、肝脾肾反射区刮透5、曲池、血海、劳宫、小海到养老6、补气六穴,四井排毒患者刮痧时肩背部不易出痧,后项出痧稍多,颈前部甲状腺对应部位出痧明显,手三焦经、小肠经、心经心包经出痧较多,肝脾肾三处有包块,稍硬,膝盖以下脾胃经瘀堵严重,疼痛。经过10次刮痧治疗,患者神清,精神可,全脸未见新起红疹,旧皮疹逐渐消退,红肿消退,脸变光滑,无掉皮。肝脾处包块逐渐变小,变软,只剩下巴处少许瘙痒,三角区有些微红。女儿4岁,左腿处有指甲大小的红疹,奇痒难耐,带她去医院皮肤科,医生诊断为湿疹。期间中药内服,药膏外治,断断续续三年间,时好时坏,到2017年7月份,左腿的湿疹由一处指甲大小变为两处,其中一处铜钱大小,一处有鸡蛋大小。右腿也有一处铜钱大小的。难治性小儿湿疹刮痧者:广东省中医院雷丽芳延伸阅读:局部调理:先在患处的四周轻压打磨,造气。然后逐渐向中心靠拢,板直接在湿疹创面处打磨。打磨后的创面可以涂抹一些新鲜芦荟,促进创面皮肤愈合。整体调理:1、开四穴、开阳脉2、手大肠经、肺经、三焦经(支沟重点)3、背部肝脾肾同治(手法轻柔,徐而和)4、脾经为重点(阴陵泉、地机)5、补气六穴后期随诊两年均无复发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皮肤病,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充分会形成遗留神经痛,中医分型为: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等症型。皮肤科会诊带状疱疹病人(肝胆郁热),在住院期间行常规治疗+针灸+药物+疼痛科会诊,效果甚微,予刮痧治疗。一次后VAS疼痛分由10分降至4分。放电样疼痛频率明显减少。后出院后再予一次刮痧,已无疼痛,触压稍有木感,放电样疼痛很少出现。刮痧者:广东省中医院雷丽芳呼吸系统疾病---咳嗽姓名:陈XX年龄:48
2018年1月12日节气:小寒性别:女主诉:感冒后咳嗽12天现病史:12天前受风寒感冒,当时发烧39.2℃,自行刮痧后汗出烧退,但遗留下咳嗽一直不能缓解。咳嗽白天为主,有痰难咳伴咽痒,色黄质粘,长时间行走后会兼有喘。咳嗽时双太阳穴位置震痛,双风池穴隐痛,无汗。大便五天一次,成形,色黑,粘。小便可,纳呆,口苦。现体温正常。刮痧者:广东省中医院雷丽芳舌体:大,边有齿痕舌质:红舌苔:淡黄舌底脉络:瘀络外感风寒,内伤脾胃致气血,风寒留表----表证(风寒束表);纳呆,长时间活动后则喘----脾气虚;痰色黄粘难咳-----肺气风寒所困转向化热。刮痧方案:1、开四穴(大椎、大杼、膏肓、神堂)2、开阳脉(督脉、双膀胱经)3、颅底风府、风池、天柱重刮(解表)4、背部:肺的映射区(定喘、肺俞重刮)(宣肺)、肝脾映射区(疏肝运脾)5、前胸:天突、璇玑、云门、中府(宽胸理气)6、手心经、肺经(右尺泽)、左心包经、大肠经、三焦经,四井排毒(泻阳明热)7、膝盖以下胃经、脾经,四井排毒
找出主要问题,进行反复刮拭,直捣黄龙!反馈:刮痧后3天咳嗽咯痰症状缓解,一周后遗留稍有咽痒而致小咳。大便3天一次。无风池及太阳穴疼痛。纳眠可。予再刮痧一次,痊愈。心得:此病例相对简单,明白了两个道理:1、第一次刮痧七分功力三分效果,第二次复刮三分功力七分效果2、重点部位重点干预(靶点治疗)慢性咳嗽的另一种治疗思路女,38岁,职业:珠宝个体户主诉:失眠,反复咳嗽2年余。现病史:近2年来反复咳嗽,咽痒,伴失眠,胸闷,有间断服用安眠药,体检报告显示乳腺增生,其他未见异常。查:Bp128/78mmHg,P76次/每分钟既往家族史:无特殊舌像:苔薄,舌体胖,有齿痕中医诊断:咳嗽病(肺肾气虚)刮痧者:深圳罗湖医疗集团王彩雄耳穴刮痧思维:1、咽点直接是咽部疾病反射点(相应部位)2、肺,支气管反射点治疗肺部疾病(相应部位)3、三焦肝胆(疏肝理气,调一身之气)4、督脉(脊柱反射区)从中医思维脊柱为人体的阳脉之海,而肺脏致病的咳嗽则多因虚致实,提升阳气起补虚之5、神门、内分泌、肾上腺(消炎镇静安神助睡眠)刮透咽点后患者咳嗽停止,咽痒消失,整个耳廓黑痧滚滚。妇科类疾病----腺肌症患者女,30+,主诉痛经、腺肌症就诊患者平素月经周期28天,经期5-7天,每次月经期都出现痛经,一般可持续3-5天,前2天疼痛难忍,第一天通甚时多伴发呕吐,大汗出;后3天疼痛可减轻,月经量中色暗,伴血块,经期伴有腰酸、腹胀、乏力感,手心时有发热,腹部触诊发凉,纳眠可,二便调。舌淡黯,苔薄白,脉细,尺脉沉。执砭者:广东省中医院邓秀红治疗方案1、右尺泽穴,左心包经(引血下行)2、开四穴、开阳脉3、背部:肝脾肾重刮4、骶尾---坐骨结节,八髎,带脉,腹股沟5、任脉、冲脉、肾经腹部段6、肝经、胆经7、重点穴位:三阴交、气街、子宫、中极8、四井排毒(公孙、太白、复溜、太溪、申脉、照海)
