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经济学(宏观)复习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D)A退伍军人的津贴;B失业救济金;C贫困家庭补贴;D以上均不是。2.下列哪一项不应计入GDP(C)A购买一辆当年生产的自行车;B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政府订购一批军火。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B)。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4.所谓净出口是指(A)。A出口减进口;B进口减出口;C出口加出口;DGNP减进口。5.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B)。A消费+投资;B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D消费+投资+净出口。6.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有(D)。A家庭主妇的劳务折合成的收入;B出售股票的收入;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7.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B)。A直接税;B折旧;C间接税;D净出口。8.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计算GDP的方法是(A)。A支出法;B收入法;C生产法;D增加值法9.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B)。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间接税+利润。10.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B)。A销售税;B公司所得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11.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D)项有影响。AGDPBNDPCNIDPI。12.根据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随着收入增加(C)。A消费增加,储蓄下降;B消费下降,储蓄增加;C消费增加,储蓄增加;D消费下降,储蓄下降。13.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14.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A)。A边际消费倾向;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的总量;C平均消费倾向;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总量。1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D)。A大于1的正数;B小于2的正数;C零;D等于1。16.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D)。A大于1的正数;B小于1的正数;C零;D等于1。17.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B)。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储蓄倾向为0.1;C边际消费倾向为0.4;D边际储蓄倾向为0.3。18.投资乘数等于(A)。A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B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C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D(1-MPS)的倒数。19.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B)。A500亿元;B50亿元;C10亿元;D30亿元。20.根据相对收入假说,若某年收入下降,则该年APC(A)。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21.若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市场利息率,则表示现有投资项目(A)。A可行;B不可行;C都可以;D不确定。22.根据加速原理,引起净投资的原因是(A)。A产出增加;B价格提高;C利息率下降;D工资下降。23.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C)。A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B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C同时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D充分就业和公平。24.不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C)。A政府支出;B政府税收;C政府公债;D政府转移支付。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B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D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49.IS曲线左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组合表示(C)。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B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D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50.价格水平上升时,会(B)。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余。51.在凯恩斯区域内,(B)A货币政策有效;B财政政策有效;C财政政策无效;D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52.在古典区域内,(A)。A货币政策有效;B财政政策有效;C财政政策无效;D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样有效。53.在国民生产和国民收入中,哪种行为将被经济学家视为投资(D)A购买新公司债券;B生产性活动导致的当前消费;C购买公司股票;D以上都不对54.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相比较,一般而言(A)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B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且为常数C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D平均储蓄倾向等于155.如果人们的工资增加,则增加的将是(A)A货币的交易需求B货币的预防需求C货币的投机需求D上述三方面需求中的任何一种5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APC+MPC=1BAPC+APS=1CAPS+MPS=1DMPS+MPC=157.下列关于货币创造乘数的说法,正确的是(C)A货币创造乘数与法定准备金率呈正比B货币创造乘数与超额准备金率呈正比C货币创造乘数与法定准备金率呈反比D货币创造乘数与超额准备金率无关58.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降低可能导致(C)A政府支出减少B政府税收增加C政府税收减少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59.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D)A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经济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6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A)A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61.下列关于平衡预算乘数说法正确的是(C)A平衡预算乘数大于1B平衡预算乘数小于1C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1D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062.下列各项哪一项不应计入GDP(D)A公司所得税B工资收入C专利版权收入D消费信贷利息63.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C)ALM陡峭而IS平缓BLM垂直而IS陡峭CLM平缓而IS垂直DLM和IS一样平缓64.下列关于乘数说法正确的是(A)A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呈反比B乘数的作用是单向的C乘数反映了收入变化是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化D乘数的作用可无条件实现65.