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审意见报告名称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提交部门地调院重庆一零七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工办组织单位内专家于5月8日对提交的《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进行了内部审查,形成以下内审意见:1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是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DBJ50/T-029-2019)、《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18)等规范标准要求执行,并依据《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治理工程工程地质详细勘查报告》和《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实施的。2、设计选用规范、标准合理,选用的参数恰当。3、设计推荐方案:抗滑桩+重力式挡墙+地表排水沟,方案结合实际,工程造价较省,是可行的、合理的。4、报告内容较丰富、文字简练、图件美观、各项资料齐全,较好地完成了业主委托。综上所述:报告内容及章节安排符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DBJ50/T-029-2019)的要求,同意通过内部审查。专家组(签字)年月日目录165350前言 前言0.1任务由来为切实做好学校周边地质灾害防治,加快推进学校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整治工作,重庆市国土房管局下发了《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加快推进学校周边地质灾害隐患整治工作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18]657号)。受重庆市云阳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心的委托,重庆市一零七市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于2019年1月6日接受了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应急治理工程工程地质勘查任务。2019年3月,完成《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勘查报告》(重庆一零七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9.11.21)审查,并由地环总站出具《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勘查报告的批复》(渝规资〔2019〕1277号),在《初步设计》报告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受业主委托,进入了本施工图设计报告编制阶段。0.2勘查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结论0.2.1勘查报告结论1、地灾概况 青山小学滑坡位于云阳县南溪镇青山村,滑坡平面形态呈扇形,横宽约180m,纵长约170m,面积约3.06X104m2,滑体平均厚约13m,体积约39.78X104m3,主滑方向约86°,属中型土质滑坡。2、 危害性受汛期强降雨影响,青山小学滑坡最近变形发生于2016年6月,滑坡体中后部出现大量拉张、剪切裂缝,导致地面开裂、沉降等,学校围墙变形强烈,裂缝总体走向2°〜346°,大致垂直于主滑方向,裂缝一般长5〜50m,裂缝宽0.50〜3.5cm,地表裂缝最大下挫25cm;近几年青山小学滑坡处于弱变形阶段。威胁青山小学全校207名学生、30名教职工及周边约118名居民共计355人的生命财产安全。3、 防治工程等级按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18),确定青山小学滑坡防治工程等级为二级基本合理。0.2.2初步设计报告批复2020年1月6日,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专家对重庆一零七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提交的《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以下简称《初步设计》)进行了技术审查,并于2020年3月16日设计单位提交正式报告后出具了《关于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认定意见》(中铁二院地灾顾问技发〔2020〕5号)(以下简称《认定意见》)。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和《认定意见》,现批复如下:一、《初步设计》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勘查报告》基础上编制的,编制单位具有自然资源部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设计甲级资质,符合相关要求。二、该滑坡危及青山小学全校207名学生、30名教职工及周边约118名居民,共计355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可能造成经济损失约2000万元。因此,对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进行治理是必要的。三、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治理工程防治工程等级为二级,符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DBJ50/T-029-2019)等相关规范规定。四、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推荐的采用“抗滑桩+挡土墙+排水”对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进行治理的总体设计方案及相应的分项工程设计。