方案解析右尺泽穴左心包经背部及八髎冲脉任脉肾经腹部段三阴交,气街、子宫、中极、●右尺泽调动肺的气机●心包经引火下行,泻心火●背部肝脾投影区,八髎调妇科,温经散结●任脉通足三阴经,刮之以调肝脾肾,使脏器和,气血通●肾为葵水之脏●三阴交活血祛瘀●脏腑腹背,气相通应●行气活血,散结止痛
刮痧意在疏通,以通为治,这就要调动气机的升降出入及一气周流来治病。30/8痧像:1、患者整体气血不足,出痧慢且难得气2、八髎区及四井可出黑痧3、下腹部可见少量灰色痧出4、30/8刮完当天晚上来月经,疼痛明显缓解,血块较前减少,伴下腹坠胀感,仍有呕吐一次,汗出明显后期痧像治疗效果反馈:经期疼痛明显缓解,血块减少HPV+治疗前治疗后2019年2月份检查45型、52型、42型均阳性,经刮痧5次治疗6月份复查剩42型阳性!执砭者:广东省中医院邓秀红基本资料患者男性,61岁,于2019年03月16入院主诉腹痛6天。现病史缘于患者6天前上午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部位以中上腹为主,伴恶心欲呕,时有反酸嗳气,曾至我院门诊予以制酸护胃等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于近日患者上腹部隐痛加重,伴发热,最高体温达38.8度,遂至我院急诊就诊,查淀粉酶496U/L,CRP119.17mg/L。急诊考虑急性胰腺炎收入消化科CT胃体、胃底胃壁增厚,胃小弯侧见数个软组织密度结节影中医诊断腹痛(湿热阻滞)西医诊断1.急性胰腺炎2.慢性胃炎消化类疾病----胰腺炎执砭者:广东省中医院杜洁梅四诊项目具体情况望诊望神神清,精神疲倦。望色脸色暗黄望眼睑睑色鲜红望体态形态消瘦望舌舌淡暗,苔黄微腻偏干闻诊声音语言、呼吸正常,时有反酸嗳气。问诊寒热症状无寒热往来二便小便调,大便2日一行。纳眠纳眠差,难入睡口渴无口干口苦经期男性免问切诊脉诊脉滑触诊上腹部隐痛,以中上部为主,无反跳痛胰腺问题传统中医来说是治脾脏,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运化,气机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见中上腹部疼。《黄帝内经》诸痛,皆因不通:“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故痛而闭不通矣”脾主湿,脾又主少腹,少腹有问题都在脾脏下手。方案和方义1、首刮手上的心经心包经肺经稳定上焦2、背部开四穴(大椎、大杼、膏肓、神堂)3、开阳脉、督脉(诸阳之海)重点刮拭胸椎第7、8节。重点穴位胃脘下俞(治疗胰腺的要穴),血会膈俞,肝俞,脾俞4、肝脾肾同治:刮至章门穴((脏会章门,疏肝健脾,大包脾经络穴,通络止痛,健脾益气)5、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合谷通降肠胃;曲池清热利湿;中渚解三焦邪热;阳池舒筋通络,解热;支沟清三焦,通肠腑)6、四井排毒痧像图刮至胸椎第7、8节时,刮出一大痧包刮痧前检查结果刮痧后检查结果治疗效果耗时两个半小时,其中刮到胸椎第七第八节位置病人反应剧烈疼痛,刮出大痧包后病人胰腺炎疼痛马上消失姓名:张X性别:男年龄:44岁发病节气:小暑于2019-6-29入住骨六科主诉
重物压伤右足疼痛、活动受限1天西医诊断1.右足压榨伤