经济学上的投资是讲(D)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66.在凯恩斯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6,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必是(A)A2.5B1.6C5D467.市场利率提高,准备金会(A)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68.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2亿美元,会使IS(C)。A右移12亿美元;B左移12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2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2亿美元。69.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A)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70.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但不属于中央银行职能的是(D)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C发行货币D为政府赚钱71.人们在哪种情况下倾向于减少手中持有的货币(B)A债券价格趋于下降B债券价格趋于上升C债券收益不变D债券价格不变72.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D)。A.20亿元;B.60亿元;C.180亿元;D.200亿元。73.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B)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74.如果货币市场均衡方程为,则导致LM曲线变得平坦是由于(B)Ak和h同比例变大Bk变小,h变大Ck变大,h变小Dk和h同比例变小7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B)A经济活动个体决策者的行为及其后果B社会经济总体行为及其后果C以上都包括D以上都不是76.假定某年的名义GDP为900亿元,实际GDP为1000亿元,则GDP折算指数为(A)A90%B0C100%D111.1%77.下列项目中除(B)外,应计入(收入法核算)GDPA工资收入B政府公债利息及消费信贷利息C非公司企业主收入D公司税前利润7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总投资的是(B)A商业建筑物和居民住宅B居民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支出C商业存货的增加D购买设备的支出79.GDP减去(A)后得到NDPA折旧B企业转移支付C社会保险税D个人所得税80.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DP=(C)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支出+总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D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总出口8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B实际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C名义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D以上都不对82.在一个三部门经济模型中,总投资=(C)A私人储蓄B政府储蓄C私人储蓄+政府储蓄D私人储蓄-政府储蓄83.下列关于最终产品说法,错误的是(A)A供生产使用的最终产品不计入GDP,而供生活使用的最终产品要计入GDPB供生产使用和供生活使用的最终产品都要计入GDPC最终产品要计入GDP而中间产品不计入GDPD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劳务8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AGDP不包括折旧B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不计入GDPCGDP是流量而不是存量DGNP是国民概念,而GDP是地域概念85.下列关于均衡产出的描述,错误的是(D)A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B均衡产出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是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C当i=s时,相应的产出为均衡产出D当I=S时,相应的产出为均衡产出86.如果凯恩斯消费函数为c=200+0.8yd,则储蓄函数为(A)As=200+0.2ydBs=200-0.2ydCs=200+0.8ydDs=200-0.8yd87.当税收为定量时,如果凯恩斯消费函数为c=200+0.8yd,则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为(B)A4B-4C1D无法确定88.如果消费函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则边际消费倾向(C),平均消费倾向()A递减,递减B递减,不变C不变,递减D不变,不变89.一般情况下,平均消费倾向(A),边际消费倾向()A递增,递增B递减,递增C递增,递减D递减,递减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平均消费倾向大于0,而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但小于1B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都大于0而小于1C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都大于1D以上都不对9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政府购买乘数和投资乘数绝对值相等,但互为相反数B政府购买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相等C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与税收乘数相等D政府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192.凯恩斯消费函数指的是(B)A消费支出与储蓄之间的关系B消费支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C消费支出与DPI之间的关系D消费支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93.一个三部门经济中,如果消费需求函数为c=100+yd,投资支出i=100,政府购买支出为g=50,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为20,定量税为30,则均衡收入y=(B)A2590B2410C2500D无法计算94.投资支出是实际利率的(B)A增函数B减函数C凸函数D都不是95.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A)A增函数B减函数C凸函数D都不是96.出于投资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市场利率的(C)A增函数B凸函数C减函数D都不是97.如果物价指数P为100%,名义货币量M为220亿元,则实际货币量m为(D)A100亿元B110亿元C220亿元D200亿元98.自发支出增加10亿元,会使IS曲线(D)A向左平移10亿元B向右平移10亿元C向左平移自发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向左平移自发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99.如果净税收(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定量税)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A)A向左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向右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C向左平移自发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向右平移自发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100.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出现在IS曲线的左下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C)A计划投资小于计划储蓄而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B计划投资小于计划储蓄而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C计划投资大于计划储蓄而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计划投资大于计划储蓄而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101.