0.3编制依据0.3.1设计依据①《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勘查报告》(重庆一零七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9.11.21)、《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勘查报告的批复》(渝规资〔2019〕1277号);②《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重庆一零七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20.3.16)0.3.2执行规范①重庆市地方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B50/143-2018);②重庆市地方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DBJ50/T-029-2019);③《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④《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⑤《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⑦《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0.4工程特征表表0.4.1工程特征表类别特征备注地理位置工程区位于云阳县县城以北东约60km处,行政上属南溪镇青山村,有乡村公路通往南溪镇。交通较为方便。水文气象工程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多雾;夏热,多伏旱;春早,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秋长,阴雨绵绵,以及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天气温和,无霜期长,霜雪稀少。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7.7°C,最高年平均气温19.0℃(1982年),最低平均气温17.6℃(1974年);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5℃(2006年7月16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7℃(1955年1月27日,1975年12月15日),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1484.4h,最高年日照时数1713h,最小年日照时数924h,据境内大滩口水文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1243mm,最大年降水量为1549.6mm(1982年),最低年降水量为981.9mm(1976年),多年平均年水蒸发量为620mm。工程区地表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主要经滑坡土体下渗补给地下水。地下水类型有两种,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贮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之中,地下水较丰富,基岩裂隙水贮存于基岩构造裂隙及风化裂隙中,主要受降雨补给,于地势低凹处排泄。地下水按其赋存特征及水理性质可分为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两类。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工程区滑坡属于剥蚀丘陵地貌斜坡地貌。总体西高东低,地形坡度约2°~16°,高程547m~589m,最大高差42m。工程区出露的主要地层岩性由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崩坡积层(Q4c+dl)、滑坡体堆积层(Q4del)及下伏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砂岩、粉砂质泥岩地层组成。工程区位于渠马河向斜南翼,为单斜构造区,岩层产状190°∠7°,区内未见断层及破碎带通过。受区域构造的影响,在岩层中发育两组裂隙。裂隙①产状146°~155°∠68°~80°(局部直立),间距一般0.5~2m,裂面粗糙,张开一般1~5cm,局部泥质充填。裂隙②产状70°~82°∠65°~78°(局部直立),间距为0.2~1.5m,该组裂隙多闭合,局部微张,局部填充泥质。喜马拉雅山运动以来,工程区地壳运动主要是以缓慢的抬升为主,运动强度有限,区域地质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工程区属重庆至长江三峡弱震地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建筑物抗震设防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工程区内人类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房屋修建、开荒种地、填土、坡面耕种作,地形地貌被改变。总体上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治理措施抗滑桩+重力式挡土墙+地表排水;工程投资工程治理总投资为6056154.56元1、概述1.1工程规模和任务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位于重庆市云阳县,行政上属南溪镇青山村,滑坡呈扇形,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范围:X=3450731~3450912m,Y=36580796~36580972m。横宽约180m,纵长约170m,平均厚约16m,主滑方向约86°,面积约2.48×104m2,体积约39.68×104m3,属中型土质滑坡,地形坡度约2°~16°,高程547m~589m,最大高差42m。