2.右侧多发性足骨折3.右足第1.3.5跖骨基底部骨折4.右足Lisfrsnc损失5.右足第3-5跖骨脱位6.右足内侧楔骨、外侧楔骨、舟骨、跟骨撕脱性骨折7.高血压病中医诊断骨折病(气滞血瘀证)骨科类疾病----骨折伴难愈性伤口执砭者:广东省中医院黄荣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6月29日入院8月17日拔除负压引流装置右足踝2度肿胀,可见部分表皮坏死。8月19铜砭刮痧一天后,肿胀降为一度。7月11日行右足多发骨折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负压海绵辅助愈合术铜砭刮痧干预,当时患肢2度肿胀,伤口部分组织坏死9月2日患者术口愈合,出院8月18日望诊望神神清,精神疲倦,表情无特殊望色面色淡黄,眼胞微浮唇色:暗红,头发:偏油睑色:红鲜望形形体偏胖望态右足活动受限,主动体位。望舌舌质:色青紫暗红,形偏胖,苔质厚,苔黄而干,舌底脉络迂曲望皮肤右足背二度肿胀,肤色青紫。伤口:伤口局部淡黄,分泌物质稀、色淡黄,其中右足背外侧伤口潜行1.5cm。皮肤: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小腿肌肤甲错。望排泄物正常。闻诊声音无咳嗽等气味伤口味腥问诊一问寒热答:平素无明显怕冷怕热二问汗答:无自汗盗汗三问头身答:无头晕头痛,右足肢疼痛,局部二度肿胀,四肢肤温正常。四问二便答:大小便可五问胸腹答:无胸闷腹痛胃胀等,时有腹胀。六问饮食答:胃纳可,口渴欲饮。七问聋答:无耳聋耳鸣,听力未见明显下降八问睡眠、记忆力答:眠可切诊脉诊弦按诊手足心热,双下肢按压有压痕,其中右足伴有疼痛症状/体征病机分析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面部皮肤油脂较多痰湿体质精神疲倦脾气虚弱,生化乏源,输布精微无力,不能滋养四肢舌暗红,苔薄黄,脉弦,舌底脉络迂曲气滞血瘀型,脾有瘀睑色红鲜里热面色淡黄,苔黄脾虚湿重,湿热内蕴苔黄而干瘀血化热,热邪伤津小腿肌肤甲错气血不能在表濡养
气滞血瘀、脾虚痰阻之象刮痧方案及方义:①刮大椎、大杼、膏肓、神堂穴②督脉、膀胱经③左侧心包经、右侧尺泽穴④刮患肢膝下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其中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是重点。6-29入院时图片6-29入院时图片8-18刮痧前的图片19/8患肢可见皮纹,二度肿胀降为一度肿胀8-188-218-268-288-309-2第16天,伤口完全愈合糖尿病足糖尿病脚、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古称脱疽,都是脏腑气血虚损不调,寒湿邪气侵袭留念,瘀血蕴毒败损耗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科技项目收购居间中介合同2篇
- 2025版淘宝平台商品销售与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外国语学院外籍教师团队引进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商业街区商铺租赁合同
- 水池落水维修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商铺租赁合同租赁物退出市场服务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品质小区家政清洁服务合同文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产业投资合同协议书3篇
- 2025版跨境电商物流仓储租赁合作协议3篇
- 连云港立体浮雕施工方案
- 2025年度厨师职业培训学院合作办学合同4篇
- 《组织行为学》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 市场营销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 护理指南手术器械台摆放
- 肿瘤患者管理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及需求规模预测报告
- 2025春夏运动户外行业趋势白皮书
- 《法制宣传之盗窃罪》课件
- 通信工程单位劳动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