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曲线(C)A向右平移10亿美元B向右平移k乘以10亿美元C向右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D向右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102.当投资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则IS曲线(B)A向左平移B向右平移C逆时针旋转D顺时针旋转103.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的正向关系是通过(C)表现出来的AL曲线斜率为负BL曲线斜率为正CL曲线左右平移D以上都不对104.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向右移,若要使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C)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BLM曲线和IS曲线都平坦C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平坦DLM曲线平坦,IS曲线也陡峭105.挤出效应越大,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A)A越小B越大C不受影响D无法确定106.一般情况下,如果LM曲线不变,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使(A)A利率上升,收入上升B利率上升,收入下降C利率下降,收入上升D利率下降,收入下降107.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小(D)A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108.“挤出效应”发生于(B)A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降低,从而使私人部门投资扩大B所得税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C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D政府减少支出,引起消费支出下降109.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B)A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完全有效B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C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完全有效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完全无效110.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C)A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完全有效B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C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完全有效D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完全无效111.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变动(A)的政策A总需求B总供给C政府购买D货币供给1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财政政策效果受IS曲线斜率影响,而与LM曲线斜率无关B货币政策效果受LM曲线斜率影响,而与IS曲线斜率无关C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效果都受到IS和LM曲线影响D以上都不对113.在IS曲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斜率越大,则货币政策效果(D)A越小B不变C无法确定D越大114.下列关于创造乘数的说法,正确的是(C)A货币创造乘数与法定准备金率呈正比B货币创造乘数与超额准备金率呈正比C货币创造乘数与法定准备金率呈反比D货币创造乘数与超额准备金率无关115.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降低可能导致(B)A政府支出减少B政府税收减少C政府税收增加D政府财政盈余增加116.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的企图是(A)A减少流通中的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117.政府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C)A政府转移支付B政府购买支出C消费支出D净出口11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B)A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C缓和了经济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D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119.下列哪一项不是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机制(D)A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B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C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D政府购买的自动变化120.从理论上讲,当经济衰退的时候,政府应该(A)A降低法定准备金率B提高法定准备金率C先降低再提高法定准备金率D以上都不对121.当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的时候,政府应该(B)A增加政府购买支出B减少政府购买支出C增加政府对个人转移支付D以上都不对122.当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时,可以判断政府实行了(B)的财政政策A扩张性B紧缩性C补偿性D平衡性123.补偿性财政政策是(D)的财政政策A平衡预算B紧缩性C扩张性D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124.已知某国的期初资本存量为30000亿美元,它在该期生产了8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为6000亿美元,则该国当期的总投资与净投资分别为(D)A22000亿美元和24000亿美元B38000亿美元和36000亿美元C8000亿美元和6000亿美元D8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125.已知DPI为1800美元,个人所得税为30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0美元,个人储蓄为500美元,个人消费为1200美元,则PI(C)A200美元B2200美元C2100美元D2300美元126.GD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D)A工人劳动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1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B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C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D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128.从事后核算角度看,在三部门经济中,居民储蓄=(D)A净投资B总投资C总投资—政府开支+折旧D总投资—政府储蓄12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A均衡产出是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B均衡产出是经济社会的总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的总支出时的产出C均衡产出是计划投资与实际投资相等时的产出D均衡产出是经济社会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的产出130.在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中,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A)A也会增加,但是消费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B将减少,且建设的速度比收入增加的速度快C将增加,且增加的速度比收入增加的速度快D与收入同比增加1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政府购买乘数与投资乘数绝对值相等,但互为相反数B政府购买乘数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相等C政府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与税收乘数相等D政府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113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APC>0BAPS>0CMPS>1D0<MPC<1133.