受汛期强降雨影响,青山小学滑坡最近变形发生于2016年6月,滑坡体中后部出现大量拉张、剪切裂缝,导致地面开裂、沉降等,学校围墙变形强烈,裂缝总体走向2°〜346°,大致垂直于主滑方向,裂缝一般长5〜50m,裂缝宽0.50〜3.5cm,地表裂缝最大下挫25cm;近几年青山小学滑坡处于弱变形阶段。威胁青山小学全校207名学生、30名教职工及周边约118名居民共计355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万。1.2工程布置及主要治理工程针对变形体的变形特征及破坏模式,以及内审专家的审查意见,拟采用抗滑桩+地表排水方案对其进行治理,分述如下:在滑坡前部6~6′剖面处采取抗滑桩支挡措施,抗滑桩采用A、B、C三种桩型,A型桩长16m,桩径1.5×2.0m,桩间距5m,共3根;B型桩长18m,桩径1.8×2.5m,桩间距5m,共5根;C型桩长18m、20m,桩径2.0×3.0m,桩间距5m,共16根;在学校围墙外侧设置重力式挡土墙进行支挡,采用A型、B型两种挡墙,A型重力式挡土墙墙高4.5m,墙顶宽1.8m,面坡1:0.25,采用C20片石砼砌筑,挡墙长92m;B型重力式挡土墙墙高2.5m,墙顶宽1.0m,面坡1:0.25,采用C20片石砼砌筑,挡墙长50m。、在滑坡内设置排水沟,长度共142m。对滑坡中后部的裂缝进行封填处理,防止雨水下渗。2、治理工程设计2.1设计指标2.1.1滑坡地质灾害等级划分按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DBJ50/T-029-2019)规定,滑坡危害对象重要,可能造成的损失大,综合判断该滑坡防治工程等级为二级,稳定安全系数取1.15。2.1.2设计荷载组合表2.1-1稳定性计算工况、荷载组合滑坡涉水状态工况组合编号荷载组合内容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地质灾害危害性分级II不涉水滑坡暴雨工况自重+地表荷载+地下水压力设计参数及设计标准表2.1-2防治工程岩体设计参数值岩体类型粉砂质泥岩砂岩粉质粘土块石土强风化岩体中风化岩体强风化岩体中风化岩体天然重度(kN/m3)24.7924.21天然抗拉强度(MPa)0.140.54弹性模量(104MPa)0.1440.464泊松比0.300.17承载力特征值(kPa)250*1837300*7885180粘结强度(kPa)360760岩体水平抗力系数MN/m36012034020*摩擦系数(μ)0.400.500.30*0.50*抗压强度(MPa)天然饱和天然饱和7.404.7326.4620.27抗剪强度指标φ(°)C(MPa)φ(°)φ(°)C(MPa)φ(°)100.3630.51151.1434.65备注:*为经验值。天然重度取岩石(土)重度的实验值以及综合取值;岩体抗拉强度由岩石抗拉强度乘以0.40的折减系数确定;岩体弹性模量由岩石弹性模量标准值根据裂隙发育程度乘以0.80的折减系数确定;岩体泊松比取岩石实验平均值;岩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乘以0.35的折减系数确定;岩体抗压强度由岩石裂隙影响系数确定,裂隙较发育取0.9。抗剪强度指标C值按0.27的折减系数确定,φ值按0.85的折减系数确定表2.1-3防治工程土体设计参数值项目单位滑坡体滑体天然容重KN/m3上滑面:17.67下滑面:19.15滑体饱和容重KN/m3上滑面:17.93下滑面:19.30土的水平抗力比例系数MN/m410滑带土(天然)CKPa上滑面:16.78下滑面:17.52φ(°)上滑面:14.33下滑面:15.79滑带土(饱和)CKPa上滑面:10.08下滑面:13.18φ(°)上滑面:8.85下滑面:11.56滑体土(天然)CKPa17.98φ(°)16.06滑体土(饱和)CKPa14φ(°)12.57(1)C30混凝土:轴心抗压设计强度:fc=14.3MPa;轴心抗拉设计强度:ft=1.43MPa;弹性模量Ec=30000MPa;(2)、Ⅲ级普通热轧钢筋(d=32mm):抗拉设计强度fy=360MPa抗压设计强度fy'=360MPa2.1.4设计稳定性及下滑力计算按根据《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J50/T-029-2019)规定,本次稳定性计算选取1-1′~4-4′剖面为计算模型对滑坡体整体、次级滑面(EC、DC滑面)进行稳定计算。稳定性计算剖面(详见计算剖面图)及成果见附件册。采用前述滑坡稳定验算方法及稳定性验算模型,利用综合分析选取的参数按前述工况进行了稳定性计算,验算成果见表2.1-4~表2.1-7。表2.1-41-1′剖面稳定性及推力计算成果表工况滑面稳定系数Fs稳定状态剩余下滑力(KN/m)暴雨工况ABD(上滑面)1.016欠稳定683.55ABC(下滑面)1.096基本稳定338.21EBC滑面1.216稳定0EBD滑面1.104基本稳定151.77表2.1-52-2′剖面稳定性及推力计算成果表工况滑面稳定系数稳定状态剩余下滑力(KN/m)暴雨工况ABD(上滑面)1.033欠稳定597.95ABC(下滑面)1.093基本稳定390.31EBC滑面1.182稳定0EBD滑面1.196稳定0表2.1-63-3′剖面稳定性及推力计算成果表工况滑面稳定系数稳定状态剩余下滑力(KN/m)暴雨工况ABD(上滑面)1.019基本稳定687.65ABC(下滑面)1.076基本稳定484.55EBC滑面1.185稳定0EBD滑面1.096基本稳定194.26表2.1-74-4′剖面稳定性及推力计算成果表工况滑面稳定系数稳定状态剩余下滑力(KN/m)暴雨工况DC滑面1.047欠稳定379.18ABC滑面1.434稳定0DBC滑面1.421稳定02.2治理工程分项设计治理工程方案:抗滑桩+重力式挡土墙+地表排水;①抗滑桩设计本次抗滑桩设计采用北京《理正抗滑桩》软件计算桩的结构内力及配筋,以滑坡推力和土压力的大者控制设计,采用K法计算。(详见计算书)依据滑坡剖面形态,滑坡推力大小,选择滑面相对平缓、土层厚度相对较薄、推力较小地段设置抗滑桩对滑坡进行治理。具体布置如下:抗滑桩布置表剖面编号设计剩余下滑力(KN)抗力(KN)(折减系数0.8)位置桩型桩截面m桩长m嵌固段m间距m根数1-1′剖面861.410ABD滑面(上滑面)(10条块)B1.8×2.5188.9552-2′剖面1001.95342.4ABD滑面(上滑面)(11条块)C12.0×3.02010583-3′剖面1053.14308ABD滑面(上滑面)(12条块)C22.0×3.0189.5584-4′剖面811.1319.802DC滑面A31.5×2.0167.753抗滑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桩纵筋级别:HRB400,桩箍筋级别:HRB400。