如果消费函数为c=βy,则(C)AMPS=MPCBAPC=APSCAPC=MPCD以上都不对134.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投资=储蓄”,是指(B)A实际发生的投资等于储蓄B计划的投资恒等于储蓄C经济达到均衡时,计划的投资必须等于计划的储蓄D事后投资等于储蓄135.如果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如与收入水平无关的消费为50亿美元,投资为3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2,则均衡收入为(B)A80亿美元B400亿美元C150亿美元D120亿美元136.一般情况下,边际储蓄倾向(C),边际消费倾向()A递增,递增B递减,递增C递增,递减D递减,递减137.下列关于MEC和MEI的说法,正确的是(A)AMEC>MEIBMEC<MEICMEC=MEID以上都有可能138.在LM曲线右边的点上,有(B)AL=mBL>mCL<mD以上都有可能139.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市场利率的(C)A增函数B凸函数C减函数D都不是140.当d增大,IS曲线将(A)A更加平缓B更加陡峭C垂直于横轴D垂直于纵轴141.当一国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而不采用货币政策时,一定会使(C)A产出不确定、利率上升B产出增加、利率不确定C产出和利率均不确定D以上都不对142.当经济衰退时,政府应(D)A减少政府购买支出B增加税收C减少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D减少税收143.当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越平缓,财政政策效果(A)A越小B越大C不变D无法确定144.越接近于古典区域,(B)A财政政策越有效,而货币政策越无效B货币政策越有效,而财政政策越无效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越有效D以上都不对145.(B)在经济中不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A累进税率制B政府开支直接随国民收入水平变动C社会保障支出和失业保险D农产品维持价格146.宏观货币政策和宏观财政政策的区别在于(C)A前者用来对付经济萧条,后者用来对付通货膨胀B前者主要通过改变投资支出发生作用,后者主要通过影响消费支出发生作用C前者主要通过利率来影响总需求,后者主要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变化来影响总需求D以上三者都是147.凯恩斯主义认为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B)A每一财政年度实现财政收支平衡B实现充分就业C每一周期实现财政收支平衡D合理安排政府支出,使之效益最大14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存款(B)A不变B增加C减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149.总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原因可用(C)来说明A利率效应B实际余额效应CA和B都是D都不对150.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之所以具有水平形状,是因为(C)A货币和工资具有刚性B价格具有刚性CA和B都是D都不对151.自然失业率是(A)A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造成通货紧缩状态下的失业率B物价稳定时的失业率C经济稳定增长时的失业率D国际收支平衡时的失业率152.通货膨胀率是(A)A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B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某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C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生产要素价格变动的百分比D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劳务价格变动的百分比153.滞胀是总供给曲线(B)的结果A右移B左移C平移D都不对二、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净值它是GDP减去折旧以后的余额。它表示经济社会在补偿了资本存量损耗以后所生产的净产品总值。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含劳务)的市场价值。3.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4.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5.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增加量与收入增加量之比率。6.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7.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收入变动对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8.税收乘数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9.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与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10.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11.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12.预算赤字政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13.内在稳定器经济系统本身具有的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在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14.交易动机因消费和生产,个人或企业为进行正常交易所需要的货币。交易动机的货币需要量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对货币的需求数量越多。15.预防动机为应付突发性事件、意外支出而持有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16.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这一关系可表示为:L2=L2(r)或L2=-hr,这里h货币投机需求d的利率系数,负号表示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变动有负向关系。17.流动偏好陷阱(凯恩斯陷阱)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下降,或者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可能再上升而可能跌落,因而会将所有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以免有价证券价格下跌遭受损失。18.IS曲线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的曲线。19.LM曲线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L=m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的曲线。20.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21.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与总供给出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22.奥肯定律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该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23.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得资本品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24.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25.名义GDP或者货币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6.通货膨胀当一个经济社会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27.