抗滑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桩混凝土保护层不低于70mm。地下水或环境土有侵蚀性时,水泥应按有关规定选用。护壁所承受的土压力,从地面至以下5米范围,按主动土压力计算。取1米深度为护壁单位计算宽度计算配筋。桩护壁采用双向双筋配置,锁口及护壁采用内侧支模浇注,钢筋等级为HRB400,砼标号为C20,现浇成型。详细布置、结构设计及内力计算详见平面布置图、配筋结构设计图和计算说明书。抗滑桩均采用人工挖孔桩,跳桩施工。土层、强风化基岩及碎裂岩体内采用C20混凝土护壁。抗滑桩浇筑前,出具配合比报告和砂、石、水泥原材料试验报告后再进行现场浇筑,按设计的配合比,做混凝土试块,并做抗压强度试验,其强度设计值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按设计的配合比拌制混凝土进行浇筑。桩混凝土应连续浇注,且振捣密实。暴露于地表以上的抗滑桩混凝土浇注后应派专人进行养护。抗滑桩主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钢筋连接须做工艺性检测。接头位置不得放在破裂面及岩土界面上,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35d区段内(且不小于500mm)受力钢筋接头面积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面积的50%,且应相互错开。②地表排水分项设计排水工程砌筑材料及施工方法:排水沟采用基槽采用人工挖槽,采用开挖修整后C20混凝土浇筑,排水沟内径尺寸上宽0.6m,下底宽0.6m,高0.6m,沟壁后0.25m,水沟均采用C20混凝土浇筑。排水沟长142m。排水沟断面图详见大样图。③重力式挡墙设计在学校围墙外侧设置重力式挡墙,其中A#挡墙,墙高4.5m,墙顶宽1.8m,面坡1:0.25,;B#挡墙,墙高2.5m,墙顶宽1.0m,面坡1:0.25。挡墙采用C20片石砼砌筑,其中片石含量不大于25%;。A#挡墙、B#挡墙均设置C10砼垫层,厚度为200mm。挡土墙采用理正岩土软件进行计算,抗滑稳定系数取1.3,抗倾覆稳定系数取1.6。挡土墙高分别为2.5m、4.5m,通过计算,挡土墙采用C20片石砼重力式挡土墙进行修建。A#挡土墙布置长度92m。2#挡土墙布置长度50m。挡土墙基础应埋入深度内不小于1.0m,同时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挡土墙墙背应回填宽度不小于30cm砂砾石反滤层,墙身高出地面30cm以上应分层按纵横间距2~3m设置直径为100mmPVC管泄水孔,泄水孔向外倾斜坡度为5.0%。挡土墙应根据图示要求或地形及地质变化处设置沉降缝,间距一般10~20m,缝宽30~50mm,缝内用沥青麻絮或沥青木板沿墙内、外、顶三边填塞,填塞深度为20cm。④其它工程对滑坡中后部的公路路面、地坪、以及操场处裂缝进行水泥砂浆和原有材料封填处理,防止雨水下渗。修复学校砖砌围墙190m,高2.5m。检修学校排水系统。⑤检测为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及验收手续完善,必须位依照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桩身完整性、桩身混凝土强度检测,抗滑桩在开挖完成后,每根桩在浇筑前应预埋四根声测管,混凝土浇筑完成28天后需进行超声波密实度检测;2.3工程量工程数量汇总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截排水沟C20砼m382.36混凝土采用自拌,二次转运70m土方开挖m3213PVC管(Φ50)m22.00砂卵石反滤层m30.30夯填粘土m30.30模板㎡326.00二抗滑桩桩身挖孔土m31992.042外运3km挖孔石m31410.678C30桩身砼m32805.00商品混凝土桩身钢筋t167.16锁口护壁C20护壁砼m3781.47自拌护壁钢筋t47.93声测管m1652.00直径60mm钢管模板㎡1951.00三挡土墙C20片石混凝土m31155.24混凝土采用自拌,弃土外运3km,材料二次转运70m土方开挖m3779.40C10混凝土垫层m381.68砂卵石反滤层m3114.84夯填粘土m342.60PVC管(Φ100)m310.00碎石土回填m3422.00模板㎡1720.00弃土外运m3357.40四其它工程施工便道m180.00宽2.5m永久占地亩3.20临时占地亩10.00输水管道m100.00输电线路m150.00市政围护安全防护挡板㎡475修复围墙(长190m,高2.5m)㎡475砖砌3、工程监测设计3.1监测工程的目的与任务3.1.1监测目的滑坡区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有效的监测网络,积累的监测数据也不多。为防止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检验和指导施工,必须建立健全滑坡监测网络。3.1.2监测任务①建立健全监测网络,监测预报滑坡变形发展趋势;②在整个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监测,超前预报,确保施工期间滑坡区施工人员、居民生命财产安全。③监测成果用于施工期间反馈设计,指导优化后续工程施工;竣工后用于检验防治效果。④施工完成后,进行长期监测,实时跟踪滑坡的变形破坏趋势,以便及时发现和预报险情,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突发灾害一旦发生时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3.2监测设计依据与原则3.2.1监测设计依据(1)地质依据①《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青山小学滑坡勘查报告》;(2)技术依据①《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17);②《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林宗元主编);③《岩土工程安全监测手册》;④《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DBJ50/T-029-2019)。3.2.2监测设计原则(1)建立有效简便的监测网络充分利用现有监测设施和资料基础上,建立系统化、立体化监测网络,在治理、施工全过程中及时测定和预报滑坡的位移、应力等变化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并为长期稳定性预测研究提供资料。(2)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监测监测工作主要采取地面变形监测、应力应变监测等综合手段。各种监测成果相互印证,提高监测成果资料的可靠性。(3)监测点尽可能进行长期监测贯彻全过程监测的工作思路,包括地面和地下变形监测、施工安全监测、防治效果监测,以监测结果作为反馈设计、指导施工和检验防治效果的依据。工程完工后变形监测点、防治效果监测点应转为长期监测点。(4)监测仪器选择原则1)仪器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2)足够的测量精度、灵敏度及相应量程;3)现场使用比较方便、简单;4)仪器不易损坏,尤其是长期监测仪器应具有防风、防雨、防腐、防潮、防震、防雷电干扰等与环境相适应的性能。3.3监测工作布置结合滑坡的特点,布置主要监测工程如下:(1)地表位移监测为跟踪斜坡位移情况,在斜坡体主滑线上布置3个地表位移监测点,监测滑面变形情况。(2)抗滑桩位移监测根据抗滑桩、挡墙的类型布置8个桩顶位移监测点,用以跟踪监测桩顶、墙顶位移变化情况.(3)宏观巡查巡视已有变形迹象发育情况,检查新出现的变形现象。3.4监测工程设计(1)监测等级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表3.2.2中三等精度执行(即:沉降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1.5mm,位移监测点坐标中误差10.0mm)。(2)监测周期的确定变形观测周期应以能系统反应所监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重大变化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因素影响确定。因此,观测的周期应视滑坡活跃程度及季节变化等情况而定。在遇暴雨、发现变形速度加快或观测过程中发现突发灾害的可能时,应缩短观测周期,及时增加观测次数。目前在雨季每10天观测一次,旱季每半个月观测一次;施工期间每天监测抗滑桩水平、垂直位移变化,达到安全监测的目的;施工结束后转为效果监测,监测期限为1个水文年,监测周期15天~30天。同时可根据主汛期及雨期及滑坡的稳定情况,适当加密或延长监测周期。(3)监测基准点①选点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要求,基准点须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变形观测点选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观测点应尽量均匀布设。②埋石a.岩体上、建筑物顶上的监测点埋设采用水泥、砂浆现场浇固有“十”字中心的钢筋标志,岩体上凿孔深度不小于10cm,建筑物顶上凿孔深度不小于5cm,埋好后,标志顶部露出岩体面、建筑物顶5cm。b.岩体中的变形监测点埋设采用预埋铁片,粘贴反射片。c.土体上的斜坡观测点埋设预制有“十”字中心的钢筋混凝土标石,标石埋深不小于1m,标石顶部露出地面20cm。③基准点、变形观测点测量(a)基准点测量使用1秒电子全站仪(测角精度1秒,测距精度±2mm+2ppm×D)进行观测,其水平角测量按左、右角观测各4测回,距离测量对向观测4测回,垂直角测量按中丝法对向观测4个测回,仪器高、觇标高在测站上测前及测后各量测一次取中数,测距边经加、乘常数,气象(气温、气压)改正后用经两差改正后的垂直角进行倾斜改正,然后采用严密平差程序求得各基准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b)变形监测点测量使用1秒电子全站仪(测角精度1秒,测距精度±2mm+2ppm×D)作业,在各基准点上设置仪器,严格整平、后视定向,同时检查定向基准点的稳定性后,对各变形监测点以光电极坐标法进行观测,单程施测4测回(各变形监测点的首次(零周期)观测,应适当增加观测量,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故首轮需施测8测回),各测回三维坐标互差不超过±5mm,取其算术平均值为该监测点当前轮的监测值。(c)基准点水平角、距离、垂直角测量的各项要求、限差如下:表3.4.3-1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等级仪器精度等级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备注二等1″级仪器696表3.4.3-2测距的技术要求等级仪器精度等级每边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mm)单程各测回较差(mm)往返较差(mm)往返二等1mm级443410表3.4.3-3垂直角观测限差(″)仪器精度等级垂直角测回差指标差较差1″级仪器55(4)监测数据的整理及分析①各周期变形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对监测点进行三维坐标数据整理。以各观测点的零周期为初始值,以后监测点各周期的三维坐标值相对于初始值的差,即为变形监测点各周期的水平位移和沉降量的大小。②内业计算数字的取位见表3.4.3-4。表3.4.3-4基准点监测数据取位表水平角值及各项改正数(″)边长观测值及各项改正数(mm)边长、坐标、高程(mm)垂直角及各项改正数(″)坐标增量及高差(mm)0.10.1变形监测点三维坐标数据取位至1mm即可。③各周期观测成果的处理,应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变形监测点以各周期的长期观测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所测变形与内因、外因之间的相关性,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通过在回归方程中逐个引入显著因子,剔除不显著因子,获得最佳回归方程。④提交资料:a.变形区监测系统点位平面布置图;b.监测点成果表;c.监测点位移与沉降综合曲线图;d.监测成果分析资料。3.5监测工程量该项目的治理工程效果监测等级为二级,监测年限为不少于1个水文年。施工安全监测采用24小时人工监测;效果监测频率为在暴雨期间,每3~5天观测一次,平时每十天观测一次;待坡体变形基本稳定后,可每半月到一个月监测一次。监测项目主要为抗滑桩顶位移及大地位移监测,其具体监测工作量见表6.5。表3.5监测工作量表监测工作内容监测仪器单位工作量监测时间位移监测基准点全站仪点3工程完工后1个水文年抗滑桩位移全站仪点5挡土墙位移全站仪点5地表位移监测点3巡查人工(频率与监测同步)次24(估计)4、施工组织设计4.1施工条件4.1.1交通条件施工区位于云阳县县城以北东约60km处,行政上属南溪镇青山村,有乡村公路通往南溪镇,交通较为方便。因该项目为抢险工程,无道路直达治理区域,需要修筑施工便道,临时施工便道长约180m。4.1.2水电供应治理工程施工区为南溪镇青山村,水电供应有一定保障,架设临时线路即可。有乡村公路通往南溪镇,交通较为便利。施工生活用水由当地居民用水管网提供,需铺设接水管道100m。生活及施工用电由当地电网提供,搭接距离150m。4.1.3弃渣场弃渣场可选择就近渣场进行弃渣,小地名:红石坝,运距约3Km。需根据市场价格计算弃渣费。4.2建筑材料治理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是块片石、碎石、砂,钢筋、水泥可从云阳县县城购买,运距约60km。另外,为确保防治工程安全可靠,工程施工所需各类建筑材料质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应附材料证明、出厂单及质量检查鉴定单。本工程抗滑桩浇筑使用的混凝土宜为商品砼,可通过施工便道泵送至施工区域,对于局部泵送困难,排水沟、挡墙以及抗滑桩锁口护壁亦可采用自拌混凝土,但其强度应达到设计砼标号要求。4.3安全措施因挡墙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开挖对学校造成威胁,为保护学校教师及学生人身安全,在现有学校围墙内侧3m以及挡墙前方设置防护措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市政围护安全防护挡板进行保护,长度约150m。挡墙施工期间采用封闭式施工,禁止在校师入内,施工单位应派专人进行24h检查和巡查,保证施工安全。4.4施工交通及施工总布置图滑坡治理有一定的施工难度,人员物质交通运输、供电、供水、建筑材料等方面需做好总体调配,统筹安排,为此对施工工序、施工布置安排等提出原则要求。施工布置以少占地、尽量减少对天然坡体的扰动破坏及对村民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临时设施距工地就近为原则,按施工工序有条理进行。各施工区域之间独立性较大,一般情况下可以并行施工而无相互影响,为缩短施工工期,各防治区域可按照合适的施工顺序同时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兼顾施工工期的缩短。4.5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治理工程方案主要包含的工程有:抗滑桩支挡工程、排水工程和监测工程。4.5.1抗滑桩施工(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桩位→人工开挖、护壁→清孔→安放钢筋笼→浇注砼。(2)注意事项:a、抗滑桩施工包含以下工序:施工准备、桩孔开挖、地下水处理、护壁、钢筋笼制作与安装、砼灌注等。b、施工准备应按下列要求进行:①按工程要求进行备料,选用材料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有质保单。②钢筋应有专门仓库堆放,防雨,防潮避免污染和锈蚀。③水泥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④砂石料的杂质和有机质的含量应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有关规定。c、桩孔采用以人工开挖为主,并按下列原则进行:①开挖前应平整孔口,并做好施工区的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在雨季施工时,孔口应加筑适当高度的围堰。②采取跳桩开挖,每次间隔1桩。③按由浅至深、由两侧向中间施工的顺序进行。④松散层段原则上以人工开挖为主,孔口做锁口处理,桩身作护壁处理。对基岩的开挖采用水磨钻开挖,严禁爆破。⑤根据岩土体的自稳性、可能的日生产进度和模板的高度,经过计算确定一次最大开挖深度。一般地,自稳性较好的可塑~硬塑状粘性土,稍密的碎块石土,或基岩中为1.0~1.2m;软弱的粘性土或松散的、易垮塌的碎石层中为0.5~0.6m;垮塌严重段宜先注浆后开挖。⑥每开挖一段应及时进行岩性编录,仔细核对滑面(带)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如实际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时,并将发现的异常及时向建设单位和设计人员报告,及时变更设计。桩底开挖后的实际高程应会同设计单位现场确定。d、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及时排走孔内积水。当滑体的富水性较差时,可采用坑内直接排水。当富水性好,水量很大时,宜采用桩孔外管泵降排水。e、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及时进行钢筋砼护壁,强度标号为C20。护壁的单次高度根据一次最大开挖深度确定,桩护壁单次开挖深度不宜大于1米,应要求浇筑的护壁强度达到1.5MPa才能进行下一步开挖。护壁厚度20cm,并力求均匀,与围岩接触良好。护壁后的桩孔应保持垂直光滑。f、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可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按下列要求进行:①钢筋笼尽量在孔外预制成型,在孔内吊放竖筋并安装。②主筋的接头采用机械螺纹连接。③井孔内渗水过大时,应采取排水降低地下水位。g、桩芯砼灌注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待灌注的桩孔应经检查合格。②所准备的材料应满足单桩连续灌注。③当孔底积水厚度小于100mm时,可采用干法灌注,否则,应采取措施处理。④当采用干法灌注时,砼应通过串筒或导管注入桩孔,串筒导管的下口与砼面的距离不得大于2m。⑤桩身砼灌注应连续进行,不留施工缝。⑥桩身砼,每连续灌注0.5~0.7m时,应插入振动器振捣密实一次。⑦对出露地表的抗滑桩应及时派专人用麻袋、草帘加以覆盖并洒水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h、桩身砼灌注过程中,应取样做混凝土试块,取样标准符合国家行业相关规定。i、抗滑桩的施工安全要求:①监测应与施工同步进行。当斜坡出现变形,并将危及施工人员安全时,及时通知人员撤离。