基础货币存款扩张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可称为基础货币或货币基础。三、简答题1.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就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存在通货膨胀,即是否均衡。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发生的投资总等于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2.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它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比方说,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3..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他们的理由是,富者的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因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必然大于富者),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产出或者说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4.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不同?总支出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部分组成。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的。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时,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也减少。总支出的较少量是税收增加量的倍数。反之则相反。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支出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的变化量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是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和总支出。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是与总支出同方向的。这两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的倍数关系,但倍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5.简述IS-LM模型。如果把IS曲线和LM曲线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息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这就是IS-LM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在同一收入和利率水平上同时达到均衡时,均衡利息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值,可以通过求解IS,LM曲线的联立方程而得。6.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什么?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即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物价稳定: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7.简述“挤出效应”大小主要取决于哪几个因素?“挤出效应”指的是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挤出效应”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一是政府支出乘数,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固然增加很多,但利率提高所引起的投资减少导致国民收入减少越多,挤出效应也越大。二是货币需求对产出的敏感程度。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也增大,因而利率上升也越多,挤出效应也越大。三是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h。越小越敏感,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也越多,对投资的挤占越多。四是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投资利率系数越大,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也越大。8.购买过一辆用过的小汽车是否计入GDP,为什么?购买过一辆用过的小汽车不计入GDP。用过的小汽车的价值在其生产的年份已计入GDP,现在对其买卖本身只是其所有权的转让,并没用增加最终产品。9.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的?不能这样描述,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平均消费倾向却不一定大于零而小于1。10.货币需求动机包括哪几个方面?它对货币需求有何种影响?(1)货币需求包括三个动机,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投机动机。(2)交易动机和预防性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与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化。(3)投机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水平,与利率水平反方向变化。11.简述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哪些?(1)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2)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主要手段。(3)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率。上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常常需要配合使用。12.简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1)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效果可能比较显著,而在治理经济率意的效果不显著。(2)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3)外部时滞(4)受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影响13.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1)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即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2)价格稳定:是指画个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3)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持续均衡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14.简述货币需求动机(1)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三种动机决定的,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2)交易动机即为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出于这一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成正比。(3)预防动机即人们为防止意外需要,必须持有一定量的货币动机。出于这一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与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动。(4)投机动机即人们为了了在将来的某一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这种投机活动最典型的就是买卖债券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水平,与利率水平反方向变动。15.简述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2)研究社会经济总体行为,就是研究如何使国民收入稳定地以比较适合的速度增长。16.简述流动偏好陷阱的概念流动偏好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四、论述题1.