②孔口必须设围栏和防止地表水、雨水流入等安全设施。严格控制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同时应准备应急爬梯和安全绳备用。孔内有重物起吊时,应有联系信号,统一指挥。升降设备应由专人操作。③孔下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不宜超过2人。④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无有害气体。孔深超过10m后,或10m内有CO、CO2、NO、NO2、甲烷及瓦斯等有害气体含量超标或氧气不足时,均应使用通风设置向井内作业面送风。⑤孔内照明必须采用低于24V的安全电压。进入井内的电气设备必须接零接地,并装设漏电保护装置,防止漏电触电事故。⑥桩施工过程中应按规范进行桩身结构完整性检测和桩端持力层承载力检测。⑦桩孔开挖时,在人员休息时应要求对桩孔进行临时封盖。n、抗滑桩属于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各种施工和检验记录。对于发生的故障及其处理情况,应记录备案。注意事项:抗滑桩施工必须严格按规范规定进行地质编录、验槽及跳桩施工。施工过程中必须开展验槽工作,加强桩孔验槽,收集信息,采取信息法施工,动态补充完善设计。抗滑桩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组织设计,桩孔护壁出现明显变形时应停止施工,确保施工安全。抗滑桩嵌岩深度要达到稳定基岩,桩长以嵌固段长度控制;所有抗滑桩须采用预埋管声波透射法进行桩身结构完整性检测,检测应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要求。4.5.2排水沟施工排水沟施工应严格以下执行: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排水沟沟槽开挖,开挖出的沟槽,如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进行地基处理加固,如除泥换土,抛石压密,填砂砾石料等。排水设施位置原则按设计坐标定位,可根据实际地形调整。2、在经过裂缝的排水沟沟段的沟底必须进行特别的粘土回填碾压、压实度不低于85%。3、开挖土方基坑必须留够稳定边坡,以防滑塌。对于被地下水泡软的松软土层,应尽量挖除。重要的大落差跌水、陡坡地基,还可用夯压加固处理。4、在排水沟沟两壁砌筑完成后一定要对两侧壁周围土体进行夯实,并且做适当的修边处理,沟两侧壁不得出现积水凹地。5、坡体上的地表排水沟在与路面交叉处,在施工完排水沟主体工程后,应搭建过路盖板。在施工期间,为不影响行人通行,必须搭建临时通道。6、每隔15~20m设一道2.5cm宽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内嵌沥青麻丝。7、当坡度陡于1:2时,按急流槽修建排水沟。4.5.3挡墙工程a.施工方法:人工砌筑b.施工工序:挖基-验槽-C20片石砼施工-反滤层-分层回填c.施工技术要求:(a)基坑不宜全段开挖,应分段开挖,本工程按3-5m长度分段开挖,最大开挖段长不得超过5m。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地基与设计有出入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便及时妥善处理。基坑开挖临时坡率岩层可采用1:0.5,土层可采用1:1.0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开挖坡率,确保开挖基坑临时边坡的稳定。(b)挡墙基础埋深必须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若地质情况与设计情况有出入时,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c)挡土墙面侧、背侧倾斜坡度、基底逆坡应符合设计要求。(d)块石强度不得低于MU30,砂浆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e)墙趾处的基坑在墙身砌筑一定高度后应及时回填夯实,并做成外倾斜坡(坡度5.0%),以免积水下渗,影响墙身的稳定。(f)墙背砂砾石反滤层回填需待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方可进行。墙背回填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30cm为宜,压实度应达到90%。墙背填料应符合相关要求,填料综合内摩檫角应大于30°。反滤层填筑宽度不得小于50cm。回填与墙体砌筑交叉进行逐层夯实,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较大冲击影响。基坑承载力、内部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g)片石混凝土挡墙实体片石掺量不得大于混凝土总量的30%,片石摆放均匀。(h)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密实、施工缝整齐,无蜂窝麻面现象。(i)挡墙修筑时要保持外形一致,美观大方,以满足景观要求。(j)施工期间应该严格注意施工安全,严格按照规范施工,若实际情况中存在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要立即与设计单位联系。其他注意事项:挡墙基槽底部应进行夯实处理,并经现场试验确定达到设计地基承载力390kPa后方能实施浇筑挡墙。沉降缝每10米设置一道,沉降缝用20mm厚泡沫板填塞。泄水孔用Φ100mm的PVC管梅花型布置间距2.0m,按泄水孔排水坡度留于墙中,并长出墙背20cm,泄水孔向外坡率5%。泄水孔的进、出水侧用透水土工布进行包裹或隔离,以免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流入管内。挡墙基础埋置深度1.0m。挡土墙后填土应采用碎石土,在挡土墙强度达到设计值75%后进行,分层回填并夯实,分层厚度应不小于0.5m,密实度应不小于88%。并在填土表层设置300mm防水层。4.6施工进度计划5、环保规划设计5.1施工对环境影响评价5.1.1建设项目概况该建设项目为重庆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以保护滑坡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受到影响,确保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的稳定发展。