运用IS-LM模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失衡的调整过程。按照IS-LM模型的解释,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其均衡点正好处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上。任何偏离IS曲线和LM曲线交点的利息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不能达到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在实际中,若出现国民收入与利息率组合在IS曲线左下方,有I>S,即存在对产品的超额需求;在IS曲线的右上方,有S>I,即存在对产品超额供给。若出现国民收入与利息率组合点在LM曲线左上方,有M>L,即存在货币超额供给;在LM曲线右下方,有L>M,即存在货币的超额需求。当实际经济中出现以上失衡状态时,市场经济本身力量将使失衡向均衡状态调整,直至恢复到均衡。I>S时,国民收入会增加;I<S时,国民收入会减少;L>M时,利息率会下降上升;L<M时,调整结果会十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2.结合IS-LM模型,简述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实际,应该运用什么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持续发展。解答要点:(1)IS-LM模型,包括IS及LM曲线的概念,各自的经济含义。(2)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概念及工具。财政政策工具包括支出和收入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变动法定准备金。(3)IS曲线位置移动与财政政策;LM曲线位置移动与货币政策;IS曲线斜率、LM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4)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把握与适当政策选择。3.试论述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内容,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实际,说明如何进行相机选择。4.试论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按照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管理理论,人们的货币需求主要有三种动机:一是交易动机;二是预防动机;三是投机动机。(1)交易动机:因消费和生产,个人或企业为进行正常交易所需要的货币。交易动机的货币需要量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对货币的需求数量越多。(2)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为应付突发性事件、意外支出而持有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因此,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产生的全部实际货币量和收入的关系可表示为:L1=L1(y)或L1=ky。(3)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这一关系可表示为:L2=L2(r)或L2=-hr,这里h货币投机需求d的利率系数,负号表示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变动有负向关系。(4)所以,货币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货币的总需求函数可描述为:L=L1+L2=L1(y)+L2(r)=ky–hr5.论述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1)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2)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水平决定。国民收入增加时,短期看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小,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用来增加储蓄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大。(3)消费倾向比较稳定。经济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的增加或减少通过乘数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额数倍于投资的变动。(4)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呈同方向变动关系。(5)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6)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五、计算1.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支出为G=200,政府转移支付为TR=62.5,税收为T=250。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均预算乘数。⑴可支配收入为Yd=Y-T+TR=Y-250+62.5=Y-187.5由收入恒等式得Y=C+I+G=100+0.8(Y-187.5)+50+200,所以均衡国民收入Y=1000⑵根据消费函数可知边际消费倾向MPC=0.8,则投资乘数K1=1/1-MPC=5;政府购买Kg=1/1-6=5;税收乘数Kt=-MPC/(1-MPC)=-4转移支付乘数Ktr=b/(1-b)=4;平衡预算乘数Kb=1-MPC/(1-MPC)=12.设某三部门经济中有如下资料:C=80+0.5Yd,Yd=Y-T,T=-20+0.2Y,I=50+0.1Y,G=200计算均衡收入、消费、投资与税收水平。解:由Y=C+I+G和已知条件,则Y=80+0.75(Y+20-0.2Y)+0.1Y+50+200=0.7Y+345所以Y=1150从而I=50+0.1Y=165T=-20+0.2Y=210Yd=Y-T=940C=80+0.75Yd=7853.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90亿美元+0.8yd,t=50亿美元,i=140亿美元-5r,g=50亿美元。(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亿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解:(1)由c=90+0.8yd,t=50,i=140-5r,g=50和y=c+i+g可知IS曲线为y=90+0.8yd+140-5r+50=90+0.8(y-50)+140-5r+50=240+0.8y-5r化简整理得,均衡收入为y=1200-25r(1)由L=0.20y,MS=200和L=MS可知LM曲线为0.20y=200,即y=1000(2)这说明LM曲线处于充分就业的古典区域,故均衡收入为y=1000,联立式(1)、式(2)得1000=1200-25r求得均衡利率r=8,代入投资函数,得i=140-5r=140-5×8=100(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20亿美元将会导致IS曲线发生移动,此时由y=c+i+g可得新的IS曲线为y=90+0.8yd+140-5r+70=90+0.8(y-50)+140-5r+70=260+0.8y-5r化简整理得,均衡收入为y=1300-25r与LM曲线y=1000联立得1300-25r=1000由此均衡利率为r=12,代入投资函数得i=140-5r=140-5×12=80而均衡收入仍为y=1000。4.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均为亿美元)。(1)求IS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解答:(1)先求IS曲线,联立y=c+ic=α+βyi=e–dr得y=α+βy+e-dr,此时IS曲线将为r=eq\f(α+e,d)-eq\f(1-β,d)y。于是由题意c=100+0.8y,i=150-6r,可得IS曲线为r=eq\f(100+150,6)-eq\f(1-0.8,6)y即r=eq\f(250,6)-eq\f(1,30)y或y=1250-30r再求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故货币市场供求均衡时得150=0.2y-4r即r=-eq\f(150,4)+eq\f(1,20)y或y=750+20r(2)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IS和LM曲线相交于一点,该点上收入和利率可通过求解IS和LM的联立方程得到,即y=1250–30ry=750+20r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950(亿美元)。5.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国内生产总值为4800亿元;总投资为800亿元,净投资为300亿元;消费为3000亿元;政府购买为960亿元;政府的预算盈余为30亿元。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解:(1)国内生产净值4800-500=4300(亿元)(2)净出口4800-300-800-960=40(亿元)(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30+960=990(亿元)(4)个人可支配收入4300-990=3310(亿元)(5)个人储蓄3310-300=310(亿元)6.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解:(1)由C=90+0.8Yd,T=50,I=140-5r,G=50和Y=C+I+G可以得到IS曲线为Y=1200-25r由L=0.2Y,M=200可以得到LM曲线为Y=1000这说明,LM曲线处于充分就业的古典区域,故均衡收入为:Y=1000联立IS和LM方程式可以得到:1000=1200-25r解得:r=8,I=140-5r=100(2)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将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此时由Y=C+I+G可得到新的IS方程为:Y=1300-25r将上式与LM方程式Y=1000联立,解得:r=12,I=140-5r=80国民收入仍为Y=1000(3)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当政府支出G增加20时,投资由原来的100减少为80,减少了20,刚好等于政府增加的支出,所以存在“挤出效应”。由均衡收入不变也可以看出,LM曲线处于古典区域,这说明,政府支出增加时,只会提高利率和完全挤占私人投资,而不会增加国民收入,可见这是一种与古典情况相吻合的完全挤占。7.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10r,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60亿美元+0.8yd,t=100亿美元,i=150亿美元,g=100亿美元。(1)求IS和LM方程。(2)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3)政府支出从100亿美元增加到120亿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解答:(1)由c=60+0.8yd,t=100,i=150,g=100和y=c+i+g可知IS曲线为y=c+i+g=60+0.8yd+150+100=60+0.8(y-t)+150+100=60+0.8(y-100)+150+100=230+0.8y化简整理得y=1150(1)由L=0.20y-10r,MS=200和L=MS得LM曲线为0.20y-10r=200即y=1000+50r(2)(2)由式(1)、式(2)联立得均衡收入y=1150,均衡利率r=3,投资为常量i=150。(3)若政府支出增加到120亿美元,则会引致IS曲线发生移动,此时由y=c+i+g可得新的IS曲线为y=c+i+g=60+0.8yd+150+120=60+0.8(y-100)+150+120化简得y=1250,与LM曲线y=1000+50r联立得均衡收入y=1250,均衡利率为r=5,投资不受利率影响,仍为常量i=150。(4)当政府支出增加时,由于投资无变化,可以看出不存在“挤出效应”。这是因为投资是一个固定常量,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也就是投资与利率变化无关,IS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y的直线。8.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解答:(1)用s代表储蓄(即私人储蓄sp),用yd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s=yd-c=4100-3800=300(亿元)(2)用i代表投资,用sp、sg、sr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sg=t-g=BS,在这里,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代表政府支出,BS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sg=BS=-200。sr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即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进口减出口,在本题中为100,因此投资为i=sp+sg+sr=300+(-200)+100=200(亿元)(3)从GDP=c+i+g+(x-m)中可知,政府支出g=5000-3800-200-(-100)=1100(亿元)9.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4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消费3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解答:(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500=800-300,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800-500=4300(亿美元)。(2)从GDP=c+i+g+nx中可知nx=GDP-c-i-g,因此,净出口nx=4800-3000-800-960=40(亿美元)。(3)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亿美元)。(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内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d=NDP-T=4300-990=3310(亿美元)。(5)个人储蓄S=yd-c=3310-3000=310(亿美元)。10.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10r,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60亿美元+0.8yd,t=100亿美元,i=150亿美元,g=100亿美元。(1)求IS和LM方程。(2)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3)政府支出从100亿美元增加到120亿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5)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解答:(1)由c=60+0.8yd,t=100,i=150,g=100和y=c+i+g可知IS曲线为y=c+i+g=60+0.8yd+150+100=60+0.8(y-t)+150+100=60+0.8(y-100)+150+100=230+0.8y化简整理得y=1150(1)由L=0.20y-10r,MS=200和L=MS得LM曲线为0.20y-10r=200即y=1000+50r(2)(2)由式(1)、式(2)联立得均衡收入y=1150,均衡利率r=3,投资为常量i=150。(3)若政府支出增加到120亿美元,则会引致IS曲线发生移动,此时由y=c+i+g可得新的IS曲线为y=c+i+g=60+0.8yd+150+120=60+0.8(y-100)+150+120化简得y=1250,与LM曲线y=1000+50r联立得均衡收入y=1250,均衡利率为r=5,投资不受利率影响,仍为常量i=150。(4)当政府支出增加时,由于投资无变化,可以看出不存在“挤出效应”。这是因为投资是一个固定常量,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也就是投资与利率变化无关,IS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y的直线。(5)上述情况可以用草图15—2表示。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科技园区设施租赁协议4篇
- 启迪未来点亮梦想
- 2025版收入证明模板制作与市场推广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气体激光清洗设备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住宅用灌溉喷水阀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宠物肝脏功能补充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印章套件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光伏发电箱变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施工承包合同标准模板
- 2025版个人购房贷款还款顺序合同模板3篇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简便计算》练习题(310题-附答案)
-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
- 培训如何上好一堂课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全册
- 2024医疗销售年度计划
- 税务局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 人教版语文1-6年级古诗词
- 上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软件运维考核指标
- 空气动力学仿真技术: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简介
- 对表达方式进行选择与运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