该滑坡治理工程属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治理项目,防治等级详见2.1。5.1.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施工区位于云阳县县城以北东约60km处,行政上属南溪镇青山村,有乡村公路通往南溪镇。交通较为方便。5.1.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及评价该建设项目施工时对周边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施工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大气、噪声、污水、废料、交通环境的保护措施可以将其对环境的影响降至很小的程度。5.2环境保护设计5.2.1生态环保(1)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2)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3)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4)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被覆。(5)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5.2.2噪声防治(1)当施工地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2)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及居民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3)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5.2.3大气污染防护(1)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2)使用有气味的生产材料时,应设置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生产工艺。(3)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5.2.4水污染防治(1)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滑坡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2)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3)对施工机械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5.3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5.3.1设置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应独立于施工单位,由专人专班进行环境保护的管理,其基本任务是负责组织、落实、监督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5.3.2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1)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制定和修改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3)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4)领导和组织环境监测,科学布置监测采样点,要求布置合理,能准确反映污染物排放及附近环境质量情况;(5)检查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6)推广应用环境保护先进技术和经验;(7)组织开展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水平。5.3.3环境监测(1)定期监测建设项目排放的污染物是否符合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规定的排放标准;(2)分析所排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制定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3)负责污染事故的监测及报告。6、投资预算6.1预算编制依据(1)、国家、重庆市颁布的有关法令、法规、制度和规程;(2)、水利部《关于发布<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的通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砼供应合同方合同
- 基坑开挖施工合同范本完整版
- 全国赛课一等奖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分数除以整数》课件
- 2024版高中艺术教育合作合同2篇
- 山林租赁合同
- 活动承办合作协议
- 许可合同2024年度商标许可使用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中高档社区住宅买卖合同
- 年购销合同范本2篇
- 老王教育课件图片
- 大学语文人文思考与写作实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江苏大学扬州大学
- (完整word版)英语四级单词大全
- 16J607-建筑节能门窗
- 住院病历阑尾炎
- 应用回归分析-课后习题答案-何晓群(共27页)
- 三级动火许可证
- 辅助器具的使用指导.ppt
- 希沃使用手册(共17页)
- 某单桩承载力及桩基沉降计算表格
- 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文档